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阅读》读书笔记

2021-04-12 读书笔记

  不知道大家家中是否必备一本大部头,功用多样,可以做枕头,可以治失眠,可以当武器,就是没有作为一本书的尊严。

  提起这本书我们也很无奈,想看啊,可是真的很无聊额,又难懂,半天都翻不了一页,好不容易翻到下一页,上一页讲的啥全给忘了,读完和没读根本没个两样,那还不如看看口水小说乐呵乐呵,至少当时心里是爽快的。

  我们心安理得地合上这本书,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没办法,是书的问题,又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我们这个样子,那么这些书为什么排名靠前口碑爆表呢?

  悄悄告诉你,那是因为有人都掌握了我们不知道的技巧,他们不但看书看地很有意思,而且看得快收获多,依靠书中的内容轻轻松松地提升职场技能。

  《高效能阅读》这一本书,公开了那些不为人知的阅读技巧,把你从读书失败的挫败感中拯救出来,让你读书不再是为了无意义的消遣,而是为了知识的获得和产出。

  《高效能阅读》封面

  本书的作者原尻淳一,是龙骨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1972年生于日本埼玉县,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可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继而加入bloom concept,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与其他作者合著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等作品。

  《高效能阅读》这一本书,是原尻淳一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结合自身阅读体验的实证之作。从阅读兴趣、阅读技巧和阅读产出这三个部分出发,由浅入深的帮助读者提升整体的阅读质量。

  一、提升阅读兴趣

  降低阅读标准

  不知道是谁告诉我们的,反正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看书就是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慢慢看完,但是我们总会碰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或是看不懂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仿佛有了一道坎,阻止我们接着往下读,阅读就成了一件令人讨厌的事。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我们读书的时候,可以不读完,可以跳读,是不是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并且,我们阅读的时候,总慕名选那些大部头,内容又长又深。这个时候,你就应该选那些你感兴趣的类型的入门书籍,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去看这个相对深奥的书时,就会发现原来也不是那么难懂,收获感提升,自豪感同样提升,愉悦感也随之而来。

  读与做相结合

  当你想做一件事,就会对相关的书籍感兴趣,而且通常都能得到你想要的收获。

  同样,当你在读书时,结合实际行动,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阅读社会科学领域的书籍时,结合实际的社会活动,可以激发兴趣,加深印象。

  不过,如果是要进行实地考察,那么去之前最好不要读相关的书籍,因为你会被书中的内容困住,从而看不到书之外的内容。

  遇见“座右书”

  有时候,突然听到一首歌,就那么击中了你的心,就算不再单曲循环,也会时不时的听听。

  有一天,你也会碰到一本书,让你体验人生的“恍然大悟”,从而明白阅读的喜悦,当前前提是你要开始也阅读。

  了解作者相关

  如果你喜欢的明星出了一本书,你会不会很想要买下来,细细读过呢?

  在读书之前,了解作者的相关,如果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如果你认同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你读书的时候,看到某一些点,你会有我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的念头,这是一种隐秘的喜悦不是吗?

  改变读书环境

  保证读书环境的舒适,同时,如果和知交好友一起读书,相互讨论,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吗?

  二、提升阅读效率

  速读

  通过寻找关键词,你可以快速精准的把握一本书的内容。

  通过目录、标题和书中加粗等这些部分,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掌握书中的关键词,并且了解整本书的逻辑框架,并且判断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去精读。

  如果这本书很无趣,那你应该立刻放弃它,如果你觉得会有 很大的收获,那么就应该在你觉得重要的地方做上标签 ,写下笔记。

  同样,结合第一点提升阅读兴趣的内容,当你遇到一本“不能跳读”、“必须读完”的座右书,那么多次快速阅读,也能让你更快的理解一本书,因为在前面你不理解的地方,很有可能读到后面会豁然开朗。

  确定自己的读书专题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个重要的读书投资基准,即“70:20:10模式”。

  我们应该投资70%的精力和物力在与自己的.学习或者工作相关的书别上,对现有的发展方向有帮助或者是可以作为新的工作方向的的书籍可以投入20%的人力物力,而剩下的10%则是用来分给完全未知的领域。

  当你把工作相关的这些书籍互相关联起来,相信你能够在自己的主场占据一席之地。

  而其他的30%则是用来给你的主场提供支持和额外的创造力。特别是那10%,未知的和已知的相结合,也许某一天就会产生让人惊艳的化学反应。

  解剖读书术

  就和电影剪辑一样,一部电影的完成可不是把所有的拍摄内容一股脑的结合在一起就行的。

  我们的在读书的时候,也应该对书中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剪辑。

  在注重图标和结构,重要的地方做上不同的标记,在关联的地方通过箭头链接起来,在你有疑问或者有启发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想法。

  可以捉住某一人物,将和他有关的地方单独解剖出来,你会发现一条特殊而又完整的线条,这是解剖术独有的魅力。

  如果你读的是报纸杂志就更好了,我们可以做成简报,在丢掉之前留下其中有意义的地方。

  三、提升阅读产出

  我们要明确一点,读书就是为了产出。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不能向别人复述出书中的内容,那么你读的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内容不能给你带来收益。

  将信息收集整理,进行卡片化处理,创建独属于自己的数据库,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结构,在其中获得的信息就足够你出去演讲或者出书立作了。

  同样,当你在读书的时候,想着你将要讲述的对象,你阅读的结构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在始终保持多视角阅读的的构架下,你的产出也是多视角的,对视角单一的读者来说,无异于在满足本来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视界的拓展,这样的阅读产出不是很有意义吗?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并没有一开始就干巴巴的讲解要怎么样读书读得又快又好,而是立足于先培养阅读兴趣,终结失败的阅读体验,这是原尻淳一面向读者的一种解读。

  阅读技巧并不是书中的重点,也没有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不过“70:20:10模式”读书投资基准,让我们能够合理的规划阅读时的资源投入。

  阅读是为了产出这个观点,也鲜明的为我们指明了阅读的方向,让我们不至于不知道为何而读,读完也无所收获。

  这些就是书中最重要的地方。

【《高效能阅读》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02-24

阅读小王子读书笔记01-02

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10-06

高效能员工法则读后感10-28

阅读06-12

用心阅读07-13

纸质阅读07-20

爱上阅读12-23

爱上阅读11-28

爱上阅读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