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

2021-11-01 家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年味作文1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与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与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与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与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将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与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与老家的亲戚“团聚”。想与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作文2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又盼来了新的一年,不要说多姿多彩的新衣,不要说五颜六色的烟花,更不要说千门万户红彤彤的春联,光是拿着长辈们给的大红包,就让人感到过年浓浓的年味。

  除夕那天早上,过年的鞭炮声把我从那美好的睡梦中惊醒。打开窗户,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让我好不舒爽!深吸一口气,嗯!好一股过年的气息。走出卧室,妈妈依然像往常一样早起,不一样的是客厅里洋溢着满满的中国红!红窗花,红灯笼,红对联,红衣服,这些东西都使家里充满了年味。妹妹正嘻嘻哈哈吵着闹着要爸爸放鞭炮呢!每当这时,老爸的脸上就露出了慈爱的笑:“乖女儿,好宝贝,咱们不急,晚上就放炮去!”

  “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纷飞的思绪。哟!开门一看,是叔叔来给我们拜年了!只见他的脖子上挂着大围脖,头上顶着个滑稽的大红帽子,手里提着个大红灯笼,这样子谁见了谁笑。他似乎丝毫不在乎我们的笑声,反而抱拳作揖:“大哥大嫂,新年好!”这时妈妈就开始笑起来,并且点头回礼,还用她纤细的手拍我一下,我立刻会意了,说起吉祥的话来;“叔叔,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叔叔欢喜地摸了摸我的头,塞给我一个大红包。哈哈,我又多了一个大红包呢!妹妹这个小丫头,竟不服气地鼓起嘴:“祝叔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没说完呢,我们早已笑作一团,只有不懂事的妹妹在那吵着要红包,看着这欢乐的景象,我笑了笑……哦,年味更浓了。

  最开心的时光就是一起吃年夜饭了。一家子的人又团聚在一起,好不亲热,一下子,屋中似乎又暖和了许多。大家高兴地吃着火锅,时不时地起来敬酒:“来,大哥,我敬你!”每当这时,爸爸就站起来,脸上泛着丝丝红晕,好爽地说:“那我就干了!”然后抬起头,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当然也少不了我,我用果汁代酒,大人们在这个时候就一齐笑话起我来,并且开始对我小时候被灌醉的事津津乐道。

  喝完热热闹闹的酒,我们就要上天台放烟花了。“嗞!”小叔点燃了线头,导火线上的火花一蹦一跳的,似乎也在庆祝新年,渐渐地,只听一声“轰”的巨响,烟花“嗞溜溜”的上了天。那烟花,带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希望,对家人的祝福升上天空。突然间,天空似乎被照亮了,闪出五彩缤纷的光,大家的脸浸在光里,好像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嘴角都向上扬了,打心底里的,我们开心的笑了。在一片火光中,在一片爆竹声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大声喊道:“过——年——了!”

  情浓浓,意深深,年味到处弥散……哦,这是我们家的年味哟!

家乡的年味作文3

  日子丁冬丁冬过得好快,不觉间腊月已过了一半多。现在生活好了,日子不再难熬,一年年日子飞快消逝着,年关逼近了竟没“年”的感觉,不像小时候的家乡,一进腊月年味就浓浓的扑面而来。

  一喝腊八粥,年就一页页掀开了,闻到了年味。村里人重视年,年是乡村一年里最大的盛事。腊八之后的集日开始热闹起来,卖年画和春联的摊子摆满了街道两傍,让你感觉到年逼近了。买年画贴年画,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事,在集市上买回年画,熬点面糊,我和哥哥拿着画在墙上比来比去,那个郑重啊,比拜堂的新郎官对衣服的要求还认真。

  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每家都会在灶间设一个供桌,摆上麻糖,贴上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供品麻糖就是让灶王爷吃了糖嘴甜点,回宫后少说凡间坏话,比如饭食浪费啥的,多说好话。其实呀就是贿赂灶王爷,让灶王爷向玉帝报喜不报忧,玉帝一高兴,来年就会风调雨顺,有个好年头。

  腊月二十五,是填仓的日子,填仓是对丰收的期盼与向往。用炉灰在院子中间围两个圆,撒上一些小麦、玉米、稻谷等,象征粮仓,以示五谷丰登。在朝向外门的方向画上梯子,直通粮仓。我家院子大,爷爷会围好几个粮仓,哥哥踩着梯子,弯着腰,做背粮食状,一步步走向粮仓,嘴里学着老年人的腔调说,我送粮食来了。引得家人大笑。兄妹几个在各个粮仓间跑来跳去,欢笑声溢出院落。自从住进市里的楼房,填仓的欢笑再也找不到了。

