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中的美食作文(通用2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的记忆中有两种最喜欢吃的食物,也不知是否称得上美食。这两种食物,自从我第一次吃到嘴里,就再也爱不释“口”了。
我喜欢吃辣,但不是特别辣。大庆路靠右边二七宿舍东大门旁,有一家不久前开的板面店。一次路过,正好饿了,出于好奇就前去看了一下。那家店不大,有四十平米吧,是一个整体,呈一个长方形,中间没隔开房间,走到尽头就是厨房——做板面的地方。我要了一碗,店主先在那儿拿一块面,用板面机压成线条状,紧接着抛入锅中,用铁勺过了几下,就好了。放入碗中,加满汤,放上料,问我:“要辣吗?”“要,放多点。”“好嘞。”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就做好了。
放在桌上,坐在凳子上,香气扑面而来,那细嫩滑溜的面浸在浮满辣油的汤汁中,很诱人!辣椒不辣,却很香,均匀地分布在汤中。待面凉,用筷子夹了一股送进口中,顿时,鲜香伴随辣气溢满口腔,细嫩滑溜的面条在口中乱跑,仿佛不受控制似的。一口接着一口,一碗面不知不觉已经吃完了。那味道又鲜又辣,令我回味无穷。
在通往白云山的上坡路上,有一家卖酱香饼的,名字是“土家酱香饼”。饼是面饼,上面有葱花。买了几个一尝,“啊!”饼热乎乎的,绵软极了!入口有些咸,但葱香和咸味结合,那就是"完美"了。
记忆中的美食,记忆中的味道,总令我难以忘怀。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2
记忆中的美食,是祖母亲手包的饺子。
祖母包的饺子,皮薄馅多,而且不会像其他那样的饺子,撑得大,还会煮烂。祖母包的饺子,白白的,胖乎乎的,像一个个胖娃娃静静的躺着,看着很有食欲。
祖母快到八旬了,身体依然很健康。她最拿手的就是饺子了。她常常自己包饺子,她说别人包的饺子,只是为了可以吃,而不顾及外表,让人看了没有食欲。
每次祖母包饺子,我就在旁边跟着她,她也不嫌我烦,让我帮她拿面、拿筷子。等到包完,那些硕大的饺子就摆在帘上,像一个果盘一样。放柴、点火,手里拿一把扇子轻轻的摇,红通通的火在柴里燃烧起来,偶尔有几粒玉米在火“爆炸”了,膨膨的响着。炸完的玉米粒,像爆米花一样,不一会儿,几缕热气从锅里探出头来,使那干燥的锅呲呲的响着,水呼呼的叫着。祖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用漏勺反着向锅里过一遍,为的是防止饺子沾到锅底上。水快开而饺子还没熟的时候,祖母就在锅里加两碗冷水。等到饺子熟的时候,屋子里都是水蒸气,仿佛我在天上,身旁都是云一样,祖母就笑呵呵的让我蹲下看看,我照做一看,原来这些白气都在上面飘着。我呆呆的看着这个美景,祖母看着我傻里傻气的模样,也笑了。
等到火快烧完的时候,祖母就会拿着一个洗净的大盆子,用漏勺把饺子盛在里面。满满的饺子,冒着热气,一个个珍珠放在盆子里,亮晶晶的,祖母微笑着把盆子放在桌上,招呼着我们吃饭。
祖母的饺子是独一无二的,它伴随着我的童年。所以每当家里做饺子时,我都会想到祖母的饺子,还有祖母。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3
第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是小时候住在大院里吃到的“驴打滚”。
卖“驴打滚”的大叔,常穿一件白大褂,推着挂有大红色招牌的手推车,在大院里穿梭。他为人温和,笑眯眯的,有人光顾,立刻像变戏法一样,从虎口挤出一个个小团子,滚上厚厚的黄豆粉,再装进盒子里递给顾客。
“驴打滚”的味道甜甜的、黏黏的,但并不腻,也不怎么粘牙。一口咬下,一股香味在口腔中散开,带着一点点儿豆腥气。我总缠着外公给我买,特别是早上,如果能吃到一盒热气腾腾的“驴打滚”,配上同样温热的甜豆浆,除了有长蛀牙的隐患外,几乎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我上小学时搬离了大院,来到长沙。那段时间,我记忆深刻的美食,是放弃了悠闲的退休生活、陪我一同来到长沙的外公亲手做的蛋炒饭。
普普通通的白米饭加上鸡蛋,有时加几粒火腿肠,一起翻炒,却不乏风味。雪白的米饭中点缀着黄澄澄的鸡蛋,十分诱人,一点点儿油光泛在饭上,令人食指大动。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吃外公做的蛋炒饭,总也吃不腻。大概凡是倾注了情感的食物,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人腻烦吧。
上了初中,学业负担加重,我开始寄宿,只能周末回家。这时,最让我想念的食物是外公拿手的啤酒鸭。
啤酒鸭,顾名思义,就是在烹炒鸭子时加上啤酒,使味道更有层次。
外公做啤酒鸭时,习惯放入大红辣椒、蒜瓣、葱结、姜片,再加上老家特有的咸酱,真有一种家的味道。鸭子炒完之后呈酱黑色,香气浓郁,诱人至极。每次吃啤酒鸭,我都是先啃翅膀、鸭腿,再咬脖子、鸭架,最后连辣椒之类的配料都不放过,可以吃下三碗白米饭。第二天早上,外公还会用剩下的汤汁给我煮一碗米粉……我不能再回想了,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吃货”,从小到大,我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而最令我难忘的美食,还是童年吃过的零食和简单的家常菜肴呀!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4
