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后感1
一本难得的好书,写作手法独到,画面感强烈,人物描写精致,性格刻画细腻。丰富逼真的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心,于无声中给人以身历其境的感觉。
作者用女主人公迪伦从一场惨烈的车祸中逃离出来遇到一个奇怪的男孩来设置“陷阱”,引得读者步步紧跟,依依不舍。随着阅读的深入,突然发现剧情急转,而让人想起了人鬼情未了(稍有剧透,不好意思)。
终于出现“摆渡人”这个名词了,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个冷酷傲慢的崔斯坦是个什么东西,到现在才知道,他就是摆渡人——亡故的灵魂的引领者。还以为这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业呢,后来越来越发现这个职业是最残忍的职业——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永无止境、毫无自由、冷酷无情。是呀,他们只能冷酷无情,因为欲望、情感这类东西本来就只是凡人所特有的,换做鬼神,只要敢沾上一点点欲望、情感,定然没有好下场,不管你是国产鬼神还是洋鬼神,都不配拥有欲望和情感。
幸而,这个冷酷傲慢悲惨的摆渡人,遇到了他生命中的“摆渡者”——迪伦。天真、纯朴、热烈的她,用执着与真爱,上演了一出逆天的“人鬼情未了”,最终使其摆脱了摆渡人的身份,而双双还阳。祝有情人终成眷属,祝崔斯坦和迪伦幸福永远。
《摆渡人》读后感2
灵魂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迪伦女主角,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长大。她感到在家庭没得到足够的爱,她的母亲也没有给她带来什么正能量,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消极的,恐惧的。她的心灵没有归属感,没有栖息之地。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遇见指引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让她感到依赖和信任。崔斯坦是一个只能执行引渡任务而没有自我的可怜摆渡人,同样没有归属,没有栖息之地。在她不知道去往何方时,摆渡人崔斯坦指引着她,保护着她,在走出荒原的路上他们相爱了。他要送她去另一个世界,但是作为摆渡人他自己却不能去。那儿虽然是灵魂栖息的乌托邦,却没有崔斯坦,这不是她想要的地方,却是崔斯坦希望送她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没有恶魔。
她虽然无知,虽然愚蠢,但她还是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她苦苦挣扎着与崔斯坦相见,并带着崔斯坦逃出荒原,去到她的世界,最终他们如愿以偿。
慢慢读完《摆渡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每个人都会面对一段艰难孤独的旅程,在遥远的那边,也许有自己渴望的世界,有自己追求的梦想,又或是自己深爱的人儿。迪伦克服自身的恐惧历经磨难回到荒原的场景历历在目,颇为感动。她找到了自己的摆渡人,我们又可不可以幸运一些在万千世界中找到灵魂的安身之处?
谁又不是在遇到对的人之前是别人的摆渡人呢?我们都是互相的摆渡人,不断的错过不断的遇到不断的因果最终送到对的人身边。即使遇到你之前爱过很多个又怎样,现在的他仍然是你爱的那个他啊。
《摆渡人》读后感3
都说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难道迪伦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吗?渡人渡己!
昨天把《摆渡人》读完了,有点冲动想写点什么。最为一个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普通人,真心觉得里面的摆渡人跟咱们的文化很想,不过我们的叫什么,额……牛头马面?是吧,总感觉比人家的称呼俗气了很多,不过作用都是一样的,哈哈~
说实在的,看完书后还是很感动的,迪伦的勇气,冒险的精神,可能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没有的。虽然迪伦才15岁,但是在车祸之前已经很成熟,在学校看到很多同龄人都觉得他们很傻,没有什么朋友,唯一的一个朋友也转学离开了她,做的很多事情也很愚蠢,这可能是为了下面她知道自己死讯的消息后做的铺垫吧。
车祸后,摸索着向前进,在触碰那些尸体和血液的时候,着实恶心到我了,虽然作者一直在用一种平和的手法在叙述。出来后与崔斯坦相见了,崔斯坦以她心目中的样子出现,迪伦心中应该是渴望一份感情的,要不为什么崔斯坦不是以父亲的形象出现?当迪伦知道自己已经死去之后,那种安静,那种沉着是很难做到的,我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都会大哭一场,也或许她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样才能遇到心爱之人。
他们的相遇及相爱,就像书里面写的一样,是一种命中注定吧,种种迹象都可表明,车祸那天早上迪伦做的梦,还有就是崔斯坦为了从恶魔手中拯救迪伦被折磨后出现的血迹,后面有个老太太不是说摆渡人是不会流血的么,以及他们分别后崔斯坦并没有变换身份或者容貌。
迪伦到达另一个世界后独自返回的时候,她自己就能看到很多的灵魂、引领他们前进代表摆渡人的亮光,但是遇到崔斯坦之后又看不到了。这些都说明,这个时候她就是自己的摆渡人,无人渡己时,自己渡自己。
还是要为他们的爱情点赞,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能遇见的很少,能产生感情的聊聊无几,能让你奋不顾身,就算灰飞烟灭,就算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时候,也要为了能在一起试一试,这种勇气,这种胆识,连崔斯坦都没有。
都说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但是迪伦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吗?
