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

2021-03-10 创新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新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作文 篇1

  早在远古时期,编结就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大家用绳结记事,以绳结为契约。

  初入编结教室,墙壁上的简介及橱窗的作品展示,都带给我一种浓郁的中国情结。

  心中砰砰直跳:一根红绳,在老师手中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我能行吗?

  手中五彩线,老师说:“编结,要以平静的心态,要看清图纸,要细致,要……”

  “好多要求啊!”同学们感慨道。我的心慌了:像我这样从小就粗枝大叶的人,怎么才能做到在短短一周时间迈进“编结”这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大门?

  “我们先学几个基本结。”

  “同心结”、“双扣结”、“双钱结”……渐渐地,我发现编结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有图纸在领航,又有什么结是无法造就的呢?

  “下面我们做一件作品:一个可爱的娃娃。”

  娃娃?从小在娃娃中成长的我顿时睁大了双眼,有了极大的兴趣。

  老师说:“我们先自己根据图纸和所学知识编结,不成功的我个别指导。

  我一定行的,粗略地看一遍图纸,我发现要用到的结我都会编。“看来,一个极富中国味儿的娃娃就要诞生啦!”兴奋之余,我不禁自语道。

  “脚”、“腿”、“身体”,没花多少时间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向我招起手来:就剩娃娃灵巧的小手啦!”可这时,我却犯起了难:三根绳可怎么编手呀!以前学的鞭炮结是用四根绳编的啊。面对眼前的“半成品”,我皱着眉苦苦思索……

  正在万分无助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四根绳的鞭炮结,用的是“压三穿一”的编法,那么三根绳能不能用“压二穿一”呢?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我尝试着编了起来,几个轮回之后,竟亦初具规模。比对图纸之后,虽然松紧程度尚未掌握到家,但也极像,莫非我蒙对了?

  继续以压二穿一的方法编结下去,呵,老师在经过我身边时停下了脚步,看了好一会儿,兴奋地说:“这位同学,你的娃娃手臂编得不错,能自己开动脑筋要表扬,要保持下去!”我有如喝了蜜一般,乐滋滋地继续着我的编织梦,手中的小娃娃——越来越精致了。

  对了,总觉得图纸上的娃娃手臂太短,我是不是应该再编两三圈呢?说干就干,编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长度,用打火机烧一下线尾,画上一张调皮的娃娃脸——细细的柳眉、俏皮的双眼、玲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双颊泛着红晕,我的创意娃娃出世啦!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小娃娃来到讲台上请老师评分,老师赞许地说:“嗯,好,非常好。”接着在记分册上写下了满分。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做了吉祥结、鞭炮结及一束玫瑰。每件作品,都基于图纸,而每件作品,又都会有一些小小的改动、小小的创新。

  是的,中国结由先人流传下来,而现代人在传承它的时候,应该加入一些新的思想,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她更完美、更贴近于生活。

  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开始,并学会创新,那么生活就会如同编结一般,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二维线条,变成复杂曼妙的曲线,变得丰富,变得多彩!

创新作文 篇2

  谁也想不到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的成就和他在小学闯的祸有关。

  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这只狗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完成两幅画——人体骨骼图,人体循环图,由狗的内脏深入到人的内脏,经过创新,他成功了,并且在他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响当当的解剖学家。

  “闯祸”和创新有密切的联系,就上述材料而言,促使麦克劳德成为解剖学家的因素是好奇心,正因为有了好奇心才会有了这次闯祸,才会有上述的两幅图的诞生,拿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爱迪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年轻时卖过报纸,这并不阻挡他进行实验的路,在火车车厢中放着他的实验器皿,在他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一次车内失火了,他被勒令把实验器皿撤出车厢内,他闯祸了,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忘记他自己的使命,寻找新的实验室,他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他有正确的方向,失败并不能使他迷失反方向,反而让他更有信心的去进行对发明的研究、创新。在此,我认为,在或许或不经意间,人类就在创新的历史上跨越了一大步,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发明是在意外中诞生的。

