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皮囊》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皮囊》读书笔记1
已经好久没有看一本书让我又画又写。
让我这么血脉喷张。我种文学小说,我是排斥的,我好像不喜欢听这种故事,总觉得那种心理学,经济学,如何使人变得聪明,会说话,才是让自己变强的决胜法宝。我好像在厚朴的身上看到自己欲张狂妄的不可一世的理想,总觉得自己应该是放荡不羁,活得洒脱,与众不同的。然而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那种总是被梦想膨胀撑大的自己心里有把秤,曾经内心也有一万种幻想出来的愿望和现实也很冲突。
或许正是没有厚朴那样对内心欲望强烈的实现所抱有的决心,所以只能弱弱的放弃。在我这个年纪也很通熟的想要强调理想,就是以后怎么尽量赚到钱怎么能做出一番大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功利心,但是始终明白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也在被现实一步步的磨平棱角,但也明白社会就是这样的。改变不了世界,所以只能改变自己。唯一觉得庆幸的是,作者想要珍惜的,自己一直都在努力去做。作者说的话让自己很有共鸣,不管是阿太说的,还是对于母亲对于父亲的强烈执着的爱,还是病房里人心与人心之间的隔阂,厚朴被幻想出来的欲望撑破的自己。还是阿小的逐利。张美丽的追求……都让我觉得生活很现实。
同时也很有血有肉。在各自的皮囊里无处安放躁动不安的灵魂经过多少次的挣扎才会找到一种与社会现实的相处的模式。你我他都是。很值得自己思考。
《皮囊》读书笔记2
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温柔的书,毕竟最开始的几章写的真的很美好。
独特的阿太,坚韧的母亲,懂事的儿子。
阿太那么大的年纪心态还特别好,一句: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立马就粉上了她。
后来描述作者的朋友们,越看越难受,这些朋友们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开始的信誓旦旦,满怀希望。可是后来,因为一句: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之后变得谨小慎微,不愿多言,甚至不愿出门,心里落差到有的自杀。
或许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的,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随遇而安,而他的朋友们基本都是把人生计划的过于周密。
我很害怕这样的文字,毕竟现实的生活,我们大多数是按计划来过的,不谈计划,似乎你就是个不求上进的人。飘在外面,我们却无能随遇而安。
挺喜欢马赛尔·普鲁斯特的那句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我的内心是:咖啡店老板对他用尺子一量,一米七不到,便很认真地打了个。他拉着我就跑,边跑边笑:端庄个毛啊。
卸下所有的伪装,告诉自己,不要端庄,做好自己已经够了,何必还要装作他人喜欢的样子。
《皮囊》读书笔记3
初次在路边的一个小书摊见到《皮囊》这本书,对它的作者内容都不甚了解,但冲动之下还是买了下来。
作者蔡崇达是一名记者,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文学作品。李敬泽给这本书作的序中说写这么一本书是伤心的。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下疤痕,然后依然敏感者,让每一次疼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所以我身有感触,读这么一本书确实不轻松。
这本书我读的特别慢,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读完,因为我和韩寒秉持同样的观点:我希望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韩寒说他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而不是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我也是在心情平缓不浮躁时拿出来翻上几页,因此它放在我的床头。当结束了白天的忙碌周围沉静下来,我会在临睡前读上那么几页。
我读的慢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够吸引人,枯燥乏味。相反这本书太丰富了。读完每个故事你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想作者的故事,然后联想到你,和与你有关的尘封在你记忆深处的人和物。《皮囊》里的文字就像是一块石头激起了你脑海中的千层浪,你根本躲闪不及就被拉进了回忆。比如读了天才文展后,我也回想起了我儿时的一些玩伴,想起参与我儿时最美时光里的那些面孔,想到如今的生活与他们交集很少,甚至彼此之间的生命轨迹就像两条平行线一般,永远不能相连。每每想到这儿,不免又慨叹一番。
我甚至分不清这本书它到底是小说集还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集。不过读完之后感觉这个疑问又不那么重要了,关键的是作者倾注的感情是真实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我想这就足够了。比如在写张美丽时,作者毫不避讳,写了当时自己由于青春期正常发育,对人们口中的美女张美丽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并且好几次瞒着父母,和小伙伴去看张美丽。作者把青春期的悸动写的真实而又绕有情趣,令人感同身受。