  家乡过年“规矩”多,比如正月初十之前不能动“生面”,也就是不能蒸馒头,所以要在腊月里就把明年正月里的馒头备好。所以蒸馒头是过年一大项工作。

  母亲手巧,母亲蒸的过年花糕好吃又好看,还有菜团子、包子、供香馍、黏窝窝等等。这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帮母亲烧火,看着红彤彤的炉火,想着锅内的美味,看着母亲被火光映红的脸,喜悦与满足在心里盘旋升腾,那种心情,那种感触,在现在的“好日子”里是体会不到的。那几天里,天天能吃到新花样,那真是贫穷日子里的饕餮盛宴,所以口舌之欢也是那时孩子们盼过年的最大由头。

  除夕,一家人围着面板包饺子,小孩子们屋里屋外穿来穿去,一会到屋外点燃一个小炮,啪一声清脆悦耳,幸福的气氛暖融融。

  初一早上被“噼噼啪啪”的鞭炮惊醒,穿上新衣随着父母和叔伯两家子给爷爷奶奶磕头。爷爷奶奶看着一大家子后辈们,喜得合不拢嘴,高兴地给我们发压岁钱。虽然一人也就几毛钱,却比现在的孩子拿到百元大抄来得高兴。

  想起家乡的年,心里暖暖的,有种喜悦的涌动;也涩涩的,有种逝去的失落。家乡浓浓的年味,只有在记忆里再现,也在记忆里被尘封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4

  家乡的新年有着一股万象更新的气味,承载着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故乡那股浓浓的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的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刚进腊月,每村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杀猪。这杀猪啊,是把一头已经挑选好的猪,一个人拽着它的尾巴,两个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个专制木板一放,一刀结束了它可怜的生命,只听见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然后再烧一大盆热水,把这猪往热水里一放,再经过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腊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起来,为着早上这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做准备工作了。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制而成的,不过多久,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就出炉了。

  在腊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前奏。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顿饭,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从这以后,全市戒备,大人们开始为办年货而操心了,而小孩子们也开始为压岁钱能收多少而担心了。在过年前家里必须要经过一次大扫除,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中不顺心的事,还要把家里的各种东西给摆出来。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团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个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萝卜样样都有,平时见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这过年期间它却不怎么感冒,没有任食欲,这可能就是大人常说的年饱吧。在团圆饭中最重要的就是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这鱼头一定要对着长者,大人们喝点酒,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爱的饮料,大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其乐融融,到处都有浓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刚黑,鞭炮声便响个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点左右,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祷新的一年自己能红红火火。那一夜整城几乎彻夜未眠,一直响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热闹。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的对联和一个又大又红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过年的新衣服给穿了出来,临近中午,就要开始拜年了,提上年货便向目的地走去,这小孩想收压岁钱必须得磕头,大人则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正月后面几天也就是到处拜年、吃饭,你有可能在到处拜年的途中收获很多见识。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玩花灯的随处可见。在这一天,广场上真叫人山人海,广场上人们专门留出一片燃放烟花的地方,只听一声巨响,精彩绝伦的烟花表演也拉开帷幕,红的、黄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势,仿佛一颗颗璀璨的小太阳在空中熊熊燃烧,分外漂亮。过元宵必须要吃汤圆啊,那甜美的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节正式结束了。因为学生们在这一天就开学了,大人们也开始正常上班了,虽不舍,可这春节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家乡的年味作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说的便是过年。我的家乡虽然只是区区一个县城,但过年照样是有滋有味。

  走进腊月,就已经有了年味。从腊月初八开始,乡下过年的程式便全面启动。腊八的大清早就要开始做腊八粥,红豆、黄豆、黑豆、玉米……各类食材都要放进去。吃了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就预示着来年会五谷丰登、甜甜蜜蜜。

  过了腊八,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为了渲染过年的气氛,男女老少都开始赶集置办年货,街上是人山人海,叫卖的、讲价的、问好的……构成了一曲欢快的春节之歌。接着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新年要有新气象,村里的人会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到了杀猪宰羊的时候,杀完猪羊将它们卤成美味的食物,为今年的年夜饭做准备。各家各户不仅准备猪肉,还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味,鸡鸭鱼肉……每家都会买很多食材,琳琅满目,甚是丰富。

