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文

2021-02-26 河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河南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河南作文 篇1

  我是一个来自河南沁阳的小男孩,今年9岁,虽然只有9岁,但却比有些五年级的个子都高。

  小时候,我长得又白又胖,像是一个洋娃娃,可是现在皮肤有点儿黑……妈妈喜欢我的这张小嘴,说睡觉时,小嘴就像花骨朵。爸爸则喜欢我这双火眼金睛,说是比孙悟空的眼睛还亮。虽然我的鼻子有点塌,每次捏都捏不起来,但是一位阿姨却非常喜欢,说我的鼻子比警犬还灵,还给我点过两次赞呢!

  我喜欢打枪、打游戏、看书,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乐高玩具。前几天,我过生日,妈妈带我去超市给我买了一个468块的乐高玩具,我兴奋不已。在路上,我不停地催促妈妈骑快点儿,可妈妈却说安全第一。

  一到家,我就迅速地打开包装,立刻组装。我想象我拼成的飞机在天空中翱翔,拼成的汽车在田野里狂奔,拼成的摩托车在城市中穿梭……我越拼越入迷,有时候竟忘了自己在哪里。

  不过我也有不少缺点,我每次作业得不了100分,是因为我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经常和同桌说话。星期天不主动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妈妈说我是个“大懒虫”,我下定决心: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完成作业,摘掉“大懒虫”的帽子。

  这就是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河南作文 篇2

  我国因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许多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形式——方言,如闽南话、东北话、山东话、北京话、河南话等。各具特色的方言是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同的方言中的音调和标识性语言成为地域文化的典型符号。“这疙瘩”生长的是东北人,山东人是好“伙计”,河南人常在嘴边徜徉流动滴落的则是一个“中”字。

  我以为,在所有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语言中,河南人的“中”如果不是最具深层文化底蕴的,起码也是最具文化底蕴的标识性语言之一。

  河南人喜欢“中”字,爱讲“中”字,讲的时候甚至还带着几分得意和自豪。有的时候不假思索,讲的率直,率直中隐约着豪情;有的时候锵铿有力,讲的气度非凡,气度中充满着中肯;有的时候和风细雨,讲得随意随缘,随意中显现着包容;有的时候充满疑虑,讲得委婉,一个“这会中?”真切地表达了“我”的人生态度和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中”之内涵是丰富的,丰富的鲜有可比,“中”的形式是简约的,简约得无以复加,“中”是富有的,也是干练的,因丰富而见厚重,因简约而透射凝练之美,形式和内容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实现了高度的和谐,真是“中”。

  “中”是一种地理区域的宣示。“中”是“当中”,“中间”、“居中”、“正中”的意思,看看今天的中国版图,河南几乎不偏不倚地雄踞中央,历史上古代九州,豫州居中,八州朝圣,至今“中原”依然故我地仍旧是河南之代称。我们的国家叫中国,其简称就是一个“中”字,如“中文”、“中方”等。河南人说“中”的时候,也就是在向世人宣示了自我——“明白吗?我是中国人,我是河南人,来自中华文明的故里!”,在河南人说“中”的时候,没有一丝的自卑,沁溢着的却是几分快意和自豪。

  当河南人说“中”的时候,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哲学信仰。“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适度,矫枉但不过正,恰到好处……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中”是我们认知客观和人生道德实践的双重标准和目标。认知事物要不偏不倚,从容客观;为人处事,不失偏颇,不走极端。凡事之要务在酌“中”,立“中”,为“中”。河南人之所以把“中”挂在嘴边,对“中”的厚爱和执着追求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厚爱和追求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因为它契合了河南人厚重而有容的品性。

  当河南人说“中”的时候,既表达了自己对客观的'人和事所持的立场和看法,在别人征询意见时,一个“中”字,同时也包含着对对方的一种肯定和赞许,那意思是说你对事物的认识不错,干得不错,很有本事,做的事中规中矩,得体适度。这种既善于表达个人意见,又特别注重肯定赞美对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实践,也当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在河南人这里已经存在了几千年,风行了几千年,恒长持久,生命鲜活,其原因就在于它作为河南人的一种文化伦理信念一直在涌动着、生发着。

  此外,当河南人表达“中”、阐述“中”的时候,又何偿不是一种提醒呢?既提醒自己,又提醒别人,做人做事以“中”为本,认识事物不偏颇,为人处事不偏激,干事创业不偏废,中庸守道,中规中矩,中标中的,中正和谐。这也正河南人的人文文化精神。

  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河南人与“中”得到了粘合,是河南人选择了“中”,还是“中”选择了河南人,抑或相互倾慕、一见钟情,由相互吸引而自然地走到了一起。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谁选择了谁的,选择本身都透射着智慧的光芒,结合得如此紧密、天衣无缝,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河南作文 篇3

  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又名商丘博物馆新馆,是中国首座集中展示商文化历史文明的博物馆,也是商丘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AAAA级景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西邻华商文化广场,南临华商大道,周围毗邻燧皇陵、阏伯台、商祖祠、宋国故城、三陵台、文雅台、开元寺、八关斋、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张巡祠、应天书院、侯方域故居、归德府文庙、穆氏四合院等著名文物古迹。

  商丘博物馆总占地面积74000平方米(约110.4亩),总建筑面积29672平方米,展厅陈展面积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800余件。20xx年12月奠基,20xx年开工建设,历经6年,于20xx年5月18日试开馆,6月6日正式开馆。

  商丘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构思源于商丘古城,完美地表现出古城“外高内低”之布局和“城压城”之结构的典型特征,体现收藏、陈列、展示中国商文化的“浓缩之城”这一概念。

  进入商丘博物馆,先由面向华商大道的大台阶和坡道登临堤台,沿大引桥凌水进入博物馆序言大厅。站在大厅上,可居高临下俯视十二米高的序言大厅背景墙,领略由“玄鸟生商”肇始的神秘、厚重、悠远的中国商文化历史。从序言大厅下至一层大厅,就进入了十八米通高、象征商丘古城的共享大厅,自下而上沿坡道可以陆续参观各个展厅。到达屋顶平台后,站在四角的眺望台,可远眺阏伯台、商丘古城、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等周围历史文物。

  进入商丘博物馆,我们可以先由面向华商大道的大台阶和坡道登临堤台,沿大引桥凌水进入博物馆序言大厅。站在大厅上,我们可居高临下俯视12米高的序言大厅背景墙,领略由“玄鸟生商”肇始的神秘、厚重、悠远的中国商文化历史。从序言大厅下至一层大厅,就进入了18米通高、象征归德古城的共享大厅,自下而上沿坡道我们可以陆续参观各个展厅。到达屋顶平台后,站在四角的眺望台,可远眺阏伯台、归德古城、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尽抒怀古之幽思。

【关于河南作文3篇】相关文章:

1.关于河南的作文

2.关于河南的作文:我的家乡河南

3.关于河南信阳的作文

4.关于河南高考作文

5.关于河南小吃的作文

6.关于河南作文三篇

7.关于河南作文四篇

8.关于河南作文10篇

上一篇:河南作文 下一篇:河南洛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