这本书是作者对生命的反思之作。除了对亲人朋友的怀念之外,作者还提到了自己对写作意义的理解。
作者说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作者说这是他所理解的写作与阅读的终极意义,写作能帮助或提醒我们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的内心里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在简书上写作上时常看到好多简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好多写作者本着“输入多才能输出多”的初心,一年里囫囵吞枣的读了近百本书甚至几百本书。我对这些做法不大赞同。如果你读的是工具书之类的东西那我不反对,但如果是文学书籍,我劝你不要操之过急。就像普鲁斯特说的,你所能接受的只是你内心的东西,内心的丰富才是你不断创作的源泉,内心的丰富是慢慢累积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
所以从这本《皮囊》开始让我们慢下来,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只有我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加接近那些皮囊下的一个个魂灵,才能体会这世间的风情万种与丑恶百态。
《皮囊》读书笔记4
感触最深的几个篇章……
母亲的房子。在中国的大背景下,时至今日,有多少形形色色的人们在为了有一个安定的居所而不断奔波劳碌。特别是在那个时期的女性,倾其一生只为那所谓不可辜负的使命,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为了所谓尊严而把自己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坚毅不屈之心。即使看起来是那么不理智,只为那活着的一口气一份情。作者说他看到的是母亲对父亲的爱情。
阿小和阿小。同名不同命,但皆同形。一个是邻居的阿小,有自己的理想,被断为孤僻,跟香港阿小成为玩伴后一心想成为同样的人,不甘变为一介渔夫,但有时命运就是这么可笑,自己一步步走上的道路,即使不甘或委屈也是自己亲手搭砖砌墙铸就的定所。人性本孤独,香港阿小似乎拥有了一切物质,但内心的空虚还是无法被填满。反而是真心以待的朋友,来日即使落魄未及富裕,也会为彼此曾经的友情而保留一份温暖。
文展。如何想象一个9岁的少年就已打算好自己未来的方向,为了锻炼领导能力,有条不紊的组织玩伴,为了让自己作文有素材,每天定时整理历史时事大纲,为了不给家里太大负担,努力让自己完美得控制考试分数,林林种种,既可悲可怜又似乎引人生羡。但有时,人性的漠然和诋毁,会让一个自信自傲的人被慢慢消磨颓然。可能会有人天生幸运,一出生便知道自己的追求和要奋斗的方向。但绝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在摸索中前行,区别就在于你愿不愿意迈开步伐,愿不愿意拐弯。
正如李敬泽先生所言,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者一颗心的羁旅。
身体是沉重的,但生命原本是多么的轻盈。但拥有这幅皮囊,我们不是才能更好的享受生命的轻盈,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人?在这里,你看到了谁?
《皮囊》读书笔记5
其实现在很晚了,但是又急于分享今天的收获。今天用零散的时间,读完了《皮囊》,虽然很早之前就有人推荐给我,,,虽然读过一些,但是可能年龄和经历都没到,于是就体会不到作者说的那些话,今天是真的明白了,很震撼的明白了。。
现在也不是很明白,为啥他要花费这么多的笔墨描述他的父亲,可能“文展”和“厚朴”让我觉得更加震撼吧。
现在其实很想把这篇文章全部都摘抄到这里,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可能同为北漂,可能同是小镇出身,可能我的成长也是阶梯式的,所以我比那些城里的孩子,多了一些---浑厚。
乡村的小学,初中,县城里的高中,天津市的大学,北京的工作,每个阶梯,每个成长,都是这么有足迹,,,,即使这样,我也觉得我和厚朴是这么的相似,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和这个社会的不融和。。
刚读大学和工作不久的我很相似,总是在拼命感知人们希望听到什么,如何的哗众取宠,说不出来的恐惧,没有足够的自信,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功底,也没有殷实的家底,,,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矮人一头,,现在回头想,为什么这么需要别人喜欢呢?大概是生存的本能吧。
北京牛人太多,于是很容易和荷尔蒙相互催化,给人带来“世界确实无限展开”的那种眩晕感,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那种战天斗地的人,也需要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
时过境迁,或者说是年岁渐长,慢慢的也开始明白,能真实的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的抵达梦想的,不是不够一切的投入,而是务实,谦卑,甚至是你自己都看不起的隐忍。这一点,不得不说,杨小眼做的挺好的。
其实,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仓促,同时又强烈而真挚的拥抱世界的想象。
