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2022-03-17 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1

  今天上午我观看了影片《马石山十勇士》,使我非常感动。

  影片中讲了,1942年11月23日,日军约两万人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数千名群众被日本鬼子围困在山上。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战士们,在执行任务后经过马石山时,打听到老百姓将受到日本鬼子的屠杀。于是,他们决定留下来解救乡亲们。十名战士掩护一千多名群众撤退。可是,被日本鬼子发现了,并追杀上来。在班长王殿元的带领下与日本鬼子展开殊死的搏斗,战士赵茂亭拿出最后的一颗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十名勇士全部牺牲。

  随着影片结尾的乐曲声,影片也已结束。但我还是沉浸在影片的那种气氛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的革命先辈们他们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他们那种为了解救老百姓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做法让我感到震撼!

  而我作为学生该怎么做呢?在如今吃穿不愁的和平年代,我们要把革命先辈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到学习中来。好好的学知识学本领,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2

  这是一部反映生与死的电影。电影中无辜的生命被侵略者践踏和杀戮,而八路军战士自觉的营救百姓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强势与邪恶的抗争与宣战!正义的行为并不一定以正义的胜利为结束,而是在悲壮的死亡中让人看到正义的永恒与不朽!英子和众多的村民被解救,战士们却必须为自己视为亲人的生命安全而冲锋在前,以死抗击。他们牺牲生命,但灵魂精神却如同再生…“流血流汗留忠魂,百姓念你一万年…”如同我在主题歌中写的这句词,百姓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英雄首先是人,他们本来是普通人,是特定的情境中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使他们成为英雄。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他人的生命,只有真正的战士和特殊信念支撑的人才能具有这样的血性和勇敢,而他们的死亡永远可歌可颂,他们的行为永远具有震撼的力量。在看到和选择这样一个似乎“老故事”的素材作为我的.电影处女作时,不仅仅是抓住“机遇”,更重要的是我身上的血性被勇士们所点燃。如果我们生于此时,我想自己肯定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在创作电影的那段日子,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不断的对话见面,他们进入我的梦中。在很多的时候,我会在写他们的时候和他们一起感受呼吸,我也多次的为他们激动流泪甚至喊唱。我想我至少抓住了我戏中人物的“灵”!

  电影制作钱是重要的,但外因不是唯一的。少有少的做法,小有小的巧妙。我们首先是在演员的选择上下功夫,“有型,特质,朴实,敬业”是我选择剧中角色的首要标准,我要求所有演员和我一起做角色分析,人物小传,拭戏,演小品,提前进行军事训练等等,我的演员们和主创们一样在精神上认可我们是在做一件特别重要的艺术创作。我们的摄制组从开始就被一种正气和创作的冲动而集结了一种少有的力量,这力量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保证,大家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一部“大片”!从精神上我们在小中求大,在拍摄和设计上,我们强化造型的真实,厚重,回避花钱费时间的拍法。70人是我们的大场面,120人是我们最大的场面,但我们在拍法上多角度,多运动,多局部的巧拍,在气氛和节奏上下功夫,在状态和情绪上要力度。实践证明,我们的片子一点不觉得小,我们的切角小,主题思想大,群众场面小,动作场面大;特技镜头少,镜头内涵多;小中见大的主要表现还在于我们对十个战士的塑造,他们几乎都是主演,我没有只突出个别人,而是坚持自己当初《战士》这部片名创作的初衷,把十个战士作为个性化的群体,在他们的争论和集体战斗中,通过他们的语言,个性和不同的死亡去营造他们不同他人的鲜明性格,尽管戏好象有些平均,但最后所有的观者都记住了我们的勇士,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还记住了他们最闪亮的那些个性和场景。

  所谓“平中出奇”,就是我选择和坚持的影调色彩,我坚持用黑白作为主要色调,只有头和尾的现代部分用彩色钩联历史,在电影片头结束前,英子的跑动从彩色渐变为黑白后,其主要故事全部是用黑白来做。这个至今还有争议。但我依然认为,这是我平中出奇的一个“试探”。我想故意使观众在看到电影的时候,感觉是个“老电影”,有久违的陌生感,但更有亲切感,我想向我们的老电影致敬。同时,在看似“老电影”的背后是不断涌现的新思路新手段,新的视觉感受。黑白首先营造了“纪实性”,但我们的动作戏和许多的场景镜头决不可能是“老”的,我们的节奏是紧张快捷的,情节是环环相扣的,气氛是昂扬激越的,风格是诗情浪漫的…特别是我们强化的几场主戏——“吹喇叭与敌拼杀”“小弹弓策马炸敌营”“文化与英子的浪漫”,“亭茂与狼拼杀”,“山峰唱山东快书”这些场景,是我们在“平中出奇”的重要之处。我把浪漫诗意融入最惨烈的情境之中,黑白影调反倒帮了忙,它有种质朴的诗意,真实的浪漫!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3

