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传统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传统作文 篇1
顺德人喜欢吃石螺、田螺,到了中秋节,家里除了炒田螺、石螺之外,还喜欢煲香芋眉豆田螺粥作为赏月的食品之一,这个粥的特点是粥身香醇馥郁,螺肉鲜甜弹牙,芋头、眉豆松化可口,无论晚餐吃得又多饱,晚上赏月的时候总忍不住吃上两碗田螺粥。
中秋传统作文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回到外婆家,我和外婆、外公、爸爸、妈妈、姨妈等一大家人一起过中秋节。在晚上的时候,我们自己在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晚餐里有鱼、鸡、鸭、青菜和米饭等等菜式,我吃得好饱好饱。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个小时,我就出去流溪河边骑自行车。
中秋的晚上秋意很浓,冷风阵阵,我们沿着河堤边,一边骑车一边赏月,月亮又大又圆,圆得像一个美丽的大玉盆,月光很亮就像天然的路灯一样,我们在皎白的月光下骑了一千米后,姐姐就提议先玩一玩灯笼,我们都说好。我们就在河堤国玩起了灯笼,玩了半个小时左右,妹妹贝贝说:“我们回家吧。”我们就回家了。
回到家我看见我的朋友在家里等我玩,我和朋友们一起玩牌一起聊有趣的事,不知不觉已经一点多了,送走朋友们后就和姐姐一起睡觉,中秋节过得很开心。
中秋传统作文 篇3
广东人有句俗语“各处乡村各处例”,这话应用在中秋节,就是“各处乡村各种饼”。在顺德最常见的是蛋黄莲蓉月饼,属于广式月饼的一种,因为在全国知名度较高,才让很多人说起月饼就想起莲蓉和蛋黄而已。在苏州一带,月饼是酥皮五仁馅的,而在广东的潮汕地区,月饼又变成了酥皮但内里是绿豆等甜的馅。
根据文献记载,月饼最早出现于南宋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只是作为一种蒸作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会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千变万化的月饼,各自有了不同的“后代”,所以才有如今多姿多彩的月饼。但现代月饼无论内容怎么变,都必定是圆形的饼,取其团圆的意思。
小时候吃月饼,总爱那个香香咸咸的咸蛋黄。家长不允许小朋友挑食,切好了月饼拿到哪块是哪块,“蒙”中了蛋黄多的一块,简直跟中了一样高兴。每次爸爸还在旁循循善诱:“这个莲蓉可比蛋黄贵多了。”妈妈也曾经买过咸蛋黄特意蒸了肉饼给我吃,但不知道为什么,总不如月饼里的好吃。“到底莲蓉贵还是蛋黄贵?为什么月饼里的蛋黄格外好吃?”是我从小到大的两个谜团,两个关于中秋的美好猜想。
中秋传统作文 篇4
另一样中秋必备食品就是芋头了。最初的由来是取其辟邪消灾的寓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现在我们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有老人说,中秋节吃了芋头,福气就会向你冲过来。
当然,另外一种中秋节吃芋头的由来可能更实际一些。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月饼等应节食品都是稀罕物,普通人家可能每人只分到一小口,还不足以果腹。但中秋节是个重要节日,自然希望大家都能吃饱。芋头容易栽种又正当季,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芋头,每人吃两个芋头,就都吃饱了,其他的赏月食品就只是点缀而已。
中秋传统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其中有一样就是拜月神,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当月亮慢慢升起来时,妈妈和我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摆上小供桌,放上苹果,月瓶等,我虔诚地在香炉中插上三枝点燃的檀香,在袅袅檀香中,我们一家人品茶、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象银盘一样挂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还真有棵桂花树呢?这时妈妈跟我讲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来:相传在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被月光笼罩着的无盐,美丽出众被天子封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随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不禁想到四川灾区的儿童是否也在共赏一轮明月?
