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风俗作文

2022-02-28 开封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封风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封风俗作文 篇1

  开封,古称汴梁,因城区内水道纵横、湖泊众多,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古时开封曾数次被黄河淹没,使得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开封城像宝塔一样层层叠压,而这里的街名,多数都有历史渊源。譬如棚板街,便是被洪水淹没后,积水积久不退,百姓用石板覆盖路面,故名“棚板街”。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这不仅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体现。

  抛开历史的沉重与凝滞,开封显露出来的是一种平静与亲切,其实也是它的本色使然,越平和的心态越能够承载厚重的历史。

  坐上人力的三轮车,穿越在窄窄的小巷子里,看着那青砖绿瓦,心想这里是否曾经走过一个环佩叮当的公主?那个公主是否也在灿烂的阳光下,脸上有光洁的笑容,真的不经风霜的纯洁啊!

  在铁塔公园走走,古城墙边,塔影相映,逐波于湖上,别有风情。累了,乘坐古游舫,河水清澈,游鱼嬉戏——而著名的清明上河园一砖一瓦更是根据《清明上河图》修建,入清园,好似梦回千年。

  穿越繁华的仿宋建筑的宋都御街,远远望去,龙亭犹如天上宫阙,气势雄伟壮观。行至街尽头处可见一个很大的广场,四周由108个石鼓与周围的街道分开,抬眼处,在幡旗飘飞处,就是龙亭公园的正门了。

  二湖分列走廊左右。西边是杨家湖,传说是宋朝名将杨府旧址,东边是潘家湖,开封人认为是宋臣潘仁美府第旧址。传说杨家湖水色碧绿清澈,潘家湖混浊污臭,这是因为杨家将世代忠良而潘仁美是个奸臣。萧瑟秋风吹遍,换了几度人间,但往来的人们还是在讲述水清水浊的故事——要知道,对于开封人,忠奸之辨可是大义所在。

  开封的老人都说,开封的灵气就在龙亭。1995年,龙亭因年久失修而地基出现塌陷,无数的老人落泪了,家家户户捐款的捐款,出力的出力,开封人呕心沥血,终于修复了那座令所有开封人动情与牵挂的龙亭。

  铁塔原名开宝寺塔,矗立在开封市城内东北隅河南大学北边的夷山上,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到现在已经将近千年。它可是开封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向都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铁塔虽然名字里有铁,它可不是铁铸的塔,之所以叫铁塔,是因为它的外表全是用褐色的琉璃砖镶嵌而成。褐色的砖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是铁的颜色,又加上塔的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一般,所以,老百姓都叫它“铁塔”。站在铁塔顶层,任眼前白云苍狗,看远处的开封城墙几经沧桑,观脚下的河南大学之人文气势,风过檐角,铜铃奏出仙乐,世间所有俗事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开封又名“菊城”,每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大型的菊展都会成为古城一年一度的盛事。秋风送爽,整个城市都花团锦簇,暗香浮动。“谁将汴梁美景讴,菊花曼妙一城秋。可知卉木痴情物,与君同销万古愁。”伴着贯穿古城的浩荡水系,乘着古意犹存的画舫游船,听着夹岸的欢声笑语,赏着满城绽放的菊花,真可谓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画里游”。

  “小笼包子桶子鸡,汴梁西瓜红薯泥,鲤鱼焙面花生糕,泡桐青豆开封米。”好像开封每一亩土地都有特产,好像每一家店铺都有创意,香飘汴京,熏出汴京物产丰盈。传统名菜:鲤鱼焙面、套四宝、清汤东坡肉、白扒豆腐等。风味小吃: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四门(回民居住区)的羊肉炕馍、桶子鸡、五香风干兔肉、黄焖鱼、锅贴、炒凉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等。

  开封风俗作文 篇2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开封风俗作文 篇3

  家住禹州的我,从小听到过不少关于开封的故事,这令我对开封异常向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开封亲密地拥抱在一起。

  学校要组织我们小记者到开封的河南大学采风,我也是其中一员。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们踏上了奇妙的旅程。

  刚到车上,小记者们兴致勃勃,都在聊自己想象中的开封。车子发动了,窗外的景物一闪而过,仿佛是快速播放的电影。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向往的地方。

  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开封。只是一眼,我所有的目光就被充满古代气息的城门所吸引。听爷爷说,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代建筑。看着古老的城门,我仿佛感受到了开封城昔日的辉煌。城门的周围是高大的现代建筑,这样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