  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在学习的这片海洋中探索航行的方向,寻找我们的目标,谁也不能肯定谁将来是科学家或者是哲学家等,但是,如果我们不对问题进行探索,深入了解,那么,我们将来是什么样子?无法想象。

  我个人认为,象麦克劳德这样的“闯祸”并不是谁做了什么非常不好的事,相反,我们需要这样的“闯祸”,“闯祸”和创新就像一对齿轮,互相咬合着,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发展,所以“闯祸”带有一种革命性色彩,具有创新内涵。

  “闯祸”与创新,二者皆不可抛弃,它们是我们在迷茫路途中的指南针,装好行囊,随身携带,踏上征程。

创新作文 篇3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

  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够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够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够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

  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如果行业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它只会停滞不前,反而有可能会倒退。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够体现价值,企业才能够获得优势,国家才能够繁荣富强。

创新作文 篇4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有一幅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要激活自己的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求变,变中求新。黑格尔也说过: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括成熟的形式在内。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正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或是材料新鲜,或是构思精巧,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

  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

  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精心打造首尾。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末尾才露出姿容。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现。河南一考生的《一把生锈的锁》,文章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自信随岁月逝去。文章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实实在在的锁,另一方面指心灵上的锁,生动形象。重庆一考生的《菊花飘香的时节》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

  2.紧跟时代步伐。北京高职一考生的《时尚流行我心定》作者首先用时尚作为文章的开篇之语,继而用现实生活中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来阐述所谓的时尚。然后,旁征博引,列举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时尚生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有时代特色。江西一考生的《把意见刻录成光盘》,好就好在不落窠臼,采取网络搜索的形式,从而似乎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感,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就自自然然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搜索结果就成了作者简短的点评,最后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本文的内容没有过人之处,出彩的就是它的形式。

  3.敢于逆向思维。北京一考生的《包容(七)》中,大对小,厚对薄的包容容易理解,但微小对广博的包容,静止对流动的包容,沉默对喧嚣的包容,此种创意实在是独辟蹊径,非同一般。江苏一考生的《项王项王若奈何》,作者进行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历史之中,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对历史人物项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与诠释,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主题:灵动的水可保持一片蔚蓝,灵动的智慧,可以造就一个英雄。

创新作文 篇5

  “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的结果也只能是个亚军”这是伟大的画家兼诗人李可染说的,对此,我也深表赞同。

  这几天我读到了一个故事,讲的是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在秦汉时期,人们一直都用“径一周三”来作为圆周率,于是,人们就将圆周率定格在“三”上,直到后来,才有人提出“圆径一周三有余”但人们在“余”上意见纷纷,却没人去详细的计算。宋朝的祖冲之却经过长期孜孜不倦的研究、反复计算,再前人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确定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直到一千多年后,这个数值又被后人继续精确。正是祖冲之和后来的数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有了现在我们对圆周率的精确运用,也正是这样,一些外国的数学家主张将圆周率称为“祖率”。

  还有蔡伦,在他造纸之前,人们都是用竹简和丝绸写字,很不方便,也不利于知识的记载和传承。虽然有人也创造出来类似纸张的东西,但成本很高,也很粗糙,易碎,人们还是宁愿使用笨重的竹简和丝绸。然而蔡伦却在前人造纸的方法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他把破渔网、树叶放到锅里煮,等到水煮开后,把所有东西捣烂混合成浆状,然后平铺在席上,晾干后撕下来,就做成了纸,这种纸比之前人们发明的更容易保存,也不易散开。正是因为蔡伦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让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前人的文化和生活,汲取更多前人的宝贵知识。

  如果我们只是学习前人的知识,而不去创新,那么我们将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停滞不前。反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我们才会进步,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所以,努力吧,我们的明天等着我们去创造!

