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观后感

2021-07-10 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铁人观后感(通用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铁人观后感 篇1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铁人观后感 篇2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在我的心目中,铁人王进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影片《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影片中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旧时的火车站,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历史通过银幕在我们眼前再现。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关键时刻,他能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这种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是啊生活中,生产中就需要这种精神,幸福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拼搏创造的。

  影片中还重点刻画了另一位楷模,他就是刘思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们铁人精神并未泯灭,他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上世纪60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坚,让“铁人”精神永放光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快发展!

  铁人观后感 篇3

  20xx年5月24日,团支部组织了一次电影观摩活动。

  电影《铁人》讲述的是一位石油劳模的故事,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不断的切换时间,由新一代和上一代劳模形象的镜头切换,让我们了解了一种精神的延续。虽然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可还是艰苦的,不会没有粮食,寒冷和饥荒,就像电影中的刘思成这个演员所表现的,一种沙漠综合症,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却远比肉体上所承受的还要痛苦。影片中的王进喜同志说过:“腿软手软没有关系,可心不能软。”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多认识了一位“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同志从小贫苦,但凭借着他丰富的钻井经验与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当时全国最高纪录,19xx年9月,他率领的钻井队月进尺,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xx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曾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他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国家贫血就会让人看不起,我们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一段朴实真诚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员。那次井喷让我看得胆战心惊,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能导致一场重大事故,那些钻井工人个个让我佩服,就算有生命危险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死也要死在钻井台上。可以说他们个个是劳模,个个是英雄。

  石油工人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也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抒怀

  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位“小知识份子”的角色,这位小知识份子当时没有坚持住,虽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许多,双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终生的烙印。晚年还一直在忏悔他当初的决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儿子“刘思成”替他完成他没有完成的责任。

  刘思成是我们这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内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坚定,明了,清晰,他的内心活动是影片情节发展的中心轴,同样是钻井工,为什么这一代和上一代的区别这么大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上一代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纯粹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要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奋斗目标是我们毕生的课题。就像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活。”

  铁人观后感 篇4

  好友很单纯,看完《铁人》后,常在QQ上给我留言,问这问那,可我因为忙,一直没给他回复,下面,我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谈谈对《铁人》这部电影的看法。

  做为铁人工作过的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曾在铁人所在的钻井大队工作过,与铁人的战友接触过,听这些战友讲过一些铁人的故事,正因为如此,看完《铁人》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比较真实,铁人说过的著名的'话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也要上。”其原话是:“有上,没有上,脱了裤子也要上。”电影中并没有特意夸大铁人,给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点真实是人物选择上的真实,在这部电影中选择了一个逃兵——当代石油工人刘思成的父亲小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是泥浆工,钻井离不开泥浆就像人离不开心脏一样,泥浆学名为钻井液,之所以叫泥浆,是因为当初用清水钻井,在钻井的过程中,许多岩屑分散在水中形成混浊的泥水,一口井选择什么样的泥浆类型是根据地质条件决定的,在会战之初,由于不知道地质状况,很难选择正确的泥浆类型,对泥浆工的要求就比较严格,需要24小时观察、测量,其劳动强度是比较大的,而泥浆工又不同于钻井工,是需要有文化人来干的,在会战之初,很难找到干泥浆工的合适人选,所以说在会战之初,泥浆工是最辛苦的,电影中小知识分子躺在泥浆池旁边量泥浆密度的画面特真实,他的腿被冻伤了,承受不住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出了如何看待会战之初时离开的人,电影虽没给出回答,但却通过刘思成的心理变化给予了回答,让人感到社会的宽容,他们毕 竟 奉献过、付出过,应该对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给予肯定而不是责难。

