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思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的作文 篇1
一次在指导学生根据一副漫画《啄木鸟与伐木人》进行习作时,根据这类学生以往说不生动,讲不具体的问题,我打破了说图意——谈想像——编故事这种只运用单方面智能的教学形式, 变单一智能为多元智能,让学生通过说——演——编——改的方式来构思故事:
首先——说。师:请你根据图上画的人物、物件、环境特点等基本要素,理解图画的大致意思。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说出故事大致内容、脉络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指名独立汇报。
学生甲:这幅图是一幅讽刺乱砍伐树木现象的漫画。图上画了一个点着烟的男人在挥着斧头用力地砍伐树木,而一只啄木鸟则对这男人的头啄“害虫”,边啄边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学生乙:这幅图描绘了在森林里,一个伐木人正在不停地砍伐一棵枝叶茂密、生机勃勃的大树,也许是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公愤,画家故意把这个人的头部画成了木头的样子,连啄木鸟也飞来对着他的“木头脑袋”狠狠地啄起来,还边啄边念叨:“这段木头一定有虫……”
至此,学生在凭单一的视觉接触这幅图画之后,所能讲出的就只是一些大体的、笼统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把这个故事丰富完整地表现出来,我借助了多元智能理论多种智能协调发挥,互相促进的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发挥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来帮助其更高效地完成漫画故事的表述。
第二步——演。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演,通过有形有声的表演再现出故事中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即人物的对话、动作,丰富了故事内容。第三步——编。当学生面向全班演出故事时,我根据学生容易漏掉的内容,提醒学生对故事进行再创造,把自己的想像演出来,如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砍树人的心态是怎样的?他诡计得逞后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啄木鸟说这句话时动作的力度怎样?心情怎样?等等。甚至提示学生,再修改时也可以边演边改。本来在说故事时只能说出寥寥几句的学生,却通过这动起来演的过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变化等细节一一生动地表现出来,因此接下来这些学生动笔写出的习作,也做到了内容充实、语句生动,把故事的精彩之处表现了出来。
案例效果与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组合,但每一个人在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却上存在有较大差异。多元理论的创建者加德纳教授指出,多元智能既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丰富,又可以是与教学手段的多角度开发,对任何知识的充分理解都不能要求每个人局限于单一的认知模式或表现手法上。本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氛围,采用自主想象、情景表演、合作修改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结合调动了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以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带领全班分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只作适当的串联点拨,调动了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在这次习作教学中,我依据多元智能训练的思路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的引领与驱动下,扮演不同角色,发展自我智能强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也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又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智能训练方式、不同的探究途径、不同的实践成果的“交互”的“多元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对话、合作与借鉴,学会协同发现、分享成果、欣赏他人的创造,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智能组合倾向与兴趣爱好选择命题与角度,参与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把教师所教的内容与学生想学的内容联系起来,真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为多元智能而教”和“用多元智能来教”的思路尝试。
反思的作文 篇2
花了两节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作文的文体”这个话题,时间的安排还是不够的。我这两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文体不是习惯认为的只有四种,文体是文章的形式,凡印有文字可以传播的表达形式,都可以被采用来进行创造。通过引导,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是有很多疑惑的。特别是讲到写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是也要“符合文体要求”,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对四大文体比较,他们才开始有所领悟。在讲“符合生活情理和逻辑”这个要求上,他们刚开始多半是满头雾水,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平时写作文是无病呻吟式的编造,文章当为“缘事而发”的道理学生没能深入体会。结合文体要求来讲解写作文不仅要内容真实,而且形式也要真实。不管学生是采用“创新”的或者“另类”的文体,还是传统的文体,都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当然,要学生很快把握文体的知识,很好地用在写作上,那是不可能的。应该在熟悉“符合文体要求”下进行写作。在“文体自选”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首选最基础、最基本的文体,而且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像议论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尝试所谓“创新”的、“另类”的文体,特别不要玩那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游戏文字。
反思的作文 篇3
今天,本人执教了四年级一篇作文课《未来的笔》,要求同学们打开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弄清楚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未来要怎么改良这个缺点,所以本次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师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四年级,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比如:未来的笔,他们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笔给禁锢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因此本人在进行《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你
想怎么改良成未来的笔呢?”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
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出的要求:1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胆、合理。2、语句通顺、生动。3、能把故事写具体,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首先要让学生在互相的讨论中想到自己要变的未来的笔的样子,有点和缺点,这样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内心入手抓住他们可以发挥的想象,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去说变成了该事物之后自己该做哪些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做就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变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导比较到位。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文化知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可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生活开拓思维,想象一个新的境界。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
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反思的作文 篇4