  “十勇士”为人民慷慨赴死,事迹足以彪炳千秋,其英雄事迹也一直被革命老区人民称颂和缅怀。但直到今天,“十勇士班”的确切番号仍然是个疑问。引发疑问的焦点集中在,两个英雄战斗群体的指挥者同名同姓。

  党史研究者指出,1942年11月,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公安局第三科科长唐次带领警卫连三排组成近20人的小分队在马石山南麓地区与群众一起反扫荡,这支小分队竭尽全力掩护群众突围,最终全部牺牲。而部分被救群众在回忆录中称,“十勇士”是去东海区执行任务回来时被包围在马石山的八路军5旅13团3营7连2排6班战士,班长的名字也叫王殿元。

  乳山市党史志办公室出版的红色文化典藏《巍巍马石山》中记载:战斗结束后,群众在马石山的平顶松下找到了三位烈士的遗体,由于恼羞成怒的敌人对烈士遗物进行了破坏,现场的遗留物品无法证明烈士的部队番号。

  不管“十勇士”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警卫,在革命老区群众的心中,他们有一个共同光辉的名字:“马石山十勇士”。

  对马石山十勇士轮回拼杀护民众、舍身取义建奇功的英雄事迹,革命老区的群众永远铭记于心。敌人撤退后,群众从疏散地返回,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当地民兵还提出了“向十勇士学习”的口号。后来,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乡亲们的含泪诉说后,指示文工团编排了剧目《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和3野第27军也分别在本部队中号召开展向“马石山十勇士”学习的活动。十勇士”的事迹也一直被群众口碑相传,十勇士的精神更被革命老区弘扬和传承。

  著名作家峻青同志当时在海阳县担任文教工作。在危难时刻,他和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及小学教员十多人,巧遇十勇士正在率领第三批群众向西突围,当即随队同行。峻青同志回忆说:我是跟在那位大个子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有问他姓名,至今我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的话 “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耳闻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辛殿良,当时是海阳县粟子沟村的青年民兵。这位历史见证人刻骨铭心的回忆,再现了十勇士组织群众突围的历史场景:“当晚,我们与锁子前村的一百多名乡亲都被包围在马石山上,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个班的战士在组织大家突围。这个班共十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联络失散在山间的乡亲,按行政村组织起来,扶老携幼便于互相照顾,由村干部或民兵带队。在十勇士的率领掩护下,大家一批一批地闯出火网。”在十勇士精神的感召下,辛殿良同志报名参军,英勇作战,屡立战功。他经常对战士说的话就是:“没有十勇士,就没有我辛殿良。”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4

  这个故事我很了解,很深入人心。这是一部感动人,成功的电影。作品主题好,思想好,很有意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这样的影片。

  片名很切题,马石山十勇士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非常真实,非常亲切感人。十个人物话不多,但在救人的过程中都显出了鲜明的个性和感人的力量,印象很深刻,这在一部电影里能成功塑造这么多人物很不简单。而且人物很有趣,比以往很多战争电影他更有意思。

  我是以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的,观众看电影就是要好看,能吸引住他,这部片子主要是故事好,人物好。一部电影能作到这些不容易。

  音乐也很成功,有山东地域特色,电影有浪漫情节,从艺术上很站的住,很悲壮,语言也很有特点,有味道。

  结尾曲值得再斟酌。

  感谢导演和摄制组全体同志的努力。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5

  昨天中午,我看了《马石山十勇士》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了。

  这部电影讲了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班长王殿元带领他的队员小弹弓。周万河等几个人想归团领任务,路过马石山,得知日本人要“血洗马石山”,便决定放弃归团领任务,去救马石山的村民们。他们费尽心机救了许多村民们,但就在这时,日本鬼子发现了他们,这些日本鬼子真是太狡猾了。

  而且这时八路军的人数才只有十个,跟日本鬼子的人数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且选择了为民而牺牲,这种精神使我在电视前也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部电影虽然有鬼子杀人时凄惨的那一幕,但我建议大家都去看,因为这部电影里有着平常人没有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希望大家去学习这些人的品质和精神。

  这部电影使我感触万分!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篇6

  这部片子主题好,很有意义,体现了人民子弟兵和人民最本质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我军”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宗旨。

  电影拍的很有想法,战争细节和战场细节处理的很好。尤其动作戏很好,有视觉冲击力,很像一部有新意的战争动作片。成功的塑造了战士的形象,王殿元,汉阳造,大个子机枪手,小弹弓,英子,包括日军少佐,这些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物的刻画很生动,有新意。很不容易。

  风格化很强,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很有想法,有几场戏很感人。

  你们15天能完成这部影片很不容易,条件艰苦,器材和资金有限,完成的很好。

【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通用6篇)】相关文章:

小勇士11-02

勇士作文700字04-05

勇士作文700字04-05

美丽的宝石山作文03-01

礐石山的石头作文11-21

再生勇士作文3000字07-12

童年趣事之西瓜勇士06-18

片石山房高三作文11-07

河北白石山导游词03-10

马云演讲视频观后感09-07

抗日电影观后感600字作文 美国狙击手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