《皮囊》读书笔记6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看过一句很喜爱的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一天,得知一本《皮囊》的书籍蛮火,我抱着好奇和期待看看它能诠释如何不一样的皮囊。
这不是励志书籍,而是本剖析自我的书籍,它带你用3个小时的时间领略着现实社会,领略着梦想不是口头评说。这本书,不会像鲁迅先生批判时代那么尖锐和一针见血。它更像是一个老者娓娓道来着一生,这一生的平凡与不平凡,非常贴近生活,然后告诉你,孩子,梦想可以放下,你应该学会如何活的像自己。
书中我很喜欢的话之一: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简括:
一、它可以把现实用文字描摹的十分戳心
例:和世界上很多道理一样,最危险的地方看上去都有最丰厚的回报。傍晚的暗礁总能聚拢大量的鱼,只是潮水来得快且凶,浩浩荡荡而来,水波像一团又一团的拥抱把岛礁抱住,如果没能在这拥抱到来前逃离,就会被回旋的水流裹住,吞噬在一点点攀爬的海平面里。
二、有迷信,也有人吃人的社会
三、香港阿小和老家阿小,让我们面对自己的丑陋和欲望。
①人因为有势力便学会了仗势欺人
②在A地他是高富帅,在B地别人嘲笑他是乡巴佬,地域歧视,如何解决和面对?
四、大城市的繁华与寂寞
例:偌大的城市,充满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铁拥挤的人群里,我总会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觉得人怎么都这么渺小。而在小镇,每个人都那么复杂而有生趣,觉得人才像人。
五、如何面对自我缺陷
例:在我的.记忆里,少年时期的孩子最容易不自觉做的恶事,就是发现并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每个小孩一旦意识到自己某部分的缺失,总是要战战兢兢地小心隐藏着,生怕被发掘、放大,甚至一辈子就被这个缺陷拖入一个死胡同里。我亲眼见过,几个有生理缺陷的小孩被嘲笑、边缘化,而内心里放弃对自己的想象,觉得自己只匹配更糟糕一点的生活,从此活成有缺陷的人生。
六、功利社会
《皮囊》读书笔记7
生活需要一些无聊琐事来填充时间上的每一个间隙,像是树干里的一圈圈完整的年轮,新的记忆被包裹进来,旧的珍藏便更加充实。
尽管我知道人是否觉得无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当我开始意识到人是一种特别容易迷茫的动物时,时间已经不由分说地将我送入了新年的门槛。
电影、音乐和文字是我生活中三样最乐于投入时间的爱好,在无聊的时候去看一部电影,去听半小时的歌单,或者去写上几笔小心思。我乐衷于去做这样的事,这能让我不再担心突如其来的无聊与孤寂。
说来惭愧,去年一年正儿八经看完的纸质书几根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这是需要做检讨的。
之所以开始写读后感,是想要给自己安一扇除了电影之外的窗,窗口不需要太大,视野也不需要太辽阔。我只期望于这扇窗能够让我生活的节奏偶尔地慢下来,回过头去观察一些事,一些在我平凡的生活里极少发生的,又或者是发生过但被我粗心地忽略的事。
我曾无比期待书里的角色,它们的人生结局并不一定是圆满的,但它们经历的过程却很充实。我也知道我们其实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只是需要轮到我们做出选择时,又不约而同地打起了退堂鼓。但我并不后悔以前所做的所有选择,每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对于生活的追求方向也不尽相同。
我所期望的,是平安喜乐,很多理想更适合在面对流星雨和生日蛋糕时配合气氛许愿。谁都明白人生最大的艰难,不在于肉体的受苦,而在于精神上的修行。
这种信仰在我阅读完蔡崇达先生的《皮囊》后便更加笃定了。
人的故事一旦被写进书里,那种关乎生命热忱的仪式感便开始消磨了。除非是生平事迹,否则看到印刷出来的那字里行间的自己准会觉得疲惫和仿徨。那种被笔墨规则固定在纸张上的人生,是不会再有更多奇迹可以期待了。但仿徨之后更多的便是心安,多幸运啊,跌跌撞撞的人生终于可以安稳下来,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统统包裹起来书写成文,捎带着一些情绪,轻轻地拂过读者的心头。
若能博君一笑,便是分享中的一大乐事,若是把读者感动得哭了,那也是书中角色人生的友谊延续。
《皮囊》里讲述了作者身边很多人的故事,像块石头一样坚硬的阿太,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坚持要修建房子的母亲,与残疾的身躯不断作斗争的父亲,还有张美丽、两个阿小、文展、厚朴,那些神明,那个深邃广阔的大海…
原以为看一遍书,就能感同身受地过一遍书中人物的人生。现在看来,有太多的苦涩只有当事人才深有体会,而有太多的喜悦只凭我们的一丝遐想,就能醉倒在那金黄色的阳光与麦浪中。
书里的天空底下,都是生命的热忱气。珍惜我爱与爱我之人,关心我想与想我之人,便是一种大大的理想与追求。
《皮囊》读书笔记8
六小时看完这本书,一开始看完一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所以,在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再读这本书,定会有别的感受。但此刻,?它照亮了我内心小小的一部分,也愿他能去照亮更多人的内心,让我们懂得所谓的“理解”。好书!
《皮囊》读书笔记9
选择《皮囊》这本书,大概是因为作者蔡崇达。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听过他的讲座,讲座的具体内容已记不清,但对于那一系列头衔却记忆深刻。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现任《中国新闻周刊》主编。一个80后,从记者一步步做到主编,年少有为,蔡崇达本身就是一个奋斗励志的榜样。出于一种崇拜的心理,我开始阅读《皮囊》。
