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阅读与写作创新教学法论文,以供参考。
《美国课改带来的启示》中说,“这次峰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美国教育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视。”由此我想起了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少年时学习写作的方法。林肯少年时代曾这样学习:拿到一篇好文章,不忙着去读内容,而是先看文章题目,并审题构思,试写一篇。然后,细读原作,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与之对照,如发现原作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超过自己的作文,便认真找出原作的妙处,并针对自己的不足,再写一篇。这一篇力求超过原作。这就是林肯“仿写―阅读―创作”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就在于,它能把创新性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捷径。我们不妨实行“拿来主义”,把它进行发挥并改造成“林肯创新教学法”或“阅读与写作创新教学法”。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审题―写作―阅读―比较―借鉴―创作,追求卓越”。
1. 审题
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角度看,学生学习掌握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是知识技能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的运行过程。
对于阅读来说,审题是摄取知识养料的“输入―存储―处理”的过程;对于写作来说,则是知识技能运用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
前者主要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后者主要培养其形象的创新思维能力。审题对于阅读来说,是猜读,是获得知识技能信息的输入和存储的抽象思维训练;对于写作来说,是审题构思,是写作知识技能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反馈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在这里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2. 写作
审题构思之后,即学生审慎地揣摩、辨析、把握题意和命题意图以及文体之后,接着应指导学生进行同题作文能力的训练。由于写的是与课文同题作文,不是一般的命题作文,所以,首先要调整学生的被名人名篇“威压”的心态。
让学生放大胆子,敢于同大作家比个高低,打消“威压”的顾虑,培养学生班门弄斧的勇气。其次要求学生不要受课文题材和时代背景的限制,只管写自己《慈母情深》,谈自己《崇高的理想》,讲当代“最可爱人”的故事。第三,训练学生选材组材、布局谋篇以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表达文章内容的信息“输出”能力。第四,及时反馈写作质量信息。
3. 阅读
这一教程,是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能力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和情感活动。
通过阅读教程,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丰富其文化知识,陶冶其思想情操,而且还能使其学习到课文的规范语言和谋篇布局、修辞表达等艺术技艺,进而提高其信息输出表达的写作能力。
4. 比较
阅读课文后,指导学习再对比阅读自己的同题作文,通过对比反馈处理,不仅可以巩固深化已学过的课文知识技能,而且还能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
通过借鉴大作家的作品,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对文章的反馈阅读,并写出对比阅读笔记或列出阅读分析表。对照分析表,找出差距,超越原作和自我,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5. 借鉴
借鉴是创新的前提,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学习提高的目标,进而借鉴所学书本上的知识技能,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记叙文可以借鉴优秀例文的选材、组材和提炼主题的技能,也可借鉴其表现方法和语言修辞等艺术形式;说明文可以借鉴优秀例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总之,借鉴主要是从表达形式方面学习,不是生搬硬套其主题内容。
6. 创作
这次写作是反馈后的输出,学生已有了明确的写作提高的目标,写作的文章较前一次应该有质的飞跃,并力求创新。如王伟同学初写的同题作文《背影》,结尾是这样写的“……王大伯那结实而驼背的身影,消失在暮色的村头。”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后,重写了一篇,其结尾是“……父辈们那宽厚坚实的背影,肩着负荷沉重的担子,哼着山歌,融进夕阳余辉里的山梁!”这种诗情画意、蕴含深刻的立意,不仅超越了自己,也可以与大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媲美。进而培养了学生学习、借鉴、创新以及追求卓越、勇于挑战权威、积极进取的心理和精神素质。
【阅读与写作创新教学法论文】相关文章:
2.创新与梦想
3.创新与梦想
4.继承与创新
5.创新与梦想
6.创新与梦想
7.创新与梦想
8.创新与梦想
9.创新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