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2021-10-22 民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俗作文 篇1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就那几样,吃粽子,插艾草,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饭罢了。唯一让我觉得有些特别的就是在端午那一天每个小孩子手上都要系个丝线——五色缕。

  五色缕,说白了就是五种颜色明艳、鲜亮的丝线放在一起编成的五彩的首饰绳,然后系在手腕上,有辟灾免难的意思。这都是老一辈儿传下来的,深究也不知晓到底是从那一辈儿来的,仿佛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而然就有的。

  而且这五色缕还有一个讲究,解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在雨天,而且不能随意的丢弃,一定要扔在活水河里。记得,有一次,我把端午时系的五色缕提前解了下来,原因不过是把丝线质量太差,一出汗就红一道、绿一道的印在了手腕上,花花绿绿的,活像个调色盘。我等到没人时,就趁机将其解了下来,随手扔在了垃圾桶里。

  不幸的是,正当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的时候,我的外婆发现了,将我带到客厅里狠狠的斥责。那神态仿佛是我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令天地都无法原谅似的。最后,她又仔仔细细的挑选了五种颜色明亮的丝线,编在一起系在了我的手上并且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我,千万不要解开,一定要等到下雨时才可以。

  后来,我才知道,据说在下雨天将五色缕解开扔到活水河里,有将在并从身上驱走,让灾难病痛随波而逝,这一年就会过得平安顺利。

  现在,我的外婆和我已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节时妈妈也会仔细的挑五条丝线编成五色缕系在我的手腕上,只是她早已不记得当年那种繁复的编发了,就撮一撮应付一下,在过节的时候应应景,讨一个好兆头罢了

民俗作文 篇2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我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欢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欢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民俗作文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俗作文 篇4

  我们是龙的传人,这是被国人所接受的,但是在世界上,尤其是西方世界,我们的龙文化并不像现在濮阳组织的龙文化节那么隆重,甚至在西方世界,龙是具有霸气和攻击性的象征,是不好的、邪恶的、危险的,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很多人对我国仍然是模糊的,就像是对我国龙一样。长此以往,我们为文化软实力所做的努力不会有太大的成效,因为他们不接受我们的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文化的发扬。但我仍然认为,龙文化从古至今就是我国的标志,它应该是我们打向全球的品牌。

  其实,在我国的历史中,龙文化已经有八千年,在其中,我们的龙文化代表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权势、高贵、尊荣,幸运以及成功。我国人的和善是出了名的,我国的礼仪,谦让在龙文化中都有着体现,换句话说,龙在我国文化中就像它自己一样是一个优势的集合体,这样的和谐,我们必须要发扬,一定要我们的龙飞出去。龙在国人心中的位子就像上帝在美国人心中的位子一样,本质区别就是,上帝是宗教,这对他们的政治都有很大影响,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有这样的影响,美国才会从一个“杂合民族”变成一个有信仰的民族,这样的上帝文化在世界上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而我们的龙文化只是在我国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在世界上的影响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如果我们要改变我国龙在外国人眼里凶恶的形象,让龙成为我国的品牌,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形式,譬如美国大片《怪物史莱克》中的大怪物,可以成为家喻户晓,受人喜爱的可爱形象,而我国是否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改变龙在外国人心中的形象,要通过大力宣传、挖掘和阐释我们的文化内涵,形象的表达出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

  另一反面,对龙这一形象,外国人和我国人之所以有着不同的认识,不仅在于文化结构,认知结构以及历史沉淀等不同,也在于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如何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我想,这就不是只有宣传能做到的了,一定要有真正的实力,加强各方面的建设才是关键。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我们的代表已经将龙文化申遗提上了日程,全国人大代表刘顺妮曾建议加快“中华龙”申遗,建造华人永久精神家园,是啊!这是一种务实的做法。开展弘扬龙文化宣传活动,对于提高民族形象是极其有意义的。这些不仅需要我们国人自发地支持,还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与投资。文化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与建设的工程。

  相信会有一天,我国龙会飞出我国,将他的那份高贵、和善和智慧传播开来,成为我国在全球各个地方的缩影,让全世界人重新认识、接受我们的这个品牌——我国龙文化。

民俗作文 篇5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我们的祖国大家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但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园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环境,不一样的名族风俗。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民俗作文 篇6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我们中国人要一起度过。“春节”也是我们常说的过年,虽然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一定也很激动、兴奋、愉悦,那我就说说我们增城过年的风俗吧。

  早在春节降临前,家家户户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们都会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里里外外都给打扫干净,进行一次大扫除。春节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爸爸妈妈每年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好春联,今年爸爸妈妈选的上联是:家有福星高照照,下联是:财如人意滚滚来,横批是:五福临门,这副春联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家会财源滚滚、家庭幸福。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准备一大桌好吃、美味的饭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团圆饭。吃饱了团圆饭我们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边看边谈,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我们一直看一直看到很晚,直到凌晨才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穿着新衣服,给家人拜年了。他们就会给红包我,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我们。红包里的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让我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我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十分热闹,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就是我们增城的春节!