中秋传统作文 篇6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匈奴,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
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过中秋节的食俗。这个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有一个女儿,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二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食田螺
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中秋月饼与中国象棋之间的渊源
中秋月饼的来源与中国象棋在唐宋时期的全民文娱大盛行密不可分。中国象棋的棋文明,首先在南宋的食文明中较为突出地表现出来,从而使相似“棋子”的面食,达到绝后的推广和延伸,使之成为“节食”。所以,中国象棋是推动中秋月饼诞生十分幽默的文明现象。
中秋传统作文 篇7
在记忆中,菱角也是另外一样稀罕的食物。倒不是因为特别贵,而是因为菱角难剥,要先掰去两个尖角,然后在当中一咬,技术和力道掌握得好,才能剥出一个完整的菱角,否则多半都是零零碎碎的粉末,吃起来很不过瘾。
菱角难剥,但偏偏又喜欢它那粉嫩粉嫩的内在,以及那种清淡的香味,所以总觉得吃一次菱角特别艰难又特别美味。唯独在中秋全家人一起赏月的时候,作为家中唯一的小孩,可以享受一点特权,赖在每一个长辈身边,撒娇要吃菱角,每人给我剥一个,一圈吃下来,感觉特别满足和幸福。
不过现在菜市场的菜品越来越“半成品”了。看到有现剥好的菱角卖,可以一买一大把回来,做菜煮粥都行。但不知道为什么,又觉得没记忆中那么好吃了。难道,菱角非得自己动手剥才好吃?我一直觉得,菱角代表着长辈对我的爱,帮我剥最难剥的食物,原来,菱角确实承载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中秋节吃菱角,取其谐音,祝福孩子聪明伶俐。当然,除了名字外,从食物搭配的角度,用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刚好能中和了甜腻的月饼。
中秋传统作文 篇8
老话说“八月十五,菊黄蟹肥”,《红楼梦》第38回就写到一场中秋螃蟹宴。史湘云在“藕香榭”大摆螃蟹宴,贾宝玉和众姐妹用“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洗手,坐在山坡桂花荫下的毡子上,持蟹赏花,以“菊”和“蟹”为题赛诗行酒令。“贾母那边一迭声问:‘见了什么这样乐,告诉我们也笑笑。’鸳鸯等忙高声笑回道:‘二奶奶来抢螃蟹吃,平儿恼了,抹了他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主子奴才打架呢。’”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别人给她拿来黄酒,她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就给她端来合欢花浸的烧酒,喝high了,做了首咏菊的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吃噙香对月吟。”衬得其他人没了颜色。宝钗不甘下风,就做了首诗咏蟹:“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老辣的句子,显出了她与黛玉之间的区别。《红楼梦》中铺陈的美食很多,但场面最大的就是这次蟹宴了。可见食蟹对古代大户人家来说也是个事儿,不过吃蟹的细节着墨不多,只是用来为环境和气氛做个烘托罢了。
王敦煌在《吃主儿》里用了8页纸写他怎么吃完一只蟹。螃蟹身上每个部位都有吃主儿专用的名词,他们家吃的蟹只分肥蟹和极肥蟹。“只凭手和口剥蟹,借用蟹身上的爪尖做工具,速度之快令人惊奇。剥出的螃蟹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绝对不会再带着吃不干净的地方,也不可能再有残留在皮里的肉丝。”但是,“中秋并不是北方吃蟹最好的季节。”王敦煌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应该是在公历11月底12月初时候。从前北方吃蟹讲究七尖八团,因为北方水冷,蟹繁殖期早,说的是白洋淀来的‘胜芳大蟹’,早断档多年了,现在都成了九尖十团了。”王敦煌说一口老北京土话,与北京大院话和北京胡同话都不太一样,因为小时候他爸、妈下放,他是由家里的老仆玉爷带大的。王敦煌的爸爸是旗人王世襄,除了研究明式家具,更是有名的“吃主儿”。王敦煌最津津乐道的他剥蟹的本事,是在他八九岁上爸爸手把手教给他的。“我很反对使用那‘蟹八件’,我现在牙口不好了,需要借助其中的一件工具,蟹钳子,不过也就质量特别好的值得用用。我给我爸爸剥蟹,嘿,5分钟剥两只。全国许多螃蟹产区早就没野生蟹了,‘大闸蟹’已经成为河蟹的代名词,而且价格不菲,要是会剥蟹,剥得干净,也对得起自己呀。”
苏州画家叶放在他的朋友眼中,就是个生活在现代的古人。每年中秋节他都是和好朋友们办雅集。前几年,他买了艘古船,停在三山岛附近,一到中秋都带朋友坐“百年船”喝“百年茶”,听“千年琴”赏“万古月”。有一年中秋,他做了一个叫做“花事”的雅集。那天的菜单很养眼:“天香引(丁香花,鸭肉)、寻瑶草(代代花,猴头菇)、点绛唇(玫瑰花,猪肉)、沉醉东风(茶花,芥蓝)、梅花引(梅花,虾仁,虾排)、疏影(梅花,荸荠)、澡兰香(兰花、花,猪肉)、望湘人(竹荪,芦笋)、霜天小角(菊花,蟹黄,蟹膏)、杏花天影(杏花,蛋清,干贝)解语花(百合花,藕,猪肉)、摸鱼儿(玉兰花,塘鲤鱼)”
