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黄龙景区的导游词

2017-10-23 导游词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毗邻,仅相距100千米。四川省黄龙景区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四川省黄龙景区的导游词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黄龙。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黄龙。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改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所以本导游还是称之为“黄龙”风景名胜区。下面我们开始黄龙游览。

  黄龙沟口经过的这一条小河就是涪江的源头。过涪源桥,沿着林间小道进入沟口,迎接游人的第一组梯级水池,被命为“迎宾池”。它由100多个以蓝色为基调的彩池组成,池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山间石径环绕着池子曲折盘旋,把游人迎进景区,又把游人送往景区深处。池子周围古树参天,群花争艳;池子的堤埂如玉石、玛瑙铸成,玲珑剔透。池中清水,湛蓝透绿。阳光透过树隙照在湖面上,变幻着黄、绿、蓝各种色调。微风吹过,池中泛起阵阵彩色涟漪,格外清艳动人,这便是人们赞叹不已的“黄龙彩池”的第一处景观了。

  告别迎宾池,踏上用木头搭成的人行栈疲乏上,但见左前方一铺碧水从密林中冲出,又从高约10米,宽约60米的崖沿上飞泻而下,在起伏不定的崖壁上几经跌宕,形成数十道梯级瀑布。有的如帘瀑高挂,云蒸雾腾;有的似断线珍珠,串串滚落。水瀑后面的崖壁,透视出了金黄色为基调的钙化结晶面,使瀑布更显得富丽堂皇。如遇朝阳中落日余辉的点染,瀑布还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似道道彩霞铺呈在我们眼前。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飞瀑流辉”。瀑布顶端的彩池,既是瀑布的水源,又是与瀑布迥然不同的景观。飞瀑是那样的辉煌、奔放,彩池则显得分外宁静,恬静。它们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共同组成了一道动静和谐而完美的风景线。

  缓缓地走过“飞瀑流辉”斜坡,徜徉在五颜六色的彩池群畔,不知不觉到了黄龙沟第二级台阶前。横亘在游人面前的是一堵宽约40余米、高约10米的乳黄色崖壁,崖壁表面厚厚的钙化层似围幔、似悬瀑,十分壮美。崖壁表面溪水漫 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飘飘洒洒地铺展在崖壁上,跌落在金黄色的池盆里。岩壁下端有一溶洞,高级约1米,宽约1.5米,洞前帘瀑似串串珍珠悬垂,洞内景物隐约可见。进洞1米处这密密麻麻的钟乳石挡住了去路,还没有人去探测此洞到底有多深。据地质学者考证,该洞是古代冰川的一个出水口。因其古老、神秘,于是当地藏民传说它是古时候仙人们净身的地方,因取名“洗身洞”。传说,凡人如想修行得道,必须先赤身裸体进洞净身,就像汉族地区流行的斋戒前必须沐浴净身一样。这“至圣至洁”的洗身洞,由钙化物质结晶而成,足在洞内让自然流淌下来的泉水洗涤,可以洗刷掉过去的罪孽和全身的疾病,获得圣洁的身躯。由于洗身洞富有神秘色彩,当地藏民中又传说不育妇女进洞洗身后可喜得贵子。此传说颇富吸引力,因而进去尝试者还大有人在,不仅有中国人,甚至还有外国人。不过我奉劝各位,身体不壮实者千万不要轻易进洞去试,因洞内虽然洁净,但潮湿、阴冷、寒气逼人,经不起此“考验”者,不但达不到“净身”的目的,反而会遭致疾病缠身。

  翻越钙化崖壁,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偌大一片坡状钙化景观。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金沙铺地”的钙化流。它长约1500米,宽100米左右,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形态景观中面积最大,色彩最丰富的一处。坡面的岩溶层凹凸不平,色调以金黄色为主,间或有乳白色、灰色、暗绿色板块镶嵌其中。坡面上荡漾着一层薄薄的清流。由于 水流受坡面鳞状的钙化层而形成变幻莫测的银色涟漪,好似金河泻玉。零零散散生活在钙化坡地上的一簇簇水柳、灌木丛,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强风、劲流抗争,诉说着景观的古老历史。爬上金沙铺地顶端,俯视整个钙化坡面,竟是两侧低、中间一溜脊梁且表面呈鳞状,宛如一条黄色的蛟龙俯卧在坡面。到此,诸位一定已经想到,关于“黄龙”的传说故事,不正是源于这条坡状钙化流吗!

