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仲秋,余到杭州参加全国监狱警察网络技术工程师培训班,有幸赴黄山一游,怪石、奇松、云海、温泉谓为“四绝”宛若天上人间,美不胜收,感物伤怀,为文以记之。
虽然已是仲秋,但是杭州的天气仍然让我们这些北方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凉意,培训的课程已接近尾声,警院培训中心组织全体学员去安徽黄山游玩,得此消息大家为之一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太多的东西让人神往了。
在一片晨光中,我们出发了。透过明亮的车窗,路边一排风格各异欧式小楼映入眼帘,那不是别墅区,而是当地的农民房。高度的城市化是中国农村的未来吗?“江浙农民的富庶,是可复制的吗?换言之中国近十亿农民能通过此种方式走向共同富裕吗?在沉沉思考中我睡着了。
醒来时,车已进入安徽境内。路边的民房,皆白墙黑瓦,两侧山墙砌有高高的骑马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房屋的窗户都开得比较小而离地都比较高,据说这种建筑格局是深有讲究的,安徽古称徽州,自古山多而地贫,故成年男子多外出经商,远行前父母为其娶一女子为妻,意为留根。那高墙小窗加大了攀爬难度,是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节,在“浩荡山河男儿壮志,冷清清院落女儿无趣”唏嘘感叹中,黄山已近在眼前了。
在黄山的南大门,一处名为皖乡一楼的餐馆用过午饭,我们换乘小巴上了盘山公路。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润润的,爽爽的,心也随之舒展开来。蜿蜒蛇行的盘山公路险峻异常,在频繁的转弯中,我看到劲拔松树,还有那漫山绿竹,真是苍山如画,翠竹如海。
在一个远山如黛,意韵悠然的地方我们下了车,环顾四周,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碧池如玉,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有“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不知此桥始建于何年何月,但是从桥身的古朴与沧桑中,可见其历史之悠远。由此向东不远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想为此像必为名家之做。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好多人都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黄山的美名呢。
沿着逶迤的山路,我们缓缓前行,前方的山上有一瀑布飞溅而下,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泛着若有若无的五彩光韵。两只小猴端坐于其间,大家顿时兴奋起来,有人向小猴招手,有人要给小猴投食。不料此举被导游立即喝止,原来黄山的猴子是纯野生的,这两只是出来侦察的,如果发现有食物会唤大队猴子来抢夺食物,这是很危险的。
走过很长的一段石阶,我们终于到了兹光阁,这里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看来黄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更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竟是董必武所题。立于兹光阁前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更立险峰之上,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画直铺于眼前,正当我沉醉此间时,导游唤我们出发了,我们要由此乘玉屏索道,去玉屏楼看黄山奇松之首—迎客松。
在阵阵的轰鸣声,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奥地利进口的缆车速度很快,根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无限美好的`风光,不过只十几分钟玉屏楼就在我们眼前了。
走下缆车我们就感到阵阵凉意,山间薄雾蒙蒙,忽见不远外有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大气天成,石象前面的迎客松,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如身着轻纱的仕女,玉手轻扬,注视着大好河山,于婷婷玉立间尽显其美丽与端庄。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此般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自云雾中走出,如美人轻撩面纱一般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热情而真挚。迎客松周围的石崖上有许多石刻,记得其中一副刻得是“岱宗逊色”,夫岱宗者,泰山也,余以为黄山之美在景色秀丽,东岳之尊在历史厚重,实不可相提并论。
