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02-28 国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作文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学作文 篇1

  中国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她拥有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东方美。因为她有自己非常特殊而又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中国古典文化,不知折服了多少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弟子规》里的句子。全书短短的只有360句话,却诠释了做人的深刻道理。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以前,我吃饭是很挑食的,什么胡萝卜、蘑菇都不喜欢吃。现在,我已经开始吃蘑菇了,因为每种食物都有它独特的营养。

  老师说:受持读诵,静定其中;日日滋养,智慧增长。

  每天都要用一些时间,让自己完全静下来,大声朗读那些中国经典书籍。如果每天都这样去读书,时间久了,就会增长你的智慧。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量也就增加了。

  中国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虽然没多少字,但是你要把这薄薄的《大学》、《弟子规》全部学精学透,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哟!

国学作文 篇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每天晚上我都要和妈妈一起诵读30分钟的国学经典,最近一周我正在读《大学》。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是乏味得很的东西,可在我看来却是那样的绚丽多彩,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如动听的音乐般美妙。

  我与国学结缘,是从进入钢城小学以后,学校在徐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让国学浸润孩子诗意的童年活动,从一年级的《三字经》,二年级的《笠翁对韵》,三年级的《弟子规》,四年级的《增广贤文》,到现在五年级我们正在读的《论语》,无不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让我越来越喜欢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在润物细无声地促使我一点一滴地改变。

  小时候的我,爸妈的宠爱,姥姥姥爷的溺爱,让我从小就无法无天,任性妄为。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当妈妈把切好的西瓜准备递给姥姥时,我看到那鲜红的西瓜被越分越少,就毫不留情地在每块西瓜上留下我的牙痕,当时还为自己的小聪明喝彩,直到学习了“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时,我才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难当,因为他们有的和我一般大,有的还没我大,却能孝敬父母,这怎能不让我无地自容呢?当我第一次把又大又红的苹果拿给姥姥时,大家都说我长大了。我是长大了,是老师用古人的智慧教会了我成长。

  在国学中,我收获了善良与友谊;在国学中,我收获了中华美德;在国学中,我收获了成长。国学经典像朋友一样伴我成长,默默地指引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国学作文 篇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早心,报得三春晖。

  读完这首诗,我有很多感触,或许,大家认为母亲为儿女操劳是应该的,确实,世界上最无私最温暖的莫过于母爱!但是,大家发现了吗?母亲为我们操劳时,皱纹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脸颊,那乌丝般的黑发以快被那白发慢慢取代,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限的,对我们的恩情我们是永远无法报答的。

  母亲,一个神圣的名字;母亲,一个光荣的称呼;当母亲为你精心准备饭菜,为一家人默默奉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对母亲充满深深的感激之情,当你生病了,是不是母亲第一个把你送到医院,可母亲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个劲儿的说:“没事没事,一会儿就好了,”难道真的没事吗?不!母亲只是不想让你担心罢了,她害怕你担心她自己,会影响学习。当母亲责备你时,你会心中不满吗?会认为她管得太多吗?不!她是在爱你!没有一个母亲愿意责备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责备你,但她的心会比你更难受,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母亲吧!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哪怕是帮她洗洗碗也好!

  亲爱的母亲,用任何词语也形容不了你对她的爱!

国学作文 篇4

  记得初读《论语》和《孟子》时,是16岁,还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从老师嘴里得知,“四书五经”那玩意儿是相当有份量的东西。出于某种需要,大体看了遍《孟子》和《论语》。

  读完《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一些大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边,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个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总得说来,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想尽一切办法去他那里读书,因为那里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

  《孟子》,我觉得孟子很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那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君子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不赞成。有评论家说他思想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的基本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了,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儿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个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

  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我的这些看法也只是惹得老师生气。用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因为我只是晚生。

  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我是很佩服的,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包罗万象。朱熹说,往井底一看,就能看到一团阴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出于好奇,晚生我也往井里看了看,却看到的是我的人头。我想可能是由于宋朝的井太深了,看不见人头。当然,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肯定是行不通的,要用到一定的几何光学。当然,要朱熹一下子推出几何光学,这也是不可能的。可怪的是咱们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不容易出自然科学家。

  《百家讲坛》捧红了刘心武,承认了他红学家的身份。而研究《红楼梦》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我觉得这不甚妥当。等到层层揭开了她的面纱后,她的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红学热把她逼进了死胡同,不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

  晚生看国学便是如此,不知您意下如何?

国学作文 篇5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国数百千年人的智慧。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中成才。在看完《国学经典小名士》之后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对人类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

  比赛第一环节是“我爱记诗词”古典诗词、名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恍然之中,我也成了一名优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过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我坐在一辆古代的马车上“吱呀吱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眼映照的微红,叫我怎么不停下来望几眼?“小林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夜晚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上酒兴正浓,萧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心爱的人跳着心爱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做一日多情公子?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的音韵之美,天字之丽,在悠长的时空里摇曳,芬芳妩媚,萦绕在我的心间,回想在天际……

  而在中国民族的历史上,千年的腥风血雨,曾近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家独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我们要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指引我们前进,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此骄傲,发扬国学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国学经典小名士让我们一起在对经典的践行中,不断前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多读书。读国学经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欲宣启义,必先读其书。让国学经典带领我们每一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向梦想前进,超中国梦前进。国学经典,必世代相传。

国学作文 篇6

  今天,周老师教了我们《弟子规》中的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告诉我们听到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应该立即回答,不能迟缓,父母叫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但是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没有这样做,有时候爸爸妈妈叫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不理睬。

