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蔷薇一院香

2018-02-26 高三作文

满架蔷薇一院香1

高骈在《山亭夏日》诗中有言:“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风吹帘动,花枝蹀躞,满架蔷薇,花香满院。一轴何等沁人心脾、温馨和谐的画卷!

我想,这微风,这蔷薇与那夏院定是相亲相爱的。不然,微风如何舍得毕生力气去拂动蔷薇花枝,换得她的摇曳?不然,蔷薇如何舍得馥郁的香去弥漫夏院角落,换得满院芬芳?诚然,风以微薄之力度蔷薇,蔷薇以馨香缀夏院……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寂寥夏庭,尚能和谐相生,关怀洋溢;那人潮人海中,我们踽踽独行之暇,是否也应以自身化作微风,送他人以清凉;于心中细执蔷薇,投世间以花香?于不经意中奉献自己对人与社会的关爱。

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言:“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广袤大地的一部分。”生命降临后,在社会的大庭院中,每个人都有一块自己必得耕耘的土地,而我又坚信:每一份耕耘都充满辛苦,而每一份辛苦又不单单只为了自己。烈日下,寒风中,念念不忘的是那个清瘦的身影——心系苍生大计,手执锄犁,躬身于野,深研于室。古人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他不是王,却有比王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大博爱、大关怀在袁隆平老人身上,由此可以见得罢!

然而,穿梭于时空隧道,总有些存在让人无以苟同。

近探陆蠡北平旧居的破碎窗口旁那被囚禁的常青藤,固执地向外生长,渐失青苍至枯黄,因人的私念只能做无声歌唱。自私的人儿,由爱为由幽囚本动人的绿,致使藤的毁灭。纵是这绿让人有“生的欢喜”毕竟也是自由的欢喜。囚着它,生命已无,何求欢喜?与那些无私的博爱相比,自私者是可悲可恨的,因为他们让世界变得苍凉而荒芜。

“有一天,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醒来后,发现大家原是相亲相爱的。”泰戈尔如是说。如此,就让我们于心中细植蔷薇,投关怀之香与他人,那么,这世界定是花香弥漫的了。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满架蔷薇一院香2

  搬张小板凳儿,倚着大门晃晃悠悠,视线里的蔷薇好像也在晃悠,模模糊糊地,只看到一团白,几簇粉红。

  我在这儿住了五年多,接近六年了吧,一个四合院,四户人家,算不上拥挤,还多一个房间。我们一家三口好像是第三个搬来的,由于东西多,那成为我们的杂货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对面最右边儿那家,一个老爷爷,据说门前墙旁的蔷薇就是他亲手栽下。我也进过他的屋子,老旧的收音机,落了一层灰的电视机,白虎牌的清凉油,装在蚌壳里。好像置身其中,回到了过去,老太仓人的过去。我爹说,不要在别人屋子里乱逛。五年来我们相处的还算融洽吧,更适合的词语来形容,可能是相敬,有点儿小困难的时候,互助。应该是这样的。

  院子外边,左边儿一块地,右边儿一小块地。蔷薇在左边,比蔷薇更左边儿,是到人膝盖那么长的杂草,和盘虬卧龙的古树枝干。一个不小心在里边儿行走,就会被绊个狗啃泥。我不屑于在里边瞎走,并没有什么乐趣。但是为了蔷薇花儿,随便地走过几遭。

  花儿开的时候差不多夏天吧,有些早的,暮春就开了,以白色为主,小小的,像桂花一样,躲在绿叶后边儿,但又比桂花多几分清纯干净,多换几个角度看,就能看到了。白色的花儿颤颤悠悠的,好像立刻就要飘落,风儿挂过,它依然在枝头绽放着。以前的夏天不是很热,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在日落西山时看花儿,搬张小板凳儿,看蔷薇,也看夜晚的凉气顺着夕阳的缝隙钻入人间。那花儿仿佛镀上一层夕阳的淡金余晖,描上金边儿,突然华贵了,不是寻常百姓家能拥有的。夜晚过后就是朝阳初升了吧。突然想到弟弟,他是白天出生的啊,伴着冬日的暖阳,来到人间,突然也不想说些什么了,只祝他一生平安吧。

  我也希望等我长大了,想要的都有了,活得挺好,再搬张小板凳儿,没有蔷薇就罢了,回忆着往事,想着还有蔷薇的日子,虽然早已不复存在。

满架蔷薇一院香3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意思:微风拂过, 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出自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⑵水晶帘:又名水精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⑶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2]

  译文

  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微风拂过, 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赏析: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出了山亭夏日的悠闲之感。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并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此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满架蔷薇一院香4

  满架蔷薇一院香

  丁立梅

  ①迷恋蔷薇,是从迷恋它的名字开始的。

  ②乡野里多花,从春到秋,烂漫地开。很多是没有名的,乡人们统称它们为野花。蔷薇却不同,它有很好听的名字,祖母叫它野蔷薇。野蔷薇呀,祖母瞟一眼花,语调轻轻柔柔。臂弯处挎着的篮子里,有青草绿意荡漾。

