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3-01 民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俗作文 篇1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二天,我们去丽水民俗乐园玩。

  到了民俗乐园,只见大门上的两条充气巨龙在戏珠,龙珠上写着“浙江民俗乐园”六个大字。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象观测台。我三步并做两步跑上观测台,看见许多气象仪器:有风向标,有雨量器,有百叶箱,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仪器,我知道天气预报要通过科学仪器的测量。

  站在气象观测台,我转身眺望,民俗乐尽收眼底。游乐设施有太空漫步激流勇进、划船、、、、、、

  我下了气象观测台,选了刺激又惊险的激流勇进。一分钟、两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兴奋的跳上船,爸爸也跟着上了船。开始船儿在水泥河道蠕动着,“呜——呜”小船随着输送带缓缓上升,到了最高点船快速的往下冲向水池。“啊”一声尖叫。顿时,天连水,水连天,漫天的水像雾,白花花的水花毫不犹豫地朝我们劈过来。

  待我们从惊恐中逃出来时,衣服已从头到尾湿了一片。接下来我们去排队划船。我和爸爸配合默契。爸爸开船,我一边指挥爸爸及时调整方向,一边拿起激光枪射击目标,每次击中后,水上的浮标会冲起两米多高的水柱。玩了一会儿,我让爸爸休息,自己一边开船,一边射击“敌人”。玩的正高兴时,“三号船时间到了,三号快开过来”播音员用话筒说道。我依依不舍的把船开到了“码头”。

  民俗乐园,good bye!

民俗作文 篇2

  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民俗特点,比如:新疆民俗之新疆的传统婚礼,揭开新娘的盖头也是一个郑重其事的仪式,由婆家的女性长辈来揭开新娘的盖头。然后举行结婚典礼;云南的贝叶古乐,系西双版纳傣族古老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古今传唱的民歌乐、歌舞乐、赞哈乐三个大类。民歌乐,包括傣语称为甘哈嘿尚、浪笙、甘哈赛叮、哈蒿多、甘哈鲁玩等诸种。

  而我们这儿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让我来讲一讲我的老家的除夕吧!我们老家是在临安,在这儿过年吧!就很有浓郁的地方的特色!我们这儿到了除夕,就非常的热闹,到处都是鞭炮声,‘碰,碰,碰……。’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带这满嘴的笑容。我当然也是笑不容嘴了,(哈哈)。到了晚上,我就更开心了。因为要吃年夜饭了,晚饭我要吃两次,因为第一次是吃奶奶家的年夜饭,第二次是吃外婆家的年夜饭,所以二次我都要省着点吃,不然的话吃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吃不下了。(哈哈),二次年夜饭都非常的丰富,我看得都眼花缭乱了,(哈哈),饭吃好了,接下来,就是收压岁钱了,我这次收的比较多,(哈哈)。到了晚上8点,联欢晚会开始了,这次联欢晚会我看的很快乐,到了12点我已经想睡觉的不得了了。匆匆得吃了一下夜宵,然后,匆匆的洗漱了一下,就上楼去睡了。这次除夕,我过的很开心。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民俗,希望它们能够传承下去!

民俗作文 篇3

  不好意思哦,大家。我昨天有事情去了,没有时间写博客了!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今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是我们家乡集会的高峰期。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都是我们村里集会的开始。从三月初一到初四的集会!从初二开始唱戏,一共有三天唱戏的时间。当然不光光是唱戏那么简单,还有集会,马路两边都是摆地摊的。有卖衣服的,鞋子的。还有一些是专门赚小孩子钱的,像一些油炸的东西啦,玩具啦。五花八门的东西全出来了。为了这几天的集会,一些做生意的人是起早贪黑的去站个好地方。这些做生意的想破了脑袋都是为了这几天的集会。

  今年的集会我感觉和往年很不一样,往年的时候,听到说家里面有集会就高兴的不得了了,最近几年似乎没有了那种激情。对像这样的集会也不怎么感兴趣了。但是今年我感觉还是蛮不一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感觉到了往年没有过的兴奋,也许是今年的朋友多了吧。今年我那些往年不回来参加集会的朋友都回来了。以前我们都在外地上学,没时间回家玩。但是今年我们大部分都毕业了,工作了。向老板请个假就可以回家痛痛快快的玩玩了。还是像这种家里的集会最好了,逢年过节嘛?大家都有着自己的事情,像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人多才好玩嘛!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聚集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啊?以后大家可能都要忙于自己的事业了,那么像这样的机会就更少了。

  这是我的快乐,也是我的幸福!

