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鉴赏

2022-02-26 诗歌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的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的鉴赏1

  肆虐的风啊

  你要把我吹向哪里

  是不是你看到了我昨天写的诗篇

  所以今天要带我离去

  可是

  我期待中的你并不是这个样子

  你看

  此刻的你啊

  是一个多么鲁莽的少年

  你疯狂拍打着城市所有的窗户

  你可知道,

  有些人正在潜心的工作

  你扬起了地上所有的尘沙

  你可知道,

  那容易迷了很多人的眼睛

  你吹尽了城市所有的绿意

  你可知道,

  那是城市最后仅存的生机

  你掀翻了路边所有指路的牌子

  你可知道

  那会让很多人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你以为这样很是勇猛,对吗?

  但我不得不告诉你

  这样的你不是勇猛而是粗鲁至极

  春天的你,是那般的温柔

  夏天的你,是那么的深懂人心

  秋天的你,是那般柔情似水

  现在的你,却已是不明是非

  算了,离开吧

  我不会在这个季节随你而去

  我依然爱你

  只是,不是现在的你

诗歌的鉴赏2

《唐人街 》

  黄雍廉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

  像黄河的浪

  东流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诗歌的鉴赏3

  “诗歌鉴赏”历来是让学生头痛的一个考点,缺乏知识积累,“读不懂”已将很多学生拦在诗歌鉴赏的门槛之外。但当诗歌鉴赏题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时候,毕竟还有选项可依托来解读。自20xx年之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方式改为主观题,令很多学生倍感吃力,诗歌鉴赏这一道题着着实实让学生吃尽苦头。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个考点的得分能力呢?

  一、明确考纲要求,抓准要点,解读诗歌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定位是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近十年来高考该题得分一直较低。20xx年高考试卷选用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虽然该诗符合命题人所确定的“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的选择标准,“折柳”寓意也较为浅显,但据抽样数据,诗歌鉴赏平均得分只有2.44分,难度是0.406,得分依然偏低。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很多学生读不懂诗歌,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盲目答题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诗歌解读能力,除了加强考生的文化积累、提高考生文化素养外,还应掌握一些便于操作、能够迅速破译作品思想内容的方法,比如:

  1、审清题目: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天机”的泄露者,因为它对诗中广泛丰富的内容往往有较明显的提示作用,抓准题目,也就大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例如陆游《书愤》一诗,单从题目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所抒发的感慨与忧愤之情了。

  2、分析尾句: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以情结句的方式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类型的诗歌往往在做了充分铺垫、蓄势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将浓烈情感喷薄而出。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抓重点字词:阅读诗歌时如能抓住一些能较直接表示作者感情的字词,则犹如找到一把能开启诗歌意蕴的钥匙,能迅速解读诗歌。如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如能抓住“客行”“悲”这两个重点词语,则基本能判断这首诗大约写的是“思乡羁愁”之类的情感。

  4、抓重点意象: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而意象则是构成意境的最小单位;古代诗人常用一些典型意象来暗示其感情,如松、梅、鹧鸪、杜鹃、羌笛、浮云等。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积累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能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公共意象”,则无疑对理解诗歌有极大的帮助的。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把握诗歌的内容一些辅助手段而已,阅读诗歌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二、仔细分析题目,理清答题思路

  1、仔细分析题目,确定答题要点

  根据考纲要求,试题的设置一般不会离开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考查,学生要懂得分解题目要求,明确考查方向,确定答题的要点。现以

  20xx年全国高考17题为例,试题选用王维《过香积寺》,题为: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道题要求分析“诗眼”实际上是要鉴赏其语言(即炼字);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诗眼”也即是诗歌“心灵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即可窥见诗歌的“心灵(主题)”。通过以上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确定这样的答题思路:a、诗眼是哪两个字;b、诗眼在句中表达的内容;c、诗的主题是什么;d、诗眼与诗的主题有何内在联系。这四个方面实际上就已涵盖了题目的各个信息要点。

  2、加强类型题训练,提炼解题思路

  回答诗歌鉴赏题,应该“因题而异”:对“问答型”题,要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对“综述型”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一般说,鉴赏的终点要落在对主旨情感的分析上,这是因抒情言志一般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任何形象、语言、手法的使用与优劣评价的标准都是以能否更好地“言志”为重心的。笔者通过自己的解题经验,结合试题的参考答案,试拟出几条解题的一般思路:

  1、形象:a什么形象+ b形象的基本特征+ c形象的意义;

  2、语言:a字意句意(及文意)+ b主旨情感;

  3、艺术手法:a什么手法+表达作用(b句意文意+ c主旨情感);

  4、思想内容:a客观现实生活+ b主旨情感。

  以鉴赏诗歌形象为例:骆宾王《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问:请具体分析作者所塑造的“蝉”的形象的象征意义。这道题的答案就可以用上述的思路来组织:a(什么形象)“蝉”是清高君子形象。b(形象特征)它虽自身高洁,却受打击,被压抑,“露重飞难进”写蝉因为被露水打湿了翅膀,无法高飞;“风多响易沉”写出因风大,蝉的鸣声被盖住。c(形象意义)从而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蒙受冤狱,有冤难诉,空有壮志却无法施展的悲愤。

