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VS方言作文600字

2018-02-03 初二作文

普通话VS方言
话说有一天,方言和普通话在溪水河岸旁碰见了,方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孪生兄弟普通话啊!
方言向普通话说:“嗨!普通话兄弟!你说咱们都是中国妈妈生的,几乎长得一模一样,那咱谁的本事大呢?”
普通话说:“兄弟,就凭你那只能在市里传播的本事,和我还差十万八千里哩!兄弟,再回去练练吧!”
方言一听,来气了,说:“那你有什么本事啊?不就和我差不多呗!”
普通话说:“我的本事可大了!播音,电视主持人,演讲……都要用到我哩!你呢?能做这么多事情吗?”
方言说:“我的本事也很大啊!能增加地方人们交流的语速,而且有些地方电台地方节目也要用到我啊!”
普通话说:“那不然去大街上找找看,我们谁支持的人数比较多,谁的本事就大!”
于是,普通话和方言走到大街上,他们首先看到一个主持人,于是上前问:“你觉得普通话好还是方言好呢?”
“唔,应该是普通话好吧,普通话发扬了中国文化!”
普通话对方言说:“你看,还是我的本事大吧!”
方言说:“这不算!反正还有那么多人呢!”
接下来,他们看见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于是,他们又迎上去,问:“你觉得普通话好还是方言好?”闽南人说:“方言好!方言很方便!”
方言说:“你看,还是我的本事大吧!”
普通话说:“不算!还有其他人呢!”
他们就这样问了三天两夜,最后的结果是——两人的票数相同!这个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只好去找手语评理。手语说:“你们都错了,只有我们手语是最伟大的,你们都是微不足道的!”
方言和普通话听了,“扑通”一声,晕倒了。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next88)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3、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你能举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证分析的空间就小了,就很难把观点说透。许多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强盗逻辑思维,不管三七二十一,叙完某人的成功之处就贴话题(命题),比如,在一次习作中,话题是“尊重他人”,有些学生就如此论证:“李白之所以能够成为诗仙,能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就在于他能够尊重他人;鲁迅之所以能够成现代文学巨匠就因他能够尊重他人,……这就是一种强加,前面没有事例证明,后面没有辨证分析,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就一定是他们能够尊重他人的结果吗?这就说明没有思辨能力就无法做到把理说透。

【普通话VS方言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1.《关于方言和普通话》阅读答案

2.方言的作文

3.我vs蚊子作文

4.方言笑话作文

5.方言闹出的笑话作文

6.欲望VS理性作文800字

7.“超人”VS“唐僧”作文600字

8.梦想VS真实作文500字

9.欲望VS理性作文700字

鸡蛋的作文600字 顺峰山公园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