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记的作文

2017-09-08 黄山

  篇一:冬日黄山美景作文

  冬日黄山美景 黄山四季皆胜景,惟有冬季景更佳,寒假我随爸爸妈妈去黄山旅游,有幸看到了黄山五绝之一冬雪。 我们坐上开往山上的大巴车,透过车窗望去,整个山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冰雪给挺拔秀丽的黄山增添了无限的风采。 弯曲盘旋的山路两旁排列着一棵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松树,松枝上堆满了雪,晶莹剔透,像是由千千万万只白色珊瑚虫聚集起来的珊瑚树,十分夺目,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 我们跟随导游到达山腰,当乘坐的缆车缓缓升起,极目望去,只见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银妆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九龙峰也变成了一条蜿蜒腾飞的玉龙,飞舞在黄山的云海之上;冰雪覆盖的狮子林,银峦相拥的玉屏峰,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绝妙图画。 下了缆车,我穿上防滑的钉鞋,跟随着人流,一步一步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终于登上了山巅,我爬到山顶上,俯首云层,不远处漫无边际的云,波起峰涌,惊涛拍岸,似海非海,我们仿佛置身如蓬莱仙境,这就是黄山第一奇观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云赋于黄山冬景无穷的魅力,阳光更是给云海撒上了一层亮闪闪的金光,像给群山披上了斑斓的锦衣,璀璨夺目。云海表现出来瞬息万变的动态美,大大丰富了山水风景的表情和神采。峰石在云海中也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烟水迷离,诗情画意,使人感到一种缥缈的仙境般的美。 在下山的车里,导游开玩笑地问我们:大家有什么感受呀?我大声的说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篇二:黄山游记作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给黄山的评价。暑假里,我随家人游览黄山,一睹其真面目。

  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而上,来到了黄山山脚。一下车,我便兴冲冲地奔向黄山。忽然,我放慢了脚步,一幅葱郁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一棵棵参天古树苍翠欲滴,不仅枝繁叶茂,连模样也千奇百怪。有的好似张牙舞爪的蛟龙;有的就像花枝招展的少女;还有的仿佛是掩面沉思的才人。大片树林绵亘数里,给黄山披上了一层碧绿的纱衣。沿着林荫小径而上,来到了半山腰,霎时间,我惊住了:小径旁浓密的青草一碧千里,那茸茸的绿草,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碧绿,有的浅绿,有的深绿,更有的通体墨绿随着小径的起伏而时高时低、时浓时淡,既各有各的姿色,又能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

  不知不觉间到了莲花峰——黄山的最高峰。我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我每次想坐下歇息,对山顶的渴望让我不由自主地又站起来。由于不间断地攀爬,我的体力已近乎透支。山上连绵的道路,在我眼中成了一架高不可攀的天梯,那每一级台阶,都是如此遥不可及。我竭尽全力向上奔跑,可腿像灌了铅似的,每迈一步都要好大力气。或许是我有天生不服输的精神,尽管已是筋疲力尽,仍一如既往向上爬。

  一阵狂风吹来,撩乱了我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我抬起头,情不自禁大呼,峰顶近在眼前!我激动地向前冲去。近了,更近了。我最后一个箭步冲上峰顶,终于登上了黄山山顶——莲花峰!爬山时的劳累全然不顾,只剩下登上峰顶的骄傲与自豪。向下望去,株株松树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中,那盘虬卧龙般的根深深地插入岩缝,于半空中展开枝叶,如无数条飞蟒张开血盆大口,似要与狂风乌云一较高低。举目四望,座座山峦风姿各异,有的威风凛凛,有的直插云天,更有的绵亘蜿蜒,傲然坚挺。极目远眺,秀美的山川仿佛是一幅惊世画卷,蜿蜒的河流好似一条金鳞巨蟒,座座山峰犹如块块翡翠,星罗棋布般地镶嵌在广阔的大地之上,让这片神州焕发着耀人的光彩。

  原来,黄山之美不单体现在其壮观的景象,同时还包含了人们锲而不舍终于登顶时的骄傲之情。不仅是山,万物亦是如此。白蛾破茧,终究飞向蓝天;点点水花,终究滴水穿石只有不懈努力铸就的辉煌时刻,才能迸发最自豪的情感;只有一心一意曲踏实地获得的成功,才能绽放最舒心的笑容。

