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作文

2021-03-07 传统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传统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作文 篇1

  中华民族在时间的洪流中延续了千年。从炎黄部落到秦王始皇,从武帝一统到盛世繁荣;也曾有郑和七下西洋彰显国威浩荡,亦有金人铁蹄踏破边疆烙下国殇……流年奔涌间,勤劳的华夏儿女留下了繁若星辰的的国学创作。品读吟诵经典,于流年中淘出美德之金,使之传唱百世,熠熠生辉。

  请往前一些,数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来的时候,中国的未来化作碎金散落在雨后乱墟的时候,星星之火正在孕育的时候,毛主席的诗词昭示着美德是救亡图存。

  日本法西斯的魔爪了伸向东三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富饶的黑土地浸透了人民的鲜血,本来繁盛的城市回荡着骇人的惨叫,旅顺大屠杀,毒气实验,直到南京大屠杀!毛主席带领的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一首《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一种大气与悲壮。《七侓·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是这样一种欲救国于危难中的精神,这样一种救亡图存的美德闪耀,支持着红军将士,将中国的未来重新拼凑回来,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再往前一些,数百年前,美人广袖长舒曼舞泯尽尘世间悲欢的时候,梦中才子白马轻裘春风得意丹心为天下计的时候,盛唐的风流消散在明媚月轮的时候,李白的诗昭示着美德是一路坚持。

  他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一壶浊酒饮尽长安城里无数春秋的明月与烟柳,举杯邀月却梦醒独饮。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初到长安时,他坚持乱世修武平天下,盛世修文化人心。可他终究是上位者不重视的一介白衣,只能空叹《行路难》,但他一路坚持。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翰林被贬,小人陷害,但他一路坚持。他向过去敬了最后一杯酒《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将仕途的坎坷化入酒中一饮而尽。此后,他只坚持他的志和诗。李白曾对宰相说:“吾乃海上钓鳖客李白,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从此,李白诀别长安,仕途的无作为换来的却是诗路的巅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似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屹立。一路前行,一路坚持,李白身上的美德之光升华了他,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还往前一些,数千年前,汨罗江水跨越皓月长空滚滚呼啸的时候,楚都的红墙在刀光与火把的翻滚中湮灭的时候,当举世皆浊世人同醉的时候,屈原的诗昭示着美德是独醒于世。

  屈原之忠心天地可鉴,然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于汨罗江畔。一曲《离骚》表现了屈原的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意。“謇朝谇而夕替”他可曾后悔?于其国也,他悔之。只因不肯同醉于世,竟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国之大厦将倾而不能辅其君,他悔之。于其身也,他却无悔。一日他于汨罗江畔浣衣濯足时,一渔夫见之,问之何以在此。他脸色憔悴,自叹自嘲,“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劝他与世推移,何必自恃清高。正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他仰天大笑,寄满怀心绪于这滔滔江水,“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俗世之尘埃乎?”这才是屈原,他若与世推移便不会有《离骚》者传诵千年,屈原的独醒于世,成就了屈原,也诠释了处世之大道。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于世的绝世佳作数不胜数,它们或抒发心中之愤懑,或阐明处世之道理,或赞美当世之美景,或昭示人生之志向。携任一诗词,仔细品读赏鉴,传颂美德。于人生的长路上慢慢感悟,便可获益匪浅。

中华传统作文 篇2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中华传统作文 篇3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

  对于我们而言,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尊老爱幼也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发扬的中华美德。 当你没有关紧水龙头时,你是否想到那些严重缺水地区的情景。当你开着电脑,空调,电扇,你是否看到了停电时的恐慌画面。当你看见一套心仪的玩具时,父母舍不得买,而你又嚷嚷着非要买时,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挣钱的辛苦。

  当我问你:“节俭是什么意思?”时,你当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那还不简单,节俭不就是勤俭节约的意思吗。”是的,节俭的意思我们一年级就学过了。那时老师对我们说:“小朋友们,我们要节约饭菜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大家要记得节约水电,不能浪费资源。”老师的教诲我们都记在心中,但是我们又真正做到了哪些呢? 有次课间休息时我去洗手,这时一位同学打开了水龙头,把头伸进了水中,然后又钻了出来,水龙头没有关,那名同学的头犹如狗尾巴似的甩来甩去。墙上很明眼的地方贴着“节约用水”四个大字,再看看这个同学的举动,我伸手把水龙头关紧了。

  同学们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继续发扬我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作文 篇4

  美德是人们充满向往、无比渴望的。美德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说:有的同学喜欢乐于助人、有的人很坚强、有的妈妈很勤劳……在我身边也发生过一件无不足道德小事。

  这天清晨天气晴朗,我和奶奶、老太婆一起乘坐地铁去南京玩。因为是星期天所以地铁上的人很多,上去时座位早已被坐得满满的。我们抓着扶手,站在三位年轻人身旁,一位男青年望着老太婆似乎在想:我身旁站着这么年迈的老太太,如果我不让座心里一定会非常惭愧。就在这时这位男青年果真伸着手对头发苍白的老太婆说:”老太太您老了不宜站着,您坐。“接着两位女青年微笑地对我和奶奶说:”您带着孩子,她又小,您年纪也大了你们坐。“我心想:这三位年轻人真有美德。

  美德不仅是乐于助人还是诚信。一节品德课上老师为我们讲了一个既诚信又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女士的工作很繁忙,又想天天都买x票,就托人帮自己买。终于一次,被托买x票的人重了一百多万元的大奖。她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再买一张x票,把重奖的x票给家人去对换。可她却把一百多万元寄给了那位女士。听完了故事,我心想:真是人与人之间诚信比金钱更重要啊!

