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反思作文

2021-09-18 反思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反思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活反思作文 篇1

  初中生活是这么的紧张,虽然我还是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是在初中这几个月,我应经深深的体会到了来自几方面的压力了。

  一是从老师那里来的压力,二是从家长那里来的压力,三是从同学那里来的压力。

  在初中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师,食堂,图书馆,教师,食堂,图书馆……每天都重复这着三件事,这种规律仿佛是无法打破的,是无法超越的,老师天天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同学们听的都不想听的话了,但是还是要不情愿的应老师一句:“嗯!”

  至于家长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家长那里的压力是最大的,每次回家,也都重复着三件事睡觉,吃饭,做作业,睡觉,吃饭,做作业……而家长自己则是每天坐在牌桌上指手画脚,而他们还曾想过我们的感受?好不容易放一次假,但是时间基本上被排满了,上午补语文,下午补数学,晚上补英语,就这样,我们就只剩下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了。

  而同学那里则是每天对你“相敬如宾”但是你一旦名落孙山之后,他们便会排斥你,恨不得把你赶出这个学校,当考试考砸了的时候,他们便会投来鄙视的目光,心里暗暗的想着:哈哈,他这么差,以后我就不用被老师骂了,一定是他。而当自己考差了的时候,心里便会想,这次我竟然是倒数第一,他绝对抄袭别人的,要不然我才不会得倒数第一哩!就这样把自己身上的过错推的一干二净。

  初中生活就像是一个调味瓶,如果不小心打翻了这本就不平衡的调味瓶,你便会尝到这其中的辛酸了!

生活反思作文 篇2

  一、学生的困惑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每天踏着晨曦上学,沐着晚霞归家,生活非常单调,除了在校上课就是在家写作业,对写作文大多叫苦连天,埋怨没有东西可写,有的甚至边写边数字数,好不容易才能凑齐600字。

  二、老师的困扰

  课堂作文时,也许有的语文老师,会从写作材料的选择、文章思想主题、写作技巧、结构的布摆、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或者要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让学生下笔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虽然字数容易凑足,但内容往往千篇一律,不能体现学生自己鲜活的个性特征。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个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语文老师,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死板,每次习作写得好的学生就那么几个人,大部分学生作文水平难上档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一直在摸索,除了课堂作文外,要学生背记优美文句、写日记、做摘抄,方法用尽,收效却不是很理想。

  三、茅塞顿开

  最近我又重温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这一章节的内容,对初中作文教学内涵有了更深的领会。

  “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字斟句酌,仔细揣摩,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我认为学生文思枯竭的真正原因在于其在单调的学习生活背景下缺乏对五彩缤纷的生活的“真切的体验”。

  四、探索尝试

  因为本期接手了24班的班主任,我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大胆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新探索和尝试。

  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意蕴,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先参与,先体验。

  下面我以写作关于中秋的话题作文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1、鼓励学生表达真挚的感情。

  本期开学不久就是传统的中秋节,在节日来临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德育作业:给自己的老师、亲友编发节日祝福短信,要求学生自己亲自编写,内容要有问候、有感激、有祝福,语言要求优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下面摘录一则:

  因为您的指导,我人生的步伐才更加从容;因有您的关爱,我人生的征途才更加淡定。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24班庞斯羽诚挚地祝福您:事业风顺,合家幸福!

  这短信中流露出的真挚的情感温暖人心,优美的语言流泻如水。

  2、出庆祝中秋的黑板报,渲染气氛。

  黑板报上金黄的圆月,长袖飘舞的嫦娥及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等,相得益彰,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中秋这个传统节日的气氛。

  3、布置学生制作图文并茂的关于中秋节知识的PPT。

  4、做摘抄,抄录有关中秋的名句、对联、诗歌、传说、故事等,了解中秋,体会这一节日的文化积淀。

  5、举办“月圆·中秋”的主题班会。

  6、学生回家过中秋节。

  以上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学生对中秋这个节日有了兴趣,有了了解,有了体验。为了不让学生对写作有心理负担,我并没有透露过要写作文的信息,而实际上我是在为本期的第二篇作文教学作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五、趁热打铁

  过完中秋,学生有了自己对这个节日的真真切切的体验。当他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我便趁热打铁,布置了以“中秋”为话题的课堂作文,不作任何具体指导。要求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学生感到非常顺手,个个“下笔如有神”。

  前面所设计的几个步骤在学生作文中均有比较好的体现,全班五十多篇文章内容异彩纷呈,百花齐放。有节日喜庆场面的描写、有祝福的话语、有嫦娥奔月等传说的引用,有对联、名句的引入,有主题班会过程的叙写,有家人聚会的其乐融融,也有思念亲人的无限愁思,语言表达也很顺畅,优美的文字合着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节拍流淌。

