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家乡的路作文

2021-04-19 家乡

  前不久,由于奶奶病重,我们几兄妹都急勿勿的赶回到老家看望八十六岁高龄的老奶奶。

  我的家乡在乐安县西部与永丰县交界地的一个山旮旯里,是罗陂乡的一个直属村,全村总人口不足300人。这里山高路陡,交通闭塞。70年代初,通向外面的路只有唯一的一条又窄又弯的羊肠小道,我们乡下人称之为“野鸡路”,直径相隔不到一公里远的两个地点,要绕道五六里才能到达。70年代后期,在乡政府的号召下,全村人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通过全村老百姓尽一年的努力,修通了一条12公里长的简易马路,勉强地能通上手扶拖拉机之类的车,交通条件仍极差。天晴时,路面上是一层厚厚的灰尘,整天尘土漫天飞舞,使你不敢睁眼;下雨时,一层厚厚的泥浆摊在整个路面上,仅在路面上走几步,你就会变成“泥娃娃”,有时连脚都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路上,父辈们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那一串串的脚印就是他们艰辛与磨难的印证。

  过去全凭两腿走路,每到农闲时,又逢赶集的日子,有时各家各户老幼都会挑柴到集上卖点钱,换些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因此,一条条挑柴赶集的队伍成了我们村最流动的风景。那时,我最怕的就是上学了,因村里当时只有小学只有二名老师,一至四年级是复式班,小学五年级就得到十里外的中心小学去上学,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沿路还有许多乱坟岗,上学放学,都是心惊胆颤,担心雨天路面泥泞,误了课时;担心窜出野狼蛇豹,伤了身体。然而,在这条简易马路上不知不觉走了十多年,也不知挑过多少担柴,扛过过多少回袋米,可以说,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在这种艰辛中度过的。

  后来,大学毕业后在另外一个乡镇工作,由于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回家,下车后要走好几里的山路,担心路不好走,回家后又不知如何走出来。记得98年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乡见父母时情景,就如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何建国带女友顾小西回西北老家一样,到县城后坐公共汽车到乡里,然后拦了辆手扶拖拉机到分岔到家里的“野鸡路”口时,已到晚上8点多了,我们一路打着手电筒走,父母担心我们,也打着手电筒顺着回村的路一路走来迎接,直到快晚上10点多才到家。幸好女友比较通情达理,又是第一次到山里,感觉挺新鲜,也没给我什么难看的脸色,只是后来总说我骗她,从我嘴里讲的山村里的美景和童年生活那无限的乐趣和实际相差太大了,感到委屈。

  没想到,这次回家竟是如此顺畅,记忆中的路已不复存在,从乡政府所在地水泥路一直通到村子里面,而且分支的小水泥路一直通到家家户户门槛前,可谓是“乡音未改路不识,借问家中何处走?”。乡亲们说:这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现在村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村里不仅修通了4米宽的水泥路,全村现有小轿车10多辆,农用车5辆,有摩托车20多辆,还安装上了无塔式供应的自来水,家家户户都把厕所造到家里来了,有线电视、电话都通了,后山上装上了移动通信塔。

  望着乡亲们边说边笑的脸,我的思绪也随之奔腾:这几年家乡的路在变,人在变,一切都在变。

【通往家乡的路作文】相关文章:

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作文11-20

家乡的路07-13

家乡的路作文【荐】01-22

【荐】家乡的路作文01-20

【热门】家乡的路作文01-20

【推荐】家乡的路作文01-19

家乡的路作文【精】01-19

家乡的路作文【推荐】01-17

家乡的路作文【热】12-08

家乡的路作文【热门】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