在书的封面,有这么一句话,“这些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书中的故事,关于亲情,关于故乡。那些问题,关于人生,关于活着。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所以在差异中又存在着共鸣。
书中写的最好的,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一篇《皮囊》。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一辈子活得坦然而硬气。家里人祭祀杀鸡时,有只鸡撒着血在祠堂里乱跳,阿太将鸡抓起,扔在地上摔死,说:“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很狠,切菜像切排骨那样用力,甚至有次在切菜时切断了手指,她也只是很淡然地“哎呀”一声,而全家都因此慌乱开来。
阿太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她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阿太不是什么文化人,只是个神婆,然而这话却说的很有哲理,大概也是《皮囊》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让灵魂有地方可以安放。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皮囊之下,皮囊包裹着人心。它可以是温暖的,逸乐的,也可以是疼痛的,脆弱的,亦或是可耻的。我们活在这世上,周围充斥着喧嚣和永不满足的欲望,我们一刻不停地往前走,却从不曾给自己一个清醒的时刻,让自己从纷扰的尘世中暂时释放出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庆幸,借着读《皮囊》这本书的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自己之前二十几年的生活,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规划。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皮囊》读书笔记10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在触动心灵的感悟中,照亮一具具皮囊。——题记
我不经意间得到的蔡崇达的《皮囊》,给我的是一种想一睹为快的感觉,所以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看完之后胸口却是郁积着一股气,无处发泄,莫名难受。
我想,大概是因为作者那温情又残酷、深情又理智的讲述。
在书中,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挖掘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还原了年轻一代张扬理想却在骨感现实的磋磨下踽踽独行的困境。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会让人觉得心情异常沉重,禁不住地从心底流出眼泪、涌出叹息。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鲜活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美艳或是普通、是俊美还是丑陋,它都包裏着灵魂和一颗心。一个好的灵魂不仅能支撑出一个好的皮囊,还会使其变的更靓丽、更耀眼,而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相知。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一颗美善的心不仅能照亮自己,更能点燃、照亮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人类本是群体动物,在生活的世界中彼此交融联合。芸芸众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因人各有异而构成了这个丰富的世界。众多的“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本质上有着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通过"心"来看见彼此,照亮彼此,从而认识世界。我们每个人在交往中相互参与,我们见证他人的生命过程,他人也会参与我们的生命历程,构成了我们的经历和阅历,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要想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周围的他人。我们在生活中、行动中遭遇的人,我们要去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你在别人眼中是何种人了。
我读这些故事,就感觉我在读作者生命中最珍贵、最真实、最痛苦的经历,感同身受,不能自已。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的既定轨迹,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徘徊、不断深化。然而,有时我们会忽略它们,或者逃避它们。因为人类本身有着追逐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毕竟喜剧和悲剧,我们永远忠于喜剧。然而重视自身所经历过的悲剧或者不愿意回想的故事,何尝不是为了未来的喜剧而努力?