  好友不止一次地问我:“铁人为什么跳泥浆池?他不怕死吗?”这与井喷的危害有关,井喷是钻井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事故,井喷发生时,如不及时制止,会造成机毁人亡等重大事故,其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井喷发生时,要用加重剂对泥浆进行加重,加重剂的主要成份是重晶石粉,其化学成份是硫酸钡,铁人当时打的那口井,井喷发生时,现场无加重剂,危急中用水泥替代,水泥好凝固,必须及时搅拌,在现场无搅拌器的情况下,铁人带头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打完井后,要用水泥将井固住,现在由固井公司来做,会战之初,无固井公司,都是由钻井队完成的。所以井场备有水泥,水泥比重晶粉对人体的危害大得多,所以,当我和我同事谈论铁人跳泥浆池时,我同事说:“他跳的不是泥浆池是水泥池,铁人逝世时才47岁,他少活得岂止是20年呀!” 单从这一点来说,后人就该纪念他、怀念他。

  好友曾问过我,是谁最先叫王进喜铁人的?那是因为打第一井时铁人7天7夜没合眼,感动了当地的老太太,老太太称他为铁人,以后就叫开了。老太太的一句铁人,鼓舞了几代人,铁人已成为一种文化传了下来,正是这种铁人文化,使后代人明白:“生活中需要铁人精神!”

  好友在跟我谈看《铁人》感受时说:“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与富有,更重要的是要超越于物质之上。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我想,这就是铁人精神的真谛吧!这也就是我追寻着铁人的真迹来到这个城市的原因吧!

  铁人观后感 篇5

  对于我来说,王进喜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我的心中铁人王进喜始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去了《铁人王进喜》的纪念馆,使我们知道了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个在60年代的人,今天又一次出现在大屏幕上。我们现在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比铁人爷爷的时候好。铁人爷爷那是用的盆、衣服、裤子……都不如我们现在。我想我们大家也要发扬铁人爷爷说的”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氛 。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比现在充实的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的一代,虽然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信仰,总是觉得生活缺点什么。

  我们大家看一看,铁人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来当“搅拌机”,这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么?我以后一定会像铁人爷爷学习,变成无私奉献的人。

  铁人观后感 篇6

  《铁人》这部电影把我们又带回了那个热情洋溢,但是条件艰苦的年代,吴刚饰演的王进喜充满智慧,胆大心细,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他的钻井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影片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第一代钻井队的艰苦创业过程,深深激发了我们青年内心潜在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新时期,青年人如何继承铁人精神的问题。

  随着新时期青年人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物质化,那些想继承“铁人精神”的人会被人家称之为“傻子”,遭到排斥。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俱在一起,排斥那些崇拜铁人并且想成为铁人的人,于是乎给铁人的继承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片中刘烨饰演的刘思成就是这样一个鲜明的代表,他没有个人的私欲,只是铁人的精神是他所崇尚的,他想坚持铁人精神,无奈同行者太少了,他只能孤单的走在前辈走过的道路上,于是他寂寞了、孤单了、变的少言寡语了,最终患上了沙漠综合症。

  影片紧扣激发和继承这两个主题,围绕着王进喜的无私奉献和刘思成的心灵转变层层展开。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至今为止中国最好的主旋律电影,对此结论我不置可否,因为我很少看主旋律电影,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但是这部影片中王进喜的一神一态确实形象生动,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中。生活经验告诉我,要想成为模范中的模范,首先要会吃苦耐劳,其次是要有很强的精神支柱,支撑自己和团队,最后就是要有团结和鼓舞大家的本事。片中的王进喜把这三点展现的淋漓尽致,身先士卒的行动,饱满的热情,光明磊落的言语,把我心中久别的火焰又重新点燃,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果说铁人精神是那个时代必然的产物,那么如何继承铁人精神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探讨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人也许没有片中刘思成复杂的身世,有的只是对铁人精神的向往,可是同路人太少,于是他们成了孤胆英雄。中国人有个通病,就是三人成虎,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自己思考,人云亦云。当多数以回报为目的的人俱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不否定自己,就只有否定他人,于是这些孤胆英雄更加寂寞了,无助了,抑郁了。人世间最可悲的莫过于:英雄流血又流泪,有时候心灵的折磨比肉体的折磨更加能摧残一个人。片中的主人公刘思成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了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这个最为中国人所忌惮的职业,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思维里,看心理医生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神经病,反正是脑子出了问题,都避而远之。白静饰演的送饭女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对劳模刘思成很是崇敬,当听到他和心理医生的谈话后,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时我不禁的感叹,有时候心灵的无知比脸蛋的丑陋更可怕。当然,医生的疏导还是次要的,任何精神的升华都是自我认识的又一次提升,不是外力所能够左右的,主人公和心理医生短短的两次交流后,医生走了,又剩下主人公自己,他开始思考,开始升华,最终以实际行动完成了由茧化蝶的过程。有时我就在想:其实我们不是没有继承铁人的精神,只是我们没有底气去充实铁人的精神,缺乏底气就像没有充气的轮胎,有也等于没有。

