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后感

2018-04-07 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印象深刻的话: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打开它们,仿佛就洞开了许多世界的大门,他们让你欢欣、让你鼓舞,让你思考、让你悲伤??让你明明身在一个地方,却遍及了无数个世界;让你明明只有一次生命,却体验了无数种人生;让你明明只有一个人,却在和无数智者比肩——他们仿佛父母一样慈悲,无论你到了哪里,无论你骄傲与失落,他们从来不曾停止过供给,让你总气力不尽,不尽地,生长??这本《读书成就名师》就仿佛我们跟随书中的12位名师,跟他们一起来分享读书方面的快乐与收获,跟着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三个方面:

  多读书:读完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厚重,是每个老师身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似乎语文老师读书是理所当然,但是,当看到吴正宪老师潜心阅读哲学和心理学书籍时,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她的数学课孩子们喜欢上;当看到听过华应龙老师数学课的人,都钦佩他融数学于生活、于游戏的能力,惊讶于他让孩子们在动手玩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喜欢上数学时,你一定也会明白这种功底和他潜心阅读是分不开的。12位名师给我的厚重感,不仅是他们书读的多,而且涉猎面非常广,几乎都是经典书籍。比如教育经典《叶圣陶教育文集》、《吕叔湘文集》、哲学、心理学、人文类、儿童文学等等,每个领域都有涉猎,而且还一定要阅读理论性书籍。

  扪心自问,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是自己读的书都有哪些方面呢,经典性、理论性的东西自己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吗?自己也就是爱看看小说之类的东西,偶尔也读一下教育方面的书籍。看完12位名师所涉猎的书籍,我真的觉得很惭愧,他们读的书我几乎都没有读过,有些虽然也计划读,甚至都买来放在书柜里,但一直迟迟未开始,因为很多是有难度的书,是不那么“好看”的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书。这样看来,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因为自己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爬坡”的人。当看到闫学老师提出的“有坡度阅读”、“阅读重在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阅读的症结所在。

  多琢磨:读完这个本书,我想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思考”,也就是要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才会有收获。正如闫学老师的那句“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而王崧舟老师也有谈到“只有全身心地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静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底蕴。而于永正老师在读书时更喜欢把自己摆进书中,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摆进书中。他有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来读书的。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

  关于读书时的琢磨,思考我觉得这是一种阅读的习惯。而在学校给予的种种压力之下,我也慢慢在养成这个习惯。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也开始圈圈画画,开始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其实,这些都源于读书后要写读书心得,所以一开始读书就会一边读一边想心得怎么写,其实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也就是在思考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并融入进去的过程。这样说来,我们应该感谢每本书一定要有一篇读书心得,每个月一定要上传一篇到读书博客这样的任务了。

  多动笔:这又是12位名师的共同之处。写读书心得、做读书笔记、写学习笔记等等,12位名师每位应该都有几十万字的笔记、心得之类的东西。因此,不管是文思敏捷的语文老师,还是理性思维为主的数学老师,哪位名师没有出几本书呢?这些书无疑大部分都来自他们平时的积累。

  其实,多动笔从工作的一开始我就被前辈告知过。记得一位前辈跟我介绍另一位年轻的前辈时说,“她从一开始做班主任就开始写班主任工作日志,这也是她成长的这么快的原因所在。”所以,做班主任那两年,虽然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但在不断学习中,自己坚持写“班主任工作日志”,所以有几次的班主任征文和演讲比赛,我都是从工作日志拿出来的。现在不做班主任,开始写教学日志,只是可惜,坚持的不够好。

  这本书,我是在上面画的最多,折的最多的一本,因为这本书关于阅读有太多我喜欢的文字,有太多契合我的想法,所以是我中意的一本书。当读到窦桂梅、吴正宪、王崧舟老师时,我甚至在网上搜了他们的上课视频,我想认真看看这么有文化积淀的老师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我也立马去超市买了一本厚厚的本子,准备把每次的学习笔记、心得都集中起来。因为,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工作近5年的时间,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培训N个,可是每次培训一个本子,所以乱七八糟无从翻阅。

  读完这本书,结合一直躺在书柜里没有认真阅读的《教师阅读地图》,定了自己的阅读清单:(欢迎大家增补)

  读书,现在才觉得自己缺的太多,所以就从“缺啥补啥”开始。2014年,自己的挑战就是,每个领域的书籍,特别是理论性的,至少认真研读一本。程红兵老师说:“名师与普通老师的区别就在于韧性、在于坚持。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所以,尽自己所能,认真读书并珍惜每一本好书吧??

  经典摘录:

  于永正: 我们这个时代“叫嚷和埋汰之”的确太多,缺少的是行动。有人不读书不看报则罢了,一旦看了一篇关于关于某某校长、某某老师的.教改报道,读了一本心的理论书,看了一篇具有新理念的文章,便马上与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校长和别的老师挂上了钩:“看人家学生、人家校长多好!我们的呢?——啥玩意儿!”唯独不想自己,不考虑自己应当如何做。如果看了报道外国教育的书或文章,那么整个中国的教育在他眼里会立刻变得漆黑一团,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会被数落一番。

  华应龙: 爱看书和不爱看书的教师,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爱看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有些木讷,缺少那么点自信,不敢偏离教学计划,更不敢敞开心扉应对学生的挑战。

  读书读后感篇二:读书伴我成长_读后感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钥匙。我爱读书,读好书,读书是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题记

  有人曾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伏婉的安慰着者。”

  幼年时期的我,最爱看的是连环画,虽不懂其中的含义,但看着那一个可笑的人物,不免也会随之哈哈大笑。慢慢的,我迷上了童话,每晚,都要妈妈讲一篇童话故事,听着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结局才能甜甜地入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学了,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总是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通过读书,我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懂的问题,如《十万个为什么》中为我解开了不懂得的谜底: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血为什么是红的?等等。

  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视野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通过读各种书籍,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是我积累了各方面的才能。同时,读书还丰富了我的想象力。

  以前,我读书总是一扫而过。囫囵吞枣。只是看看画面的内容,而现在,我读书以后,还要注意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什么特点,性格怎么样?还有,我还会在心里默默的评价他们的好与坏,评价小作者写

  的好不好等等。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的好处说不尽,读书使我们的科学文明更加发达,读书使我的生活更加精彩,读书伴我成长!

  读书读后感篇三:初中读书心得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了一段人生,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在别人眼里,它却是比精神支柱还要宝贵的东西,就像高尔基先生,他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他来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

  书!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家人??

  读书,对爱书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尤其是一本情节曲折动人,语言优美生动吸引人的书,那更是一种享受。

  有的同学会说,看书有什么好的啊?一大推蚂蚁般的字,看得心都烦了。可是,当你细细品读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眼睛因为读书而明亮,灵魂因为读书而纯洁??

  书是灯,孰能照亮前面的路;书是桥,书接通彼此的岸;书是帆,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时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有一位叫亚克敦的外国人,他的书房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书,而每一本书都有他的手迹,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呢?读书就像鸟儿有翅膀可以遨游的飞一样,自由自在。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

  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一样。读书是为灵魂寻找的镜子,我们必须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读书,让我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了我最大的东西就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我的见识。”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知识的点点滴滴。

【关于读书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读书读后感

2.读书 读后感

3.读书活动读后感

4.读书心得读后感

5.亲子读书读后感

6.论读书 读后感

7.关于读书的中考英语作文范文

8.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范文

9.关于写童年读后感范文

上一篇:《生命 生命》的读后感 下一篇:小学昆虫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