  经过一个腊月的忙碌,新年便盛装登场了。年三十这天,每个人都要早早起来。妇女们会度过忙碌的一天,从早上起就要准备一天的食物,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冒着烟,响着“滋滋”的油声和“笃笃”的切菜声,这也是年三十的标志。男人们会熬制浆糊,张贴对联和福字。小孩子们则在院子里嘻嘻玩耍。中午的饭菜

  很丰盛,但这还是比不过年夜饭。天渐渐的暗了下来,人们便开始吃年夜饭,人们总会做二十几样菜,色香味俱全,看得人直流口水。男人们还会在一起喝酒,不醉不归。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会坐在一张炕上看春晚、打牌,其乐融融。这一晚要守岁,十二点之前不能睡觉,但有些小小孩子玩累了,就早早的进入了梦乡,我想每个小孩子的嘴角都会挂着笑容吧。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每家每户在院前都点燃了鞭炮,所有的炮声汇聚在一起,响彻天空,新的一年就真正的到来了。

  大年初一,所有的小孩子都会穿着新衣互相炫耀,在一起开心的玩耍,有些小孩子会在放鞭炮时不小心烧到衣服,但总会在第二天才发现,伤心的抱着妈妈哭个不停。今天所有的人都很安逸,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男人们还是热衷于打牌,不知不觉中大年初一就过去了。

  初二就要开始给亲朋好友拜年了,舅家、姑家、姊妹家……小孩子们也会不知疲倦的跟着大人挨家挨户的拜访,收到长辈的'压岁钱会高兴的活蹦乱跳。

  ……

  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又会热闹一番,男女老少都会吃元宵,象征着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街道上会有耍社火的、游行的,乡亲们会一直跟着游行队伍直到结束。夜幕降临时,河滩里会放大型的烟花,河堤边站满了人,小孩会目不转睛的盯着烟花,发出“哇”的赞叹。十五过去后,过年就算是收尾了。

  过年是为了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振奋精神,不断努力,龙马精神。家乡这浓郁的年味让人如痴如醉,让人陶醉。

家乡的年味作文6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父亲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父亲母亲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父亲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父亲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母亲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母亲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父亲母亲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父亲母亲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作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笼。鞭炮声,五光十色的烟花和的硝烟到处都是。一辆辆汽车涌进山村,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礼包,欢欢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以前,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今年,我们家乡提倡绿色环保,不能乱放烟花炮竹。今年春节,我们就打篮球、做游戏,最有趣的游戏就是放风筝了,一吃过午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发明家广场,准备放风筝。我捆上线把风筝往天上一扔,就跑了起来。哈!风筝上天啦!天上还有许多风筝:有小燕子、蜻蜓、凤凰……只见我的风筝好像很得意似的,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打旋,一会儿向前冲,连我都难以置信。风筝在天上自由地飞翔,我祝愿所有的人春节快乐。

  对联中也饱含年味,红底黑字的上联、下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少不了,有着朝气蓬勃的“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有着五谷丰登的“岁岁年年添美酒,狗岁丰登洒一船”;还有那充满希望的“贺岁红联增喜气,一元复始艳阳天”。大街小巷贴纸满了福字,路上的行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喜悦!

  当然,看春节联欢晚会肯定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呀。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节目。听大人们说,大年三十,要守岁。今年的大年三十,我边看春晚边打瞌睡,到了十一点时被《春晚》里的笑声惊醒,我连忙打起精神提醒自己“这是我头一次守岁,千万不能放弃”。春晚里又有唱歌,又有跳舞,还有我的最爱——小品与杂技,我一下来了劲,看得连蹦带跳,笑弯了腰。当时钟的秒针一步步走向十二,突然,十二到了,外面的花炮哗啦一下不约而同地响起,揭开了年的序幕。

  拜年是一个重头戏。去亲戚家拜年,孩子高兴,大人开心。孩子高兴的是有压岁钱和礼物,可以尽情地玩耍;让大人们高兴的是,今年一家人又可以欢聚一堂,聊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

  走在街上,人人换新装,那代表吉祥如意的红色像火一样在整条马路上燃烧起来,让人看起来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超市里人山人海,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

  耒阳乡村多数要耍狮子舞龙灯,或唱大戏、开庙会、元宵灯展。龙灯前有彩旗牌灯,大锣大鼓开道,后有帮事队、鼓乐队,浩浩荡荡。每到湾村,就有鞭炮相迎,有的邀吃拦门酒,俗称“邀座”。此时,狮子龙灯表演一番,以示酬谢。随着正月十五“元宵灯节”的谢幕,春节“过年”就算完成了。