  篇三:黄山游记作文

  黄山游记作文(一)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素着“人间仙境”的美誉。她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更是推崇备至,曾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这句话,至今仍然得到黄山旅游者的共鸣。我观赏过冰雪皑皑的长白山,游览过风景秀丽的武夷山,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样的山。黄山的山真多啊,在154平方公里的面积上群峰耸立,一座连着一座,千峰竞秀,共有大大小小72座的奇峰;黄山的山真高啊,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海拔都达到了1800米以上;黄山的山真奇啊,有的山峰如栩栩如生的莲花,有的山峰像一条硕大无比的巨鲸,有的山峰似活灵活现的猴子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我欣赏过诡秘的阿里山云雾,目睹过神奇的泰山云海,却从没看见过黄山这样的云雾。黄山的云雾真白啊,白得就像是一匹匹轻纱,又犹如刚刚下过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那么晶莹剔透;黄山的云海真奇啊,每当日出之前,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似海不是海,如烟不似烟,偶尔来一阵风,云雾翻滚,变化万千。这时,奇峰、怪石、古松在云海中时隐时现,这景致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当太阳升起,顿时,霞光万道,云雾就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黄山的云雾真长啊,就像是一张大幕把整个天地都笼罩起来似的,白茫茫的一片,让你向东望不到头,向西也望不到尾,这气势颇为壮观。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啊!

  这样的雾围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弥漫着这样的雾,再加上道上奇松迎客,山间灵泉沐浴,让你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之中,难怪人们无不惊叹:“天下名景集黄山”!

  黄山游记作文(二)

  黄山的石真美!由于地质变化,一些山峰巨石不断地被腐蚀,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而飞来石便是其典范之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石山由于经年累月的侵蚀和断层作用,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飞来石好像是被人搬到那个平台上的一块大石头,似乎随时都会倒下来从远处看,云雾缭绕,飞来石若隐若现,甚是美丽。黄山的松树真奇!那里的松树差不多都和迎客松一样,枝条向一侧伸展,恰似人造的盆景,真是奇特。更奇特的是,几乎所有的松树都生长在岩石上,从岩石和云雾中汲取营养和水分,迎风傲雪,屹立百年。我在山上见到不少小有名气的松树,比如说雨伞松啦,顾名思义,就是四面八方都有枝条,层层叠叠的,像把雨伞;而龙爪松呢,就是松枝像龙爪咯!

  黄山的路真吓人!虽说黄山的路大部分都是“脚踏实地”地铺上去的,可是到了西海大峡谷,大部分路段却是悬空栈道。虽然栈道是用石头搭建的,很稳固,可我还是胆战心惊的,生怕一脚踩空,跌下深谷虽说险峻,但也壮观,当我站在远处回看刚刚走过的路时,但见那栈道恰如一条巨龙正穿行于绝壁深壑之间

  黄山,你的美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黄山游记作文(三)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奶奶来到了远近闻名、大名鼎鼎的自然风景区-----黄山。黄山真高真陡啊!尤其是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它们的海拔都在一千八百米左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爬莲花峰。从山脚往上看,山峰高耸入云,就像一根擎天柱,顶

  天立地,山顶云雾缭绕,神秘莫测,我奶奶一下子就被那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山道吓住了,于是她就不爬了。我和爸爸奋力地向山顶爬去,一会儿扶着旁边的岩石爬,一会儿手脚并用地爬,一会儿用拐杖支撑着倾斜的身体我回头往下看,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禁为自己捏了把冷汗。

  拾级而上,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个接一个地映入我的眼帘,有的像从天上飞来的大桃子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有的像一只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还有的像一支巨大的钢笔,笔尖上长了棵松树,远远望去,就像开了朵花,不愧叫梦笔生花。

  满山的松树也很奇妙,每棵松树都长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枝桠都朝一个方向伸展,最为巧妙的是迎客松,正好长在玉屏景区入口处的岩缝里,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正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篇四:走进黄山作文

  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去年暑假我竟然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不得不怀疑它是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望去,看见云在我脚下漂浮;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人看了也会心惊肉跳的,似乎一下不小心就会失足,即刻就会从这陡峭的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飘在天空中的浮云,但我从来也没有看见过这像流水一般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是一匹白锻,有犹如刚下了一场白雪,那样的洁净,那样的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漂动;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会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的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可真妙啊,妙就妙在它是那样的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的余地,引起无与伦比的美感。 这样美丽的云彩环绕着这样梦幻般的山。这样梦幻般的山村衬托着这样美丽的云,再加上空中那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那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那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那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到了连绵起伏的画卷中去了。这还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黄山游记