风轻轻地吹来了,思绪便又飘回那还在小学的日子里,那段与祖母一起走过的童年。
印象中,祖母并不适合烹饪。祖母会做的菜也不多,大约只有炒、蒸、煮之类的菜品,但她仍然为我换着花样。因此我小时候的每餐都与别人不同。但我仍乐在其中。
炎热的午后,鸣蝉在树上唱着响亮的歌。六岁的我已经上了幼儿园,好不容易盼到了暑假,却还有作业。不过毕竟年少,作业自然也不会多。没过多长时间,我便扔下作业与同伴疯玩去了。傍晚,孩子们踏着斜阳回家了。
回家后,祖母端起一个小碗走过来,我不记得那时祖母说了些什么了,只知道我喝了一口便又吐了出来。因为那是寡淡无味儿的,那时只喜欢吃糖或甜的东西,于是那绿豆汤的味道,便是我儿时最厌恶的味道了。
多年以后,我渐渐长大,那碗绿豆汤已经被我淡忘。直到有一天祖母再次揭下了它的面纱。
那也是一个夏天,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鸣蝉仍不知疲倦的在树上唱着。只是季节未变,鸣蝉未变,变得是这沧桑的岁月。祖母白发又多了我也长大了,作业也更多了。九岁的我正写着作业炎热的风吹过,不由得让正在写作业的我厌烦。不知从什么时候,祖母已在我身后,为我摇着扇子。
我仍流着汗,我知道祖母看见了。她起身去了厨房。不一会儿,她端着一个碗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她说:“休息一下吧。”说完,把碗递给我来,我接过祖母的碗喝了一口,一股清香在口中蔓延。我惊呼一声:“绿豆汤。”祖母笑着点点头。这个味道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我便想起了儿时那个最讨厌的味道,以及幼稚的儿歌。
这个炎热的夏季,我竟喜欢了儿时最讨厌的绿豆汤了,而儿时的厌恶已经完全消失。
岁月是无情的,常常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溜走。似水亦流年,这样的岁月经不起我们的不经意。绿豆汤是甜的,浓浓的亲情在我心中流淌。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5
在这大千世界中,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数不胜数,而最让我的味蕾为之心动的,便只有那一道——饺子。
饺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也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它是每逢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也是许多穷苦人家梦寐以求的美食,更是让我们感到温暖的存在。
记得去年三十时,按照家乡的习俗,家家户户都需要动起手来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老早就起身了,准备饺子馅的食材,奶奶把食材都放进一个大碗里,里面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猪肉,也是我的最爱,把它们都放进碗里,戴上手套,进行搅拌,只见它们悠哉游哉地享受着免费的按摩,但它们孰不知危险即将来临。我只听见案板上“砰砰砰”的响着,就可以想到那场面它们正面临奶奶的制裁,只见拿菜刀在他们身上划了一个又一个口子。想到这,我真替它们感到惋惜。
过了一会儿,奶奶开始和面了,那面经过奶奶的一双巧手,变得更加劲道,柔软,软的就像刚出生婴儿的小脸一样。面和好后,开始擀饺子皮了,这次我自告奋勇的参与了其中,只见我拿擀面杖就是一棍,应是把那不听话的面团揍得服服帖帖。接着,我揪了一团面,放在那光洁的案板上,拿起“按摩仪”为它“服务”,把它按得舒舒服服,另外还赠送了它一顿丰富的宴席,让它饱餐一顿,这简直就是五星级酒店的待遇。
但它们并不知道,它们最后的命运还是在热水中沸腾,最后结束生命。饺子盛出来后,热气把我的脸蒸的红彤彤的,吃一口,使我的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饺子,一个幸福的食物,以及满满的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6
记忆中的美食,不过就是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热干面。
我最爱的热干面出炉的地方,是一家叫做“星宇小吃”的小吃店。小吃店在一条人流较少的小巷里,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我却成了那里的常客,也成了老板娘最关注的人。
小吃店的人不怎么多,所以我可以大方地跟老板娘对话。每天早上,只要在外面吃早餐,小吃店门口总会响起我的声音:“老板娘,一碗热干面,芝麻酱越多越好,葱和榨菜都要。”回答的话语总是充满热情:“好嘞,小朋友,你先坐会儿,热干面马上好。”正是因为阿姨的热情,所以顾客都非常喜欢光顾她的小吃店。