民俗作文 篇4

  元宵节,就是一个人知户晓的节日,每个人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家人: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在花园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一颗颗五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烟花炸开以后,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飘落下来,真好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烟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美丽的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好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几声脆响,夜空又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好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山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整个镇区都沸腾了……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好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

民俗作文 篇5

  年初七,我和妈妈来到了湖南路的狮子桥,去体验了这里举办的民俗庙会活动,感受了荡漾在南京城的浓浓民俗风。

  刚到狮子桥门口就感到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人头攒动的美食街两边搭上了长长的红色帐篷,各个民俗艺人在这里一展才艺,得意地展示着他们的“拿手绝活”。瞧,棉花糖的摊位面前围着一群小朋友,他们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师傅做出一个个又大又软,五颜六色的棉花糖;我和妈妈来到了一个做糖艺的摊位,只见老师傅用勺子舀了一勺金黄的糖浆,娴熟地在加热的铁板上伸缩活动着手腕儿,糖浆顺着师傅的手滴到铁板上,一会绕个弯,一会果断地直伸向前,不到一分钟的功夫,铁板上就呈现出了精致可爱、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有抓耳挠腮的小猴子、展翅欲飞的仙鹤、腾空驾云的巨龙……我为自己挑选了一个小蛇图形,师傅很快就做好了给我,看着普通的糖浆瞬间变成了这精美绝伦的小动物,我都有点不忍下口吃它了。

  除了各种小吃,这里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工艺品,它们很多都是现场制作的。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民间的'剪纸艺术。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师傅们的剪刀下,很快变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风格独特的窗花艺术品。

  这次精彩的庙会活动,让我见识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民间技艺,民族工艺品的精致奇妙。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弥漫在南京城的浓浓民俗风和过年的味道!

民俗作文 篇6

  4月12日我跟随宝鸡日报小记者团来到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参观,并跟大师学画马勺脸谱。

  上午9点半,我怀着好奇激动的心情跟随讲解员进入馆内,我们先参观的是二楼的展厅,里面陈列的是各种西府民俗工艺品和劳动工具等。比如说剪纸、马勺脸谱、泥塑等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剪纸和马勺脸谱了,因为喜欢,自己平时也剪一些简单的剪纸和画一些简单的脸谱,但看了这些,才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让我感到民俗艺术是多么伟大啊!

  接着我们又来到一楼的展厅。这一层陈列的是西府人生,包括人出生、满月、成人,婚丧嫁娶等不同的阶段的习俗。在讲解员阿姨绘声绘色的讲解下,让我了解了我们宝鸡人的很多风俗习惯。那些表现风俗的蜡像做的跟真人一样,真的是活灵活现,那么多的风俗多么有意思啊!

  参观结束后,就由陕西民间艺术大赛金奖获得者、省工艺美术大师张选武(岐人张)老师交教我们画马勺脸谱,刚从展厅里看到各种的马勺脸谱,感觉好神奇!现在我就要自己亲手画了,还真的有点激动。

  首先,老师给我们发的是不同的马勺,一、二年级的同学拿已经勾好边的马勺,而剩下的人则拿没有勾边的马勺。今天发的是包公的马勺,老师先让我们将边勾好,然后把包公的头顶涂黑。我勾的边很好,可是在勾最后一笔的是侯,我旁边坐的男生突然撞了我一下,让我在不需要勾边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一”字型的“伤疤”。当我在愁怎么办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带了白颜料,我立刻将白色拿出来,在留下“伤疤”的地方涂了涂,立刻恢复和原来一样了。线勾完了,开始涂头顶,头顶只是黑色,很简单,不一会就涂完了。头顶涂完了,现在开始涂脸,脸是赭石色的,也很简单,两下就涂完了。涂完后,老师又让我们用红色把包公头顶的月亮和嘴涂了,涂完后,就可以进行评比了。

  评比是老师在每个组评选出画的最好的脸谱来上台领奖。我真的没想到我的作品被老师选中了,奖品是张老师亲手画的一个马勺脸谱,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后来老师还鼓励我要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我也更加有信心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了解许多宝鸡的习俗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宝鸡文化艺术的美,它是我们宝鸡人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要保护它,让它永远发扬传承下去!

民俗作文 篇7

  厦汕高速天福服务区坐落于漳浦,它分为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部分,是福建省继武夷山、鼓浪屿之后又一重要景区。我本以为这只是个小茶园,没想到这里还挺大的,除观光茶园外还有不少石雕、展馆,而且景色宜人,建得还有点像古代园林。