  2008年7月29日,早晨8点30我们从汤口乘坐新国线旅游大巴来到了黄山慈光阁,这就是常说的前山入口,这里有上山索道,直通玉屏楼,但我们选择了步行上山。

  刚上山就感到非常凉爽,树木葱郁,遮掩着山路曲折向上,也遮掩黄山的真面目。休息时,景致不错照几张像吧。迎面下山的游客笑着说:“美的在上面呢这里就不要浪费胶卷了!”为了一睹黄山真面目,继续攀登吧,经过立马桥,来到了半山寺(已历时三个小时),11点30,总算是到了久闻大名的天都峰的南入口了,已经闭峰五年的天都峰刚一重新开放,我们就赶上了,还真幸运! 天都峰以险著称,上了一截就不同了,这里山路极窄,竟是直接从岩壁上凿出那一个个的台阶,凿痕历历在目,很原始,想必是历代登山者千辛万苦开凿出来的,让人似乎能触摸到历代登临天都峰的人们他们的气息和足迹。山势越来越陡,石阶树立成天梯,人们需要手脚并用,在台阶上爬行,我发现石阶很科学,一左一右高低错落参差排列,人手脚并用爬起来既省力又方便,就是姿态不太雅观,我们真正是称得上爬山了。

  儿子的兴致非常高,因为课文中的天都峰竟然被踩在了他的脚下,自豪之情不言而喻,不断有游人鼓励称赞他,使他的力量倍增,更加虎虎生威,天都峰拥有的险峻比较华山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边爬边感慨。下山的人却说,险的还在后头呢!天哪,天都峰究竟还会留多少未知的惊叹在后面呐! 千沟万壑,悬崖无处不险,无处不奇,过凌空软索桥,上几乎直立的“天梯”,终于登临绝顶,果然“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同凡响,群峰巍峨净收眼底,只有不断发出“好美啊!”“真奇啊!”的由衷赞叹。这时已是中午,天上突然响起了雷声,天色变暗,风云突变,想必是要下雨了吧。有人提醒,打雷闪电,峰顶是最危险的,容易遭遇雷击,要尽快下山。再一看,峰顶的人果然已经因为静电的关系一个个“怒发冲冠”头发都竖了起来,我们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一切冲上天

  都峰绝顶,抢照了许多照片才撤退下来,否则怎么能甘心。

  我们从北路下天都,这条路上有闻名天下的鲫鱼背,只见只容一个人过往的山脊,两侧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人在山的脊背上过,如果不是两边儿都有护栏,就算是一阵山风就可以把人推入深深的山谷。走上去,山风一吹,真的非常眩晕,更不敢向两边儿看望,两只

  手紧紧地抓住护栏,谨慎地挪着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至于风景哪还顾得上看,能走过去了,再说吧。 北面的山路修得比南面的平整了许多,路虽然陡却很宽,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过了一会儿 ,天又变得晴空万里了,边往下边眺望对面的莲花峰和玉屏峰,全貌尽收眼底,莲花峰造型非常美,万石裂壑 ,簇拥攒成似闭似合含苞待放的莲花,它的姊妹峰玉屏峰和他相依相伴,玉屏楼就坐落在玉屏峰顶,白墙红顶点缀其中。

  玉屏楼因为有索道站,成为人流非常聚集的地方。不愿徒步上山的人就可以从山下乘索道到玉屏楼,远远地就能听到对面山上人声鼎沸,响彻山岭,更可以看见玉屏峰的“一线天”就藏在岩壁沟壑之中,远远地的可以看到红红绿绿的各色身影流泻于蜿蜒的“一线天”中,上下贯穿,蔚为壮观。 15点下了天都峰(登天都用了3个半小时),便上对面的玉屏峰的“一线天”,边登山边回头望一望天都峰,只见天都峰的峰林已经是神龙见尾不见首,有了登天都峰的经历之后,后边上一线天似乎算得上是坦途了,登起来也没什么感觉。

  约半小时后,来到玉屏楼,见到了新上任的“迎客松”这里还有玉屏楼宾馆。我们小作休息继续赶路,前面分成两条路,一条上莲花峰,一条去“百步云梯”,因为莲花峰已经封山休养只有走“百步云梯”,“百步云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险,轻松地就过去了。