等了一会儿,热干面终于端上来了,我焦急等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解放。我端起热干面,使劲闻了闻,哇!芝麻酱的酱香味扑鼻而来,使我陶醉。我二话不说,拿起筷子一拌,挑起一筷热干面入口,味道真不错,芝麻酱香在我嘴里回荡,面条入口爽滑,一下子就被我吞进了口里,我感觉自己正在享受天堂美食。最后,我糊的满嘴芝麻酱,像小花猫一样,但我吃得很爽。老板娘看着我直笑,接着她又给我端来一杯豆浆,对我说:“别光吃干的,阿姨送你一杯豆浆,你解解渴,别哽着。”我连忙谢谢阿姨,心想阿姨这么好客,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吃这儿的热干面。
直到现在,阿姨一直在卖热干面,她还是那么好客,我也一直在她家吃热干面。阿姨家的热干面我百吃不厌,它是我记忆中的美食。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7
记得小时候,每周末必会跟着爸爸光顾菜场旁的早餐店,那油光发亮的拌面、炸得金黄的油条,便是我儿时的回忆。
清晨,我和爸爸来到了那间古朴的早餐店,店主已经炸好了第一锅油条,木凳和木桌已略显陈旧,几把布满灰尘的电扇无力地摇着头。正当我抬头望着店主炸油条看得出神时,两碗热腾腾的拌面被端了上来。
爸爸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把最下面的面翻上来,香气四溢的猪油混着鲜香的酱油,上面还点缀着几颗碧绿的小葱,让人食欲大开。一入口,先感觉有些油腻,之后的酱油咸味与小葱的清香便刺激着舌尖上的每一个味蕾和鼻中的每一个嗅觉细胞,共同传入大脑,只产生了两个字“好吃”。
吃着香气四溢的拌面,店主炸油条的动作又吸引了我,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只见他把一个面团搓成条状,接着手起刀落,把面团切成许多块。他抓起一把白花花的面粉,如同下雪一般均匀地洒下,然后像大厨一样将面团扔起,再“啪”的一下掉在桌子上,之后把两块面团叠在一起,用一根小竹棒在中间压一下,马上就要进油锅了,只见他拿起面团,在空中迅速拉长,接着又放入油锅中。这时,他又拿起一双比我手臂还要长的筷子,在油锅里不停地翻滚着锅内的油条。油条的颜色由白逐渐变黄,最后变得如同金子一般黄澄澄的。正当我看得出神时,那金黄的油条已经上桌了,上面的油还不停地往下滴着。咬一口,那酥脆可口的感觉简直无与伦比。
时光飞逝,一转眼,那家早餐店已经随着菜场一同消失了,但那香气四溢的拌面和金黄的油条虽然别的店还有,但那古朴的味道却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却只有那淡淡的回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8
每当看到糖葫芦,我就想起了我的祖父。
“好吃!”“好啦!你慢点吃!”我的祖父很擅长做糖葫芦,山楂被冰糖染得亮晶晶的,糖葫芦上的糖风像一条龙尾巴在我的眼前摇来摇去。看着看着,我口水就流了下来。
闻一闻它的味道,一股酸与甜交织的味道融合得天衣无缝。不行了,再闻,我就要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第一口吃下去是酸的,但是你不要急,你含着含着,就会有一股甜甜的味道冲向你的舌头,酸味与甜味配合得完美无瑕。只要你吃了一口就想吃第二口,吃了第二口又想吃第三口……不一会儿,一根冰糖葫芦就吃完了,我向祖父请求说:“祖父,再给我做一串吧!”
在我的请求下,祖父就再做一串。
首先,先把几块冰糖放进锅中融化,然后加点白芝麻,接着把山楂一个一个串起来,用勺子在山楂上淋上糖,然后再甩糖风。一串糖葫芦就做好了。不要看做糖葫芦的工序很少,但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吃到比糖葫芦更好吃的美食了,它的味道一直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种酸甜交织的味道,让我吃出了祖父对我的疼爱。吃着吃着,我仿佛又看见了祖父慈祥的微笑,看到了只有他那双才能做出美味的糖葫芦的大手……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9
每当看到那洁白如玉的年糕,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爷爷做的炒年糕。
做炒年糕,先把年糕切成片,放进大灶上炒,柴火要烧到最旺,用锅铲不停地翻炒。做炒年糕要有足够的耐心,通常要炒半个小时左右。等年糕片变得金黄的时候,把柴火拿出来一点,小火继续翻炒。这时,你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年糕爆裂的声音。一股年糕的焦香味传出来了,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了出来,我在一旁不停地咽口水,一直问:“爷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爷爷笑着说:“马上就好喽!”
