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作文

2022-01-19 合作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合作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合作作文 篇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合作正日益加剧,只有合作才能谋求快速发展,繁荣昌盛。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一件事的,要通过与别人的合作来完成的。俗话说“兄弟一心,齐力断金。”合作给了人向成功的指向标。它会激起人的斗志,也会在失去信心的同时受到鼓励,让人继续奋斗。它也会让人发扬自己的长处,让别人的长处来弥补你的短处。不过大家一起合作,有时也会闹矛盾的。其实,一次成功的合作并不难,只要你有自信,对别人有信心,在合作时,彼此合作默契,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又何愁不成功呢?

  当你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喜悦的时候,那份感觉是特有的,那份促进也是特有的。合作即是团结,合作即是力量,合作逆发出团结的精神。合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往往合作会使人更加努力,为了成功更加奋进,为了成功更加进取。在球场上,如打篮球,踢足球,羽毛球双打,网球双打,乒乓球双打等等都要合作来完成,都要合作来获得成功。像踢足球,巴西他们不光是有好的球员,还有很好的合作精神,所以他们能够踢得那么好。让成功之花在合作的土壤里盛开,让成功的清泉在合作的泉眼中喷涌,让成功的山鹰在合作的蓝天中翱翔。让我们拥有合作,拥抱成功吧!

合作作文 篇2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比较自由的句子,一般来说,骈句之外的句子都可看成是散句。骈散结合,指的是骈句和散句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也会呈现长短句的形式,使文章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了文章的韵律美。

  在冯骥才的《泥人张》一文中,有两个片段很精彩: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2.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张海五当个人物。第一处,“有第一,没第二”,是一组骈句,紧跟着“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一散句,意思有递进,读起来充满着音韵美。第二处,“手艺人靠手吃饭”是散句,紧跟着一组骈句:“求谁?怵谁?”强调了结果,泰然自若,铿锵有力。同理,“飲酒,吃菜”镶嵌在一组散句中,读起来满是灵动的感觉。

  当然,骈散结合不能刻意追求,要根据文章的语言风格而定,不能牵强附会。

  村口

  李顺栋

  村口是村庄的眼睛,村庄的一切变化它都看得清清楚楚。

  ——题记

  傍晚时分,太阳已经退隐,只余一抹红霞横亘在天边。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挂在树梢。土地深情的呼吸变成薄薄的青雾在四方飘荡着。田间小路上,三三两两的农民,牵牛的,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带着一天的疲惫和收获,有说有笑,从四面八方向村子走来。一个妇女伫立村口,呼唤孩子乳名的声音伴着袅袅炊烟,回荡在村庄上空。

  村口,铭记着村庄沉甸甸的牵挂。

  如漆的夜色,闪烁的马灯,黑压压的人群,一闪一闪的旱烟袋,一张张通红的脸,一条条暴起的青筋,一双双瞪得溜圆的眼睛,比比划划的身影,歇斯底里的声音……全村的果园、池塘、树林承包投标仪式正在进行。

  村口,见证着村庄分娩时的阵痛。

  丰收的年景,伴着一张张笑脸,一车车玉米、高粱、大豆流向村庄;一车车棉花又从村庄流向收购站,欢声笑语在乡间小路上流淌;歉收的年景,村里人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他们把收获的希望寄托于来年,把遗憾和叹息关在门外。

  村口,见证着村庄的丰裕和匮乏。

  一顶顶花轿在悠扬的唢呐声中被抬进村子。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喧闹声此起彼伏;一口口棺材在凄凉的音乐声里被抬出村子,素服逶迤,悲怆溢目,哭声悠远。

  村口,见证着村庄的成长和消亡。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口空荡的场院里布满了崭新的砖瓦房,几栋二层小楼夹杂在中间。而村内却变得逐渐空旷起来,犹如一个垂暮老人的头顶。

  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挣脱土地的束缚,纷纷加入了外出淘金的队伍,他们早晨带着希望进城,晚上带着疲惫回家。对他们来说,异乡成了家乡,故乡成了旅店。

  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嗷嗷待哺的幼儿拴住了手脚,蜷缩在家里一连几个月都不见踪影,失去了以往凑在一起拉呱的悠闲。

