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读书笔记

2022-03-25 读书笔记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形记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形记读书笔记1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经典之作。《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尤其写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

  结尾格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格里高尔,不过是萨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划过的一道流星……

  在读完了《变形记》之后,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亲情的力量远远不如利益的驱使下人性的各种需求大。且不说格里高尔刚变成甲虫时父亲的憎恨和母亲的冷淡,因为在那时他还有小妹的关心和照拂。这无疑是他所忍受着的充斥着非人的待遇和歧视的悲惨生活中唯一一抹足以支撑他挺下去的温暖阳光。格里高尔无疑是一个有极大责任感和包容心的人。他挑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却因为变成甲虫而受到一系列他所珍爱和呵护的家人加诸于自身的苦痛。但他却依然设生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寻找让自己可以宽恕的理由。但那弥足珍贵的兄妹情却在妹妹的自私和时间的催磨中渐渐变味,最后消失殆尽。他的世界从此再也没有可以支撑下去的信念,于是他死了,如秋雨后零落成泥的枯叶。

  19世纪的作家一般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去揭示、批判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而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正如中国的俗话所说:久病无孝子。而变形记的成就则更是因为它所体现的时代意义。

  在卡夫卡冷漠的笔下所呈现的灰黑色的世界里, 资本主义腐朽的精神内核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人性的各个角落。它从表现这一个方面来说,没有《欧也妮。葛朗台》如此鲜活的辛辣讽刺,却在阅读的过程中已经隐晦又“随风潜入夜”般的丝丝透入骨髓。格里高尔深沉的哀怨凝结在他们最后发现它时眼前干瘪的甲虫尸体,又在文末“他的妹妹第一个跳起来,舒展她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中化为一声无声的太息。

  人性的扭曲和分崩离析由于想象而有了成长的空间。这部象征主义的小说构得相当完美。读完《变形记》,心情有难以抑制的压抑,但却没有喷薄而出的怒意。它透过字里行间所渗透出的,只属于卡夫卡的精神内核,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更清晰的剥离出人性的复杂。

变形记读书笔记2

  卡夫卡的《变形记》,描述了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

  从书中,我感受到了两点。

  第一,人是自私的。但很多时候的自私都是单纯的。

  文中主要描述的是一家人,可是这一家人的联系程度在一个不可抗拒因素出现后,也慢慢疏远,主要体现在对格雷高尔还是不是自己家人的矛盾和犹豫上,当家庭的顶梁柱格雷高尔变成一只甲壳虫后——

  父亲:从回家后仍然穿着制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要脸面的人,自己的儿子由可以说是家庭的骄傲变成了一只可笑的甲壳虫后,他是生气的,甚至用苹果扔他,但心中还是有些不舍,所以没有主动说放弃他,从本质上,他对家庭的爱是霸道的,一些情况看还是有限的。

  母亲:文中可能看上去自私程度最少的人了,她爱自己的儿子,而且不愿放弃,但她的性格更多的是懦弱和没有主见,而且她的这种爱中更多带有一些无知,是她没有像格雷高尔的父亲和妹妹一样认为他永远是只虫子了,她还活在以前的世界中,认为他有一天可以再变回人类,所以说她的这种所谓看上去不自私是建立在她认为格雷高尔有可能变回人类他们还有可能变回以前的生活的基础上的。

  妹妹:这是一个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最初格雷高尔变成虫子后她是最关心他的,可是也正是她第一个提出放弃格雷高尔,她内心也许挣扎没几天后就认定格雷高尔就是一只虫子了,而她照顾格雷高尔出于自己内心的一是她觉得该照顾他,二是她觉得自己成年了在家中能担起一部分责任,她的这种照顾并不是纯粹的对哥哥的爱,某个角度看是参杂着自私,从文中家里来了房客在听她拉小提琴的时候格雷高尔跑出来了,她委屈夹杂着愤怒,并且第一个提出放弃对格雷高尔的照顾中就可以看出。

