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

2021-03-27 鲁迅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迅的作文 篇1

  他的笑声是明朗的,他走路是轻捷的,他拿烟的方法也是独特的,他的精神更是永不磨灭的。他就是我国的大文豪,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

  嗜书如命

  鲁迅从小爱读书,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鲁迅先生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冬天看书冷,他吃辣椒驱寒。而且平时很爱护书籍,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还自己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正因为鲁迅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才有那惊人的成就。

  惜时如金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就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到了晚年,身体不好了许多,可还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工作。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用笔作武器,一直战斗到他逝世的那一天。

  幽默风趣

  鲁迅说话谈谐风趣。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个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乞丐,坦然地转过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而且,他的侄女不认真读书,他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婉转幽默地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让他的侄女感到既羞愧,又悔恨。

  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是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劳动人民当牛做马,人民永远铭记着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鲁迅的作文 篇2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鲁迅

  几番踌躇,最终却也不知该如何下笔。究其缘由,只因一则自己思想肤浅、智慧贫乏,要谈论先生,真有力不从心之感;二则实难体悟反映于先生身上的那种神圣悲愤,那种“置身于茫茫旷野、四顾无人的大寂寞,压在万钧闸门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让皮肤烧焦,心肺煮沸,决死对敌奋战的大沉醉”。

  坦率地说,至今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仍是非常浅薄的,我甚至还没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伟大。在我眼里,先生实质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伟大、更神圣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体现出来的都是我们不能轻易揭示的一些东西,能够在平凡的文字和叙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进行彻底的揭露,实可谓是能看透别人的心理。不过,我想这样也好,去掉后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环或许能够减轻谈论时的心理压力。

  对待先生的心态,可以说是“敬而远之”。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先生残酷地剥去我们身上的伪装,揭示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弱点,时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惧怕先生的冷峻与严苛。先生能够把现实社会中的人进行透彻的分析,而且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所谓的“真、善、美”进行彻底的批判,脱去他们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假壳”,让其在批判中获得被救赎、被改造的可能。同时,我们也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尽的痛苦而困惑,换句话说,我们简直不会甚至无法欣赏这种悲剧之美,无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欢喜。

  诚然,我们钦慕先生那样“无所顾忌的生活,无所顾忌地去爱、去恨、冷嘲热讽,坦荡地面对着别人的热舌头、冷唾沫,让他们去说,去诬蔑去以为”,然而现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否定和困惑。尽管我们看到了诸种弊病,可是我们不敢反抗,当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们也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为师,能真学先生吗?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们背负不起。

  我想这也许是正确的。作为年轻人,我们只希望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使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何必人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码呢?我们没有必要脱下T恤牛仔,换上长衫,把自己关在“铁屋子”里去体味那一份苦涩。当然,我们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决不会轻意去逃避。我们很欣赏先生那种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的精神,但为何不能更超脱一些,多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平等与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认为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先生,学习先生,但我们却没有必要用先生背负的历史包袱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此来追求一种悲剧式的精神境界。少一点因袭以往的顾虑与牵挂,多一些对未来的高瞻远瞩,这样我想先生恐怕也不会斥责我们的莽撞。

  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却宁愿让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别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却不喜欢先生的性格。我想,我从先生那里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热情,而是一种毅力,一种促使我们一步步向前走而决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见深林,可以辟为平地;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这对于正在刻苦学习、奋斗,不久也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便是极大的收获:以先生独立不依的精神和奋然前行的毅力,尽可能少地为自己设立羁绊,开拓自己的道路,或许这就是先生现在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先生踯躅于荒原之中,孑然回顾,苍茫无及。这是一幅极富于象征意义的生命图像。没有对话者,这是思想者最大的孤独;无法直面的人生,这是思想者永恒的困惑。在孤独这座祭坛上,几乎所有伟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独的羁旅者。

  在先生这样的大境界面前,我们永远只是蹒跚学步的稚童。

鲁迅的作文 篇3

  中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常常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齐刷刷的竖着,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相信你已经很熟悉。他,就是那有着崇高精神的大文豪鲁迅!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深受人们爱戴的人。当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许多人们都来沉痛的悼念他,向他致敬,甚至失声痛哭,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屋子。从这里,足以看出鲁迅先生生前很受人们的爱戴。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语言婉转、幽默的人。“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婉转幽默表达了这句话,其实也是揭示了当时ZZ的黑暗,人们遭受迫害的社会状态,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不满。的确,他的语言那样有趣,那样幽默,那样婉转!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乐于助人,关心人民群众的人。在那寒冷的冬天热心的出手相助扎破脚的车夫,却没有嫌弃,而像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对待群众们。他总是劝自己家的女佣多休息,别累坏身子。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永远活着的!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当代的!

