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的教育》有感

2021-02-13 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爱的教育》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爱的教育》有感1

  暑假里,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由我国大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故事中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与他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经历各种丰富有趣的事情。

  在几十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三卷中的每月例话——《少年笔耕》。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叙利亚今年正在上小学五年级。他看到父亲年纪已大,工作忙碌,所以每天半夜起来偷偷帮父亲写封条赚钱,但却遭到了父亲的误会,差点就丢下他不管了。后来父亲发现叙利亚每天半夜起来帮他写封条赚钱的时候,父亲深深的感到了无比的自责与心疼。

  这个故事给我感触很深,因为仅仅比我大一岁的叙利亚,会懂得为父亲分担,而我却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爸妈不给我吃我就撅嘴生气,想睡就睡,周末睡到自然醒。我就是这样一直被爸爸妈妈宠坏了,娇生惯养。

  一次周末,爸爸妈妈都要准备到外面应酬吃饭,唯独我一个人还没写完作业,我左右两难,出去还是不出去呢?出去,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能按时完成,第二天去学校肯定会被批评,再说了,我还是大队长,要是被老师批多没面子啊!不出去吧,又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饭菜,可惜!眼看要到吃饭的时候了,爸爸着急的说:“赶快走,还有一大伙人等着我们呢,迟到不好。”这时,妈妈似乎猜透我的心思,故意对爸爸说:“要不你一个人去吧,反正我肚子很饱,在家陪她做作业好了”。“好吧,那你们等下自己吃点东西,我先走了”!说完,爸爸就转身走了。我暗暗从心底感谢妈妈,她愿意舍出这一顿饭,一起陪我在家做作业,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比起叙利亚,他这么小就帮父母赚钱,而我在家写作业还要个人陪着。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哪怕是我们进步一点点,他们就会高兴的像吃了剂一样。而我们哪怕是帮他们做点小家务,给他们洗一次脚,泡一杯热茶,下班回来给他们换一双拖鞋……他们就会高兴地到处炫耀,觉得这是回报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读了这篇文章,给我上了宝贵的一堂课,让我真正懂得了“感恩”这两个字的内涵。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争当感恩的新世纪好少年!

读《爱的教育》有感2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我才明白,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仅有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才会正真的感受到爱。书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我感动不已。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一天,一向写到第二年的七月份,记录了他身边的各种感人的事情,记录了他在生活的一点一滴的爱,他一天感到爱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一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很感人,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扫烟冲的小孩,把清扫烟冲赚来的三十个铜币,从破了的口袋里掉了,他无法回家。于是,走过的同学都用自我的铜币来帮忙他,没有带钱的同学就用鲜花送给他,我觉得这段是最感人的,这让我感到了一个人要是有了一颗无私的爱心,就会是一个拥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在《爱的教育》这本感人的书中,处处都是拥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最终深刻的体会到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帮忙,应当学会宽恕,学会理解别人,我们自我遇到困难时,总想获得别人的帮忙,而我们自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时应当尽力的去帮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时虽然是微小的,可是它是无私的,珍贵的,非凡的。

读《爱的教育》有感3

  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我们带来自信和快乐。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其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是一位作家对《爱的教育》这本书的精典点评,也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爱的教育》主要以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用日记的形式,从四年级开学第一天起,一直写到第二年的七月结束。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庭里的故事。它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小的事情,表露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了人生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十分感动。有一个小孩叫叙利亚,他家里手头比较拮据,父亲负担一家的生计。父亲白天上班,晚上替人抄写封条,抄五百张所得的写费是六角钱,叙利亚见他父亲很辛苦也想帮忙。他发现父亲一到12点就回屋休息,停止工作。有一天叙利亚等父亲回屋后,穿好衣服,到了父亲的房间,点亮灯,蹑手蹑脚地写着一张张封条,一直写到一百六下张,数了数值两角钱了,这才回屋休息。叙利亚这样写了好几天,父亲很高兴。因为父亲还没发现叙利亚在帮助他,认为自已还着实未老。可是叙利亚睡眠不足,成绩下降,没少被父亲责骂,他都在心里忍着。直到有一天,父亲知道了真相,知道自已孩子为了挣钱帮自已抄写封条,三个月没有睡好觉,还要被自已骂,他心里悔恨不已。这个故事发人深省,讲了父子之间爱的故事,充分体现出这个孩子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当然还有许多这样动人、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就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事就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教导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老师、爱家长、爱同学、爱弱小,这样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读《爱的教育》有感4

