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08-21 国学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作文 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四大名著,《论语》《孟子》《弟子规》《周易》都会让我们明白很多,让我们受益终生。

  《周易》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讲诚信,因为对人最有帮助的就是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所在。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只有人人坚持诚实守信,才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正能量”。

  《孟子》中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经受磨练,并且不能退缩,要勇于面对失败,在失败、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让我受益。一个人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所以在学习方面,一定要学思结合。

  《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需要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听从父母的教诲,不顶嘴,不插话,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国学经典,他们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国学就像一杯香茶,我们要去细细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华。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国学经典来充实自己,真好!

  现在我读的国学经典还不多,但以后我一定会经常阅读,从中悟出更多的道理,这些道理会陪伴我终生。

  多读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成长吧!

国学作文 篇2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活动——国学培训。我早早起了床,一直问妈妈:“妈妈,什么是国学啊?国学学什么呢? ”妈妈神秘地说道:“等你去了就知道了。 ”

  来到德州市图书馆,一进大门我就看到一座人物雕像,妈妈告诉我,这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孔子。 “现在你们在学校里学到的讲礼貌、助人为乐就是孔子古时候提出来的。 ”

  在图书馆二楼的尼山书院,教国学的张老师教我们背《三字经》,这可一点儿都难不倒我,因为我从学前班起就会背 《三字经》和 《弟子规》了。

  随后,我们穿上了汉服,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对孔子行了拜师礼,并学习了应如何向老师、父母行礼。没想到,古人比我们有礼貌多了,我在家从来没有向爸爸妈妈行过礼,感觉真是惭愧。

  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我,国学经过五千年的传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懂礼貌、孝敬父母的孩子。

国学作文 篇3

  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孔子的“克己复礼”等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

  学国学,懂礼仪,启智慧,使人彬彬有礼,素养良好,潜移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且充满了正能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连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就像校园里时有的起外号现象:像王姓同学叫人“小王子”还算好啦,可是姓刘呢?能叫人家“小流氓”吗?还有史姓同学,总不能叫人家“屎壳郎”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这种不文明的外号,就算是玩笑也不应该有流行的土壤。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做人要有仁爱之心,如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敬重你。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有一个叔叔踩到一个阿姨的脚,阿姨尖叫着:“看你!你踩到我啦!”叔叔说:“谁让你的脚放的不是地方。”阿姨说:“你咋恁不长眼!”叔叔开始发飙了:“臭不要脸的,嫌挤,自己开车呀?谁让你挤公交啊!”顿时车厢里充斥着谩骂声,很不和谐。

  假设一下,叔叔先说声对不起,阿姨说声没关系你也不是故意的,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是呀!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生出一份关爱,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误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快乐、和谐!

国学作文 篇4

  自中国实行了合校的政策,一切似乎都不同了。没有了三本院校但是一切改变了吗?没有。

  没有了三本院校这个名称不代表没有了三本院校,只不过现在的三本生拿的是二本的毕业证而已。三本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与青岛大学合并后改名为自然科学系,然而教导的老师没有改变、师资力量没有改变、学习氛围也没有改变。它改变了什么呢?只不过有了别样的名称而已。

  青岛大学正式申请了一本大学,而在三大校区内又有多少二本和专科。青岛大学与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之间只隔了一道“青大一路”,然而两校的师资力量差别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在青岛大学里四处走动你会发现在上晚自习的人少得可怜,图书馆里的几位也是为了考研而在奋斗。学习氛围十分淡薄。中国海洋大学呢?可能一个教室都装不下所有人,为了听课的时候有位置坐,有人宁愿自己饿肚子先去教室占位,然后等着另外几位同学吃完后把吃的东西给他带来在教室里面吃,这样的学习氛围,怎么比较?在中国海洋大学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而在青岛大学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玩上。

  合并学校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自然也有糟糕的地方。像上文所提的青岛大学,合并了周围的.大部分二本和专科学校而自身的力量并没有得到加强。而浙江大学可谓是强强联手: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共同组合使浙大实力迅速提升,虽然位居北大、清华之后但是“211”第三的位置是不可能被替代的。浙大校长曾经说过:“我们要保持‘小三’这个名次!”浙大的强强联手不值得深思吗?

  如果中国学校都想浙大这样中国发展就不用担心了!

