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诗歌

2017-10-22 诗歌

《过后》诗歌1

  我发现
  
  让我最不舒服的
  
  不是生病
  
  不是伤痛
  
  而是委屈
  
  病痛过后是遗忘
  
  委屈过后则是眼泪
  
  生活的路上
  
  总有一些恩恩怨怨
  
  没有走不尽的沙漠
  
  没有趟不过的小溪
  
  我希望
  
  自己
  
  眼泪过后是成长

《过后》诗歌2

  大雨过后的你

  今年的夏天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天空中乌云密布,

  你偷笑着说 哈哈 要下雨了 你完蛋了

  我很无辜的看着你

  而你眼神却很坚定

  我向你撒娇 你笑着摸摸我的头 好像我是个小孩子一样

  不一会便雷电交加

  雨终于下了

  我的衣服彻底湿了

  我拉着你往桥下跑 你却很懒的赖着不走 我推着你

  快到的时候 你又不走了 我的眼睛进了水 我使劲用手擦 可是擦不掉

  你看着我的严禁被雨水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便傻乎乎的摸摸你自己的衣服(傻瓜 你的衣服也湿了)

  你抓起你的衣领说 只有我的领子是干的了

  你用领子帮我擦我眼睛上的水(真想时间不要再动了 这样你就永远只属于我一个人了)

  我看着你 渐渐地雨停了 我也终于把你拖到了桥下

  风一阵一阵的刮着 你挡着风 怕我感到一丝冷意

  回家的时候 路上有很多水 你一把把我拉到你的后面

  真的 你的背好温暖 好舒服 我突然发现我已经被你宠坏了

  回忆你给我的快乐,

  独自守着悲伤

  让眼泪吞噬我对你的爱

  即使知道 你不会再回来

《过后》诗歌3

  轻轻推窗而望,夜人静,唯有晚风摇动一树相思。

  其实,感情的某些片刻,并不比精心设计小说情节逊色。

  从认识你的那一天开始,我的世界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为一种没有结束的等待而等待。

  然而,注定我们都是流浪的心

  注定我们都没有相交的轨迹

  我奔你而来在灿烂的星河中

  寻找你的星座

  追踪你的声音

  我气喘吁吁却心甘情愿做一抹色彩

  涂上你的生命

  让我面目全非的芳龄真诚而坦白

  我愿永远站在这命运的立交桥上

  作无约无期的等待

  在纵横交错的手纹里

  找出同向你的路口

  这一切都满含着我的心愿

  我因此而孤立无援

  我不在乎我凄凉的等待

  除了你我别无选择

  除了你我不会跨入那道栅栏

  我会是风雪中那棵固执的寒梅

  看你遥遥无期而我依然守着冬天

  然而,现实是那样残酷。

  我可以忘却一个名字,

  却忘却不了一种情感,

  你的偶然的光亮,照彻了我久久等待后的枉然。

  我的淡淡的忧伤,因你的照耀而升起一圈光轮。

  不认识你多好,既无痛苦也无烦恼,认识你更好,宁可痛苦也宁可烦恼。

  既然你要让火山沉默,那就让它沉默,

  但沉默并不是死亡,

  我知道,这不过是等待下一次喷发......

  如果你不爱我,愿上帝祝福你,如果你还爱我,让上帝一千倍祝福你

  让我们好聚好散,彼此道一声珍重。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挥霍所拥有的一切,不再为所失去的惋惜,那我们就学会了珍惜,

  但一切都太晚了。

  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

  然而,我们今天只能说:

  无法拒绝的是开始

  无法抗拒的是结束

  你我之间是该结束了。

  也许真的就这样结束了....

《过后》诗歌4

  《少年游·重阳过后》是北宋诗人晏殊所作。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原文】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赏析】

  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艳丽。这不畏严霜的木芙蓉象征着爱情的坚贞、高洁,因此词人要特地把它留赠给自己的意中人。

  “重阳过后”三句为景语,写重阳过后自然景物的变化。西风凄紧,庭叶飘零,渲染出清秋萧索的气氛。紧接“朱阑”三句,作者凄清的背景下,反出一艳笔:这秋日的清晨,芙蓉(秋天开白、黄或淡红色花)枝梢簇集一处,淡雅美丽。这里用对比、反衬手法,益见出清秋开放的芙蓉之可贵。