  驻足远眺,迎面又一座山峰,就是鳌鱼峰,去天海当然要先翻过鳌鱼峰,真是路慢慢呀!感觉到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儿子已经开始怠工了又喊累又喊饿,于是花了10元钱买开水泡包方便面为他补充体力,鳌鱼峰很陡,但并不算高,登上峰顶后“鳌鱼驮金龟”便出现在眼前,简直是活灵活现,再前行,是一个平坦的山坳,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小型的景观公园,这里便是天海,这里有天海宾馆和白云宾馆,还有著名的海心亭。

  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17点,早已是人个别困马乏就在这里安排住宿吧。这里离光明顶极近离西海大峡谷的入口步仙桥也比较近因为没有提前订房,宾馆此时已经预订一空,只剩下1,480元的豪华客房,还好有200元一夜的双人帐篷可以租用,这可真中了九岁的儿子的下怀,我们搭好帐篷儿子便兴奋地钻了进去,显得非常的开心,对了,今天刚好是儿子九岁的生日,他登上天都峰又在黄山顶上住帐蓬,可是一件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甚至会使他终身难忘吧!真的累极了,19点我们一家人一钻进帐篷很快就睡着了。

  凌晨4点左右外面已经是人声熙熙攘攘,各个旅行团导游已经在集和他的人马,自助游的也都纷纷起来了,不用说一定是赶早上光明顶去看日出的,光明顶是黄山观日出的首选,我们也不必说赶快起床吧,天还蒙蒙亮虽心疼儿子却也没有办法,硬拉起他上光明顶。

  约有二三十分钟的山路,我们是一点不敢松懈千辛万苦一步不停地赶到了光明顶,看来还是晚了一步,光明顶早已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有利的地形早已被他们占据了。昨晚住在光明顶上就好了,这里也有宾馆。挤过来挤过去,连个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

  5点20左右,日出了,这是从前排的欢呼声中得知的,而此时后面在鳌鱼峰上等着看日出的人们还需要再等待一会儿,它比光明顶矮。看完日出的有人撤下来,我们赶紧见缝插针补上去,只见红日已经跃出了薄薄的云层,一点也不刺眼给人们罩上了一层桔黄的光芒,不过没有云海,如果有云海就更加壮观了。这已经很幸运了,听本地人讲这时节黄山十有八九下雨,难得能看到日出的。大部分人马开始浩浩荡荡的下山,这气势当时一点儿不亚于日出的壮观。

  当我们回到天海宾馆稍稍做些小休息吃饱肚子,旅游团还没有出发,6点半我们一家就由海心亭向西出发赶往步仙桥,大约7点半来到了步行桥,这座天然石桥连接着三座山峰很惊险,穿过旁边的一个石洞就是西海大峡谷,网友将这里称为“梦幻景区”,集中了黄山所有的精髓在这里,过了这桥就入仙境作神仙了,步仙桥名不虚传呀!

  过石洞果然别有一番洞天,让我惊叹了半天,除了天都峰,这西海大峡谷绝对是黄山给我的最大惊喜!不只是大好的风光,还有那人工搭起的凌空栈道,百转千折全都悬于悬崖削壁的上面,不知是用哪种手段修建起来的。自然奇,人工显得更惊人!这栈道能够畅翔于群峰之间,让我们和群峰怪石近距离的交流,去与每一座山峰相拥相抱,真切地触摸到每一座山的脸、腰、手、足,你能感受到它们的呼吸和灵魂,体会到人回归自然的率真与解脱。

  这时候,山里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因为一般旅行社跟团是不会走西海大峡谷的,而是直接由光明顶去北海景区。我们就像是走进梦幻仙境,离开了熙熙攘攘、物欲横流、悲欢忧喜的凡尘俗市,此时此刻可以尽散自己三千烦恼丝,畅涤灵魂。一路上倾听鸟语花香,虫吟蝉鸣,还有远处的瀑布声和谷底的溪流声,奏成泱泱大乐。四望,千沟万壑,绝壁深渊,峰上奇松兀立,怪石磷峋。就这样,奇松、怪石、群峰、幽谷美得直浸入我的每一根神经,我们禁不住一遍遍大声呼喊:“黄山!我爱你!”“黄山!你最美!”听到响彻山间的回声好不痛快。

  这里一步一换景,我们深深地为那些山的奇异造型所折服,还不停地为他们起著名字 (它们还藏在深闺人未识)。五峰并联直立,顶上一巨松独茂,就叫“佛手生花”;一峰似侧面打坐的大佛,就叫“乐山大佛”;还有薄如刀片的“刀片石”;还有一处群峰,让我们联想到打仗场面,就叫“缴枪不杀”吧坐在那痴痴地看,痴痴地联想,好享受啊!此时,这美景却只有我们一家独享,何等的奓侈啊!

