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则与束缚自由的散文,仅供参考。
规则与束缚自由的散文 篇1
自由即不受拘束和限制。就像鸟儿在蓝天中无拘无束展翅高飞,就像鱼儿在清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就像野马在无垠的草原奔驰,而我却像风筝,虽在广阔的蓝天飞翔,却始终被一根线紧紧地束缚着。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被一些人或事束缚,比如父母,老师,友谊,生活压力等等。这些束缚好比一把枷锁,时时刻刻的约束着自己,使我们收敛自己的行为和本色。
童年时光应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然而我却在父母的束缚下失去了原有的色彩,使得童年变得枯槁乏味。还记得童年的我很渴望可以和邻家小孩一起玩泥巴,那时的我总觉得柔软的泥巴在他们的手中被拿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然而父母却觉得泥巴太脏,不卫生,所以从不让我触碰。就这样他们束缚了我想要的自由,剥夺了我美好的童年时光,使我失去了童年的玩伴——泥土。
少年时的我在老师的教导下,不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为了让自己做的更好,渐渐收敛自己,使我的生活失去了许多乐趣,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丰富多彩,在竞争中我感受着学习的动力,使我迫于前进而忘记了本属于我的自由,使我失去了少年时的个性——活泼。
青少年时的我踏入新的校园,感受新的学习氛围,面对陌生的同学,害怕孤独的我很渴望寻找到新的友谊,当我真正寻找到时,却因琐事被友谊束缚了自由,使我变得不再那么充满活力,使我失去了原属于我青少年时的`活力——自信。
成年后的我也许将会面对生活压力。刚刚踏入社会生活的我对社会充满了很多美好想象,然而当我慢慢融入社会生活的步伐时,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接受一些意想不到的现实。在这些现实生活片段中,我不断学习,慢慢长大,同时也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压力,在压力的束缚下,我迫使自己忙于生活,从而忘记了去寻求自由,使我渐渐变得憔悴,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的伴侣——稚嫩。
其实,人生就是一段很长的旅程。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应该让自己活得这么累,不应当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如此乏味,不应当使自己感觉到束缚的负担,我们应当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太过苛刻自己,不要过分约束自己,要在束缚中找到自由,在旅途中收获乐趣,这样才能使生活更加精彩。
规则与束缚自由的散文 篇2
生命中太多的障碍,都是由于过度的固执造成成的。有了规则的牵绊,就有了心灵的束缚。打破规则,冲出牢笼,释放自己,勇敢地向规则说“不”。
大家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两只乌鸦,它们的规定,谁先喝到瓶里的水就给谁一天吃的食物。一只乌鸦便忙着去寻找石头,让水溢出来:而另外一只,则努力地寻找新的方法。于是他找了一根吸管,轻轻松松就先喝到了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按套路出牌,规则是人定的,敢于创新,勇于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101岁的哈里·莱伯曼,由于与他下棋的挚友生病而意外地踱步来到了一间画室。起初,画室的主人邀请他去尝试,感受一下新鲜事物,他却婉拒道:“我都这么老了,画一下会浪费你的材料的。”但是,在主人热情地邀请下,他还是欣然地接受,并且尝试作了一幅画。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来练习绘画。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凭着一颗创造的心,极具绘画天赋的百岁老人在他有生之年创造出了充满活力、蓬勃向上、富有精神内涵的画作,并且享誉美国。
不管是什么年龄,没有人规定你必须停留在某一个点或某一个状态,每一个健康、有精力人都应该发掘出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内在资源,找到自己内心潜藏的能力。打破内心的束缚,打破所谓的规则,为自己创造一个充满刺激的新生活。
谁说有了规则就必须按套路出牌?谁说必须要按照特定的模式进行下去?
弘一大师李叔同,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他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此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家里富有,权势高,中规中矩的他享誉国内外。
可是,就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没有告诉谁,只身前往一家寺庙遁入空幻,法号弘一。朋友家人都劝他还俗,可是,他一口回绝,毫无二念。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淡地答道:“我想来就来了。”
跟随自己内心,抵制物欲地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圣人的目标,打破所谓的规则,想做就去做吧!
不要让规则束缚自己,让心灵拐一个弯,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规则与束缚自由的散文 篇3
有人曾经批判那些拘泥于眼前的人:“何必刻意逗留,何必折技取粉?往前走,一路走来自有一路花开。”的确,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不必拘泥于个中细节,只要往前走,学会变通即可。
图画中衔石的乌鸦是不明智的,它拘泥局限于以前的套路。因此,当它还在辛苦衔石填瓶时,旁边用新方法——吸管喝水的乌鸦早已在享受甘甜的水了。这一事例告诉我们,不要止步于过往,受旧教条羁绊。要学会变通,往前走。
在巴黎,罗丹用六年时间雕刻成了那座巴尔扎克像。但连当时很高明的鉴赏家也难以接受此种新的表现手法,而多年后那尊塑像被抬出再次接受审视时,人们不得不讶异于罗丹在构思上的创新;同样是在巴黎,贝聿铭耗时十二年主持卢浮宫扩建工程。他的设计最初就因建筑风格与卢浮宫不合而饱受非议。而后来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已被巴黎人认可,成为塞纳河畔的经典之作。梵高起初在教会创作一成不变的神像,而走向繁星,走向泥土,走向炽烈的向日葵,用厚实的颜料创作出精彩的画作。其画作博得了后世人极高的评价。
罗丹六年,贝聿铭十三年,梵高一辈子,都选择不囿于前人思路的创作方式,不受旧思想旧教条的羁绊,选择了变通与创新,最终取得了卓越成就。
村上春树,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在获得日本文学的诸多奖项后仍笔耕不辍,开拓了创作的新天地,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试想,若村上春树沉浸在已有有荣誉中,哪有经典的《挪威的森林》问世!可见,正是他不被羁绊,变通与创新,成就了他的新高度。
人生是一场旅行,何必停留于这一隅的芬芳,下一站或许更美好。不被羁绊,学会变通与创新的人,才能领略更美风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品位。
不被羁绊,向上攀登,路上有花有鸟有流水,往前走,下一站就是天堂!
【规则与束缚自由的散文】相关文章:
1.自由与束缚
2.束缚与自由
3.自由与束缚
4.自由与束缚
5.束缚与自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