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求作文创新的突破口

2017-10-27 创新

  近四年来,“文体自选”这样一个应试要求,使得许多考生的文体意识淡薄,文不对“体”的情况相当严重,相当一部分考生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把文章写成大杂烩,非驴非马,寻求作文创新的突破口(下)。正如在审题评判上分为“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不符合题意”四类一样,在文体评判上也分为“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创新文体”四类,以此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训练中要对各种文体进行规范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文体,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千万不要怀着投机心理,用“单打一”(即用一种文体写作来应付各种作文命题)的方式训练,更不要盲目创新,玩弄文字游戏。

  看来花些工夫来看一看“创新文体”还是很有必要的。

  何谓“创新文体”?

  这个没有定论。我认为:用不同于常规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的思路,在现在的高考作文中,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创新文体”了。

  话题作文鼓励学生的写作创新,创新意味着写作个性的形成。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结集出版,无形之中又把那些满分作文的形式加以推广,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专写一种文体;一是故事新编。这似乎是抓住了话题作文的命脉——话题作文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更自由的写作空间。结果导致作文宿构现象屡见不鲜,在网上有一种说法甚为流传,就是“写好三篇文章进考场”。

  目前已经呈现出来的体式创新有:诊断报告、网络文本、会议纪要、童话寓言、折子戏、文言文写作、古体诗、诗歌、戏剧、电影分镜头、留言条、小说化写作、文化散文、寓言、童话、备课笔记、书信、征稿启事、病历、新产品介绍书、墓志铭、就诊报告、招标简介、实验报告、使用细则、辩论稿……(因为这些在网络上可以直接查找到,在一般的作文复习参考书中也可以轻易找到,我就不作详细分析.

  目前在创新作文中所采用的一般策略:

  我们用“瓶”与“酒”之间的关系来谈一谈目前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体式创新:用旧瓶子来装新酒,或给陈酒换个新瓶子,用装醋的瓶子装酒,用装五粮液的瓶子来装五粮春等等。借用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来表述,或者是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表述,以造成陌生化的效果。

  我佩服这些学生在考场作文中的胆量和策略,也尊重持这些观点的教师的指导。毕竟在没有好的作文指导观念和做法的情况下,这些做法都是“为孩子着想”的',我不想去辩论这是为孩子的长远着想还是为孩子的眼前着想。不要让学生作文成为学生升学的障碍,这是现实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仅安徽一地,就有19.1%的考生因为作文没过关而错失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良机”(《江南时报》如是说)。

  我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进行个性表达和创新表达,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而文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智慧的表达。体式创新,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同时我又注意到,相当多的同学以及老师堂而皇之地扛着“创新”的幌子炮制一些既无真情也无实感的纯属文字游戏的怪文章。这些文体“创新”的作文因为怪异而得了很低的分数。

  体式创新必须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体式创新体现着作者的才思,任何情感和思想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瓶子”(形式)来表现。所以在体式创新之前,首先要考虑你的思想情感需要用什么样的“瓶子”来装。不要人云亦云,用一只巨大的花瓶来装,那样只会让你的思想苍白空洞。

  第二,体式创新,创新出来的体式应该都是能够被读者接受的,是一种形式和思想水乳交融的体现。切忌为创新而创新,尤其是不要简单地模仿一种新的体式。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本,形式是末,尽管在作文评分中可能会存在一种舍本逐末的现象,但本末倒置肯定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就要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自尊、有追求的人,只有自己的人格完善了,才会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想要体式创新,就要熟悉和灵活运用各种文体。在平时的作文中,只用某一种文体写作是极其危险的。譬如说,针对任何一道作文命题,都用“书信”文体来进行写作,但到最后也成不了一个“写信”高手。我们看到,有不少教师和专家在课堂上或各种场合中,都在明示或暗示学生“打造属于自己的文体”,这种功利性的写作指导,对学生的写作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如何寻求作文创新的突破口】相关文章:

1.寻求本真

2.寻求作文900字

3.考场文体如何创新

4.Qualities Employer Seek(雇主寻求的品质)

5.寻求学习方法作文350字

6.读《寻求苦难的最小值》后感作文700字

7.创新的作文【热】

8.【推荐】创新的作文

9. 创新的优秀作文

浅谈作文的构思要创新 创新科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