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作文

2021-12-13 开封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封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封作文 篇1

  年过完后,爸爸带着一家人去了我梦寐已久名景:清明上河园。

  刚到达目的地,我真正体会到了“人山人海”这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找了半天,连一个停车位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了,却挤不进买票厅,让人烦躁的很,却又不得不耐心等待。

  进入清明上河园,走了几步,我的注意力就被一个巨大的赛马场吸引了,之间在马场上几匹骏马飞快的奔驰着,谁也不肯让着谁,不分上下,那场面好生热闹。最后,爸爸去买了一张票,说要我体验一下骑马的感觉,我二话不说,拿着票就往马那儿挤,迫不及待要骑马。骑上马后,刚开始我有点紧张,害怕自己从马上掉下来,后来越来越大胆,心想着骑马的感觉真不错。洗完之后我还恋恋不舍地看,最后经不住妈妈的催促,这才意犹未尽地走了。

  后来我们又去了清明上河图所画的那个地方,那人可真是多啊,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也毫不夸张,和画中所画的相差无几,只不过都换成了现代装而已,站在远处看,好一番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不已啊。

  夜幕降临。晚上的清明上河园更是美不胜收,彩灯全部开启,还放有很多水汽,看起来竟像是天上的仙境一般,五彩缤纷,让人流连忘返。

  清明上河园真不愧是名景,引得那么多人去观看、欣赏,同学们有机会了可以来欣赏欣赏,清明上河园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开封作文 篇2

  10月4日,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去开封游玩。我们这次的目标是清明上河园。入园后,我们人手一份“游园秘籍”,原来在清明上河园游玩最重要的是看表演,不是看风景。一天时间,我们一共观看了五个节目:《王员外招婿》《岳飞枪挑小梁王》《布袋木偶》《大宋东京保卫战》和皮影戏《三打白骨精》。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岳飞枪挑小梁王》,只见穿着宋朝服装的表演人员骑着高头大马、手拿长枪和盾牌呼啸而来,真威风。我也想骑着高头大马像他们一样奔驰沙场。小梁王穿着黄金盔甲,骑着一匹棕色马嚣张地出场。台上的主考官都夸小梁王有才能,今年的武状元非他莫属。岳飞不服气,想和梁王比试比试。两人拿着长枪打得不可开交,岳飞的武功更胜一筹,虚晃一枪,刺中小梁王。主考官见状,命士兵捉拿岳飞斩首。岳飞的兄弟们闯进校场要求还岳飞公道。主考官又派士兵镇压,谁知却被打得落花流水。我心里想:岳飞的兄弟们也这么厉害呀!因之前双方立过生死状,护国大元帅宗泽力排众议保全了岳飞。这时,铿锵有力的《满江红》音乐响起,本场表演也宣告结束。

  这个节目真是太精彩了,也让我对岳飞有了更多的了解。少年强则国强,我要好好学习,像岳飞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开封作文 篇3

  我们一行几人晚饭后怀着喜悦和渴望心情来到御河岸边。开始了御河晚游。

  首先,由龙亭湖畔进入集锦园,看到的是一座大桥连接着龙亭湖,此桥属于三孔拱桥式结构,有一个主拱和两个小拱构成。整桥用红砖砌成,拱沿上雕刻着各种花鸟图案。从桥的南边可看到龙亭湖畔。

  在河的东岸有一小亭,西岸有两座榭,它们隔河相望。犹如息息相连,脉脉相通的三姐妹。侧耳倾听,宛如听到她们对唱的歌声:“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河水清澈透底,微风吹拂河面,掀起粼粼微波,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闪闪银光。水面约30余米,谈不上很宽,是条细细的、弯弯的河,看着微绿的河水,使人会联想起扬州瘦西湖的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弯弯曲曲,耐人寻味。

  与天波桥遥相呼应的是一红桥,和水中倒影相链接,很像一只红梭,又像一艘龙舟,煞是好看。随着河水波动也感觉到了它也在上下摇晃着,更像是台新娘出嫁的大花轿。看着看着,就不由地哼起了《大花轿》那首歌:“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了山顶我想唱歌,歌声飘给我妹妹听啊,听到我歌声她笑呵呵, --- 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那妹妹呀上花轿。”