  淡淡的火药味、浓浓的墨香、飘渺的香火味弥漫了整个正月,走到哪儿都有这年味。正因为有了这浓浓的年味,春节才如此多姿多彩。

家乡的年味作文8

  任何人都赶不上时间的脚步,年末将至。城市里,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窗口都挂满了腊味,店铺门上挂满了灯笼,显得热闹而喜庆,今年我们决定回老家天台过年,倒不是要去那儿走亲访友,只是很怀念老家的味道。在除夕这一天,我们早早的给外公外婆拜了个早年,动身前往老家天台。

  相比城里,乡下的年味自然要浓些。天台人过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三十时到正月初八之间,实际上从上一年的二十五日开始,家家户户都在掸尘,打扫,准备年货,喜气洋洋为过年做准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在那天里家家户户购年货,做馒头、捣年糕、包食饼筒等。说到食饼筒,就如俗话说得“食饼筒筒像卷,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这是那儿最受欢迎的美食,用面粉糊得薄如纸大如锅盖的圆形面皮,包制多种馅料。台州人的食饼筒胖得像小孩子胳膊的圆筒形,至于里面的馅料则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再经过洒上色拉油的平底锅的烤制,当其烤成色泽金黄的时候,就能出锅上桌了,这时咬在嘴里,外脆里香,别提多美味了。

  到了除夕这一天,年味越来越浓。先是全家团聚会餐,将剩余的饭藏着,称“隔年饭”以示“有吃有剩,连年有余”。以前,年夜饭后都围在家门口放鞭炮,称“关门炮”,那可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娱乐节目,如今鞭炮已不能再放了,孩子们便少去了几分乐趣。除夕夜照例是不睡觉的,大家围坐一起或聊天、或打牌,叫做“守岁”,小辈们早早地围在大人们的旁边,等着长辈给小辈们分发压岁钱。除夕夜,离家再远的亲人们都要回来吃饭,一家人和睦幸福。

  新年初一,春节的高潮到了,家中一片红红火火,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初一早上,小辈们要向长辈们行礼祝贺,称“拜岁”。这一天,商店不开市,人不远行,遇人多说吉利话。新年第一顿早餐要喝五味粥,那是由红枣、番薯、毛芋、赤豆、豆腐等煮在的米粥,寓意不忘节俭,新年五谷丰登。晚餐大多是要吃扁食、水晶蛋糕,水晶蛋糕可是天台姑娘们的最爱,轻启朱唇,香软甜便直达心田。

  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家长们会在有家里待客,妇女孩子会去游览寺庙,祈福消灾,祝愿自家在新的一年里能无病无灾。初四到初八,人们都忙碌起来,要抓住春节的最后时光,走亲访友,寻到最后一份热闹。春节到此也大致结束了,又回到初始时的那份静谧,人们也都散了,各做各的事去,新的一年刚起了个头,需靠双手去创造美好明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过年的形式没有太多改变,人们还是能团聚在一起,只是年青人都个个拿着手机,对着看不见的人发着聊不完的信息,而面对面坐着的人的话语少了。是啊!现在的年味已经淡了,淡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也被灯红酒绿的虚拟世界给冲淡了,我站在窗口吸着空气中漂着的年味,在心头祝福:年味莫淡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9

  又到一年春节。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陆续出现在大门上的“倒福”提醒着人们这个只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又将来临。

  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对于无法归家的游子,年是苦的,混合着牵挂与思念,难以下咽。

  对于辗转千里终于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着温暖与亲切,令人迷醉。

  对于历尽坎坷的探索者,年,是咸的。交杂着过去一年里受过的委屈,忍受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与祝愿,神秘,复杂,刺激着味蕾。

  春节,新年,不能明白道来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隐约感觉它所承载的情义与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们家,一年到头来,最忙的要数奶奶,炸藕夹,炸圆子,蒸豆腐圆子,晒腊肉,小小的空间里堆满奶奶为家人准备的年货。奶奶已经接近80岁,爸爸劝奶奶休息,让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时也生气地骂咧:“都要吃,又都不学着做,真是累死,明年再也不做。”可是每一个“明年”奶奶都拿着锅铲重操旧业,又骂咧下一个“明年”,不再做。我从来不劝奶奶休息,因为我知道一个就这么忙碌大半辈子的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在羊的最末,表达对子女们的关心。不劝,因为劝不动。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为在外求学,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总是开玩笑说,人家都是省际大春运,我是城内小春运。放寒假,对很多人来说都没什么,但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回家,意味着炸圆子,意味着“年”。圆子我只吃奶奶做的,一如今年从英国回来的哥哥,见到奶奶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做粉蒸排骨吗?”