  四川省黄龙景区的导游词二

  黄龙洞(索溪)从水绕四门以下,至黄龙洞一段溪水,就是著名的索溪。据县志记载,因官军讨伐向王天子起义而得名索,古称索水。索溪汇集武陵源八百条溪涧之水,然后注入娄水,并入澧水。当代一位叫苏叶的女作家,为索溪之美所激动,竟然表示“来生甘作石,嫁与索溪水”,下辈子要作索溪的妻子。

  关于武陵源的山水,不知有多少人为之礼赞放歌。这其中有个美学问题,即画家笔下山水的艺术布局。古代《画论》说:“山不体,石为骨,林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影,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以此观点,武陵源占全了,所以说人家称武陵源是一幅超级中国画卷,不无道理。

  (军地坪)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武陵源区政府所在地军地坪。军地坪与索溪一样,是历代朝廷征剿农民义军驻军之所,是鲜血浸染的古战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还是一片大沙滩,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建设,特别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县级),这里于是成了武陵源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成了一座十分繁华的拥有数万人的旅游新城。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严格考察验收,正式将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极为稀少的纯自然遗产中的一员。从此,武陵源阔步走向世界。站在武陵大道把目光投向西部,我们可以看到那群峰绵延的天际线,那是一幅挂在天边的巨幅山水画卷。在西南处,是宝峰湖自然公园,东南处,是名闻中外的黄龙洞。现在我们前往黄龙洞和宝峰湖。前者是“中华最佳洞府”,后者誉为“人间瑶池”,相信大家能获得有别于砂岩大峰林风光的另一番感受。

  黄龙洞又名黄龙泉,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发生百日大旱,著名法师何俊儒率徒儿进洞求雨,全部遇难丧生,何老司临死前留下一句话:“当门田,莫打黄龙泉”。从此黄龙洞一直无人问津。1983年初,当地村民毛金初组织九个民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探明了这世界溶洞奇观的真相。1984年2月破土开发,同年6月成立黄龙洞管理所,年底正式开放。1997年,黄龙洞由北京大通公司托管。1999年11月,由黄龙洞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运作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穿越天门的活动,与黄龙洞的名字一齐远播世界。

  黄龙洞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点之一,她以规模大、内容全、景色美而被誉为溶洞景观的“全能冠军”。正如许多游人所说:黄龙洞是诗的结晶,哲学的凝聚,美的雕像。

  黄龙洞现已探明的洞底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全长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两层水洞,有1库、2河、3潭、4瀑、13个厅、98廊以及上千个白玉池,上万座钟乳石峰。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由天生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所不奇、无所不有。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神游黄龙洞。请注意不要掉队。

  (双门迎宾)双门,左边的取名“幸福门”,右边的取名“长寿门”,您是更看重爱情如意婚姻美满事业有成,选择走“幸福门”呢?还是祈盼益寿延年长命百岁,选择走“长寿门”呢?当然,谁都希望既拥有幸福,又能够长寿,那么,记住:现在选择一道门进去,等游览完毕返回的时候,就从另一道门出来,不就鱼和熊掌兼得了吗?

  (龙舞厅)这里是传说中龙的家族举行舞会的地方。舞会刚刚结束,只剩下左壁包厢里的一对情人还在窃窃私语,观众渐渐离去了也浑然不觉!

  (洞中植物)1994年中国第三届溶洞风景会议在这里召开期间,本土一位作家偶然间发现洞中居然有野草蔓生!黄龙洞内原先根本看不见任何植物,专家认为亿万年干燥、黑暗的自然条件,不可能生长植物。但是,不可思议的是,由于日光灯长期照射,洞中居然萌生出一派春色。奇怪的是普通白炽灯光下,却又见不到这种风景。难道是日光灯的某种力量叩醒了它们的生命之梦?1996年,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摄制的“张家界专题”中,专门为黄龙洞中长草设计了一道“猜猜看”。这以后,有的'人就冲着“洞中长草”这一奇观,跑来张家界旅游,说要亲眼一辨真假。那么,我现在给大家出个题目,解这万古生命之谜:1、种子哪来?是飞禽走兽带来?是随风吹来?还是史前世纪地球在发生多次灾难时残存的物质?2、假设种子是亿万年前地壳变动时裹携而来,那么,种子休眠了亿万年,为何不死不生?为何又在日光灯下复苏?那么日光灯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如果谁能解开这个谜,谁就可以成为黄龙洞的永久贵宾。我等着各位的答案?

