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的高下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唐代诗人杜牧说:“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由此可见立意高远的重要性。相同的题材,由于立意的高下不同,文章的品味格调也大不相同。立意高的文章往往能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并在文中显露出健康高尚的情趣。
每一次回乡,都让我既兴奋又失落。
最近一次回去已是大半年前的事了。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习惯性地失眠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儿清早起床,搭车乘船,几经辗转才来到离开时的渡口,踏上了熟悉的小路。(四周静悄悄的,远远地传来几声鸟鸣,齐人高的杂草在微风中窃窃私语。偶尔有一颗小石子,被我匆匆的脚步声惊醒了,蹦蹦跳跳地朝着下坡滚去。安静是故乡独有的风情,可此时它那么静,静得让人心疼。)
走累了,抬起头看见故乡安然地横卧在山谷中间,记忆里那个模糊的影子在视觉的填补下愈发清晰,我突然间便又有了力气……
(生了锈的钥匙和锁紧紧扣合在一起,像乱世中久别重逢的恋人。轻轻一推,岁月累积的灰尘便簌簌地落下,淡淡的霉味涌出来,与午后新鲜的阳光无声地碰撞。我站在门口,看着屋内的家具依旧是从前一样的摆设,头顶上的燕窝空空的,却也还是原来那般模样。不知道是什么改变了,有什么,偷偷离开了。)
我家是整个村子中最先盖平房的人家。那时村里有四五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每当盛夏来临、燥热难耐的时候,几个小鬼便会在太阳落山后一齐聚到我家。吃过晚饭,舒舒服服地冲个澡,爸妈早已将专门准备的草席铺在了天台上。大家伙儿光着身子躺上去,一边啃着凉水浸过的西瓜,一边欣赏着夜色,含糊不清地讨论哪颗星星最亮、最大,哪颗星星好像动了一下,谁刚刚指了月亮晚上会被割耳朵。有时会有一只蚊子路过,小家伙们就都不作声了,一个个凝神屏气,只剩下蚊子还“嗡嗡”地叫着。忽然蚊子的叫声也没了,紧接着的便是“啪”的一声脆响,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我曾固执地认为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在老家的天台上,可如今那儿却长满了地皮,砖砌的栏杆上满是岁月爬过的.痕迹。无数个炎热的日子都只剩下了回忆里的余温。
房子建在山脚下,父辈们的脚印遍布大山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在山里挖黄姜、山药、野百合和各种野菜,也开垦荒地。他们一边享受着大山的惠泽,一边想着挣脱大山的束缚。他们成功了,于是草木越长越盛,在寂寞的山上深深扎根。山里长着一棵很大的杏树,记得有一次我壮着胆子进到林子里,爬到了杏树上,开始并没有什么感觉,然而当我打算爬下树回家时,我愣住了——呼呼的风声在耳旁回荡,脚下的灌木林咝啦咝啦地摇晃着,仿佛有什么隐匿在其中,伺机欲出。恐惧在脑海里炸开,我不由自主地抱紧了树干,大声呼喊父亲。每喊一声,恐惧就更甚一分,父亲赶到时,我已是声嘶力竭。我终于意识到,大山变了,它在排斥每一个曾抛弃它的人。
只是在故乡小住了几天,很快我又踏上了那条小路。回头看到老屋静静地立在那里,有一瞬间觉得它也在看着我,我们的目光对接,恍若隔世。我不愿去想老屋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像屋檐下的那个燕窝。时间过了那么多年,当初的燕子早已老了,老得飞不动了,小燕子也飞走了,留下冰冷的巢,空空的。
不知道是我远离了故乡,还是故乡远离了我。
点评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那么回到故乡或许就是逆流而上、回溯生命的最佳途径之一。作者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重回故乡,却惊讶于故乡的变化(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我们总是期待着故乡能保持记忆中的模样,期待它随时敞开怀抱接纳我们的回归。然而作者却体味到了不一样的感受——在我们远离故乡的同时,故乡也远离了我们,排斥着那些抛弃它的人。人与故乡之间有着双向的情感关联,忽视这种互动的人,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作者文笔细腻、思考深入,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见地。
【看着故乡远去作文】相关文章:
3.远去的童年作文
4.远去的烦恼作文
5.远去的声音
6.远去的背影
7.用余光看着他散文
9.致远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