  我想这三个形象是再平凡不过的家庭中的形象了,这三种自私也是最常见也最不被人当作自私的自私了,这些看起来都是正常的,无害的,但是又都是那么的伤害人——在格雷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后。

  第二,爱到底存不存在。

  格雷高尔是很爱自己妹妹的,包括要为她提供高昂的学费去音乐学院,包括其实她的小提琴拉的并不好但是他却觉得很好听并且很陶醉,妹妹对他也是最照顾的,从他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后便每天给他吃的,帮他打扫房间,他为了不吓到她便用毯子裹住自己的身体,起初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温馨又悲惨的故事。

  可是谁也想不到最后第一个提出放弃格雷高尔的正是妹妹,让格雷高尔放弃活下去的想法的也是妹妹。我觉得卡夫卡并没有想表达一种真正的爱该是怎么样,而是告诉我们这种我们平时见到的爱,在不可抗拒因素出现后,会毁掉一些东西。

  我觉得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人性有很多缺陷,尽管我们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当现实出现,也不要轻易去责怪和赞美它。

变形记读书笔记3

  这段时间读了几篇卡夫卡短篇小说,老实说,第一次接触这种小说,几乎每一篇都让我读着很是头疼。在反复阅读之后,貌似理解了卡夫卡式写作的魅力,在这里选出了一篇认为很有代表性的《变形记》来谈谈对卡夫卡这种写作手法以及《变形记》这篇小说本身内容的理解。《变形记》大概讲了一个家庭支柱(主人公)变成一只臭虫后家庭成员对他态度从前到后的变化。

  一、卡夫卡“荒诞”的写作手法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便是变形记的开头。当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不能明白卡夫卡此举用意何在,为何要将主人公变成一只臭虫,为何不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这不是更能让读者感到亲切吗?紧接着,我发现最荒诞的点并不是主人公变成臭虫这一事件,而是主人公变成臭虫后所有人对此事的反映:“居然无人关心他为何会变形以及他该怎样变回来。”甚至他自己在变成臭虫后的第一反映,竟是自己早上上班要迟到,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后面的情节就是建立在主人公变成臭虫这个整体及其荒诞的前提下展开的。在这个中心事件、前提都极其荒诞的前提下,后面的情节又是极其合理的,甚至有些细节描写都让人怀疑卡夫卡是否真的变成过“臭虫”,拥有过一只虫的视角,这就达到了“虚实结合”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这种创作是很困难的。在一种完全都是想象的、荒诞的前提下写出十分真实的效果,明明是一只虫的视角,看到的家人的反映确是如此真实,让读者在虚与实之间来回穿梭,甚至有时让读者都分不清是实是虚,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效果。

  在第一遍读的时候,为了方便自己理解,我将“变成臭虫”这一事件看作现实生活中的“生病”,反复阅读后我发现“变成臭虫”这一事件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变成臭虫”似乎也可以替换成为现实生活中“不按照家人的期望生活”这样的人。我好像又明白了卡夫卡为何要用“变成臭虫”作为前提,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涵盖了太多种可能,最终指向的都是:在失去工作能力后、失去价值后,身边最亲的人对这个人态度的变化。

  二、对《变形记》内容的理解

  主人公在变成臭虫后,家人的态度都发生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1.父亲。这是文章中最势利的角色。主人公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一个废人,父亲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厌恶,并且丝毫不加以掩饰。然后就是理所当然的希望主人公早点死去,狠毒之心彰显无遗。

  2.母亲。母亲在看到主人公变成臭虫后的第一反应是害怕,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保持同情,到这里母亲的反应还算有母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也还是免不了对儿子的厌恶。

  3.妹妹。文章中强调了主人公和小自己几岁的妹妹关系很好,我认为这里的妹妹还隐喻了好友这一类人。妹妹在文中的做法也是最人道的,对主人公最好的,最理解主人公的。但到最后还是免不了被妹妹厌恶。