愿我们也能遇见这样一个人,可以让我们奋不顾身,也希望这个人是在我们结婚以前遇见,才不会留有遗憾!
《摆渡人》读后感4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终点是什么,人死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原来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脱离了你的身体,走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你的亲人是怎样的悲痛,而你这时只能看着,然后你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你会跟着他走,去哪?往前。在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会慢慢意识到原来你已经死了,现在身处荒原,还面临着被恶魔抓走的风险,你可能再死一次。这次,是灵魂的死,魂飞魄散,你只能依赖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不断往前。
这段旅途是如此有风险而艰难,而你还有别的选择吗?只能跟着自己的摆渡人了吧!往前是什么?一条分界线,当你走到那里你就又回家了,然后你将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在那个“家”等待着与亲人团聚,是的,总有一天你会等到的。那里不是天堂,却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终的想象,打开一扇门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觉得原来死的历程是这么神奇,如果你违背了那里的游戏规则,你可以逃跑,两种结果,一是魂飞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也就是还阳,这大概就是在鬼门里走一遭又回来了吧!这简直太神奇了,不是吗?
只是这本书的结局太过美好,因为爱上了自己的摆渡人,两个人开始逃亡,最后真的还阳了,连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摆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中。
这本书评价很高,暂时还没有特别多的感悟,只是给了我很多震撼,也觉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而不是孤独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后,我会回“家”。
原来人生不是虚无主义的,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经历,好好感悟,然后不断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为之努力,让它接近现实,最后就算没有实现那个理想,可是,死后那确实我最终的归宿和家,所有的感情还在,所有的阅历还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里,没有人愿意选择离开那个“家”,因为内心的害怕,不愿意再走一遭面对恶魔的危险,还是因为那里是所谓的天堂。
《摆渡人》读后感5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书中一开场展现的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唠叨的母亲,不开心的学校,敏感而略带自卑的个性,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躁。这样一个女孩好像曾经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普通。然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本书还是一部非科学类的书,是的,出现了人死亡后的灵魂。在列车意外脱轨中死去小女孩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挣扎着爬出列车,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个人,来带领她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摆渡人一路上带领着小女孩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着女孩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女孩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过程中发现身体奇怪的表现,逐渐接受了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麻木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当他送女孩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可以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战胜恐惧。曾经自卑,软弱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勇敢而坚韧,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面对未知的恐惧,女孩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了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类,可以如愿以偿的生活在一起。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历经一场关于心灵变化的历程。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6
假期回家探亲的旅途中,无意间看到了《摆渡人》这本书,滚滚的黑紫色乌云占据了上半页的封面,下半页乌云中透出万丈金色的光芒,照耀着一片静谧的湖水,一叶小舟飘行,湖水被金色阳光映衬着,闪着温暖的光芒,阳光的尽头似有一层乌黑翻滚的水波。一句“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发人深思。略作了解后得知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凭借此书,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该书也在发行一年多就畅销欧美33个国家,很是好奇,怎样的一部作品得到这样的认可与殊荣,于是在新年走亲访友的间隙,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将它品读。