  我们登上了一座白石桥正好可以看到四面景色。向东北远眺龙亭湖畔的湖光景色;向南可以看河岸边的花草树木;向北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园的远景,向西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园大桥楼。正是:小桥在脚下,美景眼内收。

  河岸边绿色的草坪上的小草开着小红花,点着头,微笑着,在欢迎着四方游客;南天竺晃动着片片红叶在向人们问好;紫薇树开着不同颜色的花也在争宠;碧桃树也在极力表现她的红颜不老。一颗颗小竹子挺拔着在展示着自己的身姿,不断招惹着扬州的郑板桥。

  观景台上,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人们移动着轻盈的脚步,翩翩起舞,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红的着绿的、胖得瘦的、高的低的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闹。同时清明上河园内的歌声和乐器的敲击声阵阵传来,与这里的音乐声相呼应,共同歌颂着祖国的太平盛世。游人走到这里都身不由己的和唱着,扭动着。

  向对岸望去看到了一座高楼坐落在河的北岸。河水在这里分成两路,一路向东直奔龙亭湖,另一路向北通过一座桥楼向清明上河园流去,这座桥楼就是清明上河园的桥楼,游客乘船可通过它直接进入清明上河园浏览了。

  一座长度约300米的大桥飞架东西,它就是孝严寺桥。这座桥有四个桥洞,中间两个洞主要流水,两边两个洞可以供游人通过,建筑风格十分新颖,是仿照山东泗水桥建成的。古诗讲“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古代汴河与泗水相通,一脉相承,所以该桥仿照了山东泗水桥的建筑风格。每个桥头上面都刻一对狮子,威武逼真。看着此桥,使人不难想起泗水的一段民谣:“泗水桥泗水桥,一条鲤鱼往上跳,有女嫁到泗水桥,儿子孙子穿龙袍。”看来,我们开封也有了泗水桥,后代子孙也会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的。

  过了桥,就进入了春花园。看,河水里有两座小亭,咋看上去像一对恋人在隔河向望着。看着看着不能不使人联想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使人产生多少遐想。世上不知有多少像他们一样,如痴相爱,苦苦相思的有情人而天隔在一方啊!据说:心中相思的人们在夜深人静时来到小亭旁,真能听到它们在窃窃私语呢。

  一座白石大拱桥和他们相隔咫尺,在太阳照耀下桥洞及倒影真好形成一个圆,像那圆圆的月亮,在水中一样,和其它景观的倒影形成了迷人的水里宫殿,如同仙境。每逢皓月当空,站在桥上,不能不使人产生思乡之情。正如歌中唱的那样: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在河东岸,会看到白色的围墙。围墙上有若干个小窗,细心地人们会发现,每个小窗上都刻有精致的窗花,个个不同,犹如苏州拙政园的窗花,处处是美,一窗一景,一步一景。

  这里的植物更多了,也更繁茂了。颗颗碧桃,枝繁叶茂,红彤彤的,一颗连着一颗。到了开花时节朵朵绽开,一枝枝,一串串,红的、白的、紫的,妖艳无比。正像一首诗:“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都知道,开封人爱喝酒,身处美景之中,性情中人,文人骚客难免有借景抒情,吟诗做赋,喝酒吟唱在所难免。就在春花园西南方,有一座带走廊的高大宋式建筑,那是一座酒楼。正是:“桃红柳绿春风爽,花楼玉液酿琼浆。”

  图片

  由春花园向南,便是330米的夏荫园。

  最引人注目是那母子木桥,通体为红色,单孔拱式。木桥东边一小木桥依附着,宛如一孩子紧拽着妈妈的衣襟。看着它们,使人会联想起那种母子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顿时,使人产生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告别母子桥,不知不觉地来到一座三孔大桥下,一个个桥墩倒影在水中,走在桥下,栏杆上刻有各种图案,东面墙壁上雕刻的是体现汴梁时期人们休闲文化和集市贸易情景,西面墙壁雕刻得是反映饮食文化的:有汤家布店、李家肉铺、张家酒店等等许多的店铺正在营业,刻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这就是金奎桥。