这时,一片年糕跳出来,我尝了尝,“呸!呸!呸!”随即吐了出来,又干又硬,爷爷说:“小馋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炒好的年糕怎么会好吃呢?”我吐吐舌头,只好耐心地等待。
终于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一尝,哇塞!又香又脆,真是太好吃啦!我情不自禁地又夹一块,一块接着一块,根本停不下来。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嘴里还不住地发出赞叹。爷爷看着我的吃相,呵呵地笑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炒年糕,也是我儿时记忆中最难忘的美食,有机会请到我家来做客吧,一定让你尝尝我爷爷的手艺!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0
我儿时很喜欢吃桂花藕,一盘桂花藕,蒸得粉中透着浅紫的藕片摆在洁白的瓷盘上。藕孔中填着软嫩的糯米,瓷盘上淋着金黄的、裹着几朵花瓣的桂花蜜,用筷子轻轻夹起一片,会看到细细的丝线从藕片中被拉长,滴落着香甜的桂花蜜。
小孩子都喜欢吃香甜软绵的东西,我也不例外。若是放学回家能嗅到空气中有那沁人心脾的香甜弥散,我便会高兴地欢呼雀跃。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繁重的学业使我来到了离学校更近的外婆家。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一辈子见惯了西北的风沙和暴雨,说话做事总能带着一股子让人眼前一亮的干练。
但她不会做桂花藕。
这种本应独属于江南水乡的、带着淮南气息的甜甜糯糯的菜肴,外婆没吃过,更没做过。因而我那仿佛浸在桂花蜜里的童年似乎就此戛然而止了。
日复一日的学习也使我逐渐淡忘了儿时萦绕在鼻息和嘴角的甜蜜味道,直到那一日。
一个在普通不过的午后,我推开外婆家门,那种清淡的、熟悉的香甜又钻入我的鼻翼。我顿时来了精神,撂下书包直奔厨房。果然,外婆正背对着我,矮小的身躯前后忙碌着,手边摆着一罐桂花蜜。
“知道你喜欢吃,一直想学来做给你。这第一次完工的成品不知道味道咋样。快来尝尝!”外婆见了我开心地挥手招呼。她笑得那样慈祥而和蔼,连眼角的笑纹都焕发着精气神。
我瞪大了双双眼,抓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片。刹那间,香甜、软糯和桂花的清香一齐充盈在口腔。看着外婆的双眼,那双饱经风霜的浑浊的眼中又迸发出了微光——那是在见到我满意而幸福的面部表情后油然而生的一种满意与幸福。
我快乐所以她快乐。
我几乎不舍得将那块藕一气吞下,非要细细慢慢地品,非要体验那甜中裹挟着的每一分爱意与关怀。析出的丝丝缕缕的爱意与关怀在我心尖汇合,形成一股足以让我徜徉其中的洪流。
那盘桂花藕的余韵久久徘徊在我心中,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甜。那是一种不会随着时间而消散的、最深切的甜。那是来自我外婆的爱。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1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乡下爷爷奶奶家看见奶奶从外面抱了一些新鲜的玉米回来,我好奇地问道:“奶奶,您是准备煮玉米么?”“不是的,这些是新掰下来的玉米,准备烤着给你吃,可香了!”奶奶慈祥地跟我说。
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声催促奶奶“快点快点”,想到即将吃到从未吃过的烤玉米,嘴里的口水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大灶的火生了起来,奶奶和我将裹着绿色外衣的玉米用火钳架在了灶膛里木头火堆上,玉米的“胡须”很快被火焰燎燃,玉米的外衣被烤得嗞嗞作响,不断渗出液体,并散发出植物的清香气味。我紧紧地盯着炭火上的玉米,时不时地凑上去闻闻味道,焦急地等待烤玉米出炉。奶奶则用火钳时不时地将玉米翻个身来继续烤。大约七八分钟以后,绿色的外衣已经变得黢黑,奶奶笑盈盈地钳出玉米,剥掉烧焦的外衣,里面透出了黄澄澄的玉米粒,屋里瞬间弥漫着烤玉米的香气。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就咬了下去,“啊!真烫。”我连忙丢掉了烤玉米。奶奶过来捡起玉米拂去灰尘放到一边,又剥了一根新的烤玉米递过来,笑着对我说:“烤玉米是很香,但是也很烫啊!心急是吃不了热玉米的!”