一、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作文题重复又重复,千人一腔,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教师没有一个写作教学的系统计划,学生没有一个写作提高的渐递梯度。具体表现为:(1)走马观花。即写作训练跟着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例如: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了课文之后便让学生以景物为描写对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若作为单项训练未尝不可,但如果是为了配合阅读教学而置学生的写作现状而不顾,则劳而无功。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写什么丢什么,走马观花,过目即忘。(2)没有过渡。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根据学生实际,作文教学应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格式正确,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而我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第一次考场作文便将“生动形象”、 “议论抒情”、 “点题扣题”作为评分标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与日俱增,难怪有的学生哀叹:我上小学时好歹写一篇作文就能获奖,到中学我费半天劲也得不了高分。这种没有过渡的作文教学,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初二初三还是讲这一套,学生听烦了,老师讲腻了,而成效甚微。
2.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无计划,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该上作文课了,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直到走进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或老调重弹,或曲高和寡,学生望题生厌,望题生畏,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是简单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不发,疏而不通,越指导,学生的写作越僵化,长此以往,将学生的一点点灵气全磨灭了。再说批改:一是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只看一眼分数便罢。
那是因为老师的评语从小学到中学全是一套话。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师独揽批改大权。讲评随便,无针对性,药到病不除,尽管学生作文写了不少,但写作水平提高却不快。
3.作文与阅读、生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成篇。其次,读与写分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
二、采取对策
对于上述现状,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又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所定计划要确保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客观上行得通,不能成为学生的障碍。计划要细致、明确,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具体。目标、措施既要具体,更要明了,教师要胸中有盘棋,学生要心中有颗子,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奔头。计划还要检查、调整,适时地查漏补缺,以期完善,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这样,畏难情绪自然烟消云散。
2.激发写作热情。学生作文需要热情,而这种热情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的命题要围绕学生最关心的内容来确定,这样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作文指导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牵线搭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冲动。指导前要仔细分析学生作文的症结所在,做到对症下药。
其次,评改作文历来为众多教师所头痛。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要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力争做到教师面批、精批与师生互批、学生共批相结合,提倡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就会兴致勃发,信息反馈快,评改质量高,写作效果好,批改费时少。真正做到“多快好省”。第三,教师适时地写下水文,与学生同写、同批、同改,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上学期本人与学生同时在课堂上用45分钟完成一篇下水文,第三节课上我首先读了我的作文,让学生集体批改,这样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作文课上得生动而又有实效。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次下水文,既可以体会学生写作时的心态及可能遇到的障碍,又可以“逼”着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提高。
3.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排比段的仿写等。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达到创新的目的。再有写作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我年级多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等。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有切身体会,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
反思的作文 篇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五千年中华文化,粹炼出博大精深的唐诗宋篇汇聚为一个个传承的经典。经典是一扇神秘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经典是一扇清新的窗,它激励着每一位寻梦者,传颂经典,“秋之韵”诗歌展示会在秋风中举行了。
为了准备这次展示,老师与同学们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了展示练习课,稿子改了又改,仍旧不满意;队形变了又变,仍旧不完美,总之,就是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同学们为了给班级取得荣誉,都鼓足了力气奋力练习,不信,你听课堂上我们浑厚而有力的声音,看我们从容而淡定的神情!老师也积极参与,把上千元的宝剑拿了出来,这最后一挥,真是气势十足。同学们还穿上了租用了古装,在寒风中卖力朗诵,从精神上我们值得鼓励三位小音乐家也拿出了看家本领,为大家伴奏,结果呢?
展示会开始了,我们抽到了第六位上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同学们却一点也不紧张,大家都觉得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了。终于到我们上场了,同学们摆好队形,在优美的伴奏中开始了朗诵......过了不久,我们位居第四,总第二名,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同学们有些松懈,但我们不争第一,只要努力我们就是最棒的。
“秋之韵”诗歌展示会在寒风中结束了,我们虽然不是第一,但我们收获了勤奋、欢乐。
反思的作文 篇6
五年级第五单元的作文训练是缩写,运用缩写这一读写结合的形式,既可以练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习作指导课讲完以后,我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不足点在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是否学会了缩写?
一、 分层训练,循序渐进
缩写文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交给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缩写,,缩写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在弄清这两点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文段中提炼主要,抓重点、学概括。这样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缩写能力。
二、进行缩写练习
我组织全体学生在一块讨论《景阳冈》的原文,理清文章的条理,每一部分保留哪些内容,学生也都讨论出结果。然后让学生开始动手缩写。
三、自主合作、有效探究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先自主缩写,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以商量交流合作完成,实在不能解决的,拿出来全班讨论。所以在整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反思的作文汇编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