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

2017-11-17 扩写

  游子吟这首古诗大家都学过吧,那么大家能不能写一写里面的故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一起看看吧!

  篇【1】: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

  一个漆黑的夜晚,小村庄四周静悄悄的,所有人家的灯都熄灭了,只有大诗人孟郊家的灯还在亮着。原来,母亲正在为孟郊远行准备着。

  母亲给孟郊带了一些盘缠,又往葫芦里倒满了水给孟郊带上,还从柜里拿了几件衣服和书。

  在母亲叠衣服时,发现有几件衣服破了,于是,母亲就拿出针线,借着油灯的微光,一针一线,仔细地缝着,生怕没有缝好。忽然,母亲一不小心,把手扎出血了,母亲怕儿子看了伤心,就赶紧把出血的手指往衣服上擦了擦,又接着缝。

  母亲心想:“儿子一个人在外,如果衣服破了,谁为他缝呀!我得给他缝结实点。”

  不知不觉,天亮了。孟郊起床看着忙碌了一夜的母亲,心想:“母亲就像温暖的阳光,我们子女就像小草一样沐浴着的阳光,而小草永远报答不了阳光给它的哺育之恩,我们做子女的也永远报答不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篇【2】: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篇【3】: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

  屋外,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在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正坐在炕上为儿子做出门远游的准备.

  慈爱的母亲坐在昏暗的灯光里,为儿子孟郊缝着衣服,她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慢慢的穿过针眼,打上一个结,便仔细的缝起来.这一针一线之中含着母亲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她担心害怕儿子迟迟不能回家,家中太贫穷了,没有钱去为儿子买绫罗绸缎,有的只是粗衣麻布.

  “儿呀!你在外面可要处处小心呐,好好与人相处,时常写信回家,好让娘放心啊!”说完,哽咽了一下,此时,泪珠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孟郊放下书看着慈爱的母亲,深深的点了点头.此时他思绪万千甚至要决定留在家里,陪伴母亲左右,但是他又不能让母亲失望,他必须要扬名于世,以此报答母亲.他想起了小时候上学的不易,母亲的辛劳.

  小时候,孟郊家里很贫穷,没钱让他去学堂念书.他心里也明白,体谅母亲的不易,虽然很想去,但他也不愿向母亲提出,增加母亲的负担.心细的母亲最终还是察觉到了,她为了让儿子早点上学,每天都拼命的织布、做工.最后,母亲拿着一些钱,交给儿子,儿子心里震惊,母亲却只说了一句话:“拿去吧!”孟郊明白这钱来得不易,从此以后就狠命地读书……

  如今,可以出去远游学习了,他心中的那份兴奋,是没有人能体会的他心中对母亲的那份牵挂,也是没有人能理解的.

  明日,他就要走了,离开慈爱的母亲,离开这破旧的小屋,离开这生他养他的故土.他心中的不愿是说不出来的,他不能为母亲做些什么,他只能说在外他会时常想念这里,在外好好学习,心中不禁吟一道诗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屋外,刺骨的风还在刮着,可这间小屋里,却洋溢着暖暖的春意.

【扩写游子吟古诗里的故事】相关文章:

1.扩写故事作文

2.古诗里的春

3.“三步法”扩写古诗词名句

4.“三步法”扩写古诗词名句

5.扩写句子练习

6.扩写所见作文

7.扩写小学作文

8.扩写《叶公好龙》作文

9.扩写优秀作文

钱塘湖春行扩写 错误郑愁予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