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07-26 民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俗作文 篇1

  在深圳,当然要去国贸大厦、人民广场、中英街等处,看那高楼林立的街市,感受开放前沿的气息。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游锦绣中华民俗村。

  锦绣中华民俗村座落在美丽的深圳湾畔,占地30多万平方米。该园将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微缩复制在园中,是中国最全最精致的微缩景观群。

  园中绿树葱翠,曲径通幽。迈步在充满南国情调的花丛间,沿路观赏精制的景观。这些景观并非随便塑造的外观模型,多为按1比15的比例原样仿建,个别景点为1:10或1:8。较之于原物,虽然形体小了,但结构、构筑方法完全相同,是一砖一瓦砌起来,一梁一柱搭起来,一楼一院垒起来,一间一厅并起来,毫不含糊。况且,除了用建筑、雕塑方面的能工巧匠设计制作外,还请原景地的专家学者亲自参与制作和实地感受,充分保留了景观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就连山林园树,都能达到与建筑景观比例协调,真是不简单。当你看到这么的大“盆景”一组组排列时,怎能不双手称赞。

  园中景物皆按祖国版图上的相应方位布置,既有塞北高原的蒙古包,也有江南水乡的小村落;既有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也有美丽海岛上的椰树林。此处看到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彼处望见长江三峡的曲折动人;这边是应县木塔、悬空寺,那边有少林寺院与塔林;看齐鲁,得见泰岳高峰、孔庙大殿;观荆楚,则有滕王飞阁、黄山峻影。考云南见崇圣三塔,寻贵州遇布依村寨。长城能留影,晋祠可生情,避暑山庄的风韵异常动人。景观多,看不尽;感受多,说不全。一个个景观,没见过实景的,在这里看个大概,聊以解双眼之谗。已览过实景的,再借此加深印象,回味无穷。再说了,这些景虽小,却也小得可爱,其精巧之韵,具有无穷的魅力,不然,游人们“一日游遍全国”的梦想怎能实现呢!

  配合这些反映祖国山河之美、能够激发爱国之情的微缩景观,园中还有一些精美的点缀。比如景区门口那块耸起的石头,石头旁边那架高大的木制水车,就很能激起游人的情味。园内有彩桥架河,奇石卧草,绿水行舟,美图挂墙。累了有路边连椅可坐,乐了有轻快音乐可听。游人们或一二携手,三五成群,或老者携儿带孙,或青年牵夫挽妻,或远来者匆匆观去,或近居者缓行慢观。一群少年天真烂漫,说笑声如唧唧喳喳的小鸟。几个穿着彩衣的艺术生舞动着手脚,翩然飘过我们的眼前。

  景区里,在特设的地点,有特别的民族风情表演。一拨拨少数民族演员,穿载本民族代表性的衣饰,载歌载舞,尽情地传递着那个民族特有的风韵。有的表演还可让游客们参与,当你加入到唱唱跳跳的队伍会,会感到十分新奇。比如,参与傣族朋友的泼水节,挎包收起,肌肤露出,小盆端来,水花溅去。把洁净清凉的圣水泼向空中,泼向对面,泼向众人,那种欢快与热烈,火爆了周围的空气。

  正好,我在这个景区看过微缩的石林,接着去了云南。在云南假了包换的石林真容面前,拿出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石林前的留影,两相对照,别有一番滋味。

民俗作文 篇2

  年初七,我和妈妈来到了湖南路的狮子桥,去体验了这里举办的民俗庙会活动,感受了荡漾在南京城的浓浓民俗风。

  刚到狮子桥门口就感到一种喜气洋洋的.氛围。人头攒动的美食街两边搭上了长长的红色帐篷,各个民俗艺人在这里一展才艺,得意地展示着他们的“拿手绝活”。瞧,棉花糖的摊位面前围着一群小朋友,他们兴高采烈地等待着师傅做出一个个又大又软,五颜六色的棉花糖;我和妈妈来到了一个做糖艺的摊位,只见老师傅用勺子舀了一勺金黄的糖浆,娴熟地在加热的铁板上伸缩活动着手腕儿,糖浆顺着师傅的手滴到铁板上,一会绕个弯,一会果断地直伸向前,不到一分钟的功夫,铁板上就呈现出了精致可爱、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有抓耳挠腮的小猴子、展翅欲飞的仙鹤、腾空驾云的巨龙……我为自己挑选了一个小蛇图形,师傅很快就做好了给我,看着普通的糖浆瞬间变成了这精美绝伦的小动物,我都有点不忍下口吃它了。

  除了各种小吃,这里还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工艺品,它们很多都是现场制作的。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民间的剪纸艺术。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师傅们的剪刀下,很快变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风格独特的窗花艺术品。

  这次精彩的庙会活动,让我见识了能工巧匠的高超民间技艺,民族工艺品的精致奇妙。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弥漫在南京城的浓浓民俗风和过年的味道!