  下车后,我张开双手,仿佛整个开封城被我拥入怀中。

  河南大学在开封十分有名,第一站我们便来到了这里。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心中顿时涌上一种奇妙的感觉,是激动,是自豪,更是喜悦!大学里的气氛让我们莫名其妙地放松下来,空气中淡淡的花香令我心驰神往。站在校园的一片草地上,能够很清晰地望到一座塔。听导游说,这座铁塔的塔尖与黄河水并肩。在古代由于地势较低,开封城常常被黄河水吞噬。这座历经无数风雨的城市,至今依然勇敢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繁荣。这令我对美丽的开封更加欣赏,它究竟还拥有多少“秘密”?

  顶着烈日,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万岁山。相比于城市的喧闹,这儿多了一丝宁静。看着美景,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在万岁山,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有山有水,才最美。这里的水中没有一丝杂物,仿佛碧玉般翠绿。看着这水,我有种想一辈子留在这座城市的冲动,它让人无限眷恋!

  时光如飞,我们该走了。挥挥手,开封消失在车窗里。

  记忆中,我与开封有个约定——十年之后再来拥抱你!

  开封风俗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古城开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现在,开封和前几年相比,真是变得面貌一新。而几年前的开封和清代、宋代的开封相比,真是一副破败的样子。你敢想象吗?下面,就让我们好好了解一下这几次变化的全过程——

  宋朝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一个大官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浏览北宋都城汴梁。现在,他正在一条闹市街头穿行。这条街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

  “卖豆啦,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应有尽有……”

  “甜水,糖水,上好的泉水……”

  “南瓜,大个的南瓜!”……

  街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少妇领着小孩子在布店里看布,三岁多的小孩儿吵着让妈妈买糖吃;几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嬉戏着玩弄头上的花,争着说谁的花漂亮;说书先生站着在那儿讲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大战人中豪杰吕布,围在他身边的人儿都瞪大了眼睛,沉浸在故事中了;一个江湖艺人正在训练一只小猴儿,这个小猴儿穿着一件红马甲,蹭蹭蹭爬上了一根竹竿,在上面翻了一个跟头,惹得人们大声叫好……

  那个大官见了这一切,开心地说:“这真是太平盛世啊!哈哈哈!”

  几年之前

  “唔,臭死了!”我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到底还要走多远呀?”

  这个时候,我正在穿过一片臭气熏天地垃圾堆。为了找我的一个好朋友玩儿,我不得已从这里走。这个地方旁边是一个小区,小区没有可供扔垃圾的垃圾箱。住在这里的居民为了方便,都把垃圾扔到这里。问题是……天哪!我被前面的一个巨型垃圾山挡住了去路。绕过去?我探身一瞧,差点儿没晕过去:几十,不,上百只传播细菌的使者——苍蝇正在嘤嘤嗡嗡地飞,在遍地都是的西瓜皮、香蕉皮上盘旋,好像在说:“这里是我们的乐土哇!”

  没办法,只有原路返回喽!我捂着鼻子,步伐艰难地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三年之后

  “啊!多么清新的空气!多么优美的环境!”现在是20xx年,刚才那句话是一位旅游者发出的感言,现在他正在三年前的那片垃圾山中。注意!请你千万不要以为他的视觉及嗅觉系统出了毛病,而他自己还未发觉。现在,那片臭不可闻的垃圾堆已经被开发成了现在小有名气的“水系二期工程”。让我们随着这位旅游者的脚步,一同浏览那美丽的水系二期工程吧!

  一池碧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烁烁闪光,十几座形态各异的桥迎着游客惊喜的目光展示自己的风姿,水中的荷花如仙女般美好,一阵风过,荷叶翻动,掀起一阵清凉……

  “哇!真美呀!”游客再次发出感叹,他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对吗?

  繁华——破废——优美,同样的一片地方,因为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画面。这是因为什么?这,说明了我们开封人的素质在不断变化着。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大家一起等待吧!开封,一定会越变越好的!我相信!

【关于开封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开封西湖作文4篇03-01

关于开封的作文(8篇)12-23

关于开封的作文(7篇)12-23

关于开封的作文7篇12-23

关于开封的作文(6篇)12-19

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02-15

关于开封西湖作文合集9篇02-24

关于开封的作文(合集6篇)12-19

关于开封作文300字9篇12-07

关于开封作文300字五篇11-30

我的家乡开封作文 游开封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