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将要离开这里踏上远去求学的征途,拖着一整个行李箱的生活用品,父亲送我走过厂里平静的道路,穿过简陋的站台从火车站的地下通道一直吃力地走向另一个站台,那是凌晨四点一刻,几乎等了大半个钟头才坐上车。从那天开始小厂时不时的浮现出记忆。
每个小城都有它自己独有的气质,在我当时的印象中,小厂已经在在它辉煌历史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无限接近这种气质,莫过于那些记忆。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400万知识分子、技术骨干构成的"三线人",养育了数千万名后代。这些"三线"子弟,曾在崇山峻岭间的兵工厂里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如今,大部分二代、三代"三线人"纷纷到外地打拼。对他们来说,在兵工厂生活的那段时光,虽然遥远但仍很眷恋。没有哪个城市能把大山和厂区文化融合得如此浑然一体,既有历史知识传承,又有当代思想的渗透,一座小厂,早就和人心互为注释。
那里依然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到处是四四方方的苏式建筑,参天的大树,椭圆形的灯光球场和早已闲置不用的露天影剧院、文化宫等老式建筑,保留着一些带有那个时代特色的'标语。
毛主席头像依然还端正地悬挂在办公楼前面,和从前模糊的记忆一样。如今的这里,显然和外边的生活无法接轨,没有城市的高楼林立、繁华喧嚣,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清晨漫步在铁路上,期待着朝阳冉冉升起。暮春,后山的桃花,在这曾经贫瘠的群山之中兀自绽放着,深深地扎根于此。夕阳西下,一切归于沉寂,静静地体会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放下自己噪杂的心声,归于平静。一片祥和的小厂,与大自然同生共息。
这样一个地方,它并不喧闹,也没有城市那样繁华,静静地藏于群山一偶,在我们的心中却是一份永远的挂牵,那里就是美丽的红阳,曾经我们的家。
【我和一座小厂的二十年散文】相关文章:
我和别人一样吗的散文11-11
南方曾有我潮湿的印痕和寂寞散文11-03
一座城一个人散文11-13
蜜蜂和苍蝇散文10-28
我的娘亲散文10-30
我的门牙散文03-19
我的宝贝散文03-19
我的记性散文03-17
我的眼里散文03-14
我的爱人散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