民俗作文 篇3

  民俗展览馆也是大街一个比较经典的地方,那麽就让我给大家讲讲这里到底有什麽独特的地方吧。

  一走进民俗展览馆,我看到了两位老爷爷,一位坐着正在下棋,一位站在旁边拿着烟袋观战。我跑到对面蹲下来,按住一个棋子说:“来,老爷爷,我和你杀上一盘!”但是两个老爷爷没一个搭理我的,这是因为啊——他们都是塑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民俗,直到现在我还经常可以在路边或院子里看到有人下棋呢!

  塑像的对面是一排“魔幻屋”,虽然和民俗没有关系,但是却很有趣。第一间是个“迷宫”,我和爸爸妈妈一进去,就感到漆黑一团,不光黑,而且这里面还布置上了许多镜子,如果不小心,就会撞上去,我和爸爸分析,这个房间太小,为了“延长”迷宫里的道路,设置迷宫的人一定把通道放在了迷宫的最外圈,于是我们一直集中精力顺着墙边走,果然,我们三转两转,很顺利地走到了出口,走出迷宫,我高兴地喊:“里面好黑啊!”另外几间都是用来拍照的,有“横屋”、“倒屋”、“斜屋”、“隐身屋”、“魅影屋”等,比如你在横屋拍照后,把照片转九十度,你会看到自己正坐在墙上呢!嘻嘻!

  我们随后来到展览民俗的房间里,这是一个两层楼,第一层里面有许多塑像,用实物布置成“结婚”、“祝寿”等一些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场景。第二层是过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食篮、食盒等。

  民俗展览馆虽然不大,但是我很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很有趣。

民俗作文 篇4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既然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难免会聚集在这里。其中,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有和我们国籍不同的,也有和我们居住在同一片华夏土地上,只是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的56个民族的朋友们。

  深圳的习俗可以说,是聚集了各个民族的精华部分,主要由广府民俗、沿海民俗和客家民俗这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蕴含着千年文化的精髓,比如说广府民俗的: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贸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金狮献瑞闹新春,初入学堂拜孔子。客家民俗的:迎神驱鬼打大醮,祥瑞麒麟舞鹏城,龙腾四海庆太平,凉帽遮颜唱山歌。还有沿海民俗奇特的:天后庙前“辞沙”祭,浮家泛宅水上人,沙头角街舞鱼灯。

  这些民风民俗可谓是各具特色,但有些人会忍不住发问:“深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前沿的高科技城市,这些看似有趣但质朴古老的东西,对于我们深圳来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将这些习俗延续下去呢?”

  其实,任何一个古老的东西,都是由厚重的历史叠加而来的,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则是可怕的。而这些民风民俗不但历史厚重,还结合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比如说,广府民俗的“初入学堂拜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仪式“广府人八百多年来演绎出多姿多彩的广府民俗。由于有重教崇文的优良传统,当地初入学堂的学生,都要先举行“进孔门”的祭孔子仪式。”这个仪式恰恰体现出了广府人注重修养和学问,而这样的修养和学问,在以后的发展中而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沿海民俗的“沙头角街舞鱼灯”,舞鱼灯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早操清朝就已经广为流传,鱼灯不仅仅样式美观,还蕴含着人民美好的祝愿,慢慢地,就从庄重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别忘了“金狮献瑞闹新春”,这就是最早起源的舞狮的本体,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像一个值得纪念的民风民俗那样长久地存在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我们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深圳的另一个闪光点。

民俗作文 篇5

  一弯新月升起了,淡淡的月光,繁星满天,忽明忽暗,夜风吹在脸上凉凉的。传来一股清香,那香,诱人,往东边一瞧,是柚子树传来的香味,那香,在空气中酝酿着,带些青草味,闻后使人头脑醒目。

  每逢年三十,便是这香味最浓之时,而这,也是因为那民俗。

  每每年三十晚,我们家总要用柚子叶水冲凉,而它,也是有讲究的。

  1、必用自家种的柚子叶八片;

  2、必须自己在外摆锅架铁烧水;