  这时,传来豫剧《花木兰》唱段:“花木兰我羞答答施礼拜上-- ”,字正腔圆。顺着声音望去,是一座宋式宏伟建筑---戏楼。是呀,开封是豫剧发祥地之一,提起豫剧,无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会哼唱。临河的戏楼对游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这里人气旺盛,气氛热烈。楼的北方是一座横跨主河道的大景观桥--金奎桥,南侧则是跨越支流河道的小景观桥---小石桥,对面是别致的扇形小榭,小榭北面是芦苇荡,向西是表演广场和雕塑广场,使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夏荫园当然少不了莲,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两岸的荷叶一片接一片,正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

  这里的垂柳更显得密集,一颗颗站在河岸两边。 柳条下垂,如发如丝,如烟如雨。使人会联想起扬州的垂柳,每到阳春三月,柳絮飘飘如同烟花,于是便有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我想这里的柳树用不了几年也会柳絮如雪,到那时就成了烟花三月比扬州了。

  啊!夏荫园,真可谓“垂柳罩荷水面齐,梨园豫曲乾坤戏。”

  突然一条大桥挡住了视线,是,陆福桥。它位于进入开封老城区的主干线——西门大街,桥体长约202米、宽约40米,桥主体全部采用青石装饰,站在桥上,南望包公湖,北眺龙亭湖,桥下、岸边美景尽收眼底。从桥下走过一定会被两壁石刻壁画所吸引,它是宋代京城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过了陆福桥便步入秋韵园,约150米长,白色的礼拜堂在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副镜面景观。

  一座小山座落在河水里,与对岸的教堂隔河相望,使景区凸现了苏杭的园林风格,使游人增添了不少情趣。看着山上的小亭,看着山下的曲径小道。使人联想起姑娘送情郎的情景。“我送哥哥大门前,手里拿着两串钱,一串钱来做盘缠,留下一串买旱烟。---”,也使人联想起刚上演过的电视剧《走西口》,那使人断肠的情节:“…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

  河里蒲苇一片接一片,微风下,片片长叶左右摇摆,相互摩擦,发出莎莎声音。

  忽然,看见了对面码头边停靠着一只小木船,在河水波动下晃晃悠悠,这时,是我联想起来《月亮船》这首民谣:“月亮船呀,月亮船,带着妈妈的歌呀,淡淡轻辉盈盈照,好象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河西岸的木质栈桥,弯弯曲曲,走在上面如同身在水面上。

  这里的植物不同于别处,底层是片片火棘,片片小叶呈现出油亮的深绿色。高层是颗颗相连的马尾松。俗话说马尾松“一年见草不见树,三年见树不见草。”不几年这里定会遮天蔽日,是避暑的好去处。

  走到一座三孔大桥下,便看到八个桥墩,连同倒影看上去,乍看咋像八位姑娘的裙子在飘动。这座桥叫板桥。

  迎面走来一对外国朋友,用相机不停地拍照着,不时朝我们点头示意,同时伸出拇指,“OK”,“ok”。意思是说:美极了。

  来到冬凝园,这里的水面更快阔了,使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

  首先,一座白色的景观桥特别引人注意,它是一座单孔桥,桥面和栏杆是白玉石做成的,桥的两头分别有两条石板阶梯,看上去像两个小桥,形成了桥上有桥的观瞻效果,

  更夺人眼目的是画舫斋,它是冬凝园的标志性建筑,由透空、半透空和封闭的3组建筑组成,仿宋的造型、多重的空间、精巧的装饰、典雅的氛围。它像一艘大龙船游在荷塘里。在它的一边是一首游轮,游人争先恐后相继拍照留念。

  最热闹的地方要数与画舫斋相对的画廊了,全长约150米,曲曲弯弯围成了多边形,里面是怪石、名木、弯弯溪水、观鱼池和植物景观;外面是梅花小路、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是人们赏花观景、品茗叙旧的绝佳场所,我们游玩到那里正好有音乐爱好者在放声高歌,伴奏乐器有笛子、琵琶、小提琴、二胡、小号、等等真像个小乐队。

  这里的莲藕特别茂盛,一片接着一片,片片相连,看上去整个冬凝园就成了莲的世界。看到这里的莲,就使我联想到了济南大明湖的莲;想起了北京圆明园的莲;同时也想起了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里的莲。这里的莲不也是在和它们一比高低吗?