  随着栈道一会儿上旋到峰顶,一忽儿下转又来到深谷,甚至能听到幽林掩映下的溪流的欢畅叮咚,森林茂密风拂过留下的阵阵林涛。有时远远听到有飞瀑的声响,待转过几座高山果然有飞瀑悬挂其中,真的是非常神奇。那棵棵怪松有的就近在咫尺,而刚才还远在天边到奇峰,再几经峰回路转之后却有幸登临其上。就这样我们围着奇峰转,奇峰也围绕着我们转。

  行了两小时的路程还没遇到一个游客,为什么总是曲高和寡啊!忍不住大喊:“前面有没有人啊!”声音在山谷回荡,“有人!你们好!”我们分明听到山谷送来了回音,看来终于有人烟了,就是判断不出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又互相应和了几次,用“山”打电话,大气呀!又行了约二十分钟终于遇到了从对面排云停下来的三两个游客,这些都应该是散客,越往前走碰到的游客就渐渐地多了起来。

  靠近排云亭这边的西海大峡谷景致更加梦幻,险秀之境更令人称奇,路也显得更加的陡险。(走完西海大峡谷用了四个小时),11点半,我们由西海大峡谷另一出口排云亭上来就来到西海景区。

  这里有排云亭宾馆和西海宾馆的,还有著名的“飞来石” “仙人晾靴”“团结松”等著名景观。穿过西海向东行就来到了北海景区,这里有 “猴子观海”梦笔生花”“铁将军”“连理松”等著名景观。这里宾馆非常多。从这里我们继续赶往白鹅岭,由那里下山。从西海大峡谷出来,我们领略了真境界,也已经耗尽了精气神,再看其他的景色也觉得都是俗物了,也没有心思和力气再去游览比如西海的丹霞峰,北海的清凉亭和始信峰这些著名的景点了,我们直奔白鹅岭准备下山。

  就如同昨天遇到的后山上山的游客游至前山没有力气再去上天都峰一样,黄山的博大精深始终不是我们一次就能够领略得透的。

  从白鹅岭下山遇到了许多的挑山工,他们挑着30斤的货物上山令我们感到非常动容,生活的艰辛,生存的坚韧不拔都集中在他们的一副肩膀上,他们一步一步虽然举步维艰、汗如雨下却毫不懈怠,他们无心顾及黄山的美景,他们要顾及的是一家人的艰难的生活啊。据说

  这艰难的一趟下来也只能攒上30元的工钱,不及山顶生意人泡两包方便面的卖价。而我们这些游人轻装上阵也已经是感到万般地艰辛,就以他们来鼓励儿子要坚持啊。

  而迎面初次上山的游客此时正兴致正浓,他们一脸的精气神儿,一身的龙虎劲,正如同昨日初上山的我们。在这里一上一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暗暗祝福他们:黄山决不会辜负你们的千辛万苦,也只有经历了千辛万苦觅来的佳境才是真正的佳境哪!

  下山的路显得枯燥而漫长,儿子终于累得哭出了声,大喊:“黄山打断我的腿了!”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小驴越发有文采了,黄山两天的徒步暴走真的催筋断骨,这拟人用得恰当啊!

  约用了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了后山脚的云谷寺,也就是常说的黄山后山入口,再从这里走乘坐区间车“新国线”,20分钟后我们顺利返回了汤口镇的宾馆。

  黄山,下次再见!

  黄山奇景

  嗨!朋友们,国庆节你们都去了哪儿?告诉你们吧!我可是去了黄山! 那是在10月1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火车去了黄山。这次的家庭旅游活动可是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进行的。坐在火车上,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

  黄山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四大奇观尽人皆知:怪石、云海、奇松、温泉。

  黄山的山石真奇啊!

  有的像蹲坐的老人,低矮沉稳;有的像报晓的雄鸡,翘首东望;有的像头戴斗笠的渔翁,潜心垂钓;还有的像爱美的小姑娘,披红戴绿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黄山的峰真险啊!上“天都”的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鲫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一千八百多米,两面悬空,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 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盖得无影无踪,一会儿,雾气飘走,像一个人在吹气,幻化出各种奇异的景象,如万马奔腾,狮子怒吼,老虎咆哮;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飘忽变幻,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的松树苍劲挺拔,或长在石缝里,或生在悬崖上,排排松针都是向上长,这是由于黄山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奇观。我们应该学习黄山的松树坚忍不拔,一心向上的精神。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仓促出游,没有到温泉一游。

  黄山啊黄山,你雄奇险峻,奇妙美丽,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的风姿!