  上学的学生如一只只候鸟,在村庄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留给村口的是短短一瞬的背影。其余时间则被电视电脑所奴役,将美好的童年幻化在荧屏的色彩斑斓之间。

  原先热闹的村口变得异常冷清。别说人,就连村庄里的狗也不再到村口来了。只有在早上或晚上的时候,在接连不断的鸣笛声中,才能通过汽车玻璃或摩托头盔玻璃看到一个个模糊的人影。

  村口,正连同它的经历一起走进村庄的历史。

  本文有着浓浓的文学韵味,妙语佳句,俯拾皆是。特别是骈散结合的语言形式融入全篇,熠熠生辉。以“村庄的成长和消亡”一段为例:“一顶顶花轿在悠扬的唢呐声中被抬进村子。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喧闹声此起彼伏;一口口棺材在凄凉的音乐声里被抬出村子,素服逶迤,悲怆溢目,哭声悠远。”“锣鼓震天,鞭炮齐鸣”的骈句,连着“喧闹声此起彼伏”的散句;“一口口棺材在凄凉的音乐声里被抬出村子”的散句,连着“素服逶迤,悲怆溢目,哭声悠远”的骈句。读起来,感到旋律优美,就像伴着广场舞的节拍,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心旷神怡。

合作作文 篇3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让我想起,在一年级时有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校园里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我就是蓝队中的一员。

  首先,我们红蓝各队进入赛场,发令员高声喊道:“请队员做好准备,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当时我紧张的心惊肉跳,很害怕,可是旁边的好朋友李子杰对我说:“朋友,别害怕,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所向披靡。”于是我鼓起勇气,拿起那根又粗又长的麻绳,就在这时,只听一声哨响,发令员说:“比赛正式开始!”队员们听到之后,都用九牛二虎之力拼命的拉,我也不例外,我身子向后,手紧紧地抓着绳子,生怕打滑。虽然红方的队员比较高大强壮,但我们很心齐,我们面对面的同学双手交错,双脚顶着前后两个队员,防止打滑,就这样我们齐心协力的喊着:“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旁边没有上场的同学们也鼓足声音给我们加油助威,好像是用呐喊声给我传递力量似的,我们为了给班级争光,所有人一条心,努力合作。

  最终我们胜利了,从那次我知道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合作作文 篇4

  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合作作文 篇5

  书中写道:街亭之失,马谡之过。两军相接之初,诸葛亮运筹帷幄,调兵谴将,且一一授以战术要决,可谓煞费苦心,周详之至。然马谡违孔明节度,举动失宜,最终把街亭拱手相让。空明既有“中华智星”的雅号,又有“鬼神不测之机”的美称,全然可以“舍车保帅”,将干系推到九霄云外,可诸葛先生贵为一国丞相,三军统帅,一不过检讨反省,做做样子罢了。孔明自贬三级,亦太过耳目。

  从妇孺皆知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事中可看出马谡是一位猛将,诸葛亮是一位爱才、敬才之人,不愿自失爱将。他自知自己是刘备的掌上明珠,刘备不可能格杀一国之相,下有成千上万的士卒盯着,也可能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所以自贬三级。岳飞就因为树大招风,与秦烩水火不容,终招来毒手。今有《亮剑》中的李云龙,他屡次违抗“旅”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诸葛亮先生的所作所为并非不智,而是智上加智,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之贤举,怎能如此批判诸葛亮先生,此为耻举也。

  文中说道:失掉街亭有过,保全军民有功。街亭既失,诸葛亮并未惊惶失措,而是指挥若定,设疑兵扰敌,设伏兵断后,令修剑阁,以备归途,使蜀军尽回汉中。且智收姜维,拔天水,取南安,抽安定三郡史民入蜀归降,以成蜀民,粮草并无一失,保存出佘山、统中华、定中原的实力。更不用说于空城之上,焚香操琴,以一人之力退十万魏军。如此看来,诸葛亮非但无过,且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功。而诸葛亮居然不懂辩证之法,瞅不到北伐的大好形势,只盯着“阴暗面”“钻牛角尖”。诸葛亮虽谓孔明,何其不明也。