国学作文 篇5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山东省国学小名士诵读电视大赛》,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古诗大比拼。

  ”请说出带有江或湖的诗句,不能重复。前几轮选手们都对答如流,随着诗句越说越多,有的选手开始重复败下阵来。最终一位大姐姐赢得本关第一名。我挺佩服她的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就把诗句背了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她要下多少功夫呀!我觉得自己和她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

  接下来,“美德大考验。”通过就餐考验她们谦让的美德。

  餐桌上有六个人,但每次上的食物数量只有五个,看看他们六个人怎样分食。还考验她们和长辈一起进餐时的礼貌用语等,她们表现的都特别棒,我是自叹不如。

  通过观看《山东省国学小名士诵读电视大赛》,让我觉得经典诵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诵读、熟背诗文,让我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

  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提高修养。提升我们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同学们我们一起培养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吧!

国学作文 篇6

  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从口头创作的民歌到贵族祭祀的乐歌,口中喃喃地念着这五百多年的人间百态,心中有然而生的敬仰与盎然,似细水,长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好一个痴情人!

  独立风中,仿佛自己所怀念的恋人真的就在河的那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只要心中还保留着那份强烈的感情,道路漫长难行怎样?崎岖难攀怎样?坎坷回旋又有何妨?

  大片碧绿的蒹葭和痴情人内心积攒的感情相交融,和痴情人离情别绪的感受相一致,于是,蒹葭成了离爱情最近的植物……

  芣苡

  找回洒遍山村的每一个角落,被青葱的树木掩映的山坡无处不洋溢着生气。添加妇女兴高采烈的前去采集芣苡。

  时而拾起掉落地上的芣苡,时而一把一把的从茎上捋取芣苡,时而手持衣襟兜着摘来的芣苡,时而把衣襟把衣襟掖在腰间用来装芣苡……

  怎样清丽明朗的意境!

  怎样愉快喜悦的心情!

  怎样热爱劳动的人民!

  低眸,继续浅吟这首回环复沓的小诗,哦不,是这首赞歌——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撷之……

  君子于役

  都说,黄昏最容易勾起人们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鸡儿回窝,牛羊归圈,有一次沐着夕阳的余晖远眺,服役的丈夫却依旧不知归期。山村妇女那深深切切的思念谁人知?那无可奈何的愁烦谁人懂?只一声深情的呼唤冲口而出:“曷至哉?”

  只是,战争的残酷,征伐的频繁,又怎是一个山村妇女所能左右的?满腹惆怅,满腹惦念,即使喊出,天各一方,又怎能听见?

  闭目呆立,那迷离怅惘、深沉绵渺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呵!干吗苦苦的追寻所谓神圣、所谓深刻?看看手中的《诗经》,不正是么?听听“雎鸠”的欢快鸣叫,闻闻“东山”的战火硝烟,看看“七月”的悲惨生活,在《风》、《雅》、《颂》的每一个角落,感悟——不朽的经典!

国学作文 篇7

  岁月的梭子已在历史的诗篇中悄然划过,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智者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消逝的是他们的躯体,不灭的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又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留下一部又一部震憾思想,冲击心灵的文学著作.时代的钟声已在21世纪的今天深沉敲响.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作为一名正中学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国学经典,应该如何利用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财富?毫无疑问,应该学习,继承,发扬!

  清晨醒来,手捧《归去来兮辞》,站在校园的柳树下,让自己的精神伴随着清爽的晨风,放飞到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思想沉淀在熙熙攘攘的世俗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这豪迈,都是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与体验.这便是文学的魅力,这便是国学经典的魅力,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思想!

  国学经典就是如此的具有张力.诗行意味着宽度,诗人意味着高度,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读者构成了长度,不朽的国学灵魂让三维空间充满了文学的智慧与灵性.汗青似乎依旧淡淡渗出,优美的重章叠句,用思绪凝成的经典却跨越数十个世纪抵达心魂.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只不过缩短了物质的距离,而国学经典却打通了连接古典与现代的时光隧道,使我们的心灵有一个端口,能与千年前的先哲和智者对话,与千年前的智慧和思想产生共鸣.所以,请不要闲置这个宝贵的端口,拂去积满的灰尘,去细细品味这古老却不陈旧,遥远却依旧教育世人的国学经典吧!

  让我们从日常做起,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我们的言行守候国学这片泛土,用我们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使民族的精魂万古长青!

【有关国学作文汇编7篇】相关文章:

1.有关国学作文汇编8篇

2.有关国学作文汇编八篇

3.有关国学作文汇编5篇

4.有关国学作文汇编十篇

5.有关国学作文八篇

6.有关国学作文4篇

7.有关国学作文3篇

8.有关国学作文10篇

上一篇:国学作文 下一篇:国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