  从开始到最后,主人公刘思成没有任何物质形态和技能的变化,有的只是心理的种种抉择,最终他在无数的抉择中,打开了符合内心要求的那扇门,他踏实了,真真正正的踏实了。如果说,王进喜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那么刘思成就是一种精神的继承,相比之下我更注重于后者,因为这更接近于我们目前的实际。新时期对铁人精神的继承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对铁人精神的认可,要有勇气和毅力与铁人同行。

  铁人观后感 篇7

  本周实业部开展的“弘扬铁人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是孟部长在普遍管理人员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工作拖拉成风的状态下做出的一项思想教育的重大举措。

  虽然以前已经很多次在各类书刊、网络和电视媒体上看到“铁人精神”,能够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早已烂熟于心。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还是使我受到新的震撼,铁人的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这句话仿佛让我想到了“奋斗一百天、精彩一辈子”建设时期。感叹以前在施工现场自然环境恶劣、食宿条件较差、业余生活单调的状况下,实业部全体人员都吃住在现场,坚守在一线,早晨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放弃一切节假休息日,打破作息常规,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精神哪去了。

  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铁人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们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作为一名管理人员,透过学习铁人精神,对照自身的不足,今后我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一是善于思考问题。做为实业部的领导,他每一天要应对许多的问题,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逐一思考处理每一件事。遇到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向领导汇报,让领导来决定哪个方案更合理,可行性更强。这样,我本人的潜力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领导也能在“做选取题”的过程中逐步认可我的潜力,从而使我成为一个受到上级欢迎和赏识的下属。

  二是多做一点,多走一步。在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诸多流程,诸多环节。流程和环节中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作为管理者去规范,去标准化。从这个好处上来说,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就应比别人多想,多做一点,多走一步。

  三是要敢于突破。坚决不能再受他人影响而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四平八稳、得过且过等混日子的态度和做法。要勇于吃螃蟹,因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期望,不能把什么都寄期望于上级的照顾、关心、支持上。

  四要勇于落实。领导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担心因工作跟踪就得罪张三或李四而不去做。抓落实是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解决那些起关键作用的细节问题,成败的关键还在于落实。抓落实,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职责。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

  铁人观后感 篇8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银幕上的《铁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荒漠,饥饿和寒霜袭向我瘦弱的身躯。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我都牢记在心、历历在目。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铭记至深,感动至深,思索至深。

  渺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大雪纷纷,狂风萧萧。大伙儿喝进的是冷风,吐出的是白烟,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只有一双双粗糙的手。40多吨的庞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蛮劲。当钻井将要垮下的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当起了“人肉搅拌机”。他瑟瑟发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袭着他,为了钻井的成功,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熬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熬住了!说他是铁人,他没有铁的身躯,却有铁的灵魂,铁的胆魄,铁的坚韧!黑白转成了彩色,昔日换成了现代,时空穿梭了数十年,但不变的,是铁人坚如铁的精神。刘思成,“小知识份子”刘文瑞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重托,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论日日夜夜,无论春夏秋冬,干完了自己的,便去干别人的。无数人嘲讽他是“傻子”,他不屑一顾,坚持心中的信念,继续向前、向前。