  “爱”一个明亮的字眼,也是一种本能。生活中,“爱”总是无处不在。“爱”能把人们冻住的好处融化。沉香救母、雪中送炭从各方面体现出爱。而在这本《爱的教育》中,爱也自然存在。

  本书是一位小男孩恩里柯跟朋友一起度过的一学期,每月每月的写出了小作者对学校的'观点、喜爱。在本书中:弗兰蒂因为调皮被赶出了校门;加罗内的母亲去世了;还有一个小孩夭折了!学期结束时,一位老师又病逝了……这些组成了本书感人的特点。感人的不仅只有这些,还有更感人的每月故事:乔布鲁用自己的生命换了奶奶的生命;少年为了让军官知道敌人的地点,也献出了生命。总之个个都让人泪流满面,也有不感人的,但非常的少。除了这些,还有些爸爸妈妈写的话,使内容更丰富、生动!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种种英雄人物的死,都关于牺牲!工人因为养家而从五楼摔了下来!老师是因为工作才累的病逝!乔布鲁是为了奶奶的性命!这一切,都是牺牲的人啊!这些伟大的英雄,我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我的榜样!加油,我仿佛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长大后,我们的记忆当中,最忘不了的是童年,作者德·亚米锲斯把童年的时光加以改写,才写出了一篇完美的《爱的教育》。

  世界上处处有爱。世上要是没爱,必将变得冷淡、安静,不会再研发下一代!所以,让我们用爱去报答世界吧!

读《爱的教育》有感5

  最近几天,我仔细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虽然不止读过一遍了,可这次我又明白了一些新的道理,新的感受,今天我就来谈一谈这本书吧!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学校,家里,以及在社会里发生了一件件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也让我知道了安利柯在作者亚米契斯的笔下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一个好孩子,在慈祥的父亲,慈爱的母亲以及和蔼的老师的教育下健康成长的故事。

  别的我就不一一说了,最重要的还是我读这一本书的一些感想,启发,在这本书里“爱”这个字对我来说是最深刻的,父爱,母爱,敬爱,友爱,师爱,兄爱等,这些爱在生活中都是能出现的,可我们在意了吗?留心了吗?比如,你做错了事爸爸打你一顿,你虽然很痛,有时会恨爸爸,可爸爸是为你好,是爱你的,母亲日夜照顾你,她也是爱你的,我说到这,自己也不禁脸红了,因为父母爱我时,可能用的方式不同表达也不同,我曾厌烦过,不理解过,也是很辛苦的,当我翻过这一卷卷的故事时也被这真挚的友爱,师爱,兄爱而感动,觉得有时也对不起朋友,痛恨过老师,欺负过弟弟,觉得这些也是太不应该了。别人都能做成宽容朋友,尊敬老师,爱护弟弟妹妹我为什么不能呢?

  以后,我还要再多看这本世界名著,让它教育我,让它给我高尚的品德,让我做一名更优秀的学生。

读《爱的教育》有感6

  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总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的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感冒咳嗽,就有父母辛勤的守侯和照顾;安静的晚上也不忘记再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如命的心。安利柯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本上都挂着一把精致的小锁,而这把小锁锁断了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最简单最贴近自己生活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正如这博大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因为它是无形的吗?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因为爱是没有尽头的,就像生活,如果有人把生活看成是一次服刑,人们为了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再说旅游吧!大家也许会觉得旅游很浪漫,很愉快,但是总有一个终点,其实错了,真正的旅游是一次心路的旅行,虽然行程已经结束,但是自己的心还会依然带着旅游的心情继续跳跃,说的实在点,这就是回味。爱也是一样,当父母把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倾注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也许只是一句温柔的晚安,我们就可以回味很久,在回忆里,我们知道了爱的甜蜜。所以有的时候爱就是一次旅游,一种可以在回忆里遨游的感情,那就是爱。读了《爱的教育》,我走进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又是怎样爱别人的。在生活中,我发现了爱中蕴涵着对生活的追求。