人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了,オ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恐惧的是什么,オ明白自己与众不同却又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很庆幸读到这本书。对过去的回忆,能让我珍惜现在,对失去的回忆,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就像“海是藏不住的”。与其想太多有的没的,不如珍惜拥有的,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读书可以为生命添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带我们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心灵的欢愉。
《皮囊》读书笔记11
一开始的一章《皮囊》就让我有种新的想法,有种灵肉可以分离的感觉,这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以前包括看一些冥想的书,还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都是向内求,但是阿太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以跳出身体之外审视自己,这又是另一种体验,值得去尝试,与身体拉开一定的距离。《残疾》讲真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好几次我都看着看着就陷入自己的思维了,首先看到作者父亲残疾的时候我想到的是余华的《活着》这本书,也是给我很压抑的感觉,可能这种感觉让我把这两本书联想到了一起,最近身边的好多事也浮现出来,各种的不幸,深深地无力感,我也曾像坐着母亲那样"虔诚"的求过神明,原谅我打引号,因为我确实是一个虽然相信宗教信仰力量但是更信科学的无神论者,但是那种寻求最后一根依赖的稻草的感觉我能理解,走投无路的无力感。后面作者分享了他与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玩伴或者说朋友的故事,我很同意的一点就是期望值不要设的太高,有野心固然带来前进的冲劲和动力,但是也得有摔下来减震的海绵垫子,不然真的摔得疼,可能还疼得受不了,还有一点作者也是和我的做法很像,不抽烟,不喝酒,同样的理由,不允许存在让自己上瘾,能束缚住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学抽烟,不学喝酒,总算看到一个和自己理由相同的人了。
最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就是他眼中的世界和他想像的世界的集合,正是这种多样性构成了世界的多元和多彩,无论是彩色还是灰色,甚至是黑色,都是生活和世界的颜色,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皮囊》读书笔记12
很偶尔在浩瀚如海的书城里挑选着下一本书,也是很偶尔地看见了这本蔡崇达老师著作的《皮囊》,书名让我颇有点感触,是因为曾经某人给我说过类似的话,人其实都是一副臭皮囊。当时我虽有同感,但却感受不深。今天特别想看看这本书里是怎么丰富这副臭皮囊的。
两天看完这本书,朴实真挚的语言让我很想一口气读完,读完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个读书有感,因为自己的很多感慨都是建立在蔡老师刻画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生命上,而我却没办法重述这些朴实无华的故事,所以就有一种很多有感无处释怀的感觉。就像很多知名人士给予这本书的评论一样:感性分陈血肉人生,会不自觉卸下日常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为当中,都有着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或感悟,所以共鸣。
