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习的爆竹声声,唤归的悠扬汽笛,魂牵的母亲河水,匆匆的回家脚步,在寅去卯归的时刻,重复一个亘古永恒的话题---回家。其实,多年的城市生活,让许多漂泊的游子,对家乡的感觉很是纠结,记忆中的那山那水那人,还有眼前陌生而又熟习的乡村,交织在一起,运河堰上的树更加茂密啦,忙碌不息的母亲河,依然在蜿蜒流淌,仿佛村头守候的老母亲,静静地呼唤儿归。
放下疲惫的行囊,和熟习的父老乡亲打过招呼,便一头沉浸在家乡的新年里,我喜欢一个人,走在家乡的村野巷陌里,喜欢坐在运河边,看滔滔远去的流水和岸边静静停泊的船,去追忆母亲河带给我的些许记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老的运河,河上的船家,外面的世界,我的童年许多的故事和记忆,都在这静静的河水中流淌,最早关于运河与船的故事,来自父亲的讲述,那时还没有运河大堤,只要黄河一发水,我的家乡便成为一个泽国,父老乡亲便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只能等待洪水退去,才能重返家园,爷爷有一条船,也就是十几吨,但在那时,却是个比较大的船啦,父亲在去矿上上班之前,曾经随船运货去江南,那时村里谁要能有条船,那就是财富的象征。父亲说,那时行船,全靠拉纤和篙撑,一趟江南的来回需要很长时间,加上过长江的危险与担心,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运河两岸的曲曲折折的羊肠小路上,我还经常看到身子匍匐到地上,艰难前行的运河纤夫的身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抛开隋炀帝的荒诞奢淫不说,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可与大禹治水齐功,而这条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承载了父老乡亲太多的梦想和希望。
我记忆中的村里第一条船,是我干叔家的一条木船,大约有40吨左右,外面油着黄黄的桐油,每当干叔行船靠岸的时候,或者我们在运河边玩耍,总要登船游玩一番的,在我的眼里,一切都很神奇,长长的舵干,靠球,跳板,船篙,还有干叔带来的江南的美景和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我的家乡在鲁南苏北交汇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那个时候,我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神秘的暇想。船家在行船的时候,是有很多讲究的,即使是我们这些偶尔登船游玩的人也要遵守,否则肯定要挨训的,“水桶”不能叫水桶,叫“拎子”,因为“桶”与“捅”谐音,东西沉不能说沉,应说东西重,翻过来不能说“翻”,叫正过来,据说我的干婶子就因为不能注意这些细节,和干叔没少吵架,也没少挨训,而我们有时在船上说错话时,看到干叔严厉的眼神,吓得赶紧跑到一边去。在运河里行船,是需要相互配合的,有的在岸上拉纤,有的在船上用篙撑,还要有人掌舵,据说掌舵不分左右,只分“里舵”“外舵”,父亲讲故事时说过一个笑话,说有一个笨媳妇,只知道好吃懒做,啥也不会,上船了负责掌舵,但是里外舵不分,经常险象环生,没有办法了,丈夫买来好吃的麻花和油条,一边放上一种,丈夫叫“麻花舵”或“油条舵”,媳妇都能顺利配合,故事虽说有些虚构,但是也说明了船家行船的技巧和不易。
虽说靠水吃水,但是,想买上一条船,这可是村里每家每户的梦想,在那个万元户还是传奇的年代,几万元去买条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包产到户后,国家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们村的第一个万元户就是我的四叔,那时,四叔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去了一趟江南,除了买来一个轮船头,还一下买回来四条大约100吨的水泥船,这在当时可是一大奇迹,给了二叔一条船,四姑一条船,二爷爷一条船,由于父亲在矿上上班我也在上学,只有我们家没有啦,有了船,很快四叔,二叔等家里就富裕起来了,在四叔的带动下,村里的乡亲们也开始了靠水吃水的生活,纷纷买船,把自己未来美好的生活,都托付给了这条母亲河,装货起航,满载家人的担心与期盼,平安归航,是一家人欢呼雀跃的欣喜,河里流淌的既是岁月的变迁,也有乡亲们的苦痛欢乐,大运河见证了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破草房变成了红砖绿瓦,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电灯,电话,大哥大,城乡之间的距离在一步一步拉近。
每一年的回乡之旅,不变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和记忆,那淡淡的乡愁,那魂梦牵引的母亲河,纠结的是家乡的巨变让我找不到儿时的记忆,南水北调工程,连我记忆中满是沧桑的母亲河,也好像焕发了青春和活力,而运河里行走的船舶,也都是一千多吨的大型船舶了,漫步在运河大堤上,遇到了儿时的伙伴大堰,不觉聊起了儿时的一些话题,大堰因为家住堰下,因此取名大堰,在家排行老二,兄妹一共7人,那时在我们村里,算是最困难的家庭了,父母身体都不好,老大上高中,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和大堰每天早上6点就要到5里之外的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回来吃饭也已经2点多,由于父亲在矿上工作,加之姐姐已经能够干活,所以母亲不需要出工,我回家来,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而大堰父母都已下地干活,加上家里也没啥吃的,连大门的钥匙也不留下,一个十几岁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饥饿的程度可想而知,没办法大堰只能睡在大门前的石板上,等待晚上母亲收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跑回家,卷上一个大煎饼,送给大堰吃,而大堰家的生活状况,随着哥哥的高中毕业,也发生了巨变,家里面七拼八凑买了一条船,在哥哥的努力下,慢慢发展,最后家里有了一个船队,哥哥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后来,兄弟几人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家里也盖上了二层小楼,还在城里置办了房产,买了小汽车,目前,都在台儿庄定居,每当说到这段往事,大堰总是对我感激万分,他说,这辈子我都不能忘记你给我送的煎饼,儿时的一些小小爱心,看来在大堰心里,还是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现在,他已经非常富有,成了老板,但是,还依然心存感恩之心,实属难能可贵,其实,母亲河哺育的两岸的儿女们,从来都没有忘记大运河的养育之恩,她的淳朴,善良,她的真爱与刚毅,伴随一代又一代的运河儿女,从贫穷走向富有,从希望走向美好。、
在岁月里行船,在母亲河徜徉,那消失的帆船和往来的巨轮,是涛涛河水涤荡下的生活真谛,尽管船大了,运河宽了,房子高了,家乡富了,但是,那河,那水,那船,那堰,那声母亲的呼唤,将是我一生永远珍藏的记忆。
赞
【行舟母亲河散文】相关文章:
1.逆水行舟作文
2.用逆水行舟造句
4.在文明中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