  我们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卡夫卡对自己家庭关系是十分消极的,变成臭虫这一事件让主人公看到了人与人关系最阴暗的一面。连自己的至亲之人都在自己困难之时如此对待自己,当自己不能为他们赚钱,当自己成为了他们的负担,他们可以为他的死去而高兴。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好留恋的呢。在卡夫卡生活的时代,可能这种事司空见惯,卡夫卡用这样看似荒诞的主题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危险,社会的冰冷,表现得淋漓尽致。

  《变形记》这篇小说需反复咀嚼,准确说,卡夫卡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需要读者花大量时间去研读。《变形记》背后所表达出人与人之间冰冷的社会关系在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匮乏的今天也相当需要警惕。

变形记读书笔记4

  《变形记》,一个篇幅很短但是致郁效果极强的故事。简单写了一点读后感留念。

  首先,《变形记》当中的社会关系是十分脆弱且淡薄的,亲情、同事间的交情,都是如此。这些情谊,基本上只能通过劳动/金钱关系维持,秘书主任来家中探访,是因为主人公无法到场工作,而主人公自以为和睦的家庭,在他不能创造财富和价值之后,也将他视作了一个敲骨吸髓的怪物。

  这也许正是卡夫卡在暗讽人情淡漠利益至上的社会。可以看到,当主人公失去其社会性,无法用劳动/金钱维系和他人的关系时,他就会相应地失去他的社会/家庭地位,甚至失去作为正常人生活的资格。

  这是我第一遍阅读后模糊地感受到的部分,在和雨晴交流之后,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一是卡夫卡对主人公变形后形态的选择。格里高尔在书中变成了一只臭虫,一种在人类普遍观念中被认为是害虫的生物,遭人厌恶,避之不及。但卡夫卡恰恰将他设计为这样一种形态,这无疑加快了他被社会/家庭抛弃的进程。如果,如雨晴所说,他变形成猫、狗一类能作为宠物的生物的话,家人也许还会选择饲养他。雨晴说,人类对于“外表”或者说“外形”还是十分看重的。我想她说得没错,但归根到底,这也许还是“价值”的问题:猫狗尚且有观赏、玩乐的价值,甚至可以看家护院,而臭虫如何能与猫狗相比呢?它只是毫无价值的害虫罢了,于是死便死了,尸体的归宿也如一般害虫无异,家人也当是清除了普通的害虫一样,从此感到天下太平。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维持“人”的外形呢?雨晴说人类看重的是“外表”,那么按理来说主人公维持人形能在家中“存活”的时间应该最长,但我却认为这点有待商榷。一来,这篇作品的大前提是“人情淡薄”,要想维系人情唯有“创造价值”,而一个病人(植物人或瘫痪病人等)往往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况且,照顾病人的负担也要比饲养猫狗沉重得多。因此,照我看来,主人公哪怕是维持人形,若不能做到继续工作,受到的待遇也不见得能比臭虫好到哪里去,是的,甚至不如猫狗。只不过,前期家人寻医问药作出的努力应该会稍微多些,因此他能比臭虫活得更长久些,下葬方式也更慎重些……仅此而已罢了。

  只靠利益关系支撑起的社会中,人一旦失去价值,就落到和一只臭虫差不多的境地,被亲人和社会无情抛弃。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爱、爱到多深,才能不让自己在走投无路时不至于如此卑微呢?

变形记读书笔记5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或许对于这个现今在中国和西方都已成传奇的人物,这样的前缀还是过于简单。人们常谈起的短篇小说大师,例如莫泊桑或契诃夫等,卡夫卡虽然不在其中,但在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上绝不逊色于以上任何一位。暑假的休闲时光中无聊想起高中语文老师推荐的他的小说《变形记》,莫名的勾起我的冲动,便上网购得一本,在电子化的现代,对于纸质的书本毫无抵抗力。那在一周的阅读后,我完成了对这本说的体验与收获。不得不说收获颇丰,所以便决定写这篇读书笔记。