  “霜前月下”三句着意刻画的是:清霜中,明月下,那微斜的红花、淡黄的小蕊,是多么鲜明美丽,真的要叫春天回转了。“霜前月下”,泛写芙蓉开放的环境,从另一角度补充“朱阑向晓”句意:“斜红淡蕊”,具体刻画出芙蓉的“妖艳”:“明媚欲回春”,是芙蓉所引起的强烈感受,它似乎能把萧瑟的秋季化作美好的春天。结拍二句承上抒怀:不要把这美玉般的花儿随便地摘下来,还是留着它赠送给意中人吧r花及人,因人惜花,惜花亦惜人,此句为点睛之笔。

  这首咏物词,咏木芙蓉的同时,自有词人的感情。词人要把这凌霜耐冷、独傲秋庭的花儿送给意中人,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坚贞高洁之品德的肯定与赞赏。

《过后》诗歌5

  前言

  如题,虽说这也许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但至少就现在看来,时间的脚程要比我们料想的快得多,本以为会是度日如年、一日三秋,但中考就这么平淡的过去了。不过在万事皆休、只待东风的当下,稍稍放纵一下自己,其实也没什么吧。

  毕竟,到头来那一张张凝聚了应试教育精华、满载了学子青春年华的试卷,还在未来的三年苦苦守候,有点像女子独守闺房的惆怅,描眉、贴花黄、涂胭脂,丝绢拭泪、款款低吟:“海淀愁,荒岗思,十八抹的情,为何换来了伤?莘莘的学子啊,你指尖的斑斑墨迹,一层又一层的笔茧,便是我在静静地等待……”

  等等,这只是张卷子……我咋像个女文青似的……压力太大了吗……

  第一节

  言归正传,随着心中的巨石落了地,我终于有机会去骑车,经过讨论,我和爸决定前往较远的一个公园,毕竟一年都没去过了。

  蹬起单车,感受着踏板带给我的阻力,风从耳畔呼啸而过,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不再因学业而烦躁,享受这迟来的安宁。沉寂已久的肉体欢呼起来,舒展着筋骨,呼吸着外界的空气,一股莫名的幸福涌上心头。一排排建筑从身边驶过,或高或矮,参差不齐,但都统一地刷着惨白的石灰,挂着红绿的招牌,大开着玻璃门,映射着六月的艳阳、直教人晃眼。浓绿的行道树遮覆起一块荫蔽,零碎的光斑洒在地上,朝生暮死的蝉渴求这仅存光阴、不舍地发散着热力,单车载着少年疾驰向远方

  来到开发区,仿佛看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热火朝天”,不知是该感慨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还是嘲笑将土地、植被浇筑上水泥、打上地基、拉起高楼的愚行,那源自人的愚行。至少这时,我是满怀怨念的。“XX家园盛大开盘……”“XX河畔,带给你不同的生活……”类似这样的标语,相信在任何城市都会是屡见不鲜,消费者、开发商、房地产商,我们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用大量的“物质”丰富个人生活,读书看报上网聊天、只以为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见识、不被这发展到疯魔的时代所抛弃,到头来、都在消费着自然。楼房下颤抖的土地,默默地进行着倒计时,艰难无奈地从绿化的空隙中喘几口气,只等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发霉、腐朽、直至消亡。目光是慈爱,还是怨毒?

  工地脚手架上的深绿纱幕,罩在那儿、不偏不倚,而下面、人们无情可笑地削去了她的血肉,残余的、没有利用价值的、赤裸着的钢筋水泥骨架是否在咆哮、在怒号、在呐喊、在控告、在倾诉、在哭泣,只希望可以让对方听得再清楚些,“现实是残酷的”这句亘古的真理,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自身的正确性,正确地令我麻木:并不是无人知晓,仅仅只是充耳不闻罢了。上方深绿的,是一层薄薄的遮羞布?谁在静待撕下它的那天?一想到这儿,就不得不赞美“流氓”的伟大。

  满腹牢骚,看到了有趣的东西……

  第二节

  “东原阁”,一栋烂大街了的明清阁楼建筑,明显就是刚建起来的玩意儿,但也看不出来有什么作用和功效,本该是“热乎劲儿还没过”的时候,却也没人打理,施工的建材虽说不上是随地乱放、但也是东一堆、西一撮。当代的施工技术搭配上“红木斗拱白玉栏”,除了不伦不类,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修饰的了,“红木”刷层红漆即可,除了“白”以外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水泥栏,仿照紫禁城那样在正前方的台阶上,刻了条龙,反而更蠢了。中段平台上,伸出一只只龙头,也是水泥做的,很丑,更起不到什么实用价值,呆板的模样反而更像只猪。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劳动力、土地,就只是为了捣鼓出这破玩意留着它长草吗?也对,这是你们的专长。

