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2021-08-06 初二作文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1

  高高的山顶上,有一棵小松树正在茁壮成长。他有一个理想:要做永远青翠的百年大树。不管严寒酷暑,它都是那么青翠。

  春天轻轻拂醒了大地,在睡梦中渡过了一冬的大地欣欣然张开了眼。那细丝般的春雨缠缠绵绵,润绿了大地,润绿了小松树。山上生机勃勃,小鸟在小松树上愉快地歌唱着春天。小松树十分开心,跟着摇摆起来,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就这样,小松树和小鸟们在美丽的春天快乐地成长着。

  夏天,天气是那么的炎热,树上几只蝉儿在“知了——知了”地叫着,让人听了感到厌烦。树上的小鸟受不了太阳的炙烤和蝉儿无聊的叫声,纷纷飞走了。而小松树却在一边静静地听着,不管有多炎热,不管有多么无聊,它都不怕。因为它有一颗顽强的心。

  不知不觉,萧瑟的秋风吹遍了大地,金色的树叶不停地飘落,梧桐已是光秃秃的了,只有那青翠的松树依然在高山顶上直直地挺立着。

  秋天过去了,迎来的是寒冷的冬天。刚入冬,一股寒流就涌了过来。枫树,梧桐树受不了严冬的考验,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灰。小松树倒不怕,依然是青翠欲滴。

  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狂风恶魔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他听说小松树不畏严寒酷暑,十分忌恨小松树,便想除掉小松树。

  说干就干,狂风恶魔毫不费劲,就把整座山搞得尘土飞扬,如“天女散花”一般。有的树木甚至连根拔起,可小松树却坚强地耸立在山顶上,丝毫没有动摇。狂风恶魔使劲了力气,用力地刮,小松树虽然感到十分沉重,可它依然牢记自己的理想:要做永远青翠的百年大树!凭着这句话,小松树信心加倍,它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鼓舞着它。狂风恶魔再也没力气了,他倒了下来,小松树胜利了!

  不知过了多少这样的春夏秋冬,小松树已经长成一棵挺拔的苍松,永远那么青翠。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2

  我看到那棵苍松,是在华山的山顶上。

  突兀的白石,贫瘠的沙土,干涸的岩峰,毒辣的阳光,呼啸的山风,破碎的山体。一片没有希望的土地。

  生命怎么能在这样的地方生存?

  那棵苍松,屹立在这土地上,五丈高,两尺粗,顶天立地,枝繁叶茂。它的主干,扎在巨岩之中;它的根,深在砂土之中;它的叶,展在阳光之下;它,立在山风之中,断崖之沿。

  它,苍松,就在这里生存。

  不知几百年前,那颗种子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发芽?不知那树苗可曾想过:为什么要生存?不知这苍松可曾想过:为什么要反抗?我想:生命能有多强的毅力,能在这样的地方生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诗本形容竹,但来形容这样的苍松也不为过。根,枝,叶,没有什么不焕发着生机,毅力和能量。

  这生命的力量是惊人的。正如一切的生命一样,在它身处绝境的时候,它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这力量不必那万吨的龙门吊,不比那万千的飞机引擎,它没有极限,它无需燃料。它纤细,柔软,又如此刚毅,顽强,能推翻一切阻挡它的事物。

  这苍松,在绝境中生存,活成一片绝美的风景。

  要活下去,活得精彩,也许这就是这苍松坚持的原因吧。

  不仅仅是苍松,人也是如此。生命的本能就有抗争逆境,一个有思想的人还要活得精彩。一个人的奋斗,不就是为了精彩的活着吗?