虽然,烤玉米一般都要在玉米成熟的季节才能吃到,但是它的美味和香气却一直深深地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难以磨灭的童年趣事和美食记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2
从小,我便很喜欢吃焖罐肉,但那是我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的美食,因为那是老家的菜。
老家是山区,为了能改善生活,家家户户都会养猪,养了一年的猪到了过年前会宰杀,然后储存起来供来年食用。但是新鲜的猪肉放不久就坏了,为了方便保存,人们便“发明”了焖罐肉。
去年回老家,我有幸看到了姥姥制作焖罐肉的全过程。姥姥将买好的猪肉清洗干净,在肉上均匀地抹些许盐,并放入盆中腌制数天,再将肉放到室外晾晒以便能去除水分。嘴馋的我,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两天后,只见姥姥麻利地将一长条肉切成一个个“小胖子”,再将一个个“小胖子”放入锅中,只见他们逐渐变得金黄,我的口水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姥姥不停翻炒,待到从肉中脂肪中炒出的油已经漫过肉,姥姥便连肉带油放进一个陶罐里封存。我也依依不舍的向我的“朋友”道别。
若你真想品尝焖罐肉的真正的美味,要静等些日子才好,姥姥说刚炒好的肉口感和味道不好,等肉在罐中封存一个月后,味道才是最好的。开罐的日子终于到了,只见姥姥打开罐盖,一阵浓郁的肉香铺面而来。姥姥把肉连着油一起舀起放入锅中,“呲啦”一声油炸开了。姥姥不慌不忙的将多余的油倒出来,再加入姜片和萝卜等食材一起翻炒片刻,加些开水用小火慢炖,从那袅袅的蒸汽中便能闻到那香味。30分钟后,肉香味弥漫整个屋子,全家人的目光好似都聚集到了厨房。撒上切好的蒜苗,大火收汁后便可以起锅了。金黄的焖罐肉、雪白的萝卜、翠绿的蒜苗构成了一副垂涎欲滴的画面。“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便抢先夹了一块焖罐肉,热汁便从肉中喷出来了,我连忙放下筷子。姥姥看到我狼狈的样子,便笑了出来,我也笑了。一老一小的笑声让家乡那本来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
记得母亲有一次在菜场特地买了带皮的猪肉,准备想用家乡的传统的方法做一次焖罐肉。虽说技艺没有姥姥那样的熟练,但是成品的样子与姥姥做的差不了多少。数天后,全家人都迫不及待的想尝尝母亲的手艺。但是口感与味道远没有姥姥做得好。母亲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但是全家人都很纳闷为什么味道和口感会差这么多。
后来才得知,焖罐肉做好后是要放到约1个月才是最好吃的。原来经过热油罐闷、封存后口感与味道才是最好的。
可能有一些东西就像焖罐肉一样,需要等待,需要沉淀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陈酒比新酒口感更好,味道更香。知识不经过沉淀,无法真正地应用到生活中去造福人类,造福社会。这是闷罐肉教给我的哲理。
了解了焖罐肉制作过程的我,觉得这实在是太麻烦了。仅仅为了保存就要费这么大的力,为什么现在的人们还这样做,冰箱不是更简便吗?那时,我的答案是,这是传统。
随着思想逐渐的成熟,我又想起了那个问题,我也觉得那时的答案,太肤浅了。有一些不好的传统,我们应该去舍弃,比如一些繁琐的礼节,而且这种舍弃,是从潜意识中发出的。但是为什么人们丢弃那么多东西,却始终没有丢弃制作焖罐肉这种看似十分复杂,十分繁琐的古老做法呢?这个问题一直埋藏在我的心中,久久没有解开。
后来,我去查阅资料,科学探究焖罐肉为什么放几个月都不会坏,才得知盐可以使微生物与细菌脱水并死去,而放入陶罐中的肉与外界的空气接触的甚少,从外界照射的光也不会照射到肉上。油也保存了其香味与口感。经过高温炒熟的肉类含有的细菌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焖罐肉存放几个月后,口感与营养依然鲜美。这可能就是古人的智慧吧。有一些传统我们是不能抛弃的,因为这里面有古人的智慧和经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一些传统工艺濒临失传,而传统工艺又是我国作为文明古国的一个名片,所以保护传统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记忆中的味道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味蕾中、在我的血液中存在着。
愿在将来,还能品尝到焖罐肉,还能记起那存于记忆中的味道……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3
记得小时候妈妈在无锡工作,那时她刚把我从老家接到无锡,她对我说:静儿,妈妈带你去吃好吃的!
