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

2021-03-01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风民俗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与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与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虽然杀年猪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但它以成为农村中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喜庆、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民群众一年到头大丰收的重要标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中国的民风民俗诸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同时也蕴含着非凡的意义。种种习俗代表的是种种寓意。

  在中国,红色代表喜气,在结婚时,新郎新娘穿一身大红色,代表着喜气盈门。孩子满月时,给自家孩子穿一身红色,代表的是福气。

  带孩子出门玩耍,看到别人家门口挂着红布,这代表着这家人有小孩子出生了,以后不可随意进出家门,同时也是为了体谅孕妇和孩子,孕妇生完孩子体弱,不可以多见风,怕受凉。拜访家门也不可以径直就到孩子的卧室中看望孩子,必须先要到客厅祛寒,祛除从外面带到家里的寒气,这样才可以去看望孩子。

  古人从古流传至今的民风民俗有很多,比如:过年时贴对联旁挂一缕白布,代表了这家人已有人过世了,在这一年里,你不可以随意叨扰人家,说话时要注意用词,切勿戳到人家痛处。第二年门口贴的是绿对联,说明是家人过世的第二年。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之举,不要开过激的玩笑。这些细小的做法都是出自于对他人的礼貌。

  最后,那就是有关过年的习俗了。早上要放鞭炮和吃饺子,男人们早早地到自家门口迎新门,女人们早早地凑在一起包着饺子。包饺子,最重要的一步还是往里面包硬币,谁能吃到幸运的硬币,来年就能发家致富,财源滚滚!

  中国的民风民俗是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有不同的含义,民俗多多,寓意多多!我喜爱这些风俗,是这些风俗让我们的国家变得与众不同,格外出彩。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满族,正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美。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滚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接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

  满族妇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错。

  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马褂后来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褉,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方便骑马,在长袍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褉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男子夏季常戴凉帽,冬季就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等色的棉、绸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蓝色腿带,脚穿棉布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花,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和特色。这些都需要我们慢慢地了解,慢慢地认识。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下雪了,下雪了!”舅舅大声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我立刻从被子里爬出来,走到窗户前一看,咦,怎么一点儿雪也没有呢?原来被舅舅骗了。于是我洗漱完,准备去体验东北农村的生活。

  乘坐一个小时的巴士去大民屯,接着就跟舅舅的战友去吃东北特色菜,我们点了牛肉、酸菜、东北天鹅肉、锅包肉~~~~~~这些菜的味道很重,并且份量非常的大,后来问了大人才知道,受俄罗斯影响和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因为喝酒量大,所以菜的份量才大。

  吃完饭,我们便来到了主人家中,我见识到了东北的炕,便轻轻地摸了一下炕,暖暖的,然后我便坐了上去,坐在上面虽然有点硬,但寒气突然消失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里的辽河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它在阳光的照射下亮亮的,闪着奇异的光,一片银白色,美丽极了!我们走在河面上发出吱-吱-吱的声音,偶尔还发出几发清脆的碎裂声。感觉非常有趣。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每年的阴历六月初八,是传说中李龙王的生日,在我的家乡今天应该蒸饽饽的,饽饽用来供奉李龙王。

  李龙王的故事是我听父亲讲的, 李龙王生于山东省海阳市宋村,宋村村北有一座回龙山,山上有李龙王母亲一座破旧的小庙,近年来很多人在农历的三月初二会去小庙拜祭李龙王的母亲,三月初二是李龙王母亲的生日。据说李龙王怀胎时即是个怪胎,怀胎多年不生,后来出生的那天天降大雨,天地漆黑,他妈妈疼死过去,醒来却不见了孩子。但自生下孩子之后,每天半夜都会有人来找她吃奶,吃奶时李龙王的妈妈也会疼的昏死过去,后来李龙王的父亲气不过,晚上不睡觉等着有人来吃奶的时候点上了油灯,火苗照亮小屋的那一刻李龙王的父亲大惊失色,只见一条漆黑的尾巴直冲屋顶弯弯曲曲缠绕在房屋大梁上,慌乱之中李龙王的父亲找来一把镰刀狠狠的砍在那条长尾巴上,那吃奶的怪物疼的‘嗷’的一声,将李龙王的父亲提起来飞出去将人扔进了海里淹死了。

  原来李龙王生来就知道自己是个怪物,害怕吓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不敢让他们看见他。但是他的脾气太暴躁了,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让他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于是就离家出走闯关东去了。

  闯关东的李龙王本事大了起来,白天他能变成人型跟大家一起劳作、吃饭。这山东来的小伙子长的又黑又壮,干活一把好手,虽然脾气暴躁了点儿,但他的实诚、耿直还是让人们很喜欢。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黑小伙是一条龙,因为这黑龙没有尾巴,因此外号就叫‘秃尾巴老李’当时的黑龙江中盘踞着一条白龙,白龙经常兴风作浪,淹死百姓,向百姓索要供奉。秃尾巴老李的身份暴露以后,人们就请求他帮忙除掉白龙,李龙王向人们道出实情,说自己因为尾巴被父亲砍掉,力量丧失了很多,不敢打保票能打败白龙,所以一直犹豫着不敢和它决战。乡亲们则纷纷表示要支持他,于是大家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两条龙在水下决斗时,谁若占了上风就会浮出水面透气、休息,如果乡亲们发现水面变成了黑色,就说明是老李上来了,大家赶紧向水里扔馒头,给他吃了补充体力;如果水面变成了白色,说明是白龙占了上风,浮出了水面,赶快向水中撒白灰,迷它的眼睛,扰乱他。就这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黑龙打败了白龙,为乡亲们除了一害。从此黑龙战斗过的这条江就更红名为黑龙江。

  海阳人称呼李龙王为李龙爷,每年的六月初八都会蒸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农历的六月雨多,据说是因为李龙爷每年六月都要回家探母,李龙王走到哪里都是雷雨相伴。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节前,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文化传承形成了闽南独有的民风民俗,这些带有闽南特色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回味,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思。下面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闽南的民风民俗。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推荐】民风民俗作文七篇】相关文章:

1.【推荐】民风民俗作文

2.民风民俗作文【推荐】

3.民风民俗作文七篇

4.【推荐】民风民俗作文8篇

5.【推荐】民风民俗作文6篇

6.【推荐】民风民俗作文10篇

7.【推荐】民风民俗作文五篇

8.【推荐】民风民俗作文六篇

上一篇:民风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风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