  有人这样说,即使怀揣甚大的热情去阅读卡夫卡的作品,他还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浇灭。确实卡夫卡的叙述语言简单平实,但层次交叉,结构复杂,初读之,觉得其枯燥无味。细细品读,会发现他写作的奇妙之处,即使它既无像莫泊桑作品那般精心的情节安排;又没有像契诃夫文章那样令人难忘的幽默讽刺;甚至于“大众文学”那些令人难忘的对话也没有。但是卡夫卡的创作从不是为了某些人,他的心里没有读者,他只是靠着他的感觉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创作其实是会受到人们所鄙夷的,我也会这样想,但直至后来对卡夫卡有一定了解后,才明白正是因为他抛开了一切融入创作,让创作如刘宇所说成了“一种生活的状态”,让创作成为与内心自我交流的方式,让创作成为与外部世界抗衡的手段,正因如此,才让本已厌倦不已的读者有欲罢不能地读下去,期待新的东西出现,最终找到与心灵的共振之处。正如余华所说:“内心的不安和阅读的不知所措困扰着人们。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没有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学出路,或者说其他的出路也没有,人们只能留下来,尽管这地方根本不是天堂,而且更像是地狱,人们仍要留下来。” 他的作品是寓言式结构,却不予以一目了然的说明,这通常是会让一部作品招致破坏的。但《变形记》却没有,尽管中外多少研究卡夫卡者对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有诸多解释,却让《变形记》从更大层面上诠释了更多的内容,抓住更多人的心,更使其扬名至今。

  让我们回到书中内容来,小说《变形记》内容十分简单,讲述了主人公格雷高尔一天起床发现自己竟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从而招致一系列麻烦与家人最后无法容忍的悲剧,终因长期不食而死去。可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寓言,还是梦魇?是一场噩梦,还是人类无法抗争的现实?主人公究竟是一只大甲虫,还是格里高尔?书中这样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开始就是如此的直接,直接得让我没有准备思考的时间。这样的开始让我有些难受,就像千斤巨石压在身上,拘束、压抑、扭曲,种种感觉把人捆住了,周身动弹不得。它不给读者任何前因做铺垫,不以何等惊叹语气表示其事件的奇异性,平静的海面下却有着令人感到万般恐惧的暗涌存在。接下来更甚是稀奇,主人公对自己的变形却无太大反应,却将“上班迟到”当成头等灾难。设想一下,无论是谁突然间变成了一个异类,首先担心的莫不是自己丑陋的外表以及周身人所射出的种种目光?主人公如此不关心,从一定细腻角度是可以窥见其对自己变形后的模样并不是很陌生,只是变形这一事件来得过于突然。格雷高尔所担心的,是自己离不了床上不了班,丢了工作没了与家人共食的饭碗。从其自身的态度,我们可以解读到一点关于变形的含义。变形已经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料。可变形后家人对待格里高尔的厌恶和冷漠,更让人感到心寒,因为亲人之间的关系竟然只能是用