老板,我要两份小馄饨,一份小笼包。不到一会儿,热乎乎的小笼上来了,我高兴极了。白白的小包子,我要吃掉你!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一不小心小包子被我戳破了,汁流出来了,我赶紧塞进嘴里,好烫,好烫!虽然汁没有了,但还是好烫。
妈妈看了我的吃法,不禁笑了出来:静儿,你应该这样吃。只见她先夹起了一个小包子,咬一小口,然后放在勺子上吹了吹,先把汤吸完再蘸上醋,一口一口吃掉。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咬一小口,然后吹了好久好久,我可不想再被烫到。我喝了一口汤,好好喝,果然一点也不烫了,鲜美的汤汁中有一点甜甜的味道。我又咬了一口小包子,好好吃,小包子里的肉也甜甜的。接着我蘸上一点醋,三两口就吃完了。
不一会儿,我就吃完了四个。当我伸出筷子想夹最后一个时,我看了看妈妈,她才吃了三个,我不好意思地把筷子收了回来:妈妈,这个给你吃。宝贝,你自己吃吧。我坚持把小包子夹给了妈妈,妈妈你吃吧,我吃饱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4
前年,我跟随轮岗交流的妈妈来到了黄土塘小学,那时候,我才刚上二年级。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都快两年了,在黄土塘小学读书的日子,留给我许多美好的记忆。记得那一次,学校开展“舌尖上的黄土塘”美味品尝活动,现在想来,依然记忆犹新。
一开始,我还不知有什么好吃的,心想:我家里好吃的东西可多了!学校里能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呀?只见王老师首先拿出一把水果刀,把一盒马蹄酥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那香喷喷的马蹄酥发下去,每人一块,庄子蝶咬了一口,开心地喊道:“呀!这马蹄酥真是人间美味呀!以前,我竟然把这么好吃的东西给忽略了,我回家之后一定要叫妈妈买!”岳航宇连声说:“对呀!对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只听说过,但从来没吃过,今天尝了尝,原来味道这么好!”说完,还用舌头舔了舔嘴唇,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们看着他那憨厚可爱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老师又从食堂里搬来了好几笼小笼包,我眼睛一亮,看着我们每个人都爱吃的小笼包,我和同学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小笼包依旧一个一个地发下来,拿在手里,我忍不住说:“哇!我心爱的小笼包终于来了!”我先咬一大口,旁边的文娱委员范婕妤急忙提醒我:“小心!你得先咬一小口,把汁水先喝掉了,然后再吃。”她的话还没说完,小笼包的汁水已经洒到了我雪白的衣服上,我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啊!”王老师听见了,“呵呵”笑了一声,赶紧跑到讲台边,从包里拿了一张湿巾,帮我擦干净了污渍,我连声说:“谢谢王老师!谢谢王老师!”这时,王老师又递给我一块马蹄酥,我心里忽然感到一阵温暖,老师对我真好!
最后,老师又拿出了一袋子的黄烧饼,我心里想:这可是黄土塘远近闻名的特产呀!今天真是太棒了,享口服啦!同样,老师又一块一块地发下去给同学们吃,我吃到的是猪油荠菜馅,一听这个名字时我以为可能不太好吃呢,可当我咬上一小口时,甜甜的,香香的味道,顿时让我胃口大开,我一口气全部把它装进了我的肚子,哈哈哈!
这一次活动,让我品尝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不管以后我身处何方,这一切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5
记得,我从小就爱吃面包。尤其是老家面包店里的一种果酱毛毛虫面包。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已经不曾在柜台上看见这种面包了。
前段时间去买面包,看到几个毛毛虫面包,心中竟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欣喜,拿起一看,却发现是奶油味的,我有些失望,便拿起一个问面包店店员:这种面包有果酱味的吗?店员瞟了一眼我手上的面包:“没有,这种面包几年前就不卖果酱味的了。”“哦。”我略有失望的答了一句,把手上的“毛毛虫”扔到了货物蓝里。妈妈似是看出了我的失望,便安慰我道:“没关系,下次我到其他面包店看看有没有果酱味的”好的!“我甚是欣喜地点了点头。
前几天,我在地摊那儿买了一支糖笔(曾经我很爱吃的一种糖)。所以又碰到了,不禁买了一支,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却被那又甜又腻的味道弄了个激灵,忍不住恼怒地把它扔进了垃圾箱,但看着垃圾桶中的糖笔,我不禁怔住了,我似乎想起了什么:年幼的我拿着一支糖笔,吃得津津有味……
那天晚上,妈妈对我说:“今天去仟吉没有买到果酱毛毛虫,下次去米希儿看看……”
“不用了。“我打断了妈妈的话。“为什么?”我却没
有回答妈妈的话。
有时候,会嗅到记忆深处的芬芳与色彩但也许有时光的面纱蒙着,是它不甚清晰,但也不必如此心急地揭开那层朦胧的纱。因为,揭开时,心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6
在我的记忆里,我最喜欢吃的是蚕豆炒鸡蛋。
那一年,我一回家,就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立马问外婆:“外婆,您做了什么呀?这么香?”“这不,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蚕豆炒鸡蛋!”我过去一看,外婆正在炒蚕豆鸡蛋。绿绿、青青、脆脆的蚕豆,放入锅里去和金黄的油在快乐地做游戏。炒了一下,脆生生的蚕豆就变软了,鸡蛋的蛋清一下变白,再加一些白开水焖一下,炒好后,一股甜甜的香味一下子窜入你的鼻子里,让你胃口大开。
每次吃这道菜,都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吃完了还想再吃,而且口里不时还有点清清的甜味儿呢!可能你还不知道,如果你还想更好吃的话,你可以加上一点甜甜的酱,吃起来心里会有一些奇妙的愉悦感。
每次我吃完了,都像一种飞天的感觉,像人见了金子那样开心。每次我吃这道菜的时候,都看见外婆看着我在笑,好像看见我很爱吃,打心眼里很高兴,那笑一样很温暖,很回味!
