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宝贵的东西。
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
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
(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
写作指导
第一段说的是耕种的农民才真正知晓水的宝贵,第二段说的是放牧的牧民才能真正品味出水的甜美,第三段说的是坐享其成的闲人品不出水的甜美。第三段与第一、二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则材料的现实意义与中国的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败业)是一脉相通的。
而文字的出处提醒我们,本文写作的关键在于要揭示出经历“耕种”、“放牧”之劳苦与知晓水之宝贵、品味出水之甜美之间,在生活事理逻辑上的内在关系。所以说,这道作文题是一道二元关系型文题,只有揭示出了二元内在的关系,我们的写作才能“由表及里”。
如果只能“感知”到水的宝贵,表明还处于第一层次;如果还能“感受”出水的甜美,表明已提升到第二层次;如果“感悟”出了水为什么这么宝贵、甜美,表明已臻第三层次。因为前两个层次还处于“知其然”阶段,而第三个层次才达到“知其所以然”阶段,思辨现实。
例文
历经苦难方知水之甘甜
□吕云丽
那一刻我才知道水是甘甜的。
去过大昭寺的人告诉我,大昭寺内没意思,只有一些破旧的庙舍,如千万寺院一样,供着几个佛像,和尚们整日念着无聊的经文。
但怀着敬畏之心,我还是约了朋友去拜谒。
从云南丽江驱车北上,远处是直插云霄的'雪峰,头顶上最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最无瑕的白云。敬畏、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驱车不久,就见到路旁有一行人,他们每行一步,便跪下来,磕三个头。我好奇,朋友说他们是朝圣者,心中的敬意慢慢升起。
我走上前,对一个藏族的老妈妈说:“让我加入到你们的行列吧!”老妈妈抬起头,虔诚的眼睛望着我,无语,只点点头。我跟在后面,走一步,跪下,好疼!路上的沙砾噬咬着膝盖,手掌触地,顿时针刺一般的痛钻心而来,连续几次,便后悔了。正迷茫间,一眼瞥见朝圣者鲜红的膝盖。是血,没错!我坚定了信念:不能放弃!
一个小时后,我的双手变得通红,隐隐渗着血丝,膝盖像一个生了锈的轴承,转动异常疼痛。最慷慨的阳光照耀着最虔诚的人们,我的汗水滑过脸庞,滴落在前人的血迹上,瞬间蒸腾,像一朵祥云。
时已下午,太阳的威力依旧不减。我口中干燥,舌头像一张粗糙的砂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汗水在身上四溢,像一个巨大的茧包缚着我。朋友跑下来,问:“你要不要喝口水?”我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拒绝了。俯仰之间,我看见大昭寺佛塔顶正闪耀着光芒,一阵激动过后,速度也快了起来。
到了大昭寺,我是在朋友的搀扶下站起来的,朋友递给我水壶,我摇头:“来大昭寺,就应当喝大昭寺的水。”朋友迟疑了一会,又点了点头。
我们各捧起一捧水喝下去。水顺着我的喉管下去,如甘露珍泉,清冽甘甜,仿佛开七窍,通肺腑,顿生佛意。而朋友喝下一口就吐了:“太苦了!”“是甜的呀!”我们面面相觑,随后大笑。
我懂,朋友也懂:你水我水,本为一水,只有历经苦难才知水之甘甜,安逸之水并不甘甜。朋友笑了,我也笑了。
夜晚,伴着钟声睡去,口中仍留有水的余甘。
评点
时下有一个热词叫“幸福感”,但“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本文的机智就在于将它写得那么真切、可感。为此,本文生发出了四感:“我”因受到朝圣者的“感染”而下车跪行,因下车跪行而“感受”到了朝圣者备尝的艰辛,因备尝了艰辛而“感觉”出了寺水的甘甜,因品出了寺水的甘甜而“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吃得苦中苦,“苦水”也能喝出甜味;不吃苦中苦,“身在福中”也“不知福”。“四感”只是作者的“小智”,作者的“大智”在于用“我”与朋友的较量,展开了一场“丰赡的精神”与“昌明的物质”之间的博弈,作者虽然没有作出最终的判决,但“捧喝寺水”之间,高下已明。这就将全文的主旨推向了一个峭拔的高度——肉身之“苦”并非“真苦”,精神之“甜”方是“真甜”。正因为作者的这一“大智”,本文主旨虽然厚重,却带给读者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盈之感。
【材料作文“谁解水中味”范文与指导参考】相关文章:
1.材料作文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