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里的老人

2017-07-13 高三作文

我的老家坐落在一座小镇上。与我现在居住的城市相比,这座小镇显得古朴而袖珍。别看小镇看上去不怎么起眼,可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镇的中心,沿着十字形街道挤挤挨挨地开着各种琳琅满目的铺面——日杂门市、粮油商店、杀猪铺子、油漆铺子、木匠铺子……各种店面应有尽有,而且常常都是顾客盈门,络绎不绝。但在街角边上有一间铺子,似乎终年都是门庭冷落,让人好生奇怪。

这家店铺实际上就是一间小木屋,甚至门前连个招牌都没有。黑漆漆的门,里面也是黑漆漆的。屋里不时传出锯、刨、凿木头的声音——但这却不是木匠铺子;靠近些还可以嗅到一股清香的油漆味——但它却不是油漆铺子。其实,这是一家做盒子的店铺。只不过这盒子有些特别,它是装人的,说白了,就是棺材——这是一家棺材铺子。

棺材铺子的主人是一位老人,没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谁。他脸上那一道道酱灰色的松弛的皱纹记录着他一生无尽的沧桑。他浑身皮包骨,腰弯得很厉害。他的那身带着木屑的穿着常常让人误以为他是一名老乞丐。

虽说人人都有躺进棺材的那一天,但是但凡是个人,对棺材都多少会有一些忌讳。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搭理老人。看到老人,人们似乎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会有躺进棺材里的一天,故而避开他,似乎就是在避开死亡……久而久之,除了上门的顾客,几乎不再有人主动搭理老人了。

老人的历史无人问津,只知道他做棺材的.手艺是祖传的。据说,年轻时他也曾想过出去闯一番事业,可“夜里思量千条路,朝起仍旧磨豆腐”——不知什么原因老人一直没有摆脱得了做棺材的行当。听人说,年轻时曾有好心人给他介绍过对象,但因他是做棺材的,便一个个都吹了。时至今日,老人依旧是孤身一人。

虽说人最终都会用上棺材,但这事并不会天天发生,因此老人有很多空暇的时间。于是老人种上了花草,拾起了破烂。木屋的墙头爬满了各色的花草,玻璃塑料、破铜烂铁、书本报纸堆满了他的小院。有时老人也会坐在门口打打盹儿或是晒晒太阳。

有一年村里发福利,老人分到了一栋新房子。可他笑着摇了摇头,将房子低价卖给了别人,自己依旧住在小木屋里。没人知道老人拿那么些钱干了什么,他的生活依然和过去一样清苦。只是老人开始时不时地收到一些信件,至于信的内容是什么,是谁写的,没有人知道。当然,也没有人想知道。

老人依旧与他的棺材、花草、破烂待一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老人坐在院子门口,在熟睡中过世了。那是一个花开正浓、云霞漫天的黄昏。

老人做了一辈子的棺材,最终躺进了自己做的棺材里。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老人的财产所剩无几。最多的,只是叠放在床头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家长写给他的感谢信——感谢老人对他们的资助。

【木屋里的老人】相关文章:

希尔屋里的秘密我的读书心得08-20

我想在屋里种一棵树08-12

木枣树我的信仰04-30

描写木的拟人句02-11

打木枣10-23

木心语录10-15

金口木舌的近义词08-12

木栾花开散文11-13

风木雨林作文08-03

老人的造句12-15

拒绝平庸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