  也许,这些对一切生物都是有用的,乃至于非生物。风雨中的芭蕉,暗流间的珊瑚,飞沙中的巨石,山脊上的长城,都是如此。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3

  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土坡,它的上面种着一排排翠绿的松树,既挺拔,又苍劲,为这个小土坡带来了美好。孩子们就在这个小土坡上玩耍,斗闹,彼此认识了。他们毫无猜忌,天真快乐。

  松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过了几年,松子转到了城里的学校,是他的父亲打工时把他带出来的。

  每天他上学带的饭菜和穿着都是同学们的笑料。

  一群调皮的孩子总是故意惹怒他,嘲笑他。

  他变得自卑起来,渐渐更加思念自己的家乡了。

  有一次,几个坏孩子在走廊里说话,老师很生气,问:“谁在走廊说话了?”那几个坏孩子站了起来。“还有谁?”老师又问。这时,这几个孩子开始使坏了,他们非说松子也说话了。松子委屈极了,他的脸红红的,急忙分辩“我没说,我没说!”可老师哪里相信,她反倒批评松子是不诚实的孩子,叫松子在班级门口站了一整天。

  别的孩子学数学时,他站在外面。

  别的孩子念课文的时候,他站在外面。

  别的孩子吃饭的时候,他站在外面。

  别的孩子休息的时候,他站在外面。

  他的心彻底凉了,他恨他的同学,恨他的老师,恨整个城里的一切。

  放学后,松子又受到了坏孩子们的讥讽和嘲笑。

  松子紧紧握了握自己的拳头,没有理他们,自顾自回家去了。

  晚上,他给乡村里的好朋友们写了一封信,诉说了自己在城里的遭遇,希望能离开这个瞧不起乡下人的城里,离开这个脱不开金钱诱惑的老师,离开这些早已被城里臭铜烂铁熏染了的幼小心灵。他希望回到那个故乡的小土坡,和那些纯真的孩子在一起。

  渐渐的,他睡熟了。

  他做了一个梦:还是那个小土坡,还是那群山里的孩子,他们在那棵苍松下玩耍。哦,那棵树儿啊,还是那么绿,还是那么挺拔。。。。。。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4

  人人皆知苍松: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顽强不屈,风沙水旱都耐何不了它。我也觉得苍松有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故爱之。

  在黄山上,苍松随处可见:有从石头缺口中钻出的,有在峭壁上长出来的,还有从沼泽里冒出来的。

  当它还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时,便落在了石头缺口中。坚强的它耐着寒冷,冒着枯死的风险迎合,发出了芽,长出了根。它柔嫩的根像钢铁钻头一般一遍一遍地向岩石发起进攻。终于,石头被钻出了一个小洞。可它依然不满足,不停地钻,不停地钻……

  终于有一天,那块巨石被苍松钻穿了!苍松的根,已经百经磨炼,长出深棕色的粗糙的根。它的树干呈深棕色,要十个大人合抱才能抱住。在树干的末尾——树干,长出了苍翠的树叶!那树叶老已变成了松,碰一下就真好比被针扎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苍松努力的结果。他真好比一位勇士,带着勇气之剑,顽强之弩,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同时也可以想象,这苍松,曾经也拥有着苍翠的叶,窈窕的枝,可是由于干旱、洪水的压榨,它只能长出强壮的根、粗壮的干、针状的叶,变得冷峻而坚强。

  而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苍松的松针,这难道不是一大喜事吗?

  有人把苍松的上半截截去当柴。人人都觉得这苍松完了,只能变成树桩了。可苍松的那几十圈年轮却暗示着:非也,非也。几年后,人们方才惊奇地发现:苍松又长出了上半截,树比以前更高,叶比以前更亮,苍松仿佛向大家招手:“你看,我又长出来了!”

  噢,苍松。我要赞美你,赞美你的坚强与隐忍。我们每个人都要像苍松一样生活,一样坚强地生活着!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5

  小学的六年时光就这样悄悄从身边流去。即将毕业,我对小学记忆最深的是原来在三条巷小学乒乓球馆边的那一颗松树了。

  那棵松树看上去很普通,已有十八个年头了。松树约有两层楼高。它的树干很粗,约有两人合抱那么粗。而它的树叶——松针,又长又细,绿油油的,扎在手中有一点痛呢。一年四季,这棵树都宛如一位“守护神”屹立在校园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春天,万物都应约而复苏。校园中百花齐放,春意盎然,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松树宛如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在这个旺盛的季节中飞速生长,将老叶“脱去”,换上了“新芽”,为抵挡盛夏的酷暑做足了准备。