合作作文 篇6

  “啊!你这道题目不会做。噢。”朱超峰又开始学数学老师说话。

  “啊!你上课没在听。噢。”林顺浩也一唱一和地跟着说,和朱超峰一个腔调。

  他们的数学老师年近半百,普通话不太标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而且每句话都以“啊”开头,以“噢”结尾,顶有标志性。

  “啊!杜梦启,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这是你态度问题。噢。”朱超峰点着杜梦启的本子十分嚣张的说,摆出一副老师的派头。

  “啊!你不会做,我来教你。XY=N,你懂不懂。噢。”林顺浩也用手指对着杜梦启指指点点。

  杜梦启一拍桌子,直挺挺地站着,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啊!杜梦启你胆子大了嘛。”朱超峰不是被吓大的.,他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我告诉你,我朱老师是很厉害的。噢。”

  杜梦启瞥了朱超峰一眼,她紧闭着嘴唇,眼睛里能看出火花来。

  林顺浩最会察言观色,他悄悄地拉了拉朱超峰的衣角,小声地说:“峰哥,杜梦启好像真的生气了,咱们别玩了,你哄哄她,别让她一状告到鲍老师那儿去。”

  朱超峰眨了一下眼睛,心领神会。他开始不住地摇晃杜梦启的衣袖,有些撒娇地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好不好?”

  杜梦启好奇心比较重:“什么?”

  “我的小名,”朱超峰压低了声音,他故弄玄虚。

  夏洛洛和林顺浩也围拢过来,他们也想知道。

  “我叫朱小翠。”朱超峰很自豪地说。

  “哦。”众人有些似懂非懂,不明白他妈为什么要给它起这么一个小名。

  “我还有艺名。”

  “什么?”

  朱超峰转过头去,然后很妩媚地一回头:“我是江南一枝花。”

  AT LAST

  “什么?”夏洛洛、朱超峰、杜梦启和林顺浩几乎同时喊出了这句话。

  鲍老师自顾自地批改,他平静地说:“林顺浩和朱超峰上课经常讲话,各科的任课老师已经向我反映过了。从明天起,朱超峰就坐到王路茜旁边去。”

  “鲍老师,能不能再商量一下,朱超峰和林顺浩会改的。”夏洛洛的脑袋最清醒,他明白现在应该努力争取一下。

  “鲍老师,我会改的,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朱超峰也哀求道。

  “不行。”鲍老师言简意赅,两个字就彻底否决了夏洛洛他们的全部幻想,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朱超峰最后还是走了,任凭夏洛洛他们抗议、哀求,一切都无济于事。夏洛洛觉得他们四个就像一个完整的鸡蛋黄,而鲍老师就像一双不知内情的筷子,这么搅呀搅的,就把他们给打散了。

  林顺浩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夏洛洛分明看见他的眼眶变红,眼睛蒙上了一层氤氲的水汽,滚热的液体在翻腾着,可这时林顺浩却把头看向窗外,努力仰视。

  原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男儿”这个坚强外壳下经过这这么一颗脆弱的心。再看看朱超峰,他无力地趴在桌子上,杜梦启呢,眼睛茫然而空洞地望着远方。

  夏洛洛也看向窗外,又想起那句话: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为什么我没有好好珍惜和峰哥在一起的日子。”林顺浩的话里有无奈有懊悔。这也是他们四个共同的心声。

  窗外的依旧毒辣,知了还是不停地叫着,一切都未曾停止,时间老人不给任何人机会,过去要么被遗忘要么成为记忆,却从没有人能改变,本就是在聚散离合中度过,相聚是另一个分离的开端,分离有暗示着另一个相聚,这个夏天,相聚、分离……

