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三遍,每次读都有一种共鸣一种感动一种自责梗在心头,有种要落泪的冲动。“乡间的小路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将整个早晨震得生疼。而今,有多久没拉娘的手了,有多久没和娘一起走这条路了,有多久没听娘再讲儿时的事了,我不知道。娘比路先老了,她再不能挑着担子健步如飞,她只能站在路的那头等儿回家。娘常说,儿想娘,筷子长;娘想儿,似路长。娘和儿之间,始终隔着一条路,儿在路上,娘的心也在路上。”每读到这里,总想起家里白发苍苍的娘,总忍不住落泪。于是问自己,多久没回家了?娘每次打电话时总是说:“家里都好,工作要紧,别挂着。”而我又多少次信娘的'叮嘱以为真,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一次毫不犹豫毫不留恋地背起行囊,总以为年轻就要忙于打拼,总以为娘永远站在那个地方,等我们累了想回头的时候娘永远那么健硕,那么温暖地在守候我们。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旅行,不自觉中把娘的目光拉长,娘总是站在村口眺望,眼睛被思念眯成一条线,而我们却永远忙不完,以致于娘站到背影伛偻,身形沧桑。
思绪回到中学,那时候娘竭她所能,给我最好的生活,让我衣食无忧地学习。考上大学后,娘比我还高兴,撩起衣角一遍遍擦拭泪水,而我却从此把家当成了旅馆。大学里,我与女友牵手花前月下,畅游书海影院,除了生活费捉襟见肘时,几乎不给娘打个电话。毕业后和女友成为同事,她成为我的妻,及至女儿呱呱坠地,娘舍弃她住惯了的小屋,只身来给我照顾孩子。我已经那么习惯了娘的付出,习惯了她的劳作,却没有发现岁月的残酷,它带走娘的大步流星,带走娘的满头乌发给她换上岁月的白霜,女儿长过了娘的个头,我的娘啊,路的那头依然是你长长的守望。
感谢王老师的这篇回家的路上,他给我警醒让我驻足,回头时才惊觉娘已经老成了我的孩子,于是我大步流星,走过去,轻轻抱住她,跟她说:“走,我们回家。我给你买了好吃的。”一如40年前她抱我。
读完王老师的文章,我告诉自己,我也想告诉天下所有的儿女,愿我们多回头看看身后的白发亲娘,愿我们携妻带子永远行走在这回家的路上。
【读王建华老师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有感】相关文章:
1.走在回家的路上
2.走在回家的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