  至于那三个字眼的“门牌”,不知是哪个名牌大学出身的艺术浪人、抠脚丫时的有感而发;抑或是“德高望重”,书法又“略有小成”的某个局长的墨宝;但实际上这只是包工头随便在网上找几个字拼起来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些。在一个闲暇的周末,是否会有路过这儿的社畜,在女伴面前,自作聪明地夸赞了一番它的巧妙,以显示自己的文采飞扬。至于最后,他们到底会不会发现这令人害臊的现实,苦命的鸳鸯将遥隔一方,这就不是我考虑的问题了,希望会。

  但若只是这般,还不足以被我称得上是“有趣”,仅仅只是一时的好奇,打算靠近点去看看,而就在我和父亲麻烦地、把直行车抬过一根横跨的水泥柱时,才发现先前忽略了什么,也许应该是这座“下三滥”太过醒目,以至于有位老人在这片空地上耍铁鞭此等“大事”,都未察觉。为什么说这是件“大事”,因为我先前没见过真事儿,自然是“大事”。不过我真的'很开心,真的。可能是因不经意间的人情味而熏到鼻腔发涩;赞叹于老当益壮的精神;还是因一路上看到的“惨淡景色”和,考试过后三五成群的少男少女之间那肤浅的笑容、风骚又恶心的媚眼、裸露的年轻肌肤,而感到无力,与此时此景产生对比了呢?

  老人的动作说不上是大开大合、虎虎生威,铁鞭更无小说中描写的所谓“银蛇出洞、迅雷破风”,缓慢得甚至无聊,更像是一卷黑白胶片、费力地转动,只有那金属与石块的啪啪相撞声、唯一的伴奏。老人旁边的,是一辆满载的老式自行车,上面沉甸甸的乡土气,直叫人说不出话,真的、“劳动人民”这个词也许早就被我们这群新时代的青年误解、扭曲,但用在这儿却是难明的恰当。与此相近的还有一个听戏的大爷,我们是在这“豆腐渣”的东面“发现”的他。在闲游途中,隐隐听到那抑扬顿挫的唱腔,颇感新奇,四处张望,阴凉处一位老大爷正扇着小扇、躺在摇摇椅上、听着收音机,好不惬意。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在附近游玩。心儿又一次颤动。默默庆幸自己来的应该。向那“世外高人”打了声不咸不淡的招呼,我们来到“半吊子”的后面

  生在这偏远的小镇,没有直插云端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充斥着肉欲铜臭的街道,太平是肯定的,但仍有一个好处:绿色挺多的,但也比原来少了。在这“半桶水”的后面,道路还未被碾平,一根根木梁交错纵横地压在草木上,植物蓬勃的生命力在这时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常见却叫不上名字的花草,凭依着横木,向着挥洒着阳光的高处伸展,随风舞动的模样,好不可爱。向后望去,不时可以看见电瓶车或小三轮的身影,他们在乡村的土路上行驶。

  初夏的午后,西南的太阳并不炎热但也足够耀眼,这栋半新不老的楼,有点像是造坏了的日晷,倒是勉强可以算一算时间,一切显得格外温适。极目远眺,那几座下头绿油油、上头光秃秃的小山却是雾蒙蒙的,秀气极了。总揽全局,这小小的山恰如一只环抱的手臂,母亲的轻声细语,为这座小镇带来丝丝温存。建设与她冲突了吗?冲突了。协调了吗?暂时还不知道。

  过程颇为曲折,但还算到了目的地。

  第三节

  来到公园的牌坊前,左右闲看,至少从外面没发现什么变动,对于这曾风骚一时。扬言耗资两亿元、自诩为“城市招牌”的大型工程,至今我还无法给予一个恰当的评价。除了吃惊于开发商捞钱的巧妙,我县的“财大气粗”,别无他法。