  金钱和物质来作为媒介,即使是血脉相连也不能保证亲情的坚不可摧!这也是《变形记》要回答的,如果人变成甲虫,那么它还有生存的权利和价值吗?他还是一个人吗?回答恐怕是否定的,他已经不再能为这个家庭带来财富,不能承担他的责任,甚至不再能说话,他只能默默的倾听,羞怯的张望等待着家人对它的判决。它的家人最后再也不能承受这种沉重的压力和打击,而打算把它抛弃,而它提前的夭亡,也解除了家人最后的顾虑和心理负担。没有人为它唱一首挽歌,没有人记得它曾经是一个人。现实就是这样无情,即使是人间的至爱,最真切的亲情也无法挽回一个人的沉沦。人生活在世上,无法承担作为人的义务时,也同时失去了他作为人的权利,即使他曾获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终将被无情遗弃,这不是个别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我们能够知道,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厌恶自身,根本不愿再继续以前的生活和工作,艰难的生存处境早已压得他无处可逃:当他早早赶来取订单的时候老板们才吃早饭;公司秘书时刻监督着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两个小时不上班就找上门去,医生也会说你好吃懒做;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恶劣,友情淡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逐渐变得麻木异化成为“非人”,他对外部世界已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为此他不得不选择一条逃脱的路,这就是“变形”。与其说是社会让他“变形”,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变形”。摆脱自己的人形,逃离人的世界,从人变为非人——大甲虫,这对格里高尔而言完全是为了不再继续昨天的噩梦。于是,格里高尔异化了。相对温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会恐怕对这种个体的不幸遭遇会更加残忍,他们会把他送进实验室,每天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且会引起无数的眼睛好奇地逼视他,无数张嘴巴无休止的讨论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种将暴露在惨白的灯光下,直到他死去还要被制成标本供后人研究。他作为人的资格和尊严被完全忽视了,没人在乎他心里的感受,群体只在乎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获得满足,他们拥有作为幸运者的活生生的见证。这其实是现代人的悲剧,或许卡夫卡也看到了这一点。犹如许许多多学术研究的说法,卡夫卡究其一生都是孤独的存在,但笔者认为这未免太过极端,卡夫卡正是了解到因孤独而不被理解,因不被理解而披上虚浮外套,因虚伪的存在而继续不被理解的孤独,这种循环其本身就是可悲的,所以我们看到《变形记》中格雷高尔即使是在变形的后依旧没有放弃争取家人的理解与关怀。故事最后也证明了他获得了成功——在格雷高尔死后,家人赶走了对自我形态下的格雷高尔一直很不尊重的房客与老妈子,并且决定请假一天,三人出去好好走走。结尾描写了温暖美好的景致以及相应的家庭其乐融融的景象,而非以悲剧式的结尾对格雷高尔的死煽情不已,这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表现出人与人间并非存在着智慧博士观点中所说的“完全理解的不可能性”。

  无处可逃,就是《变形记》给我们所展示的金钱社会下普通人们的绝望处境。作为人形时过着没有人格尊严的生活,变形为甲虫后更是加速自身的灭亡。或许在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形体的泯灭才是最终的解脱、才是最好的出路吧!在这里,只想问:“大甲虫,你还有眼泪吗?” 这或许也是我们现代人带着面具行走于不同场合的原因。因为一旦显露出真实的自我——也是拥有许多为人所不喜得如巨虫班的丑陋自我——就会招致厌恶乃至唾弃作呕。

  卡夫卡自己也在日记中写道:“我在自己的家中,在那些最好、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陌生人还陌生”。这并非抱怨与亲人的隔膜,而是在“最好、最亲爱的人们中间”他依然孤独,这让他绝望,就像是扒开现实假象变形的格雷高尔,始终得不到家人的接受。

  其实,这样的“变形”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没有呢?当今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容易让人产生对人生的倦怠和对前途的失望。有多少人曾经有过或者正有着类似格里高尔的“潜意识”啊!一条宠物狗尚能住高楼、坐名车,享受到VIP的待遇,同时又还有多少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仍在贫困线上挣扎着生活,感叹还是狗狗活得潇洒!于是乎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报名参加唱歌比赛的选拔,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实现自己的明星梦,过“人上人”的生活,期盼着“灰姑娘”的故事再次重演。这究竟是梦想还是幻想,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卡夫卡确实丝毫不为某些人创作,而是关注自我,关注笔下人物命运映射出的自己。可他连自己的伟大也不明了,在他那个幽闭的世界里,他关注的正是全人类的生存状态。

变形记读书笔记6

  卡夫卡的作品我读得很少,只有一部长篇《城堡》和一本正在读的短篇小说集,《变形记》就出自这本集子。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把《变形记》读完一遍,尽管它的名字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人们大概对近在咫尺的东西都误以为唾手可得,所以懒得去得到了,就这样我们错过了很多。