  鲁迅先生有着那博爱的胸怀,他那崇高的精神永存我心!

鲁迅的作文 篇4

  他的目光,如剑的锋芒一样,锋利无比;他的神态,如泰山一般,十分稳重;他的和蔼,如母亲的爱抚一样,令人向往。

  他的笔锋,如匕首一样犀利;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个人便是鲁迅,在伟大的爱国诗人臧克家眼里,他是永存的,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大公无私,他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所以他可以万古流芳,名留青史,家喻户晓。而自私自利的人,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此时,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一头真正的老黄牛,孺子牛。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笑谈碰壁时,他是那么和蔼、幽默、风趣、乐观。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作为棍棒,使小侄女的心受罚,这是真正的教人之道。此时,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那样的幽默、风趣。

  在《一面》这篇文章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青年的人。关心青年,在他的心里就像关心他自己一样。又有一个青年得到了他的帮助,这使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暂时平静下来。此时,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是那样的热心。

  老黄牛、孺子牛、和蔼、幽默、热心、舍己为人、忧国忧民、不屈不挠……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鲁迅先生。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永垂不朽!

鲁迅的作文 篇5

  《朝花夕拾》读书报告会上读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后,我对他的儿童教育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把百草园写得妙趣横生,还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以及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描绘了一个趣味无穷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里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作者通过记述书塾各种各样的规矩、严厉的先生,逼真地描绘出了“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但书塾里也并非死气沉沉,反倒在同学们乘机偷乐、课间溜到后院戏耍中表现了孩子们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其实百草园不过是杂草丛深的一处荒地罢了,但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高大的皂荚树……”,这无一不展现出作者儿时丰富的想象力和爱玩耍的天性,就算是在最严厉的书塾里也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但在《五猖会》中,作者被自己的父亲强行要求背诵一字不懂的《鉴略》,虽然“我”如梦似的背出来了,最终去了五猖会,但是先前那种兴趣盎然、激动无比的心情却悄然而去了。后面回忆此事时,对五猖会的内容早已忘去了,可背诵的过程却记得一清二楚。

  这两篇文章都反映了鲁迅“孩子的天性不可压抑”的教育理念。

  其实教育孩子,只需激发他的潜能和兴趣。比如作者多次提到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其实她在人群中并不突出,甚至睡相大咧,有许多让人厌烦的规矩,还教给我许多奇怪的道理,但对鲁迅来说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却是长妈妈送来的,她也很好的激发了鲁迅对于绘本图文的兴趣。当所有人还局限于无聊的《三字经》时,作者却读上了图文并茂的《山海经》,“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不仅让他对书籍的兴趣更加浓厚,还对鲁迅的启蒙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成为日后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篇文章则主要讲了养育人激发孩子潜能的要求及图书对启蒙的重要性。

  《二十四孝图》则是作者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他重点分析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斥责了这类封建孝道把“肉麻当有趣”。其实这些故事原本是很感人的,可是经过一代代人的“涂脂抹粉”,这些感人的真情事件变成了令人反感的做作矫情。这些虚伪的故事“以不情为纶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选择书籍要谨慎,更告诉我们只有真实的情感才会打动人心。

  通过《朝花夕拾》的阅读,我明白鲁迅的教育观念主要是不压抑儿童天性,多读适合的图书,激发孩子的潜能。其实这些教育方法不仅适用于鲁迅那个年代,也同样在我们这个年代起作用。