民俗作文 篇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个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民族,就连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是与众不同的,傣族热闹非凡的泼水节,东北的民间艺术—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每个地区的民俗特色,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每当办喜事时,都要放最响亮的鞭炮。喜家会诚心诚意地给村民们递上请帖,收到请帖的村民便会准备好彩礼上门祝福。喜家还会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共同来喝喜酒。大伙儿欢聚一堂,人们坐在结实的长板凳上,听着屋子里延续不断的笑声,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人们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热乎的香茶。据说,这是喜家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特意精心准备的,希望来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气。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门中间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将鞭炮小心翼翼地轻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随后,男人轻松地按动着手中的打火机,火苗便快速地竖立在火机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好像随时有可能熄灭。男人将跃跃欲坠的火苗逐渐对准大红色的鞭炮。顿时!“噼哩啪啦”的炮声响彻云霄,惊动了在大树上栖息着小鸟,它惊恐地飞走了。正在嬉戏的孩童们纷纷被可怖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拼命冲进里屋。炮声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时会轻轻震动,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声越大,代表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红火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体验一下这些颇有趣味的民族呢!

民俗作文 篇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民俗作文 篇9

  20xx年的最后一天,晴空万里,今天是一个让我们经贸小学全校师生都期待的日子,我们将举行第七届民俗节活动。

  早上一进校门,锣鼓喧天,一股浓郁的“年味”让同学们很快地融入到这热闹的氛围中。“哇!”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一位位可爱的卡通人“讨红包”呢!来到教学楼,五、六年级各个班级都已将教室进行精心布置,辉煌壮丽的中国馆,热情洋溢的德国馆,风趣独特的澳大利亚馆,神秘莫测的古埃及馆……各种各样的馆让你目不暇接。我们六(5)班是埃及馆,班级门口,两位穿着古埃及服饰的同学,正迎接着前来参加“垒金字塔游戏”的各班同学们。看,那三位同学一分钟里就拼接好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金字塔,拿着获得的民俗币喜滋滋地走向了下一个场馆。我先来到的是六(6)班南非馆,排队做游戏的同学可真多啊!两人合作猜谜,一人做动作一人猜,这可需要两个同学配合默契才行呢!我选好了我的搭档。只见她一只手拧着鼻子,一只手穿过另一只手。我一看到,便大声喊出来“大象!”“正确!”接着,轮到我做动作,我对屏幕上出现的“豪猪”无从下手,愣了半天,我的搭档着急了,对着我大喊:“快点啊!”我忙把一只手戳住鼻子,嘴巴里小声地发出“啃啃”的声音,搭档说“猪吗?”我赶紧跺着脚说:“两个字!”她急中生智,把所有“猪”都说了一遍:“野猪?肉猪?香猪?公猪?母猪?豪猪?”“对了!”我兴奋地叫了出来,我们俩拉着手,兴奋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我们获得的第一张民俗币,民俗币上印着一只活泼可爱的“齐天大圣”,正微笑着看着你呢!我接着又参加了其它馆的游戏活动。一上午,我玩游戏得到了10张民俗币,下午就可以用民俗币换取各种小吃大饱口福了。

  下午两点,我们六年级全体同学来到操场上开展“秀才赶考对楹联”的活动。三人一组,以班级为单位,我班分成了十六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的接力赛。先钻铁圈,再过独木桥……翻山越岭到达起跑点,然后两人用手做了一把“小椅子”,秀才坐上去,等她刚坐稳,我们赶紧抬起“秀才”向终点跑去。这时,难题来了,要对一句诗,考官说:“竹外桃花三两枝,下一句?”我愣了一会儿,急忙喊出了我心中的答案:“春江水暖鸭先知!”“正确!”说完,我们奔回起点,把“秀才帽”交给下一组小选手……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明年我就要升入初中了,这是我小学生活中的最后一次民俗节了,也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次活动,明天就是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我要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中学,相信在中学生活中,会有更多更有意思的活动等着我呢,加油,20xx!

民俗作文 篇10

  1. 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2.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3.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4.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5.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6. 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7.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8.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9.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0.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有关民俗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1.有关民俗作文锦集9篇

2.有关民俗作文锦集五篇

3.有关民俗作文锦集8篇

4.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六篇

5.有关民俗作文锦集八篇

6.有关民俗作文锦集7篇

7.有关民俗作文锦集九篇

8.有关民风民俗作文锦集6篇

上一篇:民俗作文 下一篇:民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