  六、收获与体会

  这次作文教学的尝试,我自己认为贵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作文选材内容及技法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而重在顺应生活的节拍,围绕一个中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自然收获了“真切的体验”“独特的感受”,“厚积”必定“薄发”,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优美的文字自然会流泻于笔端。

  更为欣喜的是在作文教学方面我的探索步伐又前进了一小步。

  通过这次尝试,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顺应季节的变换、校园生活的节奏、时代生活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写作的素材与灵感,获得真切的生活感悟,在切身体验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也许可以迎刃而解,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花更多心思,发挥更多的智慧。

生活反思作文 篇3

  在现代社会,快乐和幸福并不缺少,甚至给人一种俯拾皆是的感觉。然而,当我们俯下身来寻找时,却惊奇地发现,散落满地的原来是一个个迷惑自己的问题和无法突破的障碍。我们甚至觉得,人生就是在逆境中寻找突破,追求理想和快乐。面对那些折磨我们的事儿,我们需要拥有逆境中突破的智慧。

  生活为什么总是不如意,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吗?

  我为什么难以突破现状,是自己的思维陷入怪圈之中了吗?

  我是在逃避生活的本质,还是已经在理想与现实中迷失?

  我为什么总是自卑、没信心,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自信?

  当身陷逆境,心生困惑,不满足生活现状时,我们总会不停地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还可能积极投入到改变现状的行动中去。几个回合下来,收效甚微,一切都似乎没有太大进展。

  我们陷入了生活泥潭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中我们反问自己,生活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其实,人生就像一杯水洒在地面,本质属于清澈透明、无色无味,而一旦落到地面就会被大地迅速吸收,与土壤融为一体。

  不管我们落在哪块土地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和土壤结下不解之缘。不过,很多人都很难辨清一个真相:自己到底是被土壤吸收,还是自己吸收了土壤?自己到底存在于土壤中,还是土壤存在与自己体内?

  生活的全部就在自己和土壤之间,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根本无法分清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模糊的感觉和想辨别清楚现状的欲望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寻找,自己到底是什么,土壤到底在自我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旦我们试着去发现真相,迷惑、混乱、烦恼、压抑、茫然就会随之而来,似乎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阻力束缚住了自己,无法挣脱,更难以超越。此时我们的生命陷入到逆境之中,而任何希望亮光的出现都会使我们对其充满惊喜、欣慰与渴望。

  然而,一切仍然像土壤的厚度那样,很难让自我辨清和穿越。甚至有时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一团糟,好像根本不属于自己一样,还有种陷入泥潭的感觉。我们奋力挣扎,然而一切都像在做无用功,没有任何突破。

  这个时候,快乐与幸福荡然无存,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与迷乱纠缠着自己,既无法掌控,又挥之不去。于是,我们开始在阻力面前思考生活中突破之道:

  我将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己目前不佳的现状?

  自己必须走出哪些思维怪圈?

  如何在失控中学会驾驭?

  怎样在痛苦中把握幸福?

  自己能否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是什么在阻止自己前行的脚步?

  是什么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如何使自己的做事效能更高些?

  如何让弱势的自己变得优秀?

  自己能否成为生命的强者?

  当这些问题都摆在面前时,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原来眼前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就像盲人摸象,所触摸到的并不是一切的真相。眼睛和感觉常使我们的思维陷入偏见之中,所以想认清自我就不能固守一隅,而是应该学着突破思维意识中的束缚,寻找生命中的非常之道。

  对于那些身心陷入困境的人来说,逆境生存智慧就是使其突破困境的非常之道。从逆境智慧中我们会:

  发现自己到底被哪种思维束缚着;

  清楚如何去驾驭失控中的自己;

  明白怎样把握人生的幸福真谛;

  学会如何去塑造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知道是什么在阻碍自己前行;

  弄清自己为什么会陷入泥潭;

  清楚怎么做才会变得优秀;

  懂得怎样让自己突破局限,并一点点强大起来。

  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暂时处境。不管目前的处境是好还是坏,它都充满着各种变数。在面对人生变化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并积极为自己创造改变的条件,才能使变化更趋向于自己的内心期望。

生活反思作文 篇4

  与孩子们一同成长,亦或聆听专家新理念,还是观摩名师授课,都让我们享受到教育的喜悦,体会到教育的温馨,我们的心灵在三尺讲台上得到净化。在聆听、交流、探索中我反思自已的教学实践,深深感悟到: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应让经验成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才由段到篇,怎样让学生将文章内容写具体,不让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畏惧情绪?我认为习作教学应走向生活。

  一、生活中积累——观察。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我们只有从观察生活入手,只有积累好写作素材,学生才会有内容可写。