和同好一起赏花,咏花,食花。来自叶放童年食花的记忆。叶放生在苏州一个名门望族,对他来说,花事雅集是发思古之幽情,也是营造新的文化意境。他说:“我们现在的很多文化活动都有符号化的问题。我就想重新思考,营造一种文化情境来提供文化想象,太符号化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一种文化形式或行为,被某种审美习惯所包装的时候,情感只能停留在经验里,而体验的空间也随之被埋没了。可偏偏这体验能使你在过程中获得感悟,在快乐中慰藉情爱,这是我们现代生活不可忽视的问题。你看,传统文化想象的体验不是也可以在现代生活中进行么?创造情境就是很好的途径,不同的情境构成不同的文化体验。”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还吃各种时鲜的瓜果,鲜藕、熟菱、柿子、石榴、糖芋头等。不过现在我们过中秋,就是一帮好朋友一起吃一顿饭。随便吃什么,可能全国各地的菜。”南京作家韩东说,“我还不知道今年中秋节是几号,以前还会想着吃桂花鸭。桂花鸭正好在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但现在随时都能吃到,也就不一定非中秋节的时候吃了。”南京人酒后还喜欢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也就是糖桂花。”“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
中秋传统作文 篇9
中秋节是我国第二大节日,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你们想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中秋节被人称为“仲秋”,它的习俗是吃月饼、吃团圆饭、赏月等。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一口气用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庄稼活了,从此他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后来,他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从这以后,后羿除了狩猎外,每天不离妻子左右,人们希望像他们一样。
有一天,后羿外出狩猎,巧遇经过这的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药,听说这种药两人分吃可以长生不老。一人独吃可以升天,后羿回家后,把不死药交给嫦娥,并把王母娘娘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嫦娥想成仙。所以在后羿不在家时,便悄悄地把不死药整包给吃了。后羿回家后,发现嫦娥不见了,他看见月亮上有个影子很像嫦娥,便大声呼喊妻子的名字——嫦娥。但不知道她听见了没有。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做了一种圆圆的东西,人们给它取名叫月饼,从此,中秋节吃月饼这个习俗便流伟至今了。
我爱中秋节,爱吃月饼,更中秋节的美丽风景。
中秋传统作文 篇10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那天的一大早晨,我们一家人就兴高采烈地去姥姥家过中秋节。大街小巷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很快我们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月饼的花样繁多,而且各种口味的应有尽有。有黑芝麻馅的、五仁馅的、豆沙馅的、还有水果馅的……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草莓味的。
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远方的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供月。吃罢晚餐,姥姥在院子里放了一张桌子,摆上了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等着赏月,可是天公不作美,空中布满了乌云。哪里有月亮的影子啊!我有些不耐烦了,就对妈妈说:“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呀?”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点耐性来,知道吗?你那急躁的脾气真的该改一改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有些不高兴了。这时,姥姥为了缓解气氛,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我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天空出现了一亮光。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小半脸。好像小船倒扣在山顶上,又好像一盏电灯。接着,月亮的肩上,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爬了出来。最后,它用尽全身的力气,终于跳出高山厚厚的云层。刹那间,,大地仿佛批上了一层柔和的薄纱,而此时的夜空变得一片浅蓝。啊!此刻,真觉得这个世界好恬静,好柔美!突然,爸爸喊道:“儿子,吃月饼了。”我拿起一块月饼,轻轻地咬了一口,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吃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的月亮,我忽然想起远在北京的小姑。从小到大小姑一直都很疼爱我,护着我,真的很想念她。也不知道小姑是怎么过得中秋节?远方的她也会想我吗?真希望小姑和我们过得一样好!自从小姑春节走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原本小姑打算回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的,可是因为有事耽搁了,所以只能等来年了。我期盼着下一个中秋节的到来,但愿在那一天,小姑能和我们一起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传统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7.中秋传统作文3篇
8.中秋传统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