  ③野蔷薇一丛一丛,长在沟渠旁。花细白,极香,香里,又溢着甜。是蜂蜜的味道。茎却多刺,是不可侵犯的尖锐。人从它旁边过,极易被它的刺划伤肌肤。我却顾不得这些,常忍了被刺伤的痛,攀了花枝带回家,放到喝水的杯里养着。

  ④一屋的香铺开来,款款地。人在屋子里走,一呼一吸间,都缠绕了花香。年少的时光,就这样被浸得香香的。成年后,我偶在一行文字里,看到这样一句:“吸进的是鲜花,吐出的是芬芳。”心念一转,原来,一呼一吸是这么的好,活着是这么的好,我不由得想起遥远的野蔷薇,想念它们长在沟渠旁的模样。

  ⑤后来我读《红楼梦》,最不能忘一个片段,是一个叫龄官的丫头,于五月的蔷薇花架下,一遍一遍用金簪在地上划“蔷”字。在那里,爱情是一簇蔷薇花开,却藏了刺。但有谁会介意那些刺呢?血痕里,有向往的天长地久。想来世间的爱情,大抵都要如此披荆斩棘,甜蜜的花,是诱惑人心的猸。为了它,可以没有日月轮转,可以没有天地万物。就像那个龄官,雨淋透了纱衣也不自知。

  ⑥对龄官,我始终怀了怜惜。女孩过分的痴,一般难成善果。这是尘世的无情。然又有它的好,它是枝头一朵蔷薇,在风里兀自妖娆。滚滚红尘里,能有这般爱的执著,是幸运,它让人的心,在静夜里,会暖一下,再暖一下。

  ⑦唐人高骈有首写蔷薇的诗,我极喜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天热起来了,风吹帘动,一切昏昏欲睡,却有满架的蔷薇,独自欢笑。眉眼里,流转着无限风情。哪里经得起风吹啊?轻轻一流转,散开,是香。再轻轻一流转,散开,还是香。一院的香。

  ⑧我居住的小城,蔷薇花多。是午后时分,路上行人稀少,且都是懒懒的。蔷薇从一堵墙内探出身子来,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一朵一朵细小的花,花粉红,细皮嫩肉的样子。此时此刻,花开着,太阳好着,人安康着,心里有安然的满足。

  ⑨美丽的女友,远在黑龙江,她喜欢画画,她画的画极漂亮。她在画里画蔷薇,却说,可惜,只见过照片上的蔷薇。

  ⑩忍不住笑。竟有这样的喜欢,不曾谋面却念念于心。我对她说,等我有空了,我会掐一朵蔷薇给你寄过去。

  1.作者为什么迷恋蔷薇?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 。

  2.品味下面两句话,按要求答题。(5分)

  (1)下面句中加点的“铺”字好在哪里?(2分)

  一屋的香铺开来,款款地。 。

  (2)赏析句子。(3分)

  蔷薇从一堵墙内探出身子来,柔软的枝条上,缀满一朵一朵细小的花,花粉红,细皮嫩肉的样子。 。

  3.第⑦段引用高骈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

  4.选择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4分) ( )( )

  A.这篇文章引用了一句诗作为标题,显得新颖别致而又具有文学色彩。

  B.文章的⑤⑥两段,插叙了龄官的故事,写出了龄官对爱情的执着,也体现了作者对龄官的深深地怜惜。

  C.野蔷薇生长在“沟渠旁”,一根花枝就能放到“喝水的杯子里养着”,体现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

  D.“茎却多刺,是不可侵犯的尖锐。人从它旁边过,极易被它的刺划伤肌肤。”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蔷薇“多刺”的不满,表达出作者深深的遗憾之情。

  E.文章文笔清新自然、语言优美,作者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美,常见的蔷薇身上被作者赋予了孤高、执着的精神,这也正是蔷薇能深深打动人心的地方。

  答案:

  1.(4分)迷恋它的名字;生长环境;花香;文学味。(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

  2.(5分)(1)(2分) “铺”这一动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蔓延开来的样子(1分),突出了花香的浓郁(1分)。

  (2)(3分)“探”、“细皮嫩肉”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蔷薇花调皮、娇嫩(1分),表达了作者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1分)。

  3.(3分) 点题;揭示了“我”喜爱蔷薇花的原因;引用诗句,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暗示了蔷薇花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突出中心。(突出了“我”对蔷薇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

  4.(4分)B D(选对一个得两分,两个得4分)

【满架蔷薇一院香】相关文章:

1.红蔷薇

2.蔷薇·故乡

3.风中的蔷薇

4.蔷薇作文800字

5.家乡的野蔷薇

6.神农架滑雪

7.神农架作文

8.满是回忆

9.绿满校园

上一篇:让努力绽放花一朵 下一篇:手握霜剑绽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