  从牙牙学语起,一切都是鸟语花香,我在小溪里安逸地畅游,无忧无虑。没有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饥寒相迎的考验,我的心早已淡化了。但,漫漫人生路,永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失败。淡化的心就如惊弓之鸟,只能望而却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等待着更大的失败。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失败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继续拼搏。也许,自己的起跑线被拉远了,只能看着别人展翅高飞。可,懒造就虫,勤造就龙。培养出铁的精神,在失败面前永不放弃,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听狂风怒吼,迎波涛汹涌。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是胜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门,走出世界,走出宇宙,当你披荆斩棘,用铁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入睡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息。我仿佛也成了一个铁人,我奋战着,我不退缩,我不言败,直到成功。

  铁人观后感 篇9

  铁人,如钢铁般的人,拥有了铁人的精神,就可以实现任何一件事。《铁人》这部影片,讲述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寻找油田的艰苦生活。

  那时,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外国人耻笑我们没有石油。第一代石油人出发了,他们来到大庆,寻找油田。为了寻找油田,为了国家的复兴,为了新中国的自立自强,他们奋力寻找。严寒的冬季,大雪纷纷飘落,不禁让人直哆嗦,雪下,第一批石油人还在为寻找油田忙碌着。

  由于气温急剧下降,水泥结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纵身跳入泥浆中,用自己的身子来搅拌,向前、向前、再向前……因为,他们有一颗铁一般坚强的心,有一个信念——宁可少活20年,也要为国家找到油田。

  然而,他们白天高强度的工作,晚上的睡觉却是简简单单。搭个帐篷,背靠背,打几个盹儿,就解决了。

  现在想想,如此疲惫的工作,谁会去呢?如此清苦的生活,又有谁能忍受呢?如今,即使是干这种工作,也轻松多了!飞机把工人送到目的地,卡车把机器设备运过去,机械化的生产,人力劳动解放了!

  然而,虽然生活是富裕了,但铁人般的精神却没有了;虽然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提高了,但人却越来越懒了,失去了铁人的意志。就拿我们学生来说,有一些同学,学习上一碰到难题,马上上网查资料,翻看参考答案,根本不愿意多想一想,多动动脑筋。虽然这件事很小,却经常发生,也反映出了我们同学中某些人的怕苦怕累。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学铁人,学习铁人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铁人观后感 篇10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老师说等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没有只身奋战的慷慨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铁人观后感 篇11

  前面是白皑皑的荒原,脚下是一望无边的黑土地。在鲜无人烟的北大荒上,我们的石油勘探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将一座座井架树立了起来,同时也为他们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影片中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们,勇敢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们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井喷了,水泥沉淀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将石油工人铁打的顽强精神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无不让人在观看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脚到头不断涌来。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在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达到极致的现在,还有什么是我们所信仰的,还有什么能触动我们那根早已麻木的神经,还有什么能唤起我们所剩无几的爱国情怀。很久很久我没有找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当我看到铁人义无反顾的跳入寒冬腊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这一刻,我被他那种为了让新中国摘到“贫血”的帽子而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所触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就是我们在心底深深呼唤的。谢谢电影《铁人》。它在我们心灵的荒漠中掘出了水源,让生命的绿洲重新在那里涌现。

  铁人观后感 篇12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随着豪迈的干工号子此起彼伏,一群石油工人们正在用自己的身躯当吊车,一步步将开探设备运上井台。这就是发生在一九六一年松嫩平原上动人的一幕。用现代人的办事方法来看,这纯粹是低级的原始体力劳动,要放在现在,几台大型起吊车分分钟就可以搞定。但就是在那样物质资源极度贫乏,人们连基本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伟大的石油工人用自己的血汗铸就起了一座座井台,让中国彻底摆脱了不产石油的贫穷帽子。也许还会有人说,你说的那些都是那个时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不得已的行为,我们现在机械化,现代化水平那么高,完全没有必要在看这些,学习他们的做法。是啊,也许,我们应该摒弃落后的生产方式,坐享现在新技术的便利与迅捷。但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先烈留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认真考虑过!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顽强精神。