  如:第一单元习作“介绍家乡的景物”,我带学生走出校园,观察了家乡的桃园、梨园、田野。。。。。。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家乡的美。观察后,马上让学生将看到的美说一说,在学生口述过程中,我再指导学生先整体(远)再部分(近)的顺序有条理地描绘,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看成看春天想其它季节中给自己留下和深刻印象。如:果园中果实成熟后的景象,田野里的秋收,夏日里农村孩子们的嬉戏。。。。。。不同的孩子生活片断各不相同,家乡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学生们能不爱自己的家乡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大多同学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按一定顺序介绍自己的家乡。

  又如:第二单元和习作。我首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对周围的环境展开调查。学生从多渠道了解到自己身边的环境情况,让学生说自己看到的现象,也可说清楚你是怎样获得这些资料的:有听到的,有看到的。。。。。。生活素材积累好了,我们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针对身边环境污染,我们该怎么办?任期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因材料齐全,感受到环境被污染的害处,都想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出一点力。我见时机成熟,就鼓励学生编一个童话故事,写出自己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或将自己调查过程写出来,学生能将自己和真实感受和想法写出来,写完后同桌交流,这样不仅让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还提升了习作的趣味性,让学生增加倾吐的欲望。

  只有在活动中积累了素材,孩子们才能在习作中充满热情,写出自已的新发现,新感受。

  二、提炼生活------积累

  “在工作中起作用的常常不是材料,而常常是技巧”。在习作教学中,我领悟到高乐基这名言的.内涵:当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了一定材料后,仅仅只与教师交流是不全面的,怎样让学生获得一些技能使自已的文章更深动有趣呢?我们教学中应学会开放评价空间,突现活动的过程性,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相结合,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技能。

  教材第三次习作“向别人介绍自已”,第四次习作写一写自已的本领,第五次习作写一写父母对自已的爱。这三次习作都与“我”有密切关系。在习作前,我引导学生观察,抓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典型事例,以便积累写作的材料。为了使学生的作文生动有趣,不趋于流水帐,我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想一想,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积累的哪些好词佳句能更准确地反映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在文本中体会积累,在体会积累中习文。

  如在教习作之前,学习《画杨桃》一文时,我有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老师”及其它同学的动作神态描写。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学生在评价交流中能感悟到怎样将句子意思写得深刻,怎样使句子更深动。上完文章后,我设计了一次活动——老鹰抓小鸡,指导学生观察整体活动的气氛,再抓住一个人的动作,神态进行观察,最后说一说人群中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的场面描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似乎难了一些,但孩子们写的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别有韵味。获得了一些基本技能,在后面的单元训练中,要求学生在介绍自己时,学生都能很好地用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反映出童真与童趣。

  这样将阅读教学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习作活动中来,从而转变以往的教授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合作与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在文本中吸取长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他们写作质量。

  三、梦幻生活——想象。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我们老师就是要做点燃火把的火种,才能更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

  第六次习作是写“未来的。。。。。。”,第七次习作写自己的特长,第八习作写清楚假如我会变,你想变什么?由此可看出编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的世界更神奇,让孩子们的梦想更炫烂。在指导写此类习作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再将自己和想法在全班交流,最后鼓励大家大胆想象,以不同方面写一写自己的梦想,不要让别人帮自己想。不想别人所,而是要自信地说:“我的想法更神奇!”最后,学生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及玩具、兵器等都展开想象,想象各异,课后我们又在全班汇编,给大家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学生有兴趣,有自己的想法,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不正是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习作教学目的么?

  四、美化生活——修改。

  在习作教学中,我始终教育学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次习作后,我都坚持给时间让学生三改:

  (一)自主修改,此环节分两步,第一步是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指在将自己的意图梳理清楚;第二步再让同桌共同修改,在这一步生生互动,能很有效地减少三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理清文章的条理。这样修改后的习作,语句是基本通顺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修改的重要性。

  (二)评点后修改。教师评改学生的习作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实情,肯定文中的亮点,并坚特在每一篇习作中只提一、二点有针性的修改建议,这样中年级的孩子乐于修改,并且修改的目的更明确一些。在肯定中孩子的习作兴趣得以膨胀,修改的兴趣也强烈了,学生可结合教师的评语自主修改了。然后我们集中点评全班中有代表性的习作,教师可直接给评讲文润色,告诉学生修改的方法,用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结合点评体会,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也结文章润润色。

  (三)欣赏中提高。学生的作文一步步在修改中完善,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我们还需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将自己本次习作中最满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大家评一评。在欣赏展示中取长补短,在修改中提高写作质量。

  这样,让学生在回顾中收获,体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习作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与自强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让他们乐于和别人分享快乐,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美好!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发现素材,获得写作技能,展开多姿的想象,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让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口述心声,就不会害怕写作了。

【【精品】生活反思作文四篇】相关文章:

1.【精品】生活反思作文3篇

2.生活反思作文

3.生活反思作文8篇

4.生活反思作文三篇

5.生活反思作文五篇

6.生活反思作文10篇

7.生活反思作文九篇

8.生活反思作文四篇

上一篇:反思作文 下一篇:反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