如果天天能吃到这“人间美味”,那不是飞天是什么?每次我想到这道菜,就会想到外婆那慈爱的笑。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7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从小生活在外婆家的我,便是在玉米棒子和高粱面中喂大的,但从小,我却偏爱大米,对那白白的、软软的、胖嘟嘟一口咬在牙齿上就会越来越甜的大米更感兴趣。
可那是在北方啊!两袋大米的价钱差不多够买三袋白面。所以,大米只有在重要的日子才吃得到。例如请客、来亲戚之类。那时婶婶就会去洗米、买菜,做一顿好饭。虽说是好饭菜,却也不过是白菜炖粉条,偶尔加一碟切香肠,就是意外惊喜了。但切香肠却是舅舅、外公和客人下酒用的。所以不能多吃,一碗饭才三五片而已,但我和弟弟却不依不饶,非要偷偷再夹几片。到最后,往往是外公笑嘻嘻的喝口酒,再给我和弟弟每人夹上两片香肠,最后被婶婶赶下饭桌去。再骂几句“真馋!你们再吃,大人们还怎么喝酒呀!”而我们就笑嘻嘻的对视一眼,端上碗走到院子里,坐在台阶上,慢慢的享受我们的午餐。
忘不了那个场景,那天天空很蓝,是那种极为干净透彻的浅蓝色。我和弟弟就坐在老槐树下的石磨上。风一吹,洁白的槐花就落下几朵,清浅的花香中伴杂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我和弟弟都吃得很慢很慢,小心翼翼的咬一小口香肠,让香肠的甜香和醋的浅浅的酸味在嘴巴里弥漫开,然后吃一大口米饭,来中和一下味道,为了更加长久的享受到香肠的道道,我们会先吃完米饭,最后才吃香肠,往往就要因此吃很多白饭,不过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米饭在嘴巴里会越来越甜。
现在,我再也不必那么小心的省菜了,因为菜多得比饭还多。不仅仅有香肠,还有鱼肉,虾等等。但我却再也没吃到那时的味道,再没那么开心,米饭也不再能吃出甜味,因为嘴巴里的各种味道太多,太浓郁,浓郁的抵住了本就不引人注目的甜美。
那种味道,只留在我记忆中,再不会出现在味蕾上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8
记得小时候,每每下午放学,我都会去东关小学西边的十字路口吃上一碗豆腐脑,那时的我以为那就是生活中最美的享受。
打我有记事起,那个十字路口就已经有卖豆腐脑的摊子了。记得三四岁时,奶奶每天都会骑着车座带小栏杆的自行车来接我上下幼儿园。
一次放学后,奶奶停好车后就一直在幼儿园门口驻足张望,生怕错过了我的影子。忽然之间,校门口的人变多了,小朋友们也一窝蜂地拥了出来。我夹杂在人群当中,来回张望,最后终于与奶奶四目相望,我飞快地跑到她身边,爬上车,直奔那个路口,不知不觉间,太阳又落下了几分,那个十字路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所以几乎是每天放学,我都要去喝一碗那里的豆腐脑,品回一下它的美味。
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像往常一样经过那里,奶奶却不停车,我使劲摇晃着车子,希望她能停下来,”今天没带钱,明天再吃,咋贼不听话哩!”,奶奶骑车要走,我却拉着屁股拽着车的后座不让她前行,不见车子前进反而后退了几分。
“让孩子过来吃吧!”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传了出来,而这声音正是从那小摊主那里传来的。她中等身材,身材略瘦,两只眼睛水亮水亮的,微黄的短发显得时尚精干,“孩好吃这口,叫孩吃吧!”说着便给我乘了一碗,我赶忙坐下,低头品尝着那熟悉的味道,至于她们说了一些什么话,我也记不得了。
上中学以后,经过那里的次数少了,我也很少再去品尝那童年的美味,但那种味道至今仍然难忘,它是我童年难以忘怀的一道记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19
我记忆中的道道美食是在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摊上的小吃。
每到放学的时候,我就手里拿着钱一蹦一跳地跑到校门口买那些小摊上的小吃。虽然家长说过那些食品非常不卫生,但是我们还是我行我素,把家长的话忘到一边去了。