  到了夏天,由于烈日炎炎,许多的生物都被晒蔫了,校园中没了生机。而松树却傲然屹立于此。它那绿油油的叶子十分茂盛,为大地遮挡出一片绿荫。所以,在夏天,大家上完体育课总喜欢在松树下歇歇,聊聊天,这时的松树就宛如一把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阳,记录了我们很多的欢声笑语。

  梧桐叶悄悄落下,秋姑娘便迈着轻快的步伐而来。许多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枝。而松树依然一身苍翠,成了秋天中校园里一道亮眼的绿色风景线。

  雪花悄悄地落下,寒流肆意的在南方乱窜。冬天的脚步已经到来。大地已经没有生机。但松树依然屹立在那里。即使大雪压满它的树枝也毫不惧怕,从容面对着风霜雨雪的肆虐,依然显得那样坚劲,这真是“大雪压青松,青松且挺直”啊!

  松树一年四季的轮换就仿佛人的一生:少年时充满朝气,青年时勇敢拼搏,成年时扎实稳重,老年时的平淡理智。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魅力,而这,不正是我需要学习的吗?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6

  年幼时,我就读的小学,教学楼前有一颗苍松。

  我已记不清那教学楼究竟是三层呢,还是四层。我只清楚得记得六年级时,我的教室搬到了最高的一层,却还得抬起头来,才能望见苍松的树梢。

  这苍松立在那教学楼前已经许久了,自我出生起它便一直在那儿。听学校的守门大爷说,怕是这学校还没建的时候,它就已经在那儿站了许多年了。

  它一直站在那儿,从初春站到霜降,又从霜降站到初春;它从我们这群孩子的爷爷奶奶出生起,一直站到我们的父母出生,又站到我们出生,或许会一直站到我们这些孩子的孩子也出生了,它也不会倒。

  它就像一座高山,无论是风吹还是雨打,无论是炎阳还是寒霜,始终屹立不倒,一直站在那座教学楼前也站在我们眼前。

  我还记得那些日子。

  我们坐在苍松如盖的树荫下,玩着幼稚的游戏,满头大汗却不知疲倦。“你拍一,我拍一,一休哥;你拍二,我拍二……”清脆的嗓音唱着不知所谓的童谣,拍手声和上课铃声一起,传得很远很远。有人趴在教学楼走廊的栏杆上,扯着翠绿的松枝,清晨的露水沾湿了袖口,也毫不在意。忽而有个眼睛尖的孩子发现了什么,一群孩子指着苍松叽叽喳喳地叫起来。一片苍绿色的枝叶里,隐约藏着一条鲜红的带子。是谁挂的许愿带呢?是山间的精灵,还是宫殿里的公主,还是那只偶尔出现一次的'松鼠,又或者是常在枝上歌唱的鸟儿呢?许的是什么愿呢?

  恍惚间,我突然听到电锯声,轰隆隆的声音,好像我小时候最害怕的雷鸣声。“教学楼要扩建了,要把前面这块地全包进去呢!这棵树,肯定得砍掉啊!”守门大爷对我说道,苍老的脸皱成了一块干枯的橘皮。他在笑,还是在哭呢?巨大的苍松最终抵不过电锯的噬咬,只听得它呻吟了一声,便无可奈何地倒下了。霎时尘土飞扬,天地都变暗了。

  我看见树枝间早已褪色了的红飘带,早已不复那时飘扬的美丽。它耷拉下来,活像打了败仗的将军。

  一个草窝滚落在地上,那也许是松鼠的家吧。可松鼠没了家,它会去哪儿呢?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7

  每个人都曾是种子,有一部分无所畏惧,最终成长为苍松,前途光明;而另一部分踌躇不前,最终腐烂为泥土,坠入深渊。若想成就一番宏图大业,就要有,且一定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乐观精神。