  于我而言,年,没有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相聚有时又何必故作伤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的“传统”,“家庭”,那好像有点沉重。它很简单,就是奶奶炸圆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软,咬下一口,那种嘴巴和心都被填满的充实是独属于“年”的味道,也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十多年的圆子,只好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记忆很有意思,那些在脑海顽固盘踞的东西都连接着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经历或者事件。正如我,贪念圆子的味道,无非也是贪念那些过去的记忆。五岁,十岁,十五岁,吃着圆子,我数着年岁不断成长。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剥落,外表渐渐模糊褪色,不再记忆。只有这玩意,与奶奶,与家人,与年,与希望融为一体,成为一年又一年里,只属于我的牵挂,只属于我的年味。

  去年年饭时,哥哥在英国,和我们人人都在电话里拜年,可是人没到,不能叫团圆。今年年饭,他回来,反而是我因为高三,最后回家。上桌时发现第一个菜就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个就是我的炸圆子。

  奶奶坐在一边傻乐,她什么都记得,一个不落。

  酒过三巡,兴致正高,大家纷纷站起举杯。特别热闹。声声祝福里,人人欢快的饮下各自杯中,那无法言说的,美妙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10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与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与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与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与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与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与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与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11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爸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爸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爸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爸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爸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12

  夜,深,天空静如一片黑色的海,只是今晚,不见泛起一丝涟漪。

  夜幕,寂寥,自宅,案前,零点,除夕。

  20xx年的最后一个夜晚,20xx年的第一个凌晨,天上灯,四周静默无声,家中阖无一人。抬头看,望不见那盘银镜,依稀数得清沉于天海的几粒白砂。除夕之夜,听不见半点嚣音,世界都沉默,是在为新的一年祈祷?推开半扇窗,闻不见那熟悉的烟火味,或是被刚洗过的头发上残留的香波味掩盖?今天,到底是几号?脑子凝滞,拒绝去思考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感到有点口渴,走进客厅,打开灯,望望电视纱帘,好像已积一层灰。高三以来已经很少掀开它,就连父母也是。今天夜里,少两个人,多两只仓鼠。寒假几天不长,但一个人呆在家里未免有些无聊,于是买小仓鼠逗乐,但买回来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观察它们慵懒作息的闲情。作业还堆叠如山。回到桌前,摊开化学寒假作业,没写两题,又发呆望向窗外,是夜已深,人已倦?还是对这压迫的静感到不适?以前的自己是怎么度过这段虚无的时光的呢?凝视着黑暗,在记忆的残片中搜索……

  灯火通明,祖孙齐聚。鞭炮,电视,零点,除夕。

  这是多少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好像还没上初中,家中六口—祖辈两人,父辈两人,还有我和表哥。大家围在一张小茶几周围,看着春晚,爸爸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双手互搏,左右开弓,忙得不可开交;爷爷奶奶好像在看着电视,但每次我视线落向他们,总会目光相交;妈妈一边对抗着窗外的鞭炮声,一边聚精会神地望着电视,生怕错过些什么。而我则和哥哥玩着卡牌游戏。不大的房间里,时不时响起或沉或腻或尖锐的笑声。

  零点半,大年初一。

  我陪爸爸下楼放那“一万响”,捂着耳朵,小心地跺着碎步,地面上还有未化的冰。长出一口气,水雾融入街灯,让那光晕更加朦胧……

  一家三口,新居,高楼,烟花,雪,零点,除夕。

  这大概是三年前,还是四年前?刚搬家到闹市区的第一个大年夜,天空飞下朵朵雪花,使这夜更增情趣。小区里好像不让放鞭炮,于是一家三口移驾到楼顶天台赏夜。这里视野极好,踮起脚,旋转一周,全是红黄冲天炮与天幕的热吻。我好像站在世界的中心。花火,像是给这一家三口的礼赞。在地上掬一捧积雪,向天空抛撒,冰晶映着黄白灯光,在我周围闪烁。冲父母笑笑,父母也回望我微笑。长吸一口凉气,没有闻到那熟悉的气味,但是有淡淡的惊喜与甜蜜飘进心间。