  3、烧火必用荔枝柴;

  4、荔枝柴必须自己上山拾回来。

  想到这,忽然记起来,荔枝柴还没有上山拾,可现在已到傍晚,天色已晚,但凭爸爸的一句话:这柴,必须去拾,就算再黑也不可以坏了民俗。于是我就跟爸爸上山拾柴了。

  刚入山,那黑漆漆的一片,让我提心吊胆,再加上山上还有许多虫子,爸爸让我在这等,可我担心爸爸,便随爸爸一起上山了,虽然我知道爸爸可以保护我,但心还是乱如麻,背冒一身冷汗。吱咔呀!吓死我了,不过还算有惊无险,是一个树枝。

  很快,我们便走到了山里头,这里面的树叶密密麻麻的,连月光都射不进来,这时,我才感觉到了原来眼前还有一束光,那是手电筒发出来的,这一束光,照亮了黑暗,犹如照亮了整片树林,温暖着我的心。很快,我们便拾够了荔枝柴,便马上赶回了家。

  而那一身冷汗,也随着火焰的燃烧而消失。

  在家里,妈妈摘下八片柚子叶,而柚子叶:长为爱心形,一片叶子有两个爱心。而八片叶子,寓意为:大吉大利,心心相印。

  由于晚上的荔枝柴有点湿,所以要用火热一下后,便可以使用了,那荔枝柴烧出的缕缕炊烟,缓升上空,而那炊烟,承载的是祖祖代代们的爱。

  很快,柚子叶,已从青而泛黄,水也开了。月光,繁星,为祖先们寻找回家的路。

  打了水,回到洗手间里,满是油子叶的清香,沐浴着,迎来新的一年,获得成长,不再为过去而烦恼,只为现在的幸福而骄傲。

  一轮新月是一艘小船,承载着我们大大小小的爱,还有传承(无论什么困难,都不得已阻挠。)

  淡淡的月光,在繁星的衬托下,更加耀眼,夜风是暖的,而这样的习俗,定会得到传承,永不遗失。

民俗作文 篇6

  快乐的事情就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要挑最美丽、最有光泽的一颗展示给大家。

  那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我早早的起床穿上妈妈给我准备的汉服,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

  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平常安静的教室今天却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嘻笑着、谈论着。所有人都对今天的民俗节充满了期待。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被分成五组,由老师和志愿者阿姨们带领着去各个班级闯关盖雏鹰章。不一会儿大家都分散开来。我们小组先去了三(10)班。在那里我们进行了托乒乓球大闯关,所有同学用乒乓球板托着乒乓球保持平衡,大家都卯足了劲不让球从板上滚下来。很快大家都挑战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口诀背诵大闯关和绘画、猜歌名等十几种大闯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立硬币大闯关,进教室之前,我从窗户把头伸进去左看看右瞧瞧,想从前面挑战的同学手中学习一些立硬币的技巧。只见大家都慢慢地、轻轻地把硬币书在桌子上,可是硬币一点也不听话。一下子往左歪一下子向右倒。很快就轮到我了,我坐下来仔细观察了桌面和硬币,然后调整了硬币的方向,手一松,哇!我竟然第一次就成功了,我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半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都顺利敲得了19个雏鹰章,每个人拿到了19个民俗币。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中午的动活动。我们先是看了电影、画了年画,接下来就是猜灯谜活动。现场的灯谜实在是太多了,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到不同的地方去猜不同的灯谜,然后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答案。很快我们就轻松猜出56条灯谜,高高兴兴地回到教室。

  下午就是期待已久的换小吃环节了。现场一排排的小吃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食。我们带着闯关得来的民俗币,来到各自喜欢的摊位前。我一下子就被一个川剧变脸的玩具吸引了,立刻换了一个。随后我又换了两个零食和一小桶鸡米花。可是怎么越吃越饿了呢?肯定是还没有吃主食。于是我又换了一份泡面,上面还有大大的丸子!总算有点饱了,这时我的好朋友告诉我前面还有更好吃的火腿肠裹蛋。我毫不犹豫一下子换了两根。吃完火腿肠,猛然发现我只剩下两个民俗币了。没办法我只能再换一杯可乐了。换好可乐,我学着李白饮酒的样子一边喝着我的可乐一边走回了教室。

  愉快的民俗节就这样接近尾声了,我们不仅玩到了非常有趣的闯关活动,还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各式美食。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民俗节了。

民俗作文 篇7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表舅表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表舅一个,小表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表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表舅他们出门了。小表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民俗作文 篇8

  襄樊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古城,也是我的家乡。说起咱家乡襄樊那特有的民风民俗可还真不少呢!现在,就根据我了解到的民俗给大家讲讲吧!