  (响水河)现在我们上船游响水河。梦幻般的情调,神话的氛围,哗哗的水声,如闻仙乐缥缈。栖龙岛、龙花礁、龙王金盔、藏宝阁、石花柱、插香台,我们好像来到了安徒生童话中的海底王宫!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那两位官员荡舟响水河时说,黄龙洞是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上最美的溶洞,洞中还有这么长的阴河,真是不可思议。

  据专家研究,黄龙洞发育在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洞穴系统为远岸大三层和近岸小六层的立体空间结构,主要通道沿岸层走向延长。约三亿八千万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的地下奇观。

  (天仙水)天仙水大厅面积为5483平方米。你们看,那三股瀑水,落差达27.3米,从高高的穹顶化碳泻下来,落在三座玉池里,这就是传说中龙的家族喝的“天仙水”。

  (天柱街)诗人郭沫若为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诗:想像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可以说,诗中的意境在这里得到了最形象的展示。你们看,那两根石柱管它叫“恨难逢”,“喜相逢”,大自然如此充满人性化的安排,怎不令人叫绝。据考证,这里的石钟乳27万年才长1米,石笋每百年才长1公分。100年后的今天,这上下两条咫尺天涯、恨难相逢的小蛟龙就能实现“世纪之吻”了。到时候欢迎大家前来庆贺!

  天柱街全长1公里,以“天上街市”为界的东西街道,由高20米,宽3米,长22米的天龙桥连接。天龙桥是国内目前游览洞穴中最大的石拱桥,漫步桥上,您会不会想起那个银河鹊桥的古老传说?

  (龙宫)龙宫是黄龙洞十三个大厅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景色最美的景点之一,底面积15000平方米,平均高40米,两千余根石笋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如飞禽走兽,或如宫廷珍藏,有的像巍巍雪松,有的像火箭升空。龙宫后园有金银两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开。宫顶钟乳柳垂帘挂,四周壁画栩栩如生。溶解着各色各样的矿物质的水,从岩层中渗透出来,滴落下来。矿物质在洞顶凝固结晶成倒悬钟乳石,从钟乳石滴落的水又把矿物质浇叠、堆垒在洞底,而长成节节向上的石笋。大家看看这龙宫的造型,领略这磅礴的气势。洞内最大石笋,高12米、直径10米的汉白玉天然石椅“龙王宝座”居高临下,众多石柱石笋似人似物,维妙维肖,围着宝座朝拜山呼,几十座珊瑚亭亭玉立,俨然一支庞大的“宫廷乐队”。湖南著名教授羊春秋先生作《寄生草》词对此进行描绘:“百态千姿模样,三宫六院门巷。龙王开宴设琼浆,猴王偷果闹天堂,君王纳宠拥罗帐。搬演了人间争攘,汇集了天下奇观。”

  (定海神针)这是黄龙洞的标志景点,全高19.2米,围径40公分,为黄龙洞最高石笋,两头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只有10厘米,如果按专家测定的黄龙洞石笋的年平均生长速度仅0.1毫米,那么依此推算,“定海神针”生长发育至今已有20万年历史了,而且仍在继续生长,如果再长6万年,再长6米,就可直抵穹顶而“顶天立地”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标志景点,黄龙洞景区管理部门特地为“定海神针”买下一亿元巨额保险,创全国为世界自然资源性遗产买保险之先河

  (迷宫)迷宫地处黄龙洞底层,洁白晶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管、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珑剔透,密密匝匝,洁白、绯红、绀紫、嫩绿的钙质晶体,不染尘埃,晶莹闪烁。溶洞景观应有尽有,奥秘无穷,与粗犷宏伟的龙宫相比,迷宫更显温柔秀丽。

  黄龙洞以立体的洞穴结构,庞大的洞穴空间,高大的石瀑布,宽阔的龙宫大厅及数以千计的石笋,水陆均备的游览线等资源优势,构成了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地下洞府。黄龙洞这样一座充满魅力的艺术宫殿,在地下沉睡了亿万年之久,直到1983年那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以当地民兵毛金初为首的探索者们才将尘封的洞门打开,黄龙洞从此光耀四海。

【四川省黄龙景区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1.黄龙导游词(15篇)

2.杭州黄龙洞导游词

3.黄龙导游词合集15篇

4.漓江景区导游词

5.颐和园景区导游词

6.刘公岛景区导游词

7.名胜景区的导游词

8.崂山景区导游词

9.丽江古城景区导游词

江西鄱阳湖导游词 西山公园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