  卡夫卡的名声和他的产量是不匹配的,他低产,平凡,是一个保险公司的职员,业余写作,籍籍无名。但灵魂的热量与他的这些外部条件根本没有关系,人的伟大与他自己以外的东西都没有关系。

  卡夫卡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无限性(博尔赫斯受他影响很大),哪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者也不会贸然说:“卡夫卡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就算是我们听出老茧的“异化论”也不能准确解释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解释的东西有很多,但无法解释卡夫卡。男人一旦看透了一个女人,那女人便不再吸引他,我们永远看不透卡夫卡,所以他永远令我们心驰神往。

  我对《变形记》有三个方向的理解,第一个理解承接上一段:世界是一个谜团。这句话出自改编自村上春树《烧仓房》的韩国电影《燃烧》,无独有偶的是电影想表达的也是《变形记》这种不可解性。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和他的父母都没有去想为什么,而是迅速地投入到对新情况的应对之中,比如格里高尔吃什么,如何爬行,家里的生计怎么解决等等,这在读者看来是荒诞的,可卡夫卡写得这么一本正经,让我们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看皇帝游行时的民众一样,噤若寒蝉。

  《燃烧》则恰恰相反,影片提到说非洲有“little hungry”(小饥饿)和“great hungry”(大饥饿)的传说,小饥饿者是肚子饥饿的人,他们寻找食物,大饥饿者是灵魂饥饿的人,他们寻找生存的意义。

  《变形记》里的所有人物都是小饥饿者,而《燃烧》的主人公都是大饥饿者。“世界是一个谜团”,前者只是处理它,后者则试图解释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也对这两种人做过一些阐述,他认为前者是具有“严肃精神”的人,这种人只服从于处境的压力,把它当做理所当然;后者是具有反思精神的人(“反思”这个词我最近用得很多,它不同于日常意义上的反思,而是指“对意识的意识”),这种人面对世界和自我“在场”,从而使世界和自我在我面前显现。

  我的第二个方向的理解是:人是靠不住的。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之初,与他感情深厚的妹妹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他的工作,他的父母伤心难过,总是哭道:“他是我可怜的儿子啊!”但是长年累月,他们终于感到:这只怪物不仅面目可憎,而且是他们生活悲惨的源泉。最后他们杀死(间接)了他,抛弃了他,并心满意足地开始展望新的生活。比这种反转更使人震惊的是格里高尔本人的反转:他本来是个任劳任怨的推销员,负担着一家的生计并爱他们,但变成甲虫之后他渐渐真的成了“只是”一只甲虫,先是他的胃口和视力发生变化,接着他迷恋起爬天花板的运动,希望家人把他卧室里所有的家具(连同他“为人”时候的记忆)统统搬出去,以为他的爬行腾出空间,尽管他自己竭力想控制这种异化,但仍然力不从心。

  人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理解任何人,包括至亲,包括自己。

  我的第三个方向的理解是它当做一则寓言并将其还原:格里高尔是一个工作压力巨大并且任劳任怨的推销员,养活着自己不劳而获的父母和妹妹,有一天他因为一个原因(比如病了,恋爱了,对生活现状厌倦了,等等)决定不再做全家的提款机,他仍然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即寓言里的“变成甲虫”),起先家人还接纳他,但终于忍无可忍,他本人也因自己脱离了主流社会和蜕变的失败郁郁而终。

  在对《变形记》的众多理解中,这只是我的三种,而卡夫卡作品的魅力,不只在于它有多少个面目,而是它让读者看到自己的不同面目。在读到《变形记》的最后,一家人如释重负地去郊游,妹妹舒展她充满活力的身体,我也仿佛与他们一起吸到了新生活的氧气而感到神清气爽。

【变形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变形记作文08-11

校园变形记03-05

绿豆变形记01-02

变形记小学作文02-27

懒徒弟变形记04-06

变形记读后感08-10

变形记观后感11-27

变形记作文1000字07-31

变形记想象作文【荐】12-26

变形记想象作文【推荐】12-25

生命生命读书笔记 狼王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