  襄樊人历来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来,必定不停喊着“稀客”,忙着端茶倒水,陪客人闲谈。而当客人走时,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就走”,强调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后饭,不可先饭酒。饭酒必强劝,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来一碗,趁其不备,叩进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人土音念“KANG”饭)。

  而寿诞,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旧时土葬,对棺木很讲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进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三天。然后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国后,封建迷信的活动渐渐废除,火葬渐渐兴起。

  而穿天节为襄樊古代特有节令。宋代的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在滩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襄樊的风俗之丰富,远不止如此,每一个风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或传说。如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处处充满了幸福、宁静、祥和。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越来越爱上了她!

民俗作文 篇9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了,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那般如同银河般灿烂的文明,传承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体现了现代人对幸福生活的想往。

  而在我身边,也有一个特别有本土气息和名俗风情的文化传统,那就是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都有一种民风情调的文化——“年例”。或许有人听过,或许也有人没有了解,没有关系,就让我带你们进入“年例”的世界了去感受吧。

  在我的家乡,同样也会举办“年例”。所谓“年例”,就是一年一次类似于春节的重大日子。但是这并不乏各地风土情调,因为每个不同村庄所依照来主办“年例”的主题都不尽相同,不免有几丝幽美神秘却总是吸引人的气息。我家乡的“年例”主题,据村中的长辈在夜中促膝长谈中才知道,原来家乡的先人们为了在农闲之际和家人朋友团聚,于是便定下主题,也就是立下规矩,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亲戚朋友请来,团聚在一起。于是乎便成了我家乡的“年例”。但是,各个村庄的“年例”来源是不尽相同的,充满了他们本土的气息。

  到了正月十五晚,也就是元宵。在家里人吃完汤圆后,就要开始准备明日的“年例”的活动事项了。首先通知亲戚朋友,也有的时候提早通知。然后就从养的鸡中挑出适合的鸡,准备第二天用来敬奉神灵和招待亲朋好友。接着就要去了解“游神”的路线。所谓“游神”,就是村里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狮子的服装舞动狮子,有的打鼓敲锣,有的则拿着形形色色的旗子,以示神灵到来过你家并带来福气。确定路线后,就要决定第二天杀鸡的时间,从而能在神灵到来之前摆好并端上桌子。

  到了第二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起来了,在决定的时间里杀好了鸡,摆放在碟子里,并且把桌子摆放在家门前,把鸡放在中央。在桌子上摆放了蒜,葱,糖果,茶,酒等许多好寓意的物品。当“游神”队伍走过时,我们要先放鞭炮,然后他们在桌子前舞着狮子大展旗鼓,场面十分热闹,象征着红红火火。“游神”队伍离开之时,我们要递上红包。

  接着亲朋好友纷纷到来,于是便开始了全家团聚的美好的团圆饭。

  这就是“年例”,充满了本土浓厚的气息。成为众多民俗文化的闪闪银河中的一颗。

民俗作文 篇10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耍龙灯,闹花灯的习俗,而耍龙灯这一活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人间风调雨顺,王母娘娘趁着天气好,就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玉帝很爱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这不,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会结束后,他又忙着写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写错了。这下人间可大乱了。有的地方洪水暴发,有的天地干旱……有条青龙知道了,悄悄地飞上天,偷偷改了雨簿。这时,玉帝也察觉到雨簿写错了,所以,他打开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马上派人查找是谁该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龙改的。他非常生气,所以,他马上派丞相到凡间去追杀青龙。

  丞相来到凡间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处死了青龙。死后的青龙化作一只神鸟,天天在灵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内疚,明明是自己写错了雨簿,还要处死给自己改错的青龙,所以,玉帝让百姓们隆重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就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扛着龙灯游街串巷,以表示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实用】民俗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实用】民俗作文锦集6篇

2.【实用】民俗作文锦集五篇

3.【实用】民俗作文锦集八篇

4.【实用】民俗作文锦集七篇

5.【实用】民风民俗作文锦集7篇

6.【实用】民风民俗作文锦集九篇

7.【实用】民风民俗作文锦集10篇

8.【实用】民俗民风的作文锦集九篇

上一篇:家乡春节民俗作文 下一篇:有趣的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