皮囊从作者的阿太说起,一位有着极大韧性和坚毅的老太太,她就是活到99岁,经历了白发送黑发,尝尽世间悲欢离合的作者外婆的母亲。她经历过很多在外人看来有点无情或冷酷的事情,她总是说,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有太多人都不理解,只知道她一直在倔强地活着,但直到某一天她带着这股子倔劲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给亲人说,她终于没有了皮囊这包袱,来去自由了,如果想她了,她就去看他们。那一刻作者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作者写到他的父亲,从父亲为养家而离家奔波,到看似体面地回到家乡,再到把流血流汗换来的积蓄来建一栋让母亲和子女都体面的石板房,父亲背负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皮囊,而是满载着一家人的期许,这个肉体早已开始臃肿不堪,而随后父亲小生意的一次次失败,也开始慢慢摧毁了一位同样坚毅的老人的心,像褪一层皮一样,焦虑、沉默...终于在岁月的浊蚀下中风倒下,曾经的石板房也因为家庭原因拆掉了一半。这就像把父亲曾经身上背负的最大的期望击碎一样残酷。而此时,母亲这个瘦弱的身躯肩负起了这个看似没有希望的家庭,母亲皮囊中除了倔强还有傲气,她想过用老鼠药解决自己,每当熬不过去的时候都有对生命的动摇,但是她不甘心,不服气,就在她辛苦攒了几年钱之后,她坚决要求要用这点钱重修父亲曾建起来的石板房,这一举动让现在的我特别能理解父母这一辈拥有超越任何一代的面子和自尊,他们觉得这就是活下去的一口气,母亲就是要在房子建起来的那一刻推着偏瘫的父亲给全村人体面地说:到时候来家里坐坐。作为子女能做什么,好像只有支持才是他们生命最大的动力。你有必要和他们争执这些钱究竟是放在股市里赚钱还是建个石板房赚钱的问题嘛?你忍心和他们讨论这些钱是不是应该留下来给我做嫁妆的事情嘛?父母的钱终究就是父母的钱,只要他们用在身心健康之处,乐在其所就好。就像作者的父亲已经被医生认定无法康复的情况下,每天还在用自己坚强的方式建立一套蒙蔽自己的虚幻秩序的时候,可以想象这一幕对于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来说,应该比什么都开心,至少父亲没有放弃自己,他在尝试着快乐地活着,所以有时候享受这种虚幻比无情的嘲笑、激烈的争执更好。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女子,就是张美丽,人如其名,一个美丽开放的女孩,但是在八十年代初,社会嫉妒美丽,更无法接受开放。她因为追求一份浪漫的爱情,而被整个村唾弃为生活不检点,最后逼得只能私奔。之后的故事如电视剧一般狗血而接地气,女孩在外打拼开回来全村人鲜有见识过的高档汽车,身着高档服装,面带精致妆容,顶着那时代还觉得难以启齿的离婚头衔,带着很多钱回到这片曾经抛弃过她的土地,她为什么还回来,她是不是要证明她还是曾经的她,只是现在过得很好。她在村里开了几个酒楼,给学校捐赠,但是村民表面的刮目相看背后仍然是她曾经的故事,最后这个奇女子的经历也很坎坷,结局也是意料之中地凄凉,最终她倒在了亲人的不理解,村民的言语暴利,社会的不接纳之中,这种舆论暴利现在社会更多,有多少人因此得了抑郁,又有多少人因此而轻生,他们的皮囊里除了负担着自身的肉体,还附带着周围千千万万和自己有关甚至无关的肉体,举步维艰,终有一天要撑破皮囊。
香港阿小拉风的出场,震翻全场人的气势,这种招摇迅速区分出了看不上他作风的保守派和愿意为他甘倒涂地的马仔派,最终保守派挖空心思的孤立,马仔派的各种形式的膜拜和溜须拍马,最终的结果是怎样,虽然是一群孩子之间简单再不过的故事,却道出了现在社会的很多人性,若干年后,香港阿小的眼里,保守派和他毫无交集,从此陌路;马仔派,永远也只能用来跟着,因为这辈子即使他自己有多无能也瞧不起这些人;他最佩服那个曾经帮助他,给他很多谏言,真诚对待他却又不和他同流合污的那个人。