  西司桥是这里宏大的一座桥,桥下有16个大桥墩桥,东墙上雕刻着宋瓷做坊和宏大的战争情景,西墙上雕刻的是宋代文人读书、写字、吟诗、做赋,淑女弹琴、作画,和反映染坊作业情景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使人叹而观止。站在西司桥可看到包公湖全景。

  秀啊!冬凝园真是:“回廊仙台望舟舫,红梅翠竹傲冰霜。”

  这条河有1900米长,是不算长,和承德避暑山庄的热河只有60米和南京燕王河150米相比也算是

  长的了。可它们都是中国的名河呀,庙不在大有仙则灵,山不在高有水则秀,开封的御河河是即灵气又秀气,难道不能和它们媲美吗?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人们来开封包龙河瞧瞧,都不得不说:“人人都说苏杭美,我说开封美景胜苏杭。”再停几年,将黄汴河、惠济河、广济河、利汴河和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连成一体,实现开封河道、湖泊处处通游船。那时开封才会成为中国真正的北方水城,东方的威尼斯城。我想那一天的到来不会很远了。我自豪,能居住这座美好的城市,我骄傲我是开封人。

  天外来客写于20xx年9月3日

开封作文 篇4

  开封是六朝古都,一个天下闻名的城市!开封它也是我的家乡,一个令我骄傲的故乡。

  “开封第一楼”人人皆知,开封的灌汤包子也是天下一绝,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地道风味小吃,比起灌汤包子来,可真是大巫见小巫了。

  每当回到老家,一眼看到灌汤包子那微笑的脸庞,我的疲劳就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的优越感,从心中长出了嫩芽。吃一口灌汤小包子,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亲切之感,再望一望开封的古楼,一种与朋友久别重逢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果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代表作,那么我认为一个城市也一定有自己的代表作,而古城开封的代表作便是这闻名遐迩的灌汤包子了。

  面前就摆着这么几笼灌汤包子,望着那金黄色泽,湿漉漉的包子,不由地让人垂涎欲滴。那股扑鼻的香味随着空气钻进你的鼻孔,再通过肠道进入你的胃,这时,你闭上眼,全身心地放松,深吸上一口气,你的心便会如在天空中翱翔一般,那种飘飘然的感觉更是使你如同进入了天堂,而不能自已。

  轻轻地咬上一口,鲜美的肉混着汤汁进入喉中,就如同干旱的土地被滋润了一样,是那么的爽口,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绝呀!就算开封不是你的家乡,你也从没来过开封,同样会有一种亲切感、温馨感,这是一种我无法形容的亲切和温馨。我想:就算李白,杜甫再世,恐怕也不能挥洒笔墨写出它的美妙绝伦吧!

  啊!灌汤包子,我的最爱,你的美味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开封作文 篇5

  都吃过灌汤包吧,天津的狗不理,南方的蟹黄包,远近闻名,但是你有没有吃过开封的灌汤包呢。俗活说,来到开封,不吃开封的灌汤包等于白来。这回放假终于有机会可以去吃灌汤包了。

  好不容易来到了灌汤包的卖出,我们点了2笼灌汤包,因为妈妈想让我长长见识。叫我去看看怎样做。只见厨师拿出五花肉剁碎,放进盆子里,拿出水一点一点的'搅拌,直到快变成肉汤为止,加入一些调料等,醒肉。开始揉面了,厨师拿起面团摔,摔倒面筋斗了为止,然后开始揪小疙瘩,擀成面皮,包好馅,下过煮5分粥,就可以了。

  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包子,接着盘子,先咬开皮一股鲜嫩而不腻的汤汁从中溢出,哇,满满的一兜汤啊,我明白为什么厨师要加那么多水了。我把肉连同皮一下子吞进了口中。嗝,我打了个饱嗝,这样鲜美灌汤包谁不爱吃呢?