  篇五:关于黄山游记的作文

  忘情黄山 作者/贾 朋 写参观记或游记 同学们要先回想自己曾参观或游览过的景观,接着选取令自己印象最深刻、景色最特别的一处,细细体会。 一、开头交代重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二、中间部分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结尾升华,融情于景——让读者在领略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产生共鸣和期待。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山的巍峨雄奇、峻拔灵秀,五岳已占齐,而黄山更是集五岳之大成。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还未登上黄山,它们就在我对黄山的渴慕和幻想中层层涌来。 去年暑假,我有幸游览了黄山,领略到了她的美。那天黄山的天气预报为“大到暴雨”,于是我们就准备了雨衣,期待着雨中游黄山的奇趣。第二天早上五点钟,我与同伴一起上山,虽见山雾朦胧但并未有下雨迹象,顿感上天眷顾,不用再受雨淋之苦。从山脚下坐上缆车,车身又顺势向山谷冲去,眼前立刻出现一座座山峰,低头看,脚下已是万丈深渊。此时假如没有玻璃的阻隔,真是有点雄鹰飞翔的感觉。这时,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细细体会云雾在身旁缭绕的美妙感觉,()让人忍不住想掬一缕在手中,可它又轻轻从手心逃走,只留下丝丝清凉。不远处,一团团洁白的云雾悠然升腾。 下了缆车,我们来到迎客松前。在苍茫的天地间,迎客松挺拔苍劲,苍翠的枝叶伸展开来,犹如热情的手臂拥抱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贫瘠的岩石缝中,迎客松昭示着蓬勃的生命。除了迎客松,还有陪客松、送客松等,只从名字上来看就已把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了。迎客松前早已游人如织,我站在旁边的石栏前向远处眺望,天都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真如天上的都会,神秘莫测。向下望,云海茫茫,雾霭流动,峡谷在巨大云幕的遮盖下更深不可测。阳光逐渐变得强烈,云幕也飘散成轻纱,随着清凉的山风曼妙舞蹈。群山的宏伟,云海的柔美,仿佛英雄与美人共舞,令人心醉。 向上攀登,莲花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刚爬上长长的石阶,莲花峰的风姿便在我们面前一览无遗,天地间的巨石被打磨成了丰润的花瓣,她真像雨雾中盛放的莲花。云山雾罩时,她羞涩地半露粉面;阳光普照时,她又光华万丈,真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越向上攀爬,山路越险峻,虽比不上天都峰的鲫鱼背,但也是悬崖峭壁,令人胆战心惊。走在山路上,总被瑰奇的风光所吸引,又担心脚下,就这样停停歇歇,在山峰间、云海中尽情抒怀。这让我联想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路在脚下,山在脚下,唯有继续攀登,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终于,我和同伴一起登上了光明顶。只见四周云涛滚滚,似是海浪从远方翻腾而来,随着光的变幻,云涛由乳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色、橘黄色、红色,而

  多种颜色又交汇在一起,真有“红霞万朵百重衣”之感,美到让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黄山千变万化的云海、千姿百态的怪石、盘根错节的奇松以及未能体验到的温泉,都是我生命旅程中美丽的风景。我们在欣赏黄山,黄山也同样在欣赏人们,虽然她沉默不语,但已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情感。云霞霭霭缓缓流动正是她向我们倾诉的细语,而我们在山间直抒胸臆,也正是让黄山欣赏每个人的真性情、真情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大美时刻,让人难以言表,就像黄山的美景用笔写不完、画不尽一样。 黄山之旅就是奇妙的人生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如画的风景,更多的是对人类、对自然的感悟,这种深切的体验是在喧嚣的尘世中无法体验到的。

【关于黄山游记的作文大全】相关文章:

黄山游记10-04

黄山游记07-13

黄山游记06-03

黄山湖游记的作文09-02

优秀作文黄山游记08-10

黄山游记英语作文12-20

黄山游记小学作文08-11

黄山游记的作文2篇12-15

黄山游记的作文6篇10-13

寒假黄山游记作文12-20

黄山三年级作文 黄山景色写景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