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作文

2021-03-02 高一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作文 篇1

  周五下午,我从父亲那儿听到了联赛的消息,父亲的声音有些沉,比平时的语速要慢上许多,我立刻意识到:我考得不好。

  但我并不意外,说实话,即使心里仍有些失落。

  父亲说我差十分上三等奖。我眯起眼:十分在联赛中实在算不上什么,一道小题七分,大题二十五分一题,两题不到的小题,半道没有的大题。可不会就是不会,又如何悲伤,如何叹气?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努力,他们运用周末的时间,把每一分钟精打细算好,报一大堆补习班,单看数学,少则一个,多则三四个,每周如此,风雨不改,而我呢,仅仅在联赛前看了三张模拟卷。若说刻苦,我着实比不上。

  忽然想起“总理翻译”80后孙宁。孙宁是李总理的翻译,总理很喜欢“打比方”,比如“壮士解腕”、“天大的事”、“打断骨头连着筋”,要用英语描绘出汉语原文的韵味并不容易,孙宁总能巧妙地运用英语俗语,很自然地表达出总理的意思,外国人一下子就听得懂。

  可若问他这一身本事从哪得来,不正是因为平日里“钻牛角尖”的功夫吗?他的英语老师说:“孙宁平日里总抱着一本字典,看老师翻字典,就知道是新知识,所以经常追着老师问,一直要找到知识点的原始出处彻底弄个明白。你说平日里都这样,哪能不成才?”

  我凝住呼吸:平日里都这样,哪能不成才。

  是啊,哪能呢?

  同做一件事,有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想着别的路看起来好走些,却不曾想过坚持走一条路,磨炼才能铸就成功,就像某些排队的人一样,明明已经站在一队中间,却瞅见另一队人们离开的速度更快,于是连忙换队,等了半天没到自己,回头一看,原本自己的位置身后的那人都已排到顶离开了,于是,又准备换队……如此一来,事倍功半。由此可见不能持之以恒的人的下场。

  相反,那些把功夫都落实在平常的人,在紧要关口,反而从容镇定。不知从哪儿看来的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假若你每天记一个单词,并可以牢牢记住它的发音、拼写、意思,那么一年你就增加了三百六十五个词汇量,一个小学期间就会了两千一百九十个词,初中则有了一千零九十五个词汇,四千多个词,中考够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在何日?功在平时。

  窗外冷风狂啸,我停下笔,台灯留下斜斜的光,金黄色的,明亮而温暖,充满力量。

  联赛,我将继续挑战你。

  下次,我会带着日积月累而来的“功夫”,向你挑战!

高一作文 篇2

  我静静地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几张泛黄的照片,迷人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吸引着我的眼球。晨曦的光辉照在我的头上,闭目冥想,使我不禁在一次回忆起家乡。

  炽热的阳光下,大片大片的绿。爷爷奶奶和邻里们在田里辛勤劳作,只见汗珠在他们的额头上、脸颊上悄无声息的落下,他们时不时用粗糙的手擦拭着汗水,嘴里哼着小曲儿,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那微笑是多么的单纯质朴。那时的我很贪玩,常常和小伙伴们在田中捉蚂蚱,逮蝴蝶,打闹嬉戏。到中午回家吃饭时,脸上衣服上早已挂满了彩。妈妈总会拿着毛巾挥打着我身上的灰尘。脱下裤子,时不时还掉着石子。偶尔,我会嚷嚷着要妈妈带我到院中槐树下,打下槐花,制成槐花饼,香味四溢,沁人心脾。

  故乡的雨,润物细无声。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下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我拿着小板凳坐在窗前,定睛着窗外的雨打在槐树上,雨也飘飘,花也飘飘,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待到我看得不耐烦时,我便穿着雨衣、雨靴在巷中跳来跳去。不单单是我,大街小巷的孩子们和我一样。他们在雨里你追我赶,欢笑声在雨中徘徊。笑声是多么干净明亮,此时,完美地笑声和雨天的雨声成了世间最好的交响乐。雨过天晴之际,我会和伙伴们去田里捉蚯蚓,去池塘里捉泥鳅。刚刚下完雨,用手翻开土地,一股新番泥土的气息迎面而来,刺激着我的嗅觉。再看看田里的庄稼,个个又肥又壮。使我不禁感叹故乡的雨,润物细无声。情深深,雨濛濛,是我难以忘怀故乡的雨。

  故乡的年,热闹非凡。每逢除夕,家家户户一大早就起来扫院子、扫屋、贴对联······屋檐下挂着火红的灯笼在向我们微笑,他们又好似火精灵为我们驱除黑暗。傍晚,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看春晚,畅聊一宿。笑声连绵不断。小孩子们在吃过饭后跑到院子里放烟花、点灯笼。他们个个脸上红通通的,像极了会笑的柿子。烟花声不断,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才欲渐停止。早上,大家相互拜年,年龄大的长辈会给年幼的孩子们发压岁钱。他们拿着一张张红色大钞跑到街上买各种美食、玩具、衣服·······街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买东西的。烘托出过年的热念氛围。故乡的年,使我难以忘怀。