导游又在唤我们了,原来是要带领我们向莲花峰进发,莲花峰海拔1864。8米,拔地摩天,险峭雄奇,而且还经过异常艰险的百步云梯,听过导游的介绍,有人不禁切切私语,萌生退意。余淡然一笑,快步向前,不一会就有人跟了上来,此时行动就是最好的动员,正所谓“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我腿微微发酸的时候,我们进抵百步云梯,雾寒风急赶紧取出背包中的衣物穿上,环顾四周,真是景如其名,百步云梯高耸入云,两侧万丈深渊,是登莲花峰最险的一段狭长山道。望着升腾的云雾,忽感腹中饥饿,拿出干粮,胡乱吃了几口,顿觉豪气丛生。我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爬行过半,竟飘起雪花片片,大家进退不得,队伍停在半空,吾人心中胆气顿生,大吼一声“兄弟们上啊!”,一行人等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穿过窄窄的一线天,再向上走不远,见一圆形石碑,上书“黄山莲花峰高程1864。8米”我们终于登上莲花之颠了。立于山颠,方知夫子当年“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情怀。
“再不下山,就到不了光明顶了”在导游的呼唤中声,我们下山向光明顶进发,“光明顶不是明教总坛吗,原来在这!”有人恍然大悟道“明教的总坛光明顶在昆仑山,那是金庸杜撰的”有学识渊博者更正道。一路上迤逦而行,低头看路,抬头看雾,两边看树,途中有一亭,古朴而雅致,在此小憩只觉人在画中,画中在心中。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光明顶。漫步在云蒸霞蔚、烟岚缥缈之中,吾等云云众生好似飞升于琼楼玉宇之间,夜宿光明顶,一夜无眠。
在一片嘈杂声中,我走出光明顶山庄向炼丹台走去,还好人不是很多,我立于台上只见东方一缕红光现于天边。山谷中有大团的云雾飞过,霞光尽染于云雾之上,紫色的云雾如身穿纱衣仙女,飘飞于天上人间。突然,人群骚动起来,原来东方破晓,幽暗的晨光转瞬间即逝,无论是峰峦、松柏、还是游人的身上都披上了万道霞光,人们大声欢呼着,声震云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时此刻唯有润公大气磅礴的诗词才能诠释人们的心情。
光明顶之南谓之前山,群峰鼎立,众壑纵横,磴道曲折而陡峭,英俊挺拔天如须眉男儿的天都、莲花二峰,是前山景色雄奇的代表,光明顶之北谓之后山,奇景荟萃,清幽淡雅,清秀温婉如巾帼女儿的始信峰是后山秀丽景色的精髓。回想1979年的神州大地,到处躁动着改革的春潮。是年7月邓公以75岁的高龄畅游黄山,他老人家徒步从兹光阁,经玉屏楼,直上光明顶。此时之邓公做为中国的引路人,想必是借此向世人,也是向世界展示其“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气魄。当年邓公曾云:“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邓公不愧一代伟人,谈笑间将主大地沉浮的雄心壮志挥洒得淋漓尽致。
领略了前山的雄奇,更渴望尽睹后山的秀丽,于是我们向始信峰进发。山中林木郁郁葱葱,清晨的露珠在树叶上闪烁流动,清新而温润的空气氤氲于山谷之中。走出山谷,只见前方,一巨石硕大无比,浑然天成,直立于山颠,名曰飞来石,据说这就是《红楼梦》中幻化为通灵宝玉的顽石。既然宝玉源于此,那么化身黛玉绛朱草又在何方呢。
在西海宾馆的旁边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导游说这直升飞机的停机坪,2001年为海主席巡幸黄山而专门兴建的,当年为了修这个停机坪几乎削平半个山头,其工程之浩大可见一斑。
既来之则安之。认清方向,我们朝始信峰进发!“到了始信峰,方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沿路的黑虎松、连理松、竖琴松、探海松,形态各异,生动形象,更有许多无名松让我连连称奇。原来不过10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足40分钟,有太多的美景让我们驻足不前。
立于始信峰,我们登顶环顾,云海茫茫、险峻壮观。对面的石笋峰在雾气的笼罩下似一幅刚刚洇过的水墨山水,留张照片以作纪念吧,几张照片的功夫,那山水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雾越来越大了,我掉队了,只身继续前行。
黄山之处于迷雾,正如我之处于迷茫,在迷茫中我想看清方向终究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前行,在行进的途中寻找方向,修正方向,终有云开雾散之时,我会看到属于我的风景。看来黄山真的很有灵性,与吾心有戚戚焉。
云开雾散时,我终于找到自己队伍,经云谷索道下山。黄山二日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吾在山水之间感山川之秀丽,思造化之神奇颇有所得。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算不旺此行!黄山是羞怯的少女,一如那宏村大家的闺秀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是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黄山真的很有灵气。黄山之奇我也许仅仅读过了一页,但无论怎样,她已然不再是一个概念了……
【仲秋黄山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1.黄山游记
2.黄山游记
3.黄山游记
4.优秀作文黄山游记
5.黄山游记小学作文
6.黄山湖游记的作文
7.优秀黄山游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