  进去后顿感陌生,定睛细视,才发现是草木茂盛了许多,向外侵占了空间、遮掩了道路,郁郁葱葱,与前时的模样(每棵树上还吊着营养液)实在差距太大,也难怪我认不出来。虽已是人迹罕至,却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原先人造的违和感消散了许多。向左,有一条曲折的小径,依稀记得、从这儿可以到达原体育器材的处所。不打算将车停在一边、徒步前行,便一咬牙骑入这段狭长的小路。枝桠到处伸展、张牙舞爪地,仿佛是在排斥着人的到来,而原本人工的技术,却因林木这胡乱的姿态、张狂的气势,油然而生出一种自然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纯粹。我们在林间缓行,车胎碾过曲径,散落着花瓣和绿叶;链条沙沙,与虫叫鸟鸣交织出夏日的小曲儿;花儿媚得撩人,叶儿青得发亮,都掩映着光辉,在身旁渐行渐远。只不过,那枝条无情的抽打,皮肤火辣辣的;驶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颠颠簸簸;林木狂妄,有时竟令我寸步难行,但我还是由衷地笑了,笑靥如花、面似盛桃,心中再次默念:能来这儿真是太好了。

  踏过时光,我和父亲便来到了器材的所在地,这儿当然不能幸免,亭子上的爬山虎贪婪地掠夺阳光,透下稀疏的光点,石砖间杂草丛生,路径早已消失,就只能蹚着过去。不忍直视体育用材缺胳膊少腿的惨样,跷跷板只剩下个孤零零的底座,橡胶的部分完全被腐蚀,其余的也都锈迹斑斑、行将就木,不过至少现在还能用。令我好奇的是,这儿仍有些“不合时宜”的嬉闹,家长带着子女闲逛,给这宛若“人类之后”的光景,增添了一丝琢磨不透的人情味。也正是此刻,“末世”这一概念,开始在我脑中浮现。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我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些,驶过身旁的一切,细细品味这难能可贵的时光。正因舍弃了“人为”,向“自然”一步步靠拢,于是换发它内在的魅力与生机。身边的“真相”,将我的脸抽得生疼。因为夜郎自大,所以擅自干涉。冥冥中自有因果,就算如此,文明的微不足道却是永恒的定论,刺得我双目发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是万物之灵,世界之主”的豪言壮语,呈几何时,成了赤裸裸的罪证,为世界昭示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厚颜无耻地无视、淡漠,对于自欺的“人”来说,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项,毕竟我们也只会“自欺”,不会“欺人”。 臼齿摩擦,酸臭的汁液肆意迸射,恶果的苦涩于口腔中猛烈发散,无法呕吐,难以排泄。昔日的助力,今天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知不觉,来到那条铺满了竹片的小道,往前便是水坝了。这路也烂得厉害,竹片坏的坏、断的断,一种随时都会塌陷的仗势,虽是不出所料,但也决不让人开心。

  此时才猛然发觉,这儿人其实挺多的,在乘骑途中、总能看见年轻的夫妇领着孩子游玩,幼小的生命蹦蹦跳跳,在林间穿梭。

  来到水坝,这趟难忘的旅程也该接近尾声了。但令我愤恨的是,水坝畔的水明显要比之前少了很多,河滩裸露、长满杂草,虽有人烟,但有一股萧索之感仍扑面而来,我爸解释所这是因为还未到雨季的缘故,但还是不能让我释怀。温带季风气候的多变,给这片偏远的小镇带来了足够的降水,山东丘陵的地貌提供了平坦的土地,这块千百年来人们休养生息的土地啊,你是会在现代建设中如浮萍般漂泊,或是如老树般扎根。

  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冲突碰撞却在这穷乡僻壤的小地方演化得惟妙惟肖,犹如善恶的更迭、观念的变迁,不禁令我感叹:生在这儿也许是件幸事吧

  日薄西山,踏上归途,心中又一次默念:能来这儿真是太好了

  后记

  关于前言,在我看来那段连打油诗都不如的东西,除了绞尽脑汁把学生的死敌“黄冈”“海淀”“十八模”给黑了个边外,文学价值几乎为零,对于庸才的我,相信也能有个直观的认识了吧……压力的确是太大了……

  对于那群发情的猴子,我真的真的一点也不羡慕,真的……

  在竹道里发现了一处开满了玫瑰去处,先是赞美其盛景,然后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受到了9999点的暴击伤害,我对这烂公园提起公诉,指责他们虐狗……

【《过后》诗歌】相关文章:

1.寒假过后

2.雨天过后

3.台风过后

4.考试过后

5.春雨过后

6.落花过后尚有叶

7.过后行兵近义词

8.秋风过后作文

9.明天过后作文

《生命》诗歌 《如果有来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