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敢想象这荒凉的尘世没了书要怎么活?
或许有的朋友对此早已深有体会在轻轻点头了吧。 一开始我对书籍是迷惑的。我不知道能看什么书,看得懂什么书,应该要看什么书。在我脑海的记忆深处,关于书籍的回忆是乏味和痛苦的。从我六岁开始在爷爷的硬性要求下涉猎《古文观止》。我背古文背了四年。在上初中以前,我简直对它可以说是毫无感情可言。我无法领会那些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怀,无法从中获得更多的慰藉。上了中学,我了解了它的背景、它的情感、它的'一切。我深深为之着迷,轻抚那些古韵的文字竟渐渐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
而让我为之癫狂到极致的书则是梦阮的《红楼梦》。
那一年的我邂逅了《红楼》便无法自拔。先是到书店去买书,又恐新版的书删去情节不完整。只好寻遍巷子街口的旧书店中它的身影。我买了两套,一套先搁在家里。另一套把装订线拆开,根据章回的长短又将一套书分成了一百二十份。(有高鹗续写的四十回。)然后每天揣一章在包里,一有时间就掏出来叙旧。那一年,我把《红楼》完完整整看了不下十遍。因为旧书的纸张薄且经不起我的翻扯往往最后烂成了一片片儿的“甲骨文纸”。于是我又一张张的用透明的胶带给黏上。渐渐地竟也爱上了那股在旁人眼中刺鼻、厌恶的霉臭味。那种只有在泛黄陈旧的书册上仅有的霉臭,在我看来却是难得的芳馨,这一点不假。
再后来我阅读的热情不断高涨。我开始也关注外国的佳作。跟风阅读了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和《骗局》。可能是文化信仰不同,而且我的知识面太狭窄。很多情节和语言环境读起来都特别吃力,等自己大一点再读这种情况就得到了缓解。记忆最深刻的书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或许人们更耳熟的是村上春树的《1Q84》,但这是村上春树向《1984》的致敬。《1984》里的环境仅仅是让人阅读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压抑。它让我学会了感恩现在的生活,不再抱怨,不再难过。珍惜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
还有的就是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这是我最钟爱的电影和书籍一体的系列。两千零五年在电影院看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之后就疯狂地迷上了它。买齐了之前的前三部,一直到去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银幕上消失才正式终结了这一系列的辉煌。它伴无数的九零后度过了金色的童年。
慢慢地我觉得书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我的生活,融入我的血脉。读书再也不是一件需要别人催促或者提醒的事情了。几天不见,真的会有些想念。我的阅读历程从疑惑到狂热再到平淡,像人的一生。
书?书!书。一书一世界,一书一人生。
【以读书伴我行为题目的作文】相关文章:
5.以读书为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