创新作文 篇6

  这次的“小车快快跑”比赛,每个班只有两个参赛名额!“大将点兵”——老师选我去参赛。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我正如被授勋的士兵。我暗暗发誓,就算绞尽脑汁,也要全力以赴变废为宝,造出一辆“风驰电掣”的神速小车来。

  一做完作业,我就开始搜寻家中废品,以便快速造出我的“治远牌小车”。中国制造,原材料靠自己,不靠别人。材料很快集结完毕,看,有空矿泉水瓶、吸管、气球等。

  我以空矿泉水瓶为车身,用葡萄酒的木塞盖当车轮,把木棍当车轴,然后用吸管当通道,用气球当马达……几分钟后,小车造完了。当我试车的时候,就发现这种小车跑得太慢了,堪比蜗牛。有的时候,它还跑不动。

  记得《人民日报》中有句话:“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班上几十号人马,老师把参赛机会给了我。我要珍惜这个机会,马上改进小车。

  我找来张白纸,在上面打稿,在车身上重新调整车轮的位置。结果,小车跑起来与先前没啥两样。

  这可怎么办呢?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拿起我的小车看了看说:“做的不错,但是有两点要改,第一点是气球管方向不对,使车跑不起来;第二点是车轮太重,导致气球的气流推不动车。别放弃,我们再一起试一试。”爸爸这个“军师”来帮忙了!我又鼓起勇气,重拾信心。

  “是呀,要是我把发力点改一改,把重量调小,马达加大的'话,情况是不是更好呢?”我一拍脑门,决定将向下的发力点更改为向后。我们先把“木塞车轮”换成矿泉水瓶盖,把之前从上到下的通道改成上到斜下,再剪去两个能使吸管笔直地能穿进去的洞口。穿进去后,爸爸把吸管捏了一下,确保吸管能通气。我们忙呀忙,小问题都迎刃而解。可是现在要将马达加大,这个问题就难了。单是围绕这个问题,我想了许多步骤。一阵“头脑风暴”后,我的目光投向窗外,想看一看绿色,理清一下思绪,舒缓一下眼疲劳。就在这时,我看见许多风车在远处的山头上转动。“嗯?”等等,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方法:“像风车一样用旋涡状的马达不挺好吗?”时间不等人,我又迅速地开始试验。

  我把像旋涡的马达剪下后插到车身的木棍上,真的成功了!小车跑起来时,那简直是飞一般的速度,跟第一轮的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这辆小车,那就像“保时捷 918 Spyder”超快、超猛!

  就这样,我们创造了一辆独一无二的旋涡式小车。我不仅成功了,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创新无止境,一切资源,源于身边。”

创新作文 篇7

  开启创新之门作文550字

  五只猴子是可悲,它们个个循规蹈矩,成了自律的一群。因为它们缺乏创新精神,把自己的精神与肉体一同屈服于规律。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进步。在黑暗中只有勇敢地去开启创新之门,才能迎来美好的阳光。

  创新是美妙的,一个小小的创新能够收获一个灿烂的笑容;创新是便利的,一个小小的创新实现一个群体的便利;创新是伟大的,一个小小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如《礼记》上的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启创新之门。

  松下公司开启了创新之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23个最先进的生产研究室,它们一直奉行松下先生只改进,不发明的原则,专门针对公司买进的电器专利进行改造。松下公司曾成功地改进了索尼公司的贝塔马克斯录像机。虽然索尼公司的录像机先行进入市场,但因为松下改进后的录像机容量大,体积小,性能可靠且价格低,最后还是松下赚了大钱。懂得创新的松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开启了创新之门。

  商鞅开启了创新之门。为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一席之地,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懂得创新的商鞅找到适合秦国富国强兵的道路,开启了创新之门。

  牛顿关闭了创新之门。早年的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晚年的他却停止了科学研究,还写了长达几万字的神学论,以此批判科学研究。放弃创新的牛顿,没有为人生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关闭了创新之门。

  开启创新之门,为人生开一扇窗。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阐明了学习与创新的必要性;李斯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新者,统一文字为小篆,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穆勒说过: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来吧,亲爱的朋友,让你我携手开启创新之门,为生命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精选】创新作文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精选创新作文合集七篇

2.创新精神作文合集七篇

3.精选创新精神作文七篇

4.有关创新精神作文合集七篇

5.创新作文合集七篇

6.关于创新精神作文合集七篇

7.创新能力作文合集七篇

8.【精选】创新作文七篇

上一篇:创新作文 下一篇:创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