  是的,时代不同了,但是革命的精神我们永远不能忘怀。铁人的精神就像是国旗上的鲜红血渍永远迎风飘扬。在不同时代被赋予新的内容,永远拥有新的意义,与时共进。

  远处仿佛又响起了那雄浑的呐喊:“石油汉子,干劲大呀,老天捣蛋,咱不怕呀……”

  铁人观后感 篇13

  电影《铁人》分回忆和现代两条线,回忆自然是以王进喜等自愿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在大庆发生的事情,现代则是刘烨饰演的石油子弟刘思成在大庆沙漠工作,在思考自我的目标,父亲的目标等事情上得到成长。

  每个时代都具有自我的特色,也都需要一个英雄,一个楷模。王进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不顾病痛,永久都奋战在第一线,以身作则,坚守自我的岗位,安抚不安的同事们,为了让徒弟们吃饱不辞辛苦的筹备粮食,他在工作上严肃,私下里却很可亲,他对自我的徒弟严格,却也真心疼爱他们,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最终熬不住站上的辛苦,偷偷坐上了回程的火车,王进喜在得知消息后,急得四处寻他,却在望见他留下的眼泪,说出那一句熬不下去了之后,将那一句留下的话咽了回去,把得之不易的粮食塞给他,告诉他要好好活。这一刻,王的怒其不争,他的心疼表露无遗,王进喜的形象最终丰满起来。

  电影开头,大片大片满天的黄沙,黄渤一人此刻沙堆上大声呼喊着刘烨,镜头一转,之后便是刘烨沉默的身影,大红色的工服套在身上,与身后的漫漫黄沙行成了鲜明的比较,画面虽然是彩色的,却总显得暗淡。没演几分钟,剧情就进入了回忆,回到1960年,一辆破旧的火车载着王进喜和整个大会战的队伍来到大庆,黑白的画面处理带来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厚重感,那是怎样的环境呢?荒芜的土地不见人烟,低矮的茅草房,呼气成白烟的寒冬,匮乏的物资,没有先进的器械,没有熟练的技术,井架甚至要靠人拉,绳子断了,继续靠蛮力推上去,我很佩服这些人,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信念,甘愿去往这样的地方,为中国的石油行业奉献自我的力量。

  而在现代,身为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一向以自我是铁人一代的后代而自豪,父亲告诉他自我是病退,父亲的老寒腿就像士兵的伤疤一样让他骄傲,可是这一切在他得知父亲逃跑的真相后破坏的支离破碎。他觉得无地自容,觉得愤怒,可这些又随着父亲的离世不见殆尽,只留下对父亲的尊重。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又也许有英雄,刘思成为了寻找使用的赵一林和小米奋不顾身的进入满天黄沙,赵一林对刘思成的维护安慰,亦或者每个奋斗在石油行业的人都是英雄。

  那是怎样的年代呢?我对大庆的印象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在我的心中,大庆,就应是一片瑰丽大气的土地,与黑白大荧幕上下着鹅毛大雪的荒地是那么的不一样,那些人身上脏的看不出色彩的棉衣,黝黑的脸庞又与如今身着大红色工服被日头晒的脸红通通的石油工人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

  在困难面前,像铁人一样,绝不言败,绝不退缩,这大概就是真正的铁人精神。

【铁人观后感(通用13篇)】相关文章:

1.电影《铁人》观后感作文

2.《铁人》观后感范文800字

3.铁人观后感300字范文

4.关于铁人的观后感范文

5.《铁人》观后感作文900字

6.铁人

7.铁人精神初中观后感

8.铁人歌词

上一篇:《火星救援》观后感作文 下一篇:作文:非常小特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