那时,我总是会跑到卖臭豆腐的小摊前,买一份“臭气十足”的臭豆腐。那个卖臭豆腐的老奶奶十分和蔼,她做的豆腐味道十足,很受欢迎,小摊旁总是排着长长的队。
还有小蛋糕,那小蛋糕的样子十分好看:外面金灿灿的,里面是鸡蛋。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很是好吃。五元四元三元的都有。放学买一份边走边吃,所有的烦恼忧愁都撒在了马路上,一切烟消云散了。
还有很多别的小吃,凉面、鸡柳、煎饼……全部都从我的脑子里复活起来了。真想找它们一一叙旧,可它们又太调皮了,谁也不来见我——因为我确实很久没有去买来吃了。
随着年级越升越高,我在小摊前徘徊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曾经的那些美食都留在了记忆里……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20
我可不是什么吃货,但说起美食,值得我啧啧称赞的,还是柴桥老家街上的生煎包。
我们来到生煎店,已是早上八点多了。别的早餐店人流已经逐渐散去,这家老店可不同。即使是八点,也是休息日的“高峰期”。
生煎店本来就小,再加上食客进进出出,里面已是人满为患。老板早已忙得满头大汗,伙计们也是团团转。吃的人是大快朵颐,等的人,看着那些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锅里“滋滋”地响,就不停地咽口水,心急如焚地张望着。
当我“抢”到一个座位时,心中早已满是欢喜,接下来就是牢牢地坐着等生煎出锅了。生煎的制作过程并不难:捏一团面粉,挖几匙肉放置中间,揉成锥形,再放入锅,等熟了再撒点葱花,一盘生煎就上来了。我在等的时候,一边细心观察,一边想:制作生煎并不难,大街小巷的生煎店也比比皆是,可为什么这家店就令人吃了还想吃呢?
我的生煎上桌了。我端详着,说颜色,下底是焦中带黑,时不时渗出黄色的油,其余部分是白白的,活像一个个小胖墩;说香味,也不知道是什么,应该是油味儿加葱的香味吧,闻起来有一种清新又油腻的感觉,令我迫不及待地开吃!我夹起来就是一大口,哦,好烫!同时仿佛是被锅盖盖起来的肉味,热气也扑鼻而来。我正烫嘴,却听到那香气说:“热的才好吃哩!来呀,吃呀!”我立刻狼吞虎咽,三两下,一个生煎就下肚了。此时,我只有一个感受:“好吃!”
现在,在北仑我也能吃到生煎,但总觉得吃不出记忆中老家生煎的味道了。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篇21
新村这地方,美食无处不在,不仅有清甜可口的意大利糖水,更有原滋原味的特色腐竹啊什么的。虽然这一直都没有美食节,可这里的美食却又层出不穷。
我最熟悉的就是腐竹了,因为以前,朋友家对面就是一家做腐竹的老传统,每天都会在那旁边的空地上,每天都看那老爷爷做,那的腐竹是很不错的,就连香港TVB都到那拍过节目呢!
说到制作过程,那是纯手工的。因为就是手工生产,所以不会像工厂知道那样有大量的防腐剂啊什么化学品,让人吃得放心,味道也自然许多。
在那有四个锅,锅下面是烧柴火的,可见是真的老传统了,锅里是豆浆,锅旁都配备有风扇。
那里的豆浆也是原生态手工的。黄豆泡水、去皮、磨制,然后加水成浆。热豆浆在风扇的作用下,豆浆的表面就会有一层显而易见的黄黄的东西,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像一张软纸一样,那就是腐竹的前身。腐竹有很多种做法,但一般情况都是制作者会用刻刀先从那软皮中间把它割开,在圆锅里,割开之后就是半圆的了。
然后制作者就会熟练地从最恰当的地方将她挑起,挂在过上方早已准备好的竹子上。因为是有几个锅,这个锅挑完了,又可以去挑另一锅,挑完四锅后,第一锅又浮着腐竹了。当竹子挂满后,就会拿出去晒晒,过几天,就会成为真正的好腐竹了。
新村腐竹,称得上是腐竹中的极品了,远近闻名,所以早上都会有很多人都特地前来购买腐竹,远的近的都有。
生产腐竹,不仅可以卖腐竹,也还能卖豆浆呢!真是一举两得!
新村的腐竹,真是值得品味!
【记忆中的美食作文(通用21篇)】相关文章:
1.记忆中的美食作文
4.寻找记忆中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