鲁迅的作文 篇6

  谈起鲁迅,就让人感到:他既没有冰心的含蓄委婉,徐志摩的浪漫,也没有老舍似凌厉的诙谐,给人的尽是尖锐与冷峻之感,他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正因为如此,我欣赏他。 初识鲁迅是在小学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始我并不怎么欣赏他。但是上了初一,翻开那带有这浓浓的墨香的书本,我翻开了第一页,一行小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阵惊喜涌上心头。在刷刷几声翻书声的带领下我的来到了这课前。伴着小声的阅读,我妨进入了“仿佛只有些野草”的百草园。难蜈蚣还有斑是蝥,似乎还有些小鸟的叫声,在那先生儿时挖毁的围墙跟那里,段草仿佛都恢复发芽了,可是先生还是被送到了书堂,我体会得到那上学的不情愿,但也体会的到那三味书屋的乐趣,那充满欢乐的私塾后院,还有那老了眼看不见学生玩闹的塾师,那一张张用锡箔纸画下的图画。带给我无限的趣味。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润土,为受封建势力压迫的祥林嫂。他疾恶如仇,使那些反动的御用文人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而他又始终在刀光火色的衰微中渴求着光明。夏瑜的坟头,他放上一个红白相间的花圈;碎影依稀中,他追寻着那个“好的故事”??他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不是自命清高的冷嘲热讽,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其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堪的。开始,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到了后来他有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的笔,用比作武器,用文字做军队,一次又一次对国人民党反动派进行猛烈的进攻,揭露他们肮脏丑恶的嘴脸。鲁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之路。这一路上,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尽迫害,尝尽辛酸。自己写的文章屡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弃,不惧迫害,顽强拼搏。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笔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爱惜时间的人。他不但节约自己的时间,还珍惜他人的时间。别人与他约会,他从不迟到,总是比别人早到一些,他说:“我只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他在逝世的前三天为别人的小说写了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一篇日记,可以说他从出生到逝世还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的形象是高大、正义的。的确,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实。他严厉,又慈祥。他消失了,又永远在人们心中。

鲁迅的作文 篇7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

  以前我并不了解鲁迅,只是时常从大人们口中听起而已。说到鲁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个学期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我才真正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读着《少年闰土》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却处在一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只能被关在高墙大院之内,对所处环境感到深深的不满,因而羡慕见多识广的闰土,喜爱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读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很忙,他日理万机,但又能从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给侄女翻译童话书,询问侄女的学习情况并教导她读书、学习要认认真真,不能马虎。鲁迅先生很幽默、乐观,积极的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他还很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

  读着《一面》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鲁迅:他关心进步青年,忧国忧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让完全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时光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坚强的战士!

  读着《有的人》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鲁迅:他虽然已离开了人世,但精神却永远留在别人的心中。他爱憎分明:憎恶反动派,却对吃不饱穿不暖的劳苦大众倾囊相助,给予关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经过本组课文的学习,鲁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勤勉的,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的公仆。

  经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鲁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学习,发扬鲁迅的精神:关心别人,节约时间,多看书,多动笔,为国家作出贡献,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的作文五

  鲁迅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那种深切真实的感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弥漫着封建黑暗的气息,那个污浊的社会,不但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普通的“受众”,反而成为一个拥有高尚人格的作家,就像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之中的阿廖沙一样。

  起初,面对日益衰微的旧中国,鲁迅先生和孙中山一样在学医,就在快学成时,鲁迅先生才真正意识到:想要救国,光凭身体上的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从思想上唤醒民众,自由的束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束缚。从那以后,鲁迅先生便弃医从文,真正开始从思想上让民众觉醒。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有无数的人因鲁迅的文章而彻底醒悟,可也有人企图让鲁迅先生“碰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依然拿起笔,坚定不移的写着,即使前方有无数的`暴风雨,他也会说“:我所走的路,为的是全中国的人民,,他们不了解我,我没有怨言,我坚信,我所走的路,一定是对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在为革命做出伟大贡献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在现我的眼中,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欣赏他的作品,对他的作品,无论何时,我都是满怀期望地去阅读,在他的作品中,我时刻感受到那一种对于文学的热爱。如果说文学创作是鲁迅的生命,那么他的对于文学的热爱,就是控制它整个生命的灵魂,假如当初鲁迅没有放弃学医,可能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觉醒!