  我爱开封的包子,只因为她那鲜美的汤与不腻的肉。

开封作文 篇6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爸爸妈妈对我和哥哥说去翰园碑林看庙,一听这事,我和哥哥高兴地跳了二尺多高。

  到了开封翰园门口,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就跑到入口等着爸爸买门票。一进翰园就看到了满墙的石碑。石碑上刻的有字有画,看到刻字的碑上的时候,我不仅赞叹不已,因为碑上的字好像毛笔字一样,刻的字有大有小,整整齐齐,连人名和印章都刻地清清楚楚。刻画的碑上有人物和植物,那些画比纸上画的还要好,还要栩栩如生,跟活的差不多一样。

  看完了石碑该看看画展了。画展里的画,有些跟碑上的差不多,画的都是一些人物,神态、颜色、动作都很复合这个人。画展旁边还有许多奇特石头,这些石头的形状和石头上的画和主人的题名一致。看完了石碑和画展,该要看一些表演了,有卓别林的横仿秀,千手观音等等。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翰园碑林的庙会真是太好看了!

开封作文 篇7

  它是由北宋时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以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鲜香利口而驰名。第一楼就位于闹市鼓楼附近的寺后街行宫角,“第一楼”新楼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饮、娱乐、桑拿、美容于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环境舒适,面向大众化消费,可容纳240人同时就餐;三楼4间风格迥异的豪华餐厅匠心独具,美食荟萃。相对那里会稍微贵一些,但图个名气,也的确好吃。一般开封熟门熟路的会去黄家小笼包子馆,黄家小笼包子馆也有几家分店,宋都御街有一家,西门大街也有一家,相对比较实惠些。具说是最早第一楼的师傅开的,味道也一样好。

  现在小笼包的种类越来越多,可吃来吃去还是猪肉馅的最好吃,吃完之后再来一碗清淡的榨菜汤最为适宜,因为包子比较油腻,清淡的榨菜汤可以去掉那份油腻。

  鼓楼夜市好吃的就太多了,一个晚上吃不完的,因为相对都是一些主食和面食,所以吃了几样就会饱了。

  比较有特色的有江米切糕:江米与白糖,蜜枣,青红丝一同蒸制,上盘时浇兑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入口绵软香滑,甜酸可口。

  开封小吃冰糖熟梨:冰糖熟梨是将熟梨与红枣,枸杞,桂圆,大块冰糖等物一同煮熟,皮棕肉白,晶莹透亮,香甜清爽,止咳润肺,是干躁冬天的最佳饮品。

  开封小吃羊肉炕馍:烙饼中加以碎羊肉沫孜然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别有风味。

  开封小吃炒凉粉:凉粉以红薯或绿豆淀粉打制而成,佐以豆酱,葱,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热鲜香嫩,凉粉滑嫩不碎,素有“凉粉管炒”之美誉。曾数次赴国外表演,大受欢迎。说到炒凉粉就不能忘了开封的烧饼,拿一个香焦酥脆的烧饼夹着炒凉粉,那味道真叫一个好!

  开封锅贴是闻名的风味小吃,其中,稻香居的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成品皮焦馅嫩,色泽黄焦,鲜美溢口。鼓楼夜市有一家专卖馄饨锅贴的,味道很正宗。

  开封小吃羊双肠:老开封人都知道这个小吃吧,一般都是当早饭吃,因为店家最多卖到11点半或者更早就收摊关门了,有几家的汤味比较肥美的,新街口西面路北,味道真得很美,;御街西侧20米处,孙记羊双肠鲜汤,是开封羊双肠汤里比较与众不同的,因为那家的里面放孜然。

  开封小吃烤羊筋:三里堡有一家,挨着一烧饼摊子,吃上10串,再配上一瓶啤酒,那滋味回味无穷!

