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传统文化作文

2021-01-28 传统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与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五千年历史长河沉淀的最耀眼的明珠。它们久经打磨而更加韵味悠长。行走在过去和现在,我从地上拾起一颗美丽的珍宝——诗词。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便在妈妈的影响下接触了唐诗。它们比儿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乐更加婉转动听。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喜欢指尖划过书页上带有淡淡墨香的诗句,喜欢从唇间轻轻吟出两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与诗词的缘分,大概就是那时结下的。

  现在,我仍然喜欢诗词,那份最初的,纯粹的爱。学业压力渐渐增大,我读诗、写诗的时间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与它一起的时光。

  独坐床边,拿起一本诗词翻阅。比起诗,我更喜欢词,因为律诗虽然工整,但总给我一种束缚感,而且相似的句式与词相比,略显乏味。特别喜欢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婉转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丝万缕的愁绪。“凄凄惨惨戚戚”几个叠字就倾尽心头所有的愁,“载不动,许多愁”,愁重舟轻,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这痛苦该多大,哀愁该多深啊!李清照的词多是伤感的,这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她国破家亡的悲伤,通过哀婉凄苦的诗句直抵人心。多数时候,我读诗并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像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于唐诗,我最喜欢的一是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虽然后来得知作者的人品与诗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对诗本身仍十分喜爱。二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诗句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感动与震撼,又难以言表。或许我与诗词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心灵的感触胜过了千言万语。

  诗词,是无比美丽动人的,它是一种情感的美丽载体。把它传承下去,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形式的学习,而是学会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内心的情感。我有时有了灵感,便常常写些诗保留下来。往后再看时,回味无穷。我们都应传承这种美好的文化,让它们永久在历史长河中闪耀。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2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水饺。吃水饺之前当然要包水饺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水饺,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水饺就要包水饺,这水饺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水饺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水饺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老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老妈以前包水饺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水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水饺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水饺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水饺容易破,如果皮厚了水饺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水饺皮。

  哎,像老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水饺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该包水饺了,老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老妈的旁边学着包水饺。包出一个水饺之后突然觉得包水饺不是那么困难。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水饺煮熟。看着水饺在过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水饺煮熟了!嘴里吃着水饺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3

  中国传统文化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不少作文里,作者们为中华民族永不改变的传统文化拼命呐喊,竭力控诉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我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间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

  “汤圆呢?今天可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讶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圆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节日里,用不同的东西告诉我们。它没有消失,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年饭。不同的人用它们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不见世间的大象,听不到世间的大音,他们与传统文化分手,他们与人间真情绝缘。我们回忆着传统文化,那我们何时能回味传统文化呢?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玫瑰,如果换一个名字,不也一样芳香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但花谢了无关紧要,我们所必须做的,是让那余香渐飘渐远下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1.我与传统文化初三作文

2.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3.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4.我爱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5.我爱传统文化作文

6.我“叹”传统文化

7.我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28篇)

8.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作文

上一篇:春节与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下一篇:体验传统文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