  如果说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国家崇高的爱。也许听起来有点像喊口号,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该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述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家炸断了双腿,淋着弹雨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润了中华儿女的鲜血。同样是为了祖国的光明,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所折服。我们不需要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和情操。

  在《爱的教育》中,它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我已经完成了对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最伟大的力量!所以,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社会中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的气息。

读《爱的教育》有感7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它真的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啊!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记载下点点滴滴的日记,成为温暖生活的连环画卷。有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教育;有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与敬爱;有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有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帮助;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理解。

  其中令我最受感动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感恩是什么?感恩是一杯苦苦的咖啡,虽然它很苦,但却甜在我们的心中,感恩有时是一句很冷的话,虽然看上去很冷,但你却觉得他的话很暖和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感恩抚养我长大的爸爸妈妈,感恩教育我们的老师们;感恩疼爱我的爷爷奶奶······我最感恩的是我的奶奶,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我的奶奶在照顾。但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上个星期六的晚上,我生病发高烧了。那天家里只有我和奶奶。我告诉奶奶我有点头痛,奶奶走到我的面前,摸了摸我的额头,忽然发现我发烧了,奶奶立刻带我去了医院······

  当我睡在那里挂水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奶奶总是抚摸我的额头。当时我真想把眼睛睁开,和她说一会儿话,,但是发烧的我真的很累,想睁也睁不开。当我水挂完的时候,我问奶奶现在几点了。奶奶疲惫的告诉我说:“现在已经十二点多了!”我着急的问奶奶:“您一直都没睡么?”她笑着对我说:“你一直都在发烧,我怎么睡得着啊!”这时,我紧紧地抱着奶奶,激动地泪水溢满眼眶。等我烧退了的时候,我和奶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即使我当时还有些头痛,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奶奶。

  这件事之后,我更加的感恩奶奶,也感恩上帝给予我一个那么好的奶奶!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美味的食物;上学的时候应该感恩祖国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和好朋友在嬉戏的时候,应感恩上帝赐予我们真挚的友情······感恩是无处不在的!

读《爱的教育》有感8

  最近,我都在看《爱的教育》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非常有意思,是一本好书。这本书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主要讲了同学和同学、老师和同学的爱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人永远刻在我的心里。每次见到保护弱小的同学,我都会想起他。他就是卡隆!轰轰隆的隆,他的特点就是整天叼着一块面包。卡隆是个乐于助人、保护弱小的同学。这又让我想起了在球场上,几个大哥哥抢我的球玩,我说:“还给我!快点!”可是他们听也不听,我那是感受到了被人欺负的滋味。他们和卡隆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像卡隆一样保护弱小,不欺负弱小该多好啊!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故事,也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因为故事很打动我。故事是这么讲的:一个小男孩非常调皮。但是,有一天,来了个强盗,小男孩为了奶奶,自己被强盗的刀刺中,美丽的灵魂升到天国去了。这个故事是书中老师讲给他的学生听的。还告诉同学们:做人一定要保护身边的人。老师说的话是多么好啊!我也应该这样做。

  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是非常棒的。句子非常生动,有趣。里面的文章的类型,在作文书里也是常常能够发现的。这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那还要归功于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爱。

  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三次,合上这本书,我也能想起书中的内容。它教育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一片诚实,一片爱,去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对待我们身边的人。我想,未来,爱,能无所不在,充满整个神州大地。

读《爱的教育》有感9

  轻轻翻开扉页,淡淡的油墨香便在鼻尖环绕,指尖触碰到泛着鹅黄的书页,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种亲切之感。细细品味着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全身心都好似受到了一次重生般的爱的洗礼。

  这是一本洋溢着爱的书。因为有了爱,书中的人物顿时鲜活、灵动起来,就好象生活在我周围一般亲切。书里充满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书生之爱。

  爱是没有国界、国籍、肤色、年龄区别的,只要你真诚地去关爱对方,那你也就会受到他人同样真诚的关爱。

  台湾高雄有一位妇女,在她怀孕到第39周时,一场突发的大火宣告了不辛的降临。当她获救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周身都被烧焦,然而让医护人员大感惊异的是,她的身体呈曲弓状,双手紧紧护住隆起的腹部,状似保护腹中的胎儿。医生掰开她焦黑的尸体后,赫然发现她的肚皮依然完好。约半小时后,一个健康白胖的胎儿终于被取出。

