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

2017-09-19 美国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夺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武之博士抱着虚弱之躯,飞往日内瓦。杨武之是带着做父亲的使命感来的,觉得他应当劝杨振宁回国。一方面这可能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是杨武之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他的心情真的十分矛盾,他非常想让儿子回去报效国家,但作为老一辈的留美博士,他又清楚地知道儿子留在美国在学术上的意义。矛盾交织中的老人给儿子儿媳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杨振宁影响极大。

  1957年12月10日晚,怀揣1945年赴美留学时发的中国护照的'杨振宁在瑞典的诺贝尔奖贺宴上即席演讲,他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但是,到了1964年春,杨振宁还是加入了美国籍。他说,从1945年到1964年,我在美国生活了19年,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做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民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会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100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

  从单身漂洋过海的闯荡到功成名就后的奔波,杨振宁目睹了一幕幕美国社会的悲喜剧,目睹了外国移民抑或二等公民在这里的境遇。要知道,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有排华法。

  当杨振宁本人已经成为一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之时,仍在租房时受到歧视。最使杨振宁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是,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例如不能去美国国立实验室)。当有不少因素使我裹足不前,而美国这个社会又给了我发挥潜力的机会,我在这儿的根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往深处扎了的时候,杨振宁于1964年初最终作出了加入美籍的抉择。

  杨武之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对于儿子的决定没有抱怨,但杨振宁知道,直到临终前,父亲对于他放弃故国的举动,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他。

【作文素材: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相关文章:

1.美让我笑了作文450字

2.她的美让我着迷

3.简洁美,让我陶醉作文550字

4.我进入了食物王国

5.作文素材:让人生化蛹成蝶

6.高考作文素材大全-高考作文美句集锦

7.难过作文600字

8.悲伤,难过作文800字

9.难过的时候

走过美国高二作文 美国人的绘画生活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