  种子心有不甘

  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好”天气,我在寒风呼啸、倾盆大雨中背着如九鼎一般重的书包,用媲美于乌龟的速度前进。今天,一张充满红叉叉的考卷发下来。多少人见我都要“夸奖”我一番,我怎么可能会听不出这其中的冷嘲热讽之意,可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的心灵早已坠入万底深渊,所谓的“自信”也被深埋于地底。耳边只有黑暗,懦弱,自卑三个魔鬼不断“安慰”我的话。我的内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心中的不甘驱使着我,被无数人“夸奖”后的我心中已燃起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决心勇敢迈出第一步。

  这粒种子不愿深埋于地底,腐烂为泥土无人问津,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哪怕前面不知还有多少挫折。

  破土而出的种子

  几个多月的寒窗苦读后,我的成绩不再像之前那样扎眼。我深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我只需静心专一地学习就好。可现实往往冷酷无情,仔细一翻我的知识存库就会发现:所有知识竟然还落下别人万里路的距离!既出于好胜心,又已下定决心的我何必畏惧这些差距呢?多少流言蜚语在我这里便成了前进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开始渐渐反超他们了。

  原来,只要坚持不懈,坚定不移,连一粒种子也能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种子成梦的感悟

  现在,我再没有看见针对我的横眉冷眼,但我不会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原来,梦想成真的捷径便是“努力”两个简单的字。无论是滴水石穿,还是星星之火燎原,都少不了付出汗水。请不要羡慕他人站在山顶上,你永远知道他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所留下的汗水。

  成为所谓的“苍松”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滴水穿石”的勇气和“鹏程万里”的志向。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 篇8

  文化如同一阵灵风,不经意间来到身边。偶然环绕山头,一排松也浸透其中。

  古往今来,“松”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称号,博得徐霞客的独爱。正如同他的游历生涯一样。白雪皑皑的日子,容不得一丝丝鲜嫩的生命绽放,而“松,竹,梅”却格外靓丽,其中数梅最显眼了。于死寂的绝望中,能看见一抹鲜红,人便在这严寒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而竹显得十分高傲,一丛丛的扎堆,虽不如红梅艳丽,却在明亮中多了一丝清新,一丝古朴的气质。

  古人多次将“梅”、“竹”比作君子。苏东坡曾在自己的竹园里说过:“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将竹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千古佳句中,不乏对“梅,竹”的描,为何徐霞客独爱“松”?松和它们比起来便没有那么显眼了,它多了一丝苍劲,在春夏秋冬都无别样,依旧是墨绿的针叶与一棵历经沧桑的躯干。狂风来了,唯“松”不动摇,松是懂得宽容的:你将一棵竹子撇倒了,它会毫不留情的给予还击,而松被撇下躯干后,只会朝一开始的位置返回,稳如当初;当一株藤蔓攀上梅枝的时候,梅会毫不留情的抢走藤的养料,而松则任其发展,毫不插足。这样说来,“松”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了。徐霞客或许正将人生的历练与松相媲美,于是对松便多加褒奖。

  我认为,“松”更像一位女侠。虽饱经风霜,也不乏一丝秀气和娇弱。在大雪覆盖时,她们也难免会弯下腰抛去头上的累赘,然后保持挺拔,宛如一个少女将自己的自己衣裳讲究的打理平整。

  当人类没有能力来到山顶的松林,是否能够想象苍松艰难的跋涉?我们无法追溯他们的历程,却终要铭记他们挑战自然那不屈不挠的骁勇精神,正如千年来它们演变而来的文化如伤疤一直保存至今。那一阵文化的灵风终究是拂过了,而一阵阵仙灵气息正如苍松的气质一样埋藏在它亘古不朽的韵味之中。

【高山顶上的一棵苍松作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1.一棵苍松的文化

2.苍松赞

3.冬天里的苍松小学作文

4.苍松,我心中的王者

5.敬苍松作文(通用24篇)

6.山顶上的风景作文(精选28篇)

7.山顶上的风景作文(精选10篇)

8.屋顶上的懒猫作文

上一篇:情结于书 下一篇:读书,使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