故事从一个父母离异性格内向的15岁小女孩迪伦,面对母亲的冷漠,同学的嘲弄,感到孤独而无助,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见自己的父亲开始。不幸的是火车在通过一个隧道时失事,事故唯一的“幸存者”迪伦拼命爬出火车残骸,走出黑暗的隧道口,却发现眼前除了蜿蜒向远方的铁轨,就是荒野和山脉,她惊恐,迷茫,无助,恰在这时发现远山坡上坐着一个一直望着她,似乎专为等候她的男孩崔斯坦,于是他们开始了一趟惊险的穿越无边荒原的旅程。事实上,小女孩迪伦是这场事故唯一的遇难者,小男孩崔斯坦是上帝派给他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的职责就是带着迪伦的灵魂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抵御和防止随时而至的恶魔,最终将她送到灵魂的天堂。在这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中,迪伦信任依赖着崔斯坦,在与魔鬼的搏斗中,两个人生死与共,互相关爱,一粒爱的种子也在两人之间萌发,在历经了千辛万苦后,崔斯坦终于完成使命安全把迪伦送到了她该去的地方,自己却返回荒原,继续机械地周而复始地做着没有情感不思未来的灵魂摆渡人。而迪伦一心想和崔斯坦在一起,于是为了爱情不惜自己的生命,以一种无人尝试过的方式,义无反顾地重返荒原,孤身一人踏上了寻找崔斯坦的追爱之路,最后在迪伦善良、单纯、勇敢的感召之下,崔斯坦开始复苏,他拥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躯,他们回到事故的起点,穿越回时事故发生的刹那,奇迹发生了,两人共同返回了人间,走向新生。
小说人物简单,情节跌宕,引入入胜,作者对心境荒原的衬托描写,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以及勇敢穿越的转折结局,都将一部看似描写爱情的小说,升华为人生哲理小说。荒原是什么?犹如书中所描述的,当迪伦询问“为什么荒原不能稍微平坦一点呢?”崔斯坦告诉她“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内心的景象。正所谓象由心生,15岁的迪伦的生活曾一片狼藉,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里受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她一直处在无比的孤独与痛苦之中,所以她的荒原在最初就是连绵不断的荒山峻岭。但在迪伦的灵魂深处,却总有一片光明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行,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爱而生的坚定信念,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让她成长,勇敢,并最终突破了所有的不可能,带着爱人重返人间,当他们再次踏上曾经走过的道路时,也会发现曾感荒芜的道路也有阵阵花香弥漫。如同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荒原便会狂风大作,阴雨密布;如果我们感到希望欢笑,荒原就会灿烂暖阳,静谧如水。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我们加倍的体验。当我们内心贫瘠,荒原就会干枯,杂草不生,当我们内心有爱,有坚定的目标,荒原就会阳光普照,长出葱绿。正犹如书的封面,无论如何黑暗,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美好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内心荒原的塑造者,我们应该努力去给予他充分的阳光,营养,让他鲜花盛开,芬香沁心,美丽怡人。
谁是摆渡人?最终的结局发人深思。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摆渡人,保护、引领过无数的灵魂穿过了荒原,来到灵魂的栖息地,尽管偶有失败,千万年来他墨守成规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他摆渡的万千灵魂中的一个迪伦,因为爱的匮乏,心中本是一片无尽的荒原,但她遇到崔斯坦,感受到了爱,自己也变得勇敢而有力,敢于重返荒原,最求幸福,而崔斯坦也因为遇到了迪伦,冲破了思想的禁锢,脱离无形的控制,实现了所谓的不可能,重回到了人间,到底谁是谁的摆渡人?与其说崔斯坦是迪伦灵魂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
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谁会是我们的摆渡人?我们能否也成为他人的摆渡人?我们要将自己的心灵摆渡到哪个河岸?一系列的问题发人深省。其实在每个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远都有为我们摆渡的先知和导师,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是自己心灵的摆渡人,善恶都由自己摆渡,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行动和意念就支配着向哪里去,一切只有坚信自己,用完美自信,积极向上,友善,宽容,充满爱意的态度坚守内心,才能穿过心灵的荒原,达到彼岸,静待花开。当我们有充足的爱,坚定的信念,足够的力量时,我们也会成为身边所爱的那些人的摆渡人,带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回到封面的那个问题,“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答案已在心中!
《摆渡人》读后感7
摆渡人主要内容简介:《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Mcfall)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小说《摆渡人》述说了一位厌恶周围环境而想去见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父亲,但是途中不幸出了事故失去生命的迪伦,在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的指引下穿过荒原来到灵魂的归宿地之后返回荒原与崔斯坦一同冒险回到人间的动人故事。
崔斯坦坚定有神的指引,义无反顾的保护,不予言表的贴心让愤慨世俗、失去生活热情的迪伦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点燃了爱的焰火。
迪伦待己如友的尊重,为他人着想的纯真,不屈命运的意志让循规蹈矩、抹去七情六欲的崔斯坦找到了抗争的勇气,重拾了人的情感。
互相真挚的爱让他们做到了不曾有人尝试过得逆天改命,他们对未来坚贞的信仰促成了最终美满返回人间的结果。若说崔斯坦是迪伦的灵魂摆渡人,不如说他俩互为指引,互为摆渡。
现实生活往往充斥着不满与不公,切不可气急败坏,也不能一味地等待,消磨。人生苦短,或许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小说里的灵魂摆渡人带你战胜所有困难,无论是否可以遇到,一定要热爱生活,尊重善待他人,用内心的爱产生的信仰带你勇敢尝试,突破既定的壁垒。也许下一秒你就能看到阴云笼罩过后的阳光普照!