  豆沫配鸡蛋布袋:豆沫喝起来又香,咸中还带点甜味,和鸡蛋布袋一起吃的当早饭吃,很爽。

  开封小吃黄焖鱼:黄焖鱼采用精选草鱼,小鲫鱼为主料,经炸制后,佐以数种大料,卤汤焖制而成。鱼鲜味美,汤料五香,食后回味无穷。

  开封小吃五香风干兔肉:用1.5公斤左右的野兔,挂置阴凉通风处风干,再用十余种香料卤制而成,成品香味独特,回味绵长。

  桶子鸡是开封的又一特色小吃,桶子鸡系开封特产名菜,它选用当地的优质筠母鸡,采用百年老汤煨制而成。色泽金黄,肥而不腻,鲜嫩脆香,越嚼越香。数寺门回民区马豫兴的最为有名,因为均为老母鸡,所以一般都比较大,买的时候也可以买半只,店家会帮你切好,回去后直接装盘。但开封真正的筒子鸡在北羊市,是一家叫宜兴斋的店,离很远就可以闻到那里飘出的香味,那才是正宗的美味,

  寺门回民区还有烧鸡、酱牛羊肉、五香羊蹄、油炸花生,还有五香炒花生,又香又脆,还有一种被炒成黑皮的花生,具体是怎么炒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吃起来口感非常好,很香。每次回来都要带一些给同事们吃。花生也算是开封的一个特产,很大颗很饱满,不像南方的花生都是小小颗的。

  寺门还有一种双麻火烧,比月饼稍大一点,金黄金黄的两面都粘满了芝麻,分甜咸两种。里边像千层饼似的,一层一层,酥酥的香香的,也是每次回来必带给朋友吃的。还有枣锅葵,跟平时喝羊肉汤的锅葵差不多,只是中间夹有枣,甜的,很好吃。

  寺门的陈记四味绘菜和对门的一家焖罐羊肉可不能忘了,吃了这个,是别的什么都不想了,每天早上去晚了,可就吃不着了,排队是少不了的.

  这些东西都要在寺门的回民区买的才会正宗,才会好吃。寺门回民区位于市区偏东的公园路上,在开封也很有名,随便问个开封人都知道。在此提醒在寺门买东西时千万要记得忌讳猪字,当地为回民聚居地,说错了话可会惹祸的。

  再来说说胡辣汤吧,开封的胡辣汤有开封的特色,以前开封比较有名的是周桥的胡辣汤煎包,周桥的胡辣汤里边没有什么东西,只有粉条和面筋,只是汤是炖出来的,所以很香,再配上煎的又焦又香的煎包,所以吃起来特别有味道。周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24小时营业,随时去都有得吃。另外一家最好喝的胡辣汤也出自回民之家,在寺门往西,开封七中旁边有一个小巷子,每天早晨那里都是人满为患,上学的上班的,年轻人老头老太太,总之形形色色的人都会在那里喝胡辣汤,有时人太多没位,索性就只能站着或凑着边上的台阶来吃。此处胡辣汤的特色是用羊肉汤炖出来的,里边也只有一些粉条和非常好吃的面筋,但汤很香,喜欢吃辣的就自己加辣椒,再浇上少许醋,酸酸辣辣的很是有味道。另外在配上此处特有的焦酥的小油饼,或是鸡蛋布袋,杂面馍,总之让你花上两块钱吃饱吃好。

  还有凉皮凉面、酸辣面、鱼擀面皮、油炸烧饼、络馍夹麻叶儿、窝窝头咸菜总之开封的小吃还是很多的,等你慢慢去尝试了。

  还有一个也很有特色的小吃,那就是扣碗。一般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家做来吃,酥肉,元油肉,最好吃的是芥菜肉。芥菜肉是用五花肉炸了之后用酱油腌了之后再炸,然后切成薄片配上芥菜花椒和一些其它的配料一起蒸,蒸后扣在盘子里上边是排的整整齐齐的肉下边是芥菜。芥菜由于吸取了肉的油香所以吃起来也特别香,肉因为有了芥菜,吃起来也会肥而不腻,而且酥嫩爽滑,入口即化。就算不吃肥肉的女孩也会爱上它的。在中山路南段有一家大梁扣碗城,以专营扣碗为主,环境一般,东西还可以。

【关于开封作文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1.开封作文汇编七篇

2.关于开封作文合集七篇

3.精选开封作文汇编七篇

4.有关开封作文汇编七篇

5.关于开封作文汇编5篇

6.关于开封作文汇编6篇

7.关于开封作文汇编10篇

8.关于开封作文汇编五篇

9.关于开封作文汇编8篇

开封作文 开封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