  我们进门后,先去看了天女潭,这潭水并不很清澈,倒是石头间的一个泉眼为这里增添了一些生机。我们一路走上去,看了宋帝殿、问天石、瀑布、天湖、九曲桥,这里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再加上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感觉挺舒服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闽台民俗馆,在旁边的一个长长的亭子里,有几个人在演奏二胡之类的民族乐器,里面还有一些磨谷子、面粉的农具。这些在城市极少见,我便好奇地左看右看,也认真地看了介绍。大函缸是装谷子的,土砻是用来磨谷子,把壳去掉成糙米,石磨可以把大米磨成粉做年糕,石臼是用手把米舂成细粒,另一种石臼是用脚踩的。我每种农具都去试了一下,觉得都不是很简单,那些农具都很笨重。想想以前劳动人民都是这样干活的,这样肯定会腰酸背痛的。我们看完这里,进了一个有点像四合院的展馆,庭院中央有一口井,旁边还放着个瓷造鸡鸭糟。走廊靠墙的地方有一个灶台,上面放着旧时煮饭用的锅碗瓢盆,对我来说很新鲜。旁边是一个四仙桌和一个大柜子,再过去就是一些农具了,有独轮车、水车、梨、铁耙、竹箩、锄头、耖、扬镐等等。其中一个别致的水车引起了我的注意,旁边一个解说员告诉我,这只要在河边脚踩水车就可以把水引上来,不用一桶桶去装水。我又在旁边看到了一个小猪糟,它是一个有四个洞的小桶和一个圆形的糟结合在一起的,把食物倒入桶里,食物就会从洞里漏出来,平均地放在圆糟里,小猪就可以围在圆糟过吃食,就不会争抢,也不会拥挤。这些东西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来的,在此我也不得不赞叹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我们去了一间房间里看了织布机和纺纱桶,又去了一间寝室,里面的东西就比较多了,还有些清朝的物品。其中让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一张清朝金笔画银柜床,我想,不就是张木头床么?怎么还叫什么金什么银的?这时,解说员走过来了,她打开床板,里面是一个可装东西的柜子,她解释说其实主要也是装一些金银财宝,这样小偷比较不容易偷到,而且睡得也会比较安稳一点。原来如此,怪不得还叫什么“银柜床”呢!我们又去了另一个房间,里面也有一张床,那枕头也是可以当皮箱装金银首饰的,虽说这枕头皮箱又硬又高,睡起来肯定不舒服,但这样做说是意味着“高枕无忧”。我还看到一个特大番箱,古人出去旅游都是用这种木箱装衣物的,这样扛出去多累啊,不像我们现在的旅行包这样轻便。

  随后我们又看了些很有意思的小东西,比如古人晚上出门提的防风灯,而且我还发现了文公椅和太师椅的不同,文公椅是长辈坐的,背可以向后倾,还可以跷二朗腿;太师椅是晚辈坐的,因为椅背是直的,所以必须坐得端端正正的。虽然这馆看起来不大,但里面却有许许多多东西可看。等我们看完时,已是大中午了,我们便赶着下山吃饭,有些景点就没看了。

  这次来这儿倒给我增长了不少知识,看了不少平常很难见到的东西。我也感受到以前人的体力活是多么繁重,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方便。现在,我们的生活舒适多了,以前用的一些东西也不怎么用了,所以感觉好像很遥远。我觉得有这么一个馆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东西,挺好的。

民俗作文 篇8

  民族村游记

  我们美丽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村是最能展现云南特点的地方了。民族村位于昆明的西南方,在美丽的滇池附近。

  今年,我们就要去那儿春游。下了车,我们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城,旁边写着“昆明古城”四个大字。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就来到了民族村。进去了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圆形广场,广场的四周分布着一些民族乐器的雕塑,有葫芦丝、芋、笛子……还有一座台子,导游说那是敬酒台,虽然我不知道那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我猜,可能是过节日的时候用来祭祀的吧。导游还说,这个广场叫民族团结广场,象征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我们还在广场上玩起了“传递呼啦圈”的游戏。

  离开的民族团结广场,我们来到了彝族村。彝族的房屋是用土和瓦做成的,冬暖夏凉彝族人把这种房屋叫做“土掌房”。进入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小伙子、小姑娘穿着彝族的服饰,手拉手地跳着舞,顿时让人感觉热闹无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热情。接着我们来到了白族村。我看到了著名的“大理三塔”,它的周围全是水,在阳光的照映下,大理三塔的影子倒映在水里,看起来一模一样。进到白族村里,我看到白族的房屋很规整,全都是“三房一照壁”,还有一条条小路把他们连起来。进入蝴蝶园我看到了很多栩栩如生的蝴蝶标本,但却没见到活的蝴蝶。

  我喜欢民族村,下次春游我还要来。

民俗作文 篇9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必备】民俗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必备】民俗作文合集10篇

2.【必备】民俗作文合集8篇

3.【必备】民俗作文合集9篇

4.【必备】民俗作文合集六篇

5.【必备】民俗作文合集五篇

6.【必备】民俗作文合集八篇

7.【必备】民俗作文合集5篇

8.【必备】民俗作文合集7篇

上一篇:节日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