  这又是一个爱的奇迹,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所创造的奇迹,一个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它使人不在是行尸走肉,而是一个有着灵魂的人:去爱所有需要爱、缺少爱的人。是爱撑起了世界,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诚微笑。

  爱,无处不在。有爱,便会有奇迹。

  ……

读《爱的教育》有感10

  在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有一篇文章让我刻骨铭心,深有感触。这篇文章叫做高尚行为,这篇文章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心里了,抹也抹不去。这篇文章写了四个人欺负残疾的克洛西,但他却一不小心把墨水洒在老师身上。我边看边提心吊胆地想象着下面将要发生的事,可结果却和我想象的大不一样。谁也没有想到卡隆勇敢地站起来,为朋友背了黑锅,我越往下看就越发激动。可是纸是永远也包不住火的。真相脱颖而出,老师明白了,我明白了,同学们也都明白了,明白了卡隆的勇敢,为朋友挺身而出,两肋插刀的精神。我深深地被感动了,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足矣证明卡隆的高尚行为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在一个市场里,一个残疾的乞丐在想一家卖肉的人讨钱,我好同情他。但我却爱莫能助,我本以为那个人会给他一点点。可我没料想到的是那个人居然会把他推倒在地,大骂起来。我想过去拉起他,可我没有勇气,这个大动作必然会引来许多人的目光。我只能在一旁呆呆得看着。我看到乞丐可怜巴巴地拄这半根棍儿一瘸一瘸地走了。通过这件事我实在佩服卡隆勇敢的精神,虽然那个乞丐只是个陌生人,但毕竟是老人有了难处。我应当学习卡隆地勇敢,为正义挺身而出。梁倩倩 指导教师:郑伟

读《爱的教育》有感1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亚米契斯撰写的一部著名作品。书中通过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作者用朴素平淡的语言,塑造出像老铁匠、老石匠、买菜妇女、卖炭人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看似渺小,看似平凡,但渺小中见伟大,平凡中见真情。书中还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形象,有表现优秀的,有表现极差的,有成绩好的,有成绩差的,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值得肯定的东西。

  读了这本书,我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我深深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要关心、理解、帮助别人,首先必须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往返学校的路上,我常常看到“爱在烟台,难以离开”的宣传牌。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书中的少年鼓手、铁匠的儿子等;想起印度大海啸之后,全世界的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用爱心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同时,也想到在伊拉克战争中丧身和失去家园的难民、失学的学生,想到社会上的犯罪分子给人们带来的许多不幸。我想,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像书中描写的人那样,有一颗美好的爱心,世上没有战争,没有犯罪,那该多好哇!

  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每个人都扬起爱的风帆,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爱的海洋,世界就会成为更加美好的人间。

读《爱的教育》有感12

  《爱的教育》一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如何去找到一个孩子的人生经历,如何教孩子友谊,和同伴怎样相处,同时也教读过本书的家长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孩子的父母亲们。本书写了男主角恩利科在学校的生活,父亲阿尔贝托·博提尼、母亲西尔维娅·路易吉诺·尤里斯家长的教育方法。

  读本藏书最让我看了百看不厌的是那每月故事—寻母记: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

  一位热那亚的13岁少年——一位工人的儿子——独自一人离开热那亚到美洲去找他的母亲。少年的家庭贫穷潦倒,债台高筑。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在天涯的美洲找工作。可怜的母亲舍不得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一个18岁、一个11岁。最后母亲鼓足了勇气去了。到了美洲她就到丈夫所给她的地址,找到了丈夫的堂兄,堂兄在一户殷实人家找到了工作。这家人给她的佣金很多,一个月挣80里拉,对她也很好。她用的钱也不多,所以她每三个月给家里寄一次钱,丈夫用这笔钱还清了债务。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家人特别想念约塞发(母亲),小儿子马尔科说:“我要到美洲去找妈妈!”说完就走了,小儿子去领事馆请他们帮忙。领事馆给他几个里拉,还在美洲发了寻人启事,小儿子千恩万谢的上了船。马尔科在船上度过了大半个月,才终于到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发现了母亲。