  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叫我到楼下去给他买烟,我说不想去,爸爸叫了我几次,我还是没去,爸爸非常生气,最后我还是很不高兴地去了。

  还有一次,放学回到家妈妈叫我赶紧写作业,我说等一会儿,我想玩一会儿,妈妈说做完了才能玩。我很不高兴,慢吞吞地把做把作业本拿出来写,这样是不对的'。

  我觉得爸爸妈妈的爱是那样伟大,那样无私,难道我们就不能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爱吗?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决定就从这一点做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以后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爸爸妈妈为拥有我们而感到骄傲、自豪。

国学作文 篇7

  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学习《弟子规》,其中有一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回家吃饭时,我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吃饭时,大部分男士和少部分女士都要喝酒呢?”妈妈亲切地说:“因为这是中国的酒桌文化。”妈妈还告诉我,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无酒不成席”。妈妈话音刚落,却听见我大声地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妈妈被这句话逗乐了,夸我把国学记得真好!我说:“本来就是嘛,有时候跟叔叔阿姨吃饭,他们逗我请我喝酒,我都会大声的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我问妈妈:“你说吃饭喝酒是中国酒桌文化,吃饭时我发现没喝酒的人话少一些,是不是他没喝酒,要说的话就藏在酒里面,要是喝了酒,话就随着酒跑出来了。所以他喝了酒,话就变多了。”妈妈听了哈哈大笑:“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呢!”

  我知道适当喝酒有意于身体健康,但喝多了就会对身体有害,喝酒后不能开车,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国学让我学到了非常多的道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爱学国学!

国学作文 篇8

  烈日炎炎的暑假,每位同学都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雪糕,而我一个老师的孩子却要饱尝《弟子规》、《三字经》等书籍的折磨。因为妈妈说这是中华的国粹要好好背背,可这枯燥无味的东西,虽有些押韵但还是深奥了点,背诵时老出错。

  回想这段路程是漫长的。刚开始,我带着不情愿的态度去看去背。正如走马观花,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妈妈没法买来了DVD片让我观看。呀!拍得可好了,里面不但对押韵的句子有所旁白,还配上表演呢!让我百看不厌,我越来越感兴趣,便认真地把意思和原文对照。这一看,不得了,古人可真厉害啊,居然能用简单的句式来表达意义深远的道理及见识。

  在这众多句式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说来你别笑啊,刚开始我还以为香九龄能够独立复习功课呢,后来看了解释才明白,说的是黄香在九岁时能够替父母亲暖被窝。他的孝心和孝行是我不能比拟的。现在的我就像千百万个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谁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啊!想到前几天,自己先睡着了,而妈妈只好替我收课本。妈妈为我做的这件事,我不但不感恩,还跟她生气,因为语文课本妈妈忘记放进书包里。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我不该这样对妈妈的。

  是啊,黄香的事迹让我自愧不如,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却让我体会到当母亲的辛酸。我的妈妈为了让我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把我带在了身边学习。一下课妈妈就给我送水送面包,就怕我挨饿。学习上,妈妈经常嘱咐老师要如何严格要求我,上课多注意我的精神状态。做作业时,妈妈总是在旁监督,怕我头埋得太低,眼睛弄坏掉。妈妈虽然没像孟母那样剪断织好的布,但她也是苦口婆心地劝我要一心一意地读书写字学东西。就拿练琴来说吧!妈妈总是陪坐在我身边,帮我数节拍,打节奏,老怕我弹错。我一弹错,她就叫我暂停看她示范。如此反反复复,真是无聊极了,但妈妈从不放弃对我的督促。一贯骄纵的我,则不依不饶地折磨着妈妈,有时故意弹错,有时乱弹一通,有时则赌气不弹或假装生病。可这一切问题,没能淡化妈妈让我弹琴的决心。妈妈依然如故地跟踪、指导、示范、陪练。直到现在为止,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良苦用心。

  我真该感谢国学,感谢《三字经》和《弟子规》,我对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对自己是个炎黄子孙而自豪。

国学作文 篇9

  生活中的国学,我爱国学,读国学,品国学。

  这是充满国学的一天……

  “叮叮!”谁呀?我不耐烦的去开门,原来是同学呀!“你来我家干什么呀!”我有点生气了,可见她嘻皮笑脸的样子,我顿时火冒三丈,跳得老高:“你……你……”同学的脸立时严肃了起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这样是不对的。同学摇了摇头给我上起了课,我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好像做了什么错事似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在家中,我和同学在读书,我越看越入迷,竟忘了动笔积累,同学摆了摆手,又指了指书说:“不动笔,不读书,动笔是看书最重要的一部分,你怎么能这样呢?”我一手赶紧拿起笔,一手捧磁卡热乎乎的小脸儿,心中一股羞愧感油然而生。

  不动笔不读书。

  中午吃饭时,“妈妈,今天为什么吃这些!”我极不情愿地把一盘炒白菜吞下肚,同学见我挑食的样子,又当起了小老师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你可不能这样了。”我羞得脸都快埋在饭里了。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同学回家时,“再见,谢谢你今天提醒我这几点,我一定会牢记的,成为一位国学文化优秀的人!“拜拜”。

【实用的国学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国学作文8篇

2.实用的国学作文5篇

3.实用的国学作文四篇

4.实用的国学作文4篇

5.实用的国学作文9篇

6.实用的国学作文六篇

7.实用的国学作文三篇

8.实用的国学作文3篇

9.实用的国学作文7篇

上一篇:国学作文 下一篇:国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