  时隔多年,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个个化工厂、加工厂。我们住上了高楼大厦,屋子里设备齐全,装修精美。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仅仅是往日的故乡。昔日的景象消失在我的视野中,但纵然海可枯、石可烂、天可崩、地可裂,我与故乡依然肩并肩、手牵手,我对故乡之情如磐石无转移。

  睁开双眼,打开门窗,仰望天空,片片白云交织起来绘出那年,绘出我的故乡!

高一作文 篇3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就是用美来诠释一生的人,用诗意和美好来完成了她降临人间的使命。她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笑和惊喜,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大家都十分喜爱。也许就是因为有父母良好的基因和儒雅血统,所以林徽因才拥有傲人的情怀和美丽的容貌,才注定成为民国那个特殊年代与众不同的女子,才成为倾国倾城的才女。

  伴随着每年的花开花落,在书墨香的陪伴下,林徽因渐渐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尚且很容易动情,为了一花一叶,一草一木而欢喜,为了一场夜雨而莫名惆怅。何况是一个多情的人,一颗敏感的心,在那个花样的人生季节,怎能不绚烂多彩呢?

  漂洋过海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很多年轻而又有才华的人都被家里送到外国去汲取营养,徽因也赶上了潮流,登上了开往海外的客轮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少女的心思就像海棠花那般,绵绵软软,而又有无限韵味,那时她便懂得,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这个美丽寂寞的少女,守着伦敦的雨雾,期待着一个美丽的约会。希望在这座城市可以有人陪伴她在烤面包的香味中和咖啡,可以和她畅所欲言品诗品文章。她期待着,寻觅着,希望可以有人在伦敦的雨雾里与她共筑一帘幽梦。她相信有缘的人会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如果童话可以成真,徽因愿意做一次公主。

  邂逅一个人只需要片刻,爱上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如果这辈子没有遇到他,如果未曾将那惊鸿一瞥印在心底,她后来会怎样,没有人知道。

  他们的相逢也许是千年前下的蛊,让人深深沉醉,直到生命枯竭。她是徐志摩诗中走出来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素材和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化的女子,一个现实而梦幻的女子,一个让诗人关心一辈子的女子的`命运中摆脱。

  她喜欢志摩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喜欢志摩那执着的眼神,喜欢志摩浪漫的文字,喜欢志摩的高谈阔论。志摩爱徽因,爱得真诚,爱得热情,爱得入骨,爱得无所畏惧,不计代价,全心全意。徐志摩一度认为,既然自己眼里没有张幼仪,就应该放她离开,让她去寻找自己的真爱。可惜,林徽因不愿与恢复单身的志摩共度一帘幽梦。

  因为,徽因怕了。

  那种爬意也许在徐志摩逼着张幼仪签字离婚时那一刹那就油然而生,她想起自己的年少时代,想起自己的妈妈备受冷落,独守空闺的日子,想起那冰冷而又充满硝烟的童年。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了徐志摩的爱情,不仅自己会活在梦魇中,也会让张幼仪一生都痛苦不堪,更会让一个孩子永远在痛苦与压抑中度过,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这样的恋情是凄美的如同被雨打落的海棠花一样,只余下无可奈何的感叹。

  有人说林徽因过于智慧,所以她的爱情显得那么功利,缺少了张爱玲那种不顾一切。顾虑太多,无法真的爱上志摩,终究不会和志摩在一起。殊不知,正是她的理智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距离的分寸,才能不近不远,让自己存活在诗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梦中。

  这样的一个林徽因,撇开的美艳不说,她的才情是何等地出众,一生的执着和热情必是深爱的人事上,她心中有大爱,大爱往往无言。她蕴含而不露的高贵之感,是积淀,是底蕴,是风骨,有阅历,有见解的人才具备的。她那如兰的气质,是书香,是见地,是智慧,是有大爱,有感识的人才具备的,谁有能轻易拥有?

  所以,徐志摩对她倾心相待,梁思成与她长相厮守,金岳霖为她孤独终老。

  林徽因的生命是鲜活的,她永远地生活在春天,生活在最美的四月天。

  那么,请在四月的清风和花香里闭眼。

  你会看到一个一身诗意的林徽因。

【实用的高一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高一作文四篇

2.实用的高一作文八篇

3.实用的高一作文3篇

4.【实用】高一作文6篇

5.【实用】高一作文三篇

6.【实用】高一作文5篇

7.【实用】高一作文7篇

8.【实用】高一作文8篇

上一篇:高一作文 下一篇: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