  …………

  这篇寻母记我认识了孝顺的马尔科,辛苦挣钱的母亲。

  这本《爱的教育》告诉了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

读《爱的教育》有感13

  读了《爱的教育》,我十分感动。眼眶至今仍是湿润的。

  《爱的教育》主要讲了爱的故事,以四年级小学生爱立可的所听所看,反映了意大利人民的纯朴善良,有对国家、对父母、对朋友的爱···把“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全书共一百篇文章,有爱立可的作文,还有老师在课堂上读的“每月例话”——关于爱与感人的故事。

  这一百篇文章中,使我最感动的,是《少年侦探》。它讲了一个少年隆巴第热爱祖国,为了战争胜利,为国捐躯的故事,我敬佩少年为保卫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这是他对祖国的爱,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少年这种为爱牺牲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也经常出现: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母亲,为了救女友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男人···其中我最敬佩的是为救孩子而不惜失去生命的母亲,母亲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处于困境,不管自己多么痛苦,甚至牺牲生命,也要保护孩子,我敬佩这些为爱牺牲的人与他们的精神。

  相比起来,我就差远了,我总是吃不了苦,一遇到难题就退缩: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遇到的一个比较难的题目,我就不想思考了,盯着窗外在发呆,我心里想着:反正等下妈妈回来我就问她,如果她也想不出来就明天回学校抄同学答案,如果同学也不会,就干脆随便蒙一个或者不写了,反正我是不想动脑筋了。等到妈妈回到家时,我问她:“妈妈教下我这道题,我不会。”妈妈没告诉我答案,反而说:“这道题很简单,你自己想吧。”我懒得动脑筋,就直接把本子收起来,想着还是问同学吧。第二天,我回到学校,不劳而获地抄了宋芊芊的答案,心里却总觉得不舒服,不踏实。现在想来,我怎么算的上热爱学习呢?如果热爱学习,就要像隆巴第一样,因为心中有热爱,而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想到这里,我感到无比自责:现在可以不劳而获抄作业,但是不热爱学习,不勇于面对困难,就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怎么办?

  全天下所有为爱牺牲的人民,我敬佩你们,为了爱,我也要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读《爱的教育》有感14

  这本书是意大利亚米栔斯写的。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本。

  爱的教育是什么呢?我想大家都会这么问吧!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我也愣了一下,静静地思考了一下才明白过,爱就是跟生活有关的。

  爱的教育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爱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像在学校上课学习一样,在学校里有老师为我们讲解,而在爱的教育中“爱”就形同于老师一般,也有可能形容家人的爱,对你的教育。

  在爱中的道理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在父母的爱中,我们可以学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到底有多深,可以知道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在朋友的关爱中,我们可以学到信任的重要之处或有效之处,同时也知道朋友之间到底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我建议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看看这本书,特别是那些不尊敬师长和同学的学生们。我想只要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父母和老师那博大、真切、无私的大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15

  《爱的教育》是十九世纪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写的小说。我读了这本小说,从中悟了一个道理-----世界需要爱,我们要把爱献给这个世界。

  《爱的教育》以一个小学生日记形式来写的,描写了主人公恩里科三年级时的所见所闻和感想。通过大量的人物形象刻画、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富有激情的叙事,讴歌了爱的崇高和心灵的纯洁,教育青少年爱祖国、爱军队、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希望学生更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来说,《爱的教育》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而是对我们的一种爱的教育。作为独生子女,我们都是被爱得多,而付出得少。这个世界需要爱,需要我们去爱,去付出,而不是坐享其成,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要爱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和父母,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应该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做亲如兄弟姐妹的好朋友。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读《爱的教育》有感(15篇)】相关文章:

1.读爱的教育有感

2.读《爱的教育》有感

3.读《爱的教育》有感

4.读《爱的教育》有感

5.读《爱的教育》有感

6.读《爱的教育》有感

7.读《爱的教育》有感

8.读《爱的教育》有感

9.读《爱的教育》有感

上一篇:《乌塔》读后感 下一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