  大概已经零点三十,雪越下越大,我们赶紧缩回家,赶在万花火丛凋谢之前,把最美的一幕印在脑海。

  青春,拼搏,作业,高考,一百天,零点三十,大年初一。

  昨天一大早,听着父母仿佛无尽的嘱托,目送他们离家。今年,我不回老家。只有我一个人看家。合上作业,想看看时间,突然想起因懒得与同学互发祝福短信,防止你来我往不可开交,我提前将手机关机。陷进被窝,鼻腔里充斥着洗发香波与有助睡眠的薰衣草味道。今晚就不熬夜吧!在这令人放松的香气中,我感到,这也是过年才有的享受,也是一种年味吧!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

  ——题记

  大除夕那天,只见妈咪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里,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神”,并且今年搬了家,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咪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咪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咪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咪,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了家乡的一传统习俗。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了,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了蜡烛烧了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咪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了,是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了。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咪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了给菩萨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除夕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全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了。家乡,每家每户都杀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我却见到了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

  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

  夜幕渐渐降临,行走已四小时的汽车终于驶入爸爸的家乡,远远地就看见奶奶在村口朝我们挥手。爸爸的家乡在丽水松阳。

  待我们走近屋里,伯伯婶婶姑姑兄弟姐妹早已坐齐,大家正等着从杭州赶来的我们吃年夜饭。远远望去,饭桌上一如既往有我最喜欢的那盘山粉圆。山粉其实就是番薯淀粉,将它和山芋混合,有些人家会添入猪肉馅、小虾米,然后加入高汤搅拌揉搓成团,最后切小块上笼蒸熟就可以吃了。我最喜欢吃用葱丝香菇和冬笋爆炒后的山粉圆,这样的山粉圆色泽晶莹,并且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口感绵软柔嫩,十分美味。山粉圆是松阳的特色小吃,寓意团团圆圆,每年只有过春节才有机会尝个饱。提起它,我似乎闻到了年的味道。

  回乡过年我们家有一个固定节目,那就是去家乡周边看看。爸爸说,自从他大学考到上海后,每年回家的时间已越来越少,而家乡的变化却越来越大,常常让他惊异不已。今年我们去了特别著名的四都云上平田。这是一个充满自然风韵的江南村庄,它坐落在群山包围的山腰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这里都被朦胧氤氲的云雾笼罩着,所以被人们称作云上平田。小姑父说,这里以前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省级贫困山村,上山道路泥泞坑洼,盘旋的山路一侧是万丈悬崖。村民吃不饱穿不暖,黄土泥瓦的房子时有因风雨而破漏。但经时2年,在乡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华丽蝶变,不堪的山路被铺成平坦大道,老旧古宅被修缮保护起来,人们的致富渠道被打通,种茶、外出打工、民宿、旅游景点开发等等,现在这里已是闻名的摄影基地和度假胜地。高低错落的小村庄顺应地势,在松海绿荫间忽显忽隐,轻盈缥缈的烟雾携着缕缕云丝围绕在屋宇间,古朴清幽,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远眺,这里与世隔绝,离开了喧嚣;近访,你又可以无违和地听到山民与爸爸的热情交谈和爽朗的笑声,仿佛他们也是我的家人。在新旧交替间,那淳朴亲近的味道总是那么熟悉,它是年的味道。

  回杭时,大姑姑从地里拔了不少青菜送我们,只因为晚餐时妈妈说这里的青菜太好吃了。姑婆硬要让我们带上一箱土鸡蛋,说这是她这几天特意从亲戚家里收来的,他们的鸡不吃饲料野地里自由生长,小孩吃最补身体。大伯母也迎上来说她家自种的大萝卜很不错,也让我们拿去杭州吃。那天天空下着暴雨,伯母伞也不撑,直接冲到菜园里给我们拔了一箱萝卜。小姑父带着文文姐姐来送行,说我家的土鸭快八斤了,绝对好东西,也顺路带去吧。爸爸一个劲地推辞,杭州真的什么都不缺。可是大家还是你一袋我一袋地放到爸爸的车后箱。家人的热情,是我最爱的年的味道。

  一年一度回松阳,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变化。但我知道,不管怎么变,那份美味、那份亲切、那份热情的年味是不会变的。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相关文章:

1.家乡的年味作文

2.家乡年味作文

3.家乡的年味

4.家乡的年味

5.家乡的年味

6.家乡的年味

7.家乡的年味

8.家乡的年味

上一篇:二十年后的家乡优秀作文 下一篇:家乡的年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