天才文展的结局,也同样让人唏嘘不已,一个初中的少年,先天兔唇,家庭给他带来了与生俱来的超强的自尊心,他也恰巧把这点运用的特别好,他学习很好,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出他的领导姿态,每件事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是还是有人嘲讽他的缺陷,他自信地说: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法在其他方面超越我,所以才做这么恶意的攻击,但我不会低下身去和他们计较,我知道,只有比他们水平多出足够的高度,他们才会恐惧到敬畏我。我意识到,文展内心始终是要获得大家的敬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钦佩,所以那些对自己某方面极度自卑而产生的斗志有时候想想是挺恐怖的,因为他往往充满了仇恨。最后的文展为了生活不得不为其低头,做着他曾瞧不起的工作,回到他曾经誓死也要离开的故土,看着他微驼着背,疲惫地警惕着看着你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个充满攻击性的眼神,却而代之的是冷漠,也许是对自己的冷漠。其实冷漠也许正是失落、怨恨;对自己的无奈、不甘心,种种复杂心情最好的遮挡物,毕竟冷漠至少还能给自己留下一丝丝残存的尊严和傲气。
引用蔡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吧: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
《皮囊》读书笔记13
沉!这本书勾勒的父亲真实又沉重,包括其他人物。前面九章包括两个“阿小”扣除一个“神明”共九个人物的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父亲的形象是“懦弱又可爱,兢兢业业一辈子”;母亲的形象有时刚强,有时“慷慨”有时又无比“脆弱”;爱情的得而复失、生活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死亡,“美丽”的形象是呐喊又无助;两个“阿小”的对比,角色的互换性十足,两个人物妥协于生活的方式,一个是得到“香港”,一个是得到“香港的幻想”,“阿小”的形象是“香港”;“文展”心门的敞开与闭合,不合时宜的负重前行,文展的形象是“唇”或者蠢;“厚朴”的五音不全,玩性十足,闯爷一枚,把有形无形的“hope”贯彻始终,厚朴的形象是“青春无敌也有敌”。其余两位,阿太和“圣诞节”朋友就按下不表吧。
蔡走出一扇门又走进另一扇门,门里面“拓”出的风景真实的同时又极其凄凉。有对家的记忆,有对儿时的回忆,有对中学和大学的追忆,最后是对自己对命运的不断追问。这些追问有的答了,有的又没答,确实帮助读者发现了自己的内心,内心已经存在的东西。
《皮囊》读书笔记14
“只有她,似乎是和疾病最不相干的人,不用担心要在她面前掩饰或者承受她的突然消失。而且她的坏脾气恰好是个优点,确保你不会很深地和她发生情感。”——题记
一个人一生对生命的认知大概有三种。
一种是无忧无虑,从不为寿命以及疾病担心的,这大概是在少年时期;一种是拼命工作,看见了生命的脆弱,便愿利用这生命的人,这大概是在中年时期;一种是太老太老或大病将衰时,已经与死亡有过真实的或梦境中的交汇的人。
在少年蔡崇达的家庭里,这三种人都有了。
蔡崇达肯定是那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母亲则是努力扛起生命拼搏的人。她为之拼搏的目标是父亲,那交汇过死亡的父亲。
这样一个家虽然有些不幸之处,但看起来十分温馨,似乎没有什么需要痛哭的地方,维持着这个家的是爱和信念。
坚定向上的信念,让他们能团结互助,还有精力互相“演”着对方需要的角色。其实真相早已明了,从父亲患病的那一天开始这里有些东西就垮了,你以为他们是真的赞同着对方的决策吗?母亲是真的像从前一样在普通地工作并服侍父亲吗?他们真的不知道,真的是想不通父亲的离去么?他们是知道的,知道什么是徒劳,也知道对方的笑容里哪是真哪是假。
他们为什么还在努力,这么维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答案是信念。而人的信念常常复杂到不知所踪,是各方面追求的愿望综合交错在起的一张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分类显得太过草率。
蔡崇达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吗?母亲真的是那个坚强的发出亮光的人吗?