合作作文 篇7

  一根筷子容易断,两根筷子容易弯,一把筷子合在一起,则变得坚硬无比。

  人生也是如此。一个人成不了什么大事,只有团结、团队合作方能成就伟业。

  我从这次的军训中再次深化了对这些道理的感知和认识。

  军训一开始,教官就要我们选连长。连长虽然是个可以指挥我们的“官”,但却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如果我们连队中任何一个人犯错,连长都要接受惩罚。而且这次军训加入了打分制,如果在当天的评比活动中,排在了后三名,连长就要做两百个到三百个俯卧撑。这可是天文数字啊!打分排名、连长负连带责任这些制度,意在要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必须共进退。我们八连这次参加军训的人并不多,在人数上我们是无法取得胜利的。我们唯有小心,不犯任何错误,且事事都拔得头筹,才能保住连队的荣誉。当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之后,我们群策群力,终于获得了前三名,成功把别的连队的旗帜夺过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心理清楚,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军训过程中,教官除了用制度约束我们进行合作外,还进行了一些必须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个,分别是毕业墙活动和队列变换活动。

  所谓毕业墙活动,就是先由几个强壮的男同学在墙当人桩,再由同学依次踩在他们肩膀上,爬到四米三高的墙上去。这怎么能爬上去呢?最终这个任务的完成,是由墙底下同学的爬和墙头同学的拉共同完成的。首先,由一名同学站在当人桩同学的肩头,往上爬,教官负责帮忙把这名同学拉上去。等这名同学爬上墙后,教官就“袖手旁观”了,被拉上去的这名同学接下来就要俯身拉从下往上爬的第二名同学。然后以此类推。我长得瘦弱,无法当人桩,只要站在墙头去帮忙拉往上爬的同学。站在墙头,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有的同学一次没有踩好,还在当人桩同学的肩头滑了一下。我不禁一个心中一紧,天啦,当人桩的同学肩膀肯定都踩破皮了!但是他们没有哭,也没有怨言,而是鼓励同学们继续往上爬。看到这个场景,尽管我们负责拉的同学几乎已经拼尽了全身力气,胳膊也早已红肿,但是我们都咬牙坚持着。一定要胜利!大家都只想着这一件事情!忽然,我发现了一个窍门,即不管这个同学是胖是瘦,是高是矮,只要我们先成功把他的腿抓住,我们就一定有办法把他拉上去。我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其他同学,然后与他们一起用力。最终,我们不仅让所有的男生都爬上了毕业墙,还把班上的女生都拉上去了。最令我们高兴的是,在同学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连获得了第一名!这时,我们连欢呼的力气都没有了,而是流下了困难中都没有留下的激动的泪水。

  军训的第二天,重点训练队列变换。这有点像大型的团体操表演,就是要通过队员的迅速变换组成一些新的图形。组成什么图形呢?大家又一起动起了脑筋。对啦,我们是海涛连,故可以组成“H""T"两个字母啊,因为这是“海”“涛”两个字的首字母。但每个连要组成三个图案?还组成什么好呢?我们最终决定,不忘本色,我们可是八连啊,所以要组成一个“八”字;我们要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故还要组成一个“船”的图形。图案想好了,剩下的就是练习在3分钟内变换出这三个图案了。很坦白地说,我们直到汇报表演完成后,也没有搞清楚我们是如何变换出这些图形来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一切行动必须听指挥,如果有一个人不听指挥,采取不合作态度,我们的任务就完不成,图案就组不好。队列的变换快极了,连长要用哑得几乎说不出话的声音向教官不停汇报,我们则要不停拍手、脚要飞快地移动。忙、忙、忙!配合!配合!再配合!这就是当时的节奏。

  两天训练后,我们进行了结营仪式。学校的领导和几百名的家长们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则尽全力把这两天的所学展示出来。好多家长都说,看了我们的表演,他们热泪盈眶,为我们的付出、为我们的团结与合作而深深感动。结营完之后,家长们和老师们都鼓励我们,要我们把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发扬下去,让八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芒。我想不用多说,同学们也都会努力做到。因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实用的合作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成功的合作作文七篇12-31

小组的合作作文七篇10-30

愉快的合作作文合集七篇12-07

实用的团队合作作文3篇01-09

实用的合作作文合集10篇01-04

实用的团队合作作文7篇12-12

实用的合作作文合集9篇11-13

【实用】成功的合作作文4篇11-10

实用的合作作文合集五篇10-24

【实用】小组的合作作文3篇10-21

合作作文300字 合作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