中华传统作文 篇5

  中华民国年所流传的经典丰富多彩,浓浓的年味如漫天的璀璨星火,照耀着人间。而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更得用心传承。

  比起上海市的“钢筋水泥”,家乡济南的春节年味可是浓多了!

  一大清早,推开门,狠狠吸了一口空气,顿时感到任督二脉打通了似的。这时,我观察到每家门上都不谋而合地贴上喜庆的春联。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国的文字形式。瞧!这幅对联的上联是: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多有意境。

  再往前走,原来隔壁要放鞭炮哩。其实在春节啊,大家为了表示喜庆和驱逐瘟疫恶鬼,所以才放“豪气冲天”的鞭炮,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景。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写:“新历才将半张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佳节中燃烧炮竹的情景。之间邻居小心翼翼的把一大串鞭炮挂在树上,接着就“噼里啪啦”炸开了花儿。这传统,还流传呢。

  到了晚上,我拉开窗户,好一幅万家灯火的景象——家家挂着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福”字,犹如悬浮于大漠星河之上的诱人宝藏。中国的灯笼又叫作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人们挂着喜庆的灯笼象征团圆。

  我还品尝了可口的霜糖黄米年糕,糅合着传统气息的传统气息的食品,在盘中好像穿着金丝玉衣黄马褂呢!

中华传统作文 篇6

  很早我读过许多诗句,至今我记得清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了这些肺腑之言总是感到由心生。中今中外,因孝义感天动地的故事数不胜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衾;孟宇哭竹生笋,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承诺任何人都会说,但真正做到几乎没有多少。但他却只因一句不经意的承诺,让他成为170多个小孩的`父亲。为了让山区那些群贫困的孩子能准时收到学费,他总是一拿到演出费就跑到邮局,有时候都没有过的上清点。12年时间里,他把自己所赚到的300多万给了他的贫困孩子。一开始大家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跟他去过一次山区,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大家彻底理解了他并开始尽力地支持他。这个人便是丛飞。

  是爱的泉源让他自己这么做,是心的颤抖让他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将自己的生命化作爱的清泉,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

  类似这类的爱还不知道这些。就近年来时感动还有:母亲弃家而走,父亲精神失常,弟弟不辞而别,而他却用稚嫩的肩膀与无私的爱心扛起了一个破碎的家,还收养了一个毫无亲缘关系的妹妹。一间面积只有十平方米的房间,是他和小妹妹临时的家。每天你一早,六点准时起床,为小妹妹“小不点”做早饭,然后还要送妹妹到很远的小学上学。送走妹妹之后,才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挣得兄妹的生活费,他在课余的时间要推销商品。他说“只要你信心不到,什么都不能打败你;只要你心中充满爱,也将更加精彩。”是爱和坚强,让他的人生熠熠生辉,他就是洪战辉。是啊,他也许很平凡,但他去用自己的爱心感动着家人,感动着社会。

  这几位人物让人感动的原因虽然不同,但他们都用自我生命传递着爱心,将爱心传递给亲人,传递给他人,传递给社会。

  我们要不仅保持这份中华民族的美德,还要发扬它。让每个人都拥有这份精神。让全世界人都能够健康成长。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相互影响。让每个角落都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

中华传统作文 篇7

  明国年所流传的經典多种多样,浓浓年味如满天的灿烂星光,映照着世间。而现如今历史时间的接棒传入我们这一代手上,大家更得认真承传。

  相比上海的钢筋混凝土,故乡济南市的新春佳节年味但是浓多了!

  一一大早,推开门,狠狠地吸了一口气体,猛然觉得任督二脉连通了一样。这时候,我观查到各家门边都如出一辙玻璃贴上喜庆的春节对联。它以整齐、简约、精致的文本勾勒时代特征,表达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本方式。瞧!这春联的上联,住在宝地上盛行了几千年,这下联是福照家门口的万事兴,横批:欢迎新春。多有诗意。

  再向前走,原先邻居要放爆竹哩。实际上在春节啊,大伙儿以便表明喜庆和驱赶疫情厉鬼,因此才放豪气冲天的爆竹,这体现了古时候劳动者渴望安泰的美好愿望。南昌市作家来鹄的《早春》写:新历才将半伸开,茅斋犹聚爆竿灰。写的便是新春佳节中点燃鞭炮的场景。中间隔壁邻居提心吊胆的把一大串爆竹挂在树上,然后就噼噼啪啪爆开了花朵。这传统,还流传呢。

  来到夜里,我打开窗子,好一幅灯火万家的景色家家户户挂着大红色灯笼,灯笼上写着福字,宛如飘浮于沙漠星辰以上的诱惑藏宝。中国的灯笼又称为灯彩,始于1800很多年前的西汉时,大家挂着喜庆的灯笼代表阖家团圆。

  我都品味了爽口的霜糖黄米年糕,结合着传统气场的传统气场的食品类,在盘里仿佛衣着金絲玉衣黄马褂呢!

中华传统作文 篇8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和我准备做元宵。

  妈妈拿出一个盘子,往里倒了很多洁白的细细的糯米粉,我在旁边倒了温水,一点一点倒进盘子里,妈妈用力地揉着糯米粉,直到把它揉成粉团,粉团变得越来越大了,接着我们开始做元宵。

  我抠出一小块粉团放在手心里搓分团在我手里变成了长方体、立方体、三角形、球形……,妈妈说我是个小魔术师,什么图形都做出来了。

  我看着做好的元宵,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是我和妈妈的劳动成果。

【中华传统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1.中华传统作文汇编6篇

2.中华传统艺术作文

3.中华的传统作文

4.中华传统节日作文(汇编15篇)

5.中华传统我继承作文

6.中华传统作文10篇

7.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8.中华传统作文15篇

上一篇:中秋传统作文 下一篇:中华传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