因为父亲,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在重症病房里的蔡崇达,十分享受门诊大厅里嘈杂而且病菌弥漫的“人间味道”,是因为他无忧无虑?不。曾在乡间看见小镇上赶集的人群,挤攘在一起,不嫌脏,也放下以往的优雅,拿着刚削了一半的土豆寻找着熟人。这些每周一次从田野里各个村落相约赶来的人,多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只为拾起所谓人间烟火,感知自己仍然活着,仍然与世界有交往。而处在父亲病重期间的母亲,也往来于神祠灵庙之间,好像不能自食其力却流落街头的小孩,奔走着索要残食。可是,是什么样的食物?是送给柔弱者惯有的礼品——心安。
为什么蔡崇达与母亲时而乐观坚强,时而努力寻找一点给软弱者的安慰?是为了生之乐趣吧。
乐趣是一个不会长存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说如果没有新意,再好玩的东西久了也会失去乐趣。
我们不妨把希望与坚定向上的信念看作一种乐趣,之于生的乐趣。它当然会消逝,因为这些希望用在这个“生病”的家庭中,等于是一个已经剧透而且没有关卡看不见进展的游戏,它会慢慢变弱,最后在一场暴发中消失的。
所以与其将维持这个家的功劳推与信念这个模糊的功臣,不如归结于生的乐趣。这时走时来,但给人无穷动力的宝物。
《皮囊》读书笔记15
说实在话,我很喜欢这本书,这算是我比较沉浸其中的一本书吧,目前除了茶花女之外。这本书是在车上听完的,觉得黑狗达能把一些些小事情传达的很现实,然后我总能体会出一些些感悟。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黑狗达在书中论述的两件事:
一、黑狗达是农村长大的,他书中写过有这么一个隔壁屋的大他几岁的男孩,起初认识是因为黑狗达有一段时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猜他是因为对人生有点迷茫,不知道方向嘛,所以就遐想,啥也提不起兴趣),他妈妈就叫隔壁屋的小孩过来开导一下他,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隔壁屋的小孩子比较活泼嘛。隔壁屋的小孩对于黑狗达来说,算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规划,看的很远的小孩,所以黑狗达当时算是很崇拜他,也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也没有那么迷茫。那个小孩家里穷,读专科不用那么多钱,所以就准备高考的分数刚好卡在专科线,最后小男孩如愿以偿了,而后一年黑狗达选择上大学,最后的最后,黑狗达发展的很好,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而那个小男孩却回到村里过上普通的生活。最令人扎心的是,每次黑狗达回家,在路上遇见他,跟他打招呼,他却装作没听见就走开了,呵呵,我觉得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觉得以前自己比黑狗达厉害,有理想,有抱负,最终黑狗达却比自己优秀,这就是比较所带来的失望,我有时候就在想,人为什么要相互比较,做好自己,朝着自己的方向,坚持努力下去不就很好吗?毕竟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啊!
二、村里有一个小男孩a,爸妈因为去香港做包工头搞建筑赚了一点钱,a是家中的幼子,爸妈不想让他那么辛苦,故只带了a的哥哥去香港帮忙干活,后来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也准备将a接到香港读书,a也因此备受村里小孩的羡慕。
首先,a总是有白的不能再白的白衬衫,书中还说了这么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村里小孩的羡慕啊!有些小孩子专门爬上a家里附近的电线杆,目的就是要看一下他的白衬衫,结果从电线杆摔了下来,好在以前的路都是泥路,不像是现在的水泥路呢。
其次,a虽然备受羡慕,但是却不受村里小孩子的喜欢,a家里的长辈邀请黑狗达去玩,因为黑狗达的成绩在村里特别好,a也喜欢黑狗达,我觉得起初a可能以为黑狗达成绩好才配和他玩。慢慢的,黑狗达发现a总是想快点港化,总是想着香港人怎么样,怎么做,他也是要怎么做,怎么学习香港人,太过于要向香港靠近,其实反而对自己不好,忘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虽然a很快就要去香港了。后来,黑狗达怕自己再跟他来往,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如此急躁,果断尽量不和他来往,认真读书才是他一个农村小孩应该做的。可是就有这么一个小孩b屁颠屁颠的跟着a,真把自己当香港人,书也不好好念,天天学a,学习讲话,腔调等等,最后学坏了,不得不退学,后来,a被接去香港了,b也就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型,最后长大也成了渔夫,即使他拒绝这一职业,可是此时的他也没得选择了。
最后,说说a吧,他去了香港不会说粤语,在学校也没啥朋友,最主要的是父亲因为做生意失败破了产,也因此住了院,家里卖了房子给父亲治病,a的哥哥却卷钱跑了,家里从此一蹶不振。而此刻的黑狗达却已经是有所名气的作家了,读到这里,我其实挺感慨的,当初大家的起点可能真的有所不同,但给自己一点时间,认清楚自己的处境,好好读书,几年之后,时间真的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
还有这本书的书名是皮囊,能让我想起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很多人会以为这句话出自这本书,其实这句话是王小波说的,记得哦!他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
【《皮囊》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3.皮囊
4.旅行的皮囊
5.读《皮囊》有感
6.《皮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