《摆渡人》读后感8
经朋友介绍买下的这本书,名字听上去像本名著,网上介绍的也挺牛逼,看了后不能说不好看吧,因为自己也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看完这本小说,并且在火车上那么嘈杂的场所也看了本书的60%,可能我该为自己现在的阅读状态高兴吧。
一开始决定看一些小说也是出于培养自己的看书习惯,从《追风筝的人》到这本《摆渡人》,可能两者的差距太远,以至于刚开始看《摆渡人》的时候,我以为是特别俗套的言情小说,冷酷的男一,爱耍宝又显得有点低能的女一,都想放弃阅读的一本小说,但是,火车上的无聊让我重新拿起了这本小说,看到最后,我为自己的没有放弃感到庆幸,不是为遇见这本小说,为最后女主的选择。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稳,不想改变,等待着时间给我们答案,然而迪伦穿过荒原,她就摆脱了那些一直纠缠她的恶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胁了——她“回家”了,这是被摆渡人的终极目标,然而她爱上了她的摆渡人,走过分界线她便再也见不到她的摆渡人,她不愿过着那样没有希望无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选择了再次回到荒原——那个她曾经无比害怕也无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受一种思想束缚着——那个统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boss该出来阻拦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看完后会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是否在无休止的过着复制般的生活,没有变化,没有期待。然而其实自己是有梦想的,只是没有勇气再回到那个“可怕的荒原”,去寻找自己的“崔斯坦。
《摆渡人》读后感9
我们都是崔斯坦,渴望遇见迪伦,重获新生。
崔斯坦在遇见迪伦之前,他和他的工作一样单调枯燥机械,行尸走肉一般。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也只是平凡世界的一员,日复一日重复着的生活,渐渐磨损了我们所有的期待,我们恨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断绝所有不必要的拉扯。人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大概是斩断对世界的好奇与想象。时间拉扯的越长,我们越来越害怕失败,害怕自己的一不小心亲手断送了现在的安全与安逸,也正因为如此,崔斯坦会对迪伦的大冒险那么犹豫与不信任。
迪伦,我渴望的迪伦,那么相信、坚定,勇敢,无所畏惧,她会怕会怀疑,但是还是选择相信,选择自己的命运,她是崔斯坦摆渡灵魂中最特别的,给他无趣的生活带来了欢笑与烦恼。我们应该都渴望遇到迪伦,在恋爱成本越来越高、爱无能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不愿将就的时候,我渴望遇到一个这样的迪伦,即使不是恋人,他都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丝光明和希望。她和崔斯坦一点都不一样,她真实,怕苦怕累,他,冷静胆小,即使这样她还是为了爱义无反顾,他还是为了她一步步违抗自己原本早就被安排的命运。
没有谁的命运一早就被注定,也没有哪种生活一早就被安排好,选择权在自己心里。
《摆渡人》读后感10
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心惊胆战,生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把这样干净纯洁的他们分开。不过还好,还好结局是美好的。
我想作者写本书的目的不仅在于描写摆渡人摆渡灵魂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更多的是传递着世间的人性美。迪伦对崔斯坦从:最初的不信任,不得不信任,些许依赖却不敢诉说,欣赏爱慕,依恋依靠,愿和命运“赌”一场。
催斯坦对迪伦从:冷淡冷漠(只是我的职责),“假”关心,怜惜疼爱,善意的谎言,爱与信任。
在崔斯坦带着迪伦摆渡灵魂到迪伦带着崔斯坦回到她的世界中,面临重重险阻,但他们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也从未有过怀疑,有的只是彼此的信任,给彼此勇气。我想生活中也是一样,只要彼此足够相爱,我相信所有的磨难都可以克服。
那么,谁会是你生活中的那个“崔斯坦”呢?
在充斥着金钱、权势……的现代社会,像这样纯洁的爱又有几分? ?我承认,社会是在不断发展,但在不断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似乎丢弃了一些人本不应该丢弃的品质。看着那些为了金钱、名誉而变得势力、小人、欺诈、冷漠……的人,让人感到不寒而粟……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社会不能变得美好一些,纯净一些呢?
【《摆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摆渡人读后感800字12-18
摆渡人读后感9篇02-22
长篇小说《摆渡人》读后感07-13
摆渡人05-20
摆渡人04-22
青春摆渡人作文08-20
观《摆渡人》有感03-28
摆渡人生作文5篇11-16
摆渡人读书笔记04-16
青春摆渡人作文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