  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在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今天,我们记起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伟大贡献。但是别忘了,还有一个人;还有一个以笔为武器的普通作家;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革命家,鲁迅。

  鲁迅是一个普通的人。

  是一个站在我们中间的人。

  是一个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人。

  我听见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的作文 篇8

  中国曾有过这样的大文豪,他忧国忧民、憎恶旧社会。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牙黄羽纱长衫,瘦的叫人担心,头上那寸把长的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似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先生。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对它的侄女周晔,鲁迅先生用幽默又委婉的话批评她读书不认真、太马虎。并且在一个寒冷又阴暗的地方救助了一个与他素不相识的黄包车车夫。甚至连它的女佣阿三也曾回忆,鲁迅先生对它的关怀,常常叮嘱她多休息,不要干重活……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憎恶黑暗犹如憎恶魔鬼的人。他的文章犹如一支支锋利的匕首,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反动派的霸道。在旧社会,人们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能够安居乐业。而鲁迅先生却用笔划破了黑暗,无情的揭露了反动派的恶行;他用笔唤醒了民魂,让那些绝望、懦弱的人重新站了起来……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青年的人。他一生接待过来访的青年约305位,亲自写给青年的回信更是不计其数。她还为萧红等一代青年人在荆棘满地的前面开路,帮助一批青年作家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他一生对青年人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没错,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正是鲁迅先生的人生写照,他把一生全部献给了人们,人们尊敬他,爱戴他。

鲁迅的作文 篇9

  鲁迅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大人们都知道“鲁迅”而我却不知道?……带着诸多的问题,伴着丹桂的飘香,在金秋十月我来到了鲁迅故里——浙江绍兴。

  站在鲁迅故居的前坪,我便猜想着:鲁迅的家怎么会这么大?他家以前一定很有钱,说不定他小时侯还是个“小地主”呢!我的脚步在不停地前行着,它们把我带到了鲁迅家人的卧室区,我看到了鲁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人的住所,等级鲜明的住房和房内的红木家具充分表明主人家的富有;光是鲁迅读书游戏的地方就让我大开眼界:上早读的地方叫“三余书屋”,白天上课的地方叫“三味书屋”,游戏玩耍的地方是“百草园”……如此看来,他们家一定很重视教育,并且特别注重对鲁迅的培养。如果当时的人们家家的环境都有那么好,家家都能这么重视教育的话,肯定就能多培养出几个像鲁迅一样的人才;如果把鲁迅以前的学习条件放到现在,小孩子不成材才怪呢!

  最有意思的是在“三味书屋”了:书屋的一角摆放着鲁迅小时侯读书用过的桌子,桌面上刻着一个“早”字;书屋的侧面还留了一个小圆门,据导游介绍说,鲁迅小时侯上课时常常趁老师不注意从这圆门溜出去……哎,我以为就我们现在的孩子读书苦读书累呢,没想到名人小时侯读书也会迟到、早退,还会爬树掏鸟蛋、摘桑葚,挖地抓蛐蛐,下河坐乌蓬船,赶集看社戏……

  在鲁迅博物记念馆里,我看到了鲁迅生前的一张张手稿;看到了大人们在“百草园”里寻找“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的文章;看到了由鲁迅亲笔题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名言警句……看着一张张记录着历史的照片,一件件鲁迅生前用过的实物,我深深地知道了:鲁迅,他小时侯也曾经像我们一样淘气过,也有过像润土一样的朋友,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鲁迅,他是作家、医学家、革命家、艺术家,他用他的文章唤醒了当时已经麻木了的民众;鲁迅,他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就像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写的“他的骨头是最坚硬的…”一样,他的身材虽然并不高大,可是他的精神和气节却感召着整个中华民族!

  站在鲁迅爷爷的塑像前,我庄严地敬了一个队礼:我也会像大人们一样读着鲁迅爷爷的文章茁壮成长!

【实用的鲁迅的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实用】鲁迅的作文合集9篇

2.【实用】鲁迅的作文合集8篇

3.【实用】鲁迅的作文合集六篇

4.【实用】鲁迅的作文合集八篇

5.【实用】鲁迅的作文合集7篇

6.实用的鲁迅的作文合集10篇

7.实用的鲁迅的作文合集6篇

8.实用的鲁迅的作文合集5篇

上一篇:介绍鲁迅作文 下一篇:鲁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