  三、两点说明

  1、试题设问的.方式可能很灵活,但一般不离上述几种情况,考生应懂得追根溯源,对号入座。

诗歌的鉴赏4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元)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①,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②。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注:①那答:那块,那边。②欠欠答答:疯疯癫癫,痴痴呆呆。

  (1)这首曲子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闲居”生活的?(4分)

  (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曲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4分)

  6、(20xx四川卷,第<2>题有改动)(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2)对比。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诗歌的鉴赏5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 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 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 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 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诗歌的鉴赏6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出自】 韩愈 《晚春》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3] 。

  不久归: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文艺创作的思路;文思。

  解(jiě):知道。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诗歌的鉴赏7

  台阶(吴越)

  那是他日夜思恋深深牵挂的台阶啊,

  他不满足,他羡慕,他渴望。

  他还年轻,他还很强壮,

  他还年轻,他还有梦想。

  他用生命去积攒,去拼搏,去努力。

  梦想一步步成真,

  花开了又开,谢了又谢,

  转眼多年过去满是离合悲欢。

  当初的美想已经实现,事到如今他却有些无言,真的实现了吗?

  真的圆满了吗?

  茫然不如以前。

诗歌的鉴赏8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揣摩、品味诗歌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的优美语言。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本文是首现代诗,在教学中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境。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揣摩、欣赏诗的语言。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3、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的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及朗读的节奏。

  2、学生自由地朗读全诗,思考:为什么说全诗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以此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再读全诗,体会诗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1、你比较喜欢哪一幅画面?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我们描绘一下这个画面?

  2、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体会诗歌的语言物点。

  3、试背诵全诗并指名朗读全诗。

  四、小结并续写诗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意象去让学生创造发挥。

诗歌的鉴赏9

  今年中秋

  一轮金黄照九州

  月光如雨

  洒我心头

  君知否?

  不是温柔

  尽是离愁

  今年中秋

  皓月当空兴悠悠

  月色如银

  铺满心头

  君知否?

  望尽天涯

  望断层楼

  今年中秋

  皎洁清轮耀未休

  明月如镜

  挂我心头

  曾记否?

  往梦依稀中

  半是亲人

  半是挚友

  哦!今又中秋

  晴空万里浮云游

  月华如练

  无限锦绣

  曾记否?

  相思雨潺潺

  分手岁月稠

  故家今何在

  袅娜杨和柳

  问蟾宫:

  世间断肠人皆有

  对视无语泪先流

  几多相思

  那人“正恁凝愁”

  哦!今又中秋

  清风明月景如旧

  月光如酒

  润我歌喉

  君知否?

  桃花易落

  红颜已空瘦

  啊!可数的星斗

  滴不尽的更漏……

  20xx,12,02于墨香斋

诗歌的鉴赏10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赏析】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祛(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肯象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呢?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非常相近。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梨)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赏析】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从巴蜀东下。十五年,在湖北安陆和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襄阳离安陆不远,这首诗可能写在这一时期。它是李白的醉歌,诗中用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周围世界,实际上是用更带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思索一切。

  诗一开始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当时的歌谣说他:“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骑骏马,倒着白接。”接(离),一种白色帽子。李白在这里是说自己象当年的山简一样,日暮归来,烂醉如泥,被儿童拦住拍手唱歌,引起满街的喧笑。

  可是李白毫不在乎,说什么人生百年,一共三万六千日,每天都应该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此时,他酒意正浓,醉眼朦胧地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象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诗人醉骑在骏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后面还跟着车子,车上挂着酒壶,载着乐队,奏着劝酒的乐曲。他洋洋自得,忽然觉得自己的纵酒生活,连历史上的王侯也莫能相比呢!秦丞相李斯不是被秦二世杀掉吗,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你)复牵黄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还有晋朝的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岘山,曾对人说:“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碑纪念。见到碑的人往往流泪,名为“堕泪碑”。但这碑到了今天又有什么意义呢?如今碑也已剥落,再无人为之堕泪了!一个生前即未得善终,一个身后虽有人为之立碑,但也难免逐渐湮没,哪有“月下倾金罍”这般快乐而现实呢!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象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适意!

  诗的尾声,诗人再次宣扬纵酒行乐,强调即使尊贵到能与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为子虚乌有,不及与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铛(chēng称)同生共死更有乐趣。

  这首诗为人们所爱读。因为诗人表现的生活作风虽然很放诞,但并不颓废,支配全诗的,是对他自己所过的浪漫生活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诗人用直率的笔调,给自己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诗里生活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而富有强烈戏剧色彩,达到了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一面。

  这首诗一方面让我们从李白的醉酒,从李白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风度中,领受到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另一方面,它通过围绕李白所展开的那种活跃的生活场面,能启发人想象生活还可能以另一种带喜剧的色彩出现,从而能加深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全篇语言奔放,充分表现出富有个性的诗风。

诗歌的鉴赏11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一、诗歌的形象:

  1、诗歌的形象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

  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3、意象: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构建形象的主要因素。

  4、意境: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

  第二、诗歌的语言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

  第三、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联想和想象。

  2、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修辞方法及典故。

  3、直接抒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4、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

  二、分析法

  1、形象分析法: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2、语言分析法: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间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

  感情语言:独、飘渺、恨、寂寞、冷

  象征语言:拣尽寒枝不肯栖

  意境:孤独、凄凉但又有坚定的信念。

  3、表现手法分析法: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

  4、意境分析法: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

  三、表述题解答技巧

  1、类别方面:诗词曲;古体诗和近体诗;绝句和律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2、风格方面:豪放:恢宏阔远、博大新奇

  雄奇:雄伟劲健、奇绝峭拔

  沉郁:深沉蕴积

  直率:奔肆率直

  婉约:曲柔细密、情调缠绵

  含蓄:藏而不露

  清新:清秀奇丽

  风趣:幽默诙谐

  3、技巧方面: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用典故、以古说今;静景动写、以动写静;渲染烘托、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白描勾勒、浓墨重彩。

  4、修辞方面:辞格的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

  句式的特点:倒装、省略等

  5、情感方面:喜悦、甜蜜、愉悦、淡泊、忧郁、激昂、恬淡、闲逸、失望、寂寞、幽怨、旷达、高雅、愤懑、焦灼、缠绵

诗歌的鉴赏12

  人生

  是一辆

  正在行驶的列车

  每一个人

  都有属于自己的

  起点

  终点

  有的人

  在冰天雪地里上车

  裹一身冷气

  窗外

  是茫茫的雪源

  是阴冷的天气

  窗内

  是瑟索的身影

  是冰冷的心情

  有的人

  在春光明媚中起程

  带着惬意的心情

  车外

  是阳光灿烂

  是花香鸟语

  车内

  是眉飞色舞

  是歌声四起

  不管你

  在何种天气下动身

  也不管你

  在哪个地点起程

  既然上了这趟列车

  你就别无选择

  做一个

  能顺利到达终点的

  乘客

  列车

  一路前行

  上上下下

  会有许多的人

  在你眼中

  他们都是过客

  就像你在他们眼中一样

  这里有缘份

  但这里更有经历

  有幸

  你们同行

  成了朋友同事

  乃至亲人

  就算没有这种缘份

  你们

  也会因为擦肩

  让旅程

  多一些活力

  啊

  世界偌大

  天地偌宽

  人生偌短

  能踏上同一辆列车

  是偶然

  但你们都将画完自己

  旅行的路线

  又是必然

  请珍惜

  每一个和你同行的人

  不管他上下车的地点在何处

  也不管你们是不是有缘份

  因为

  列车的速度很快

  生命的路程太短

  启程时

  你有父母有亲朋送行

  但当你到达终点

  却不知是谁来迎接

  这是事实

  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诗歌的鉴赏13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黄庭坚

  烹茶留客驻金鞍。

  月斜窗外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

  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

  与郎扶玉山。

  黄庭坚词作鉴赏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黄集咏茶诗最多,最工。此词就是黄庭坚十首咏茶词之一。与他首专咏茶有所不同,此首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

  烹茶留客驻金鞍。烹茶二字破题,留客五字尤言过客驻马止息,女子烹茶相留。起句写情事,次句点时间。月斜窗外山。客人投宿,正当黄昏月出。月出人遇,真人生乐事。两人相遇,女子印象极深。别郎容易见郎难。接上来这一声喟叹,便将上二句所写,全化为回忆。别易会难,古今所叹,唯情之所钟有以致之。郎来郎又去,有人思远山。有人,正是女子自指。思远山,遂将意境拓远。远山遮住了女子的愁目,也牵动了她的悠悠情思。

  归去后,忆前欢。换头所写,补足上片前二句相遇与下二句别后之间的那一分离。情郎归去后,女子剩有空忆而已。画屏金博山。画屏掩映,博山销香,那正是前欢的象征。博山,指雕有重叠山形的香炉,金博山即铜制博山炉。此句暗用乐府诗《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博山销香,一片氤氲,正似前欢之融洽。此地已非窗外之远山,而是室内之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一杯春露,遥接起句之烹茶,写出女子捧茶劝郎。莫留残,是女子殷语,谓一饮须尽。宋袁文《瓮牖闲评》评云:残字下得虽险,而意思极佳。佳就佳如闻女子之声口,如见女子之深情。劝郎饮茶,又包蕴了前此醉饮之情事。

  所以结云:与郎扶玉山。玉山,形容男子醉后仪容之美。语出《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此句不光是写出女子为扶醉酒之情郎,承上句,也有以此清茶为郎解酒之意。

  此首以烹茶捧茶之意象,贯穿女子爱情之本事,题材与题名是若即若离,又不可分离。茶,正是前欢之见证。女子回味前欢之美,实暗与茶味回甘之美相合。茶,又是回味之象征也。此词共九句,起二句结三句为追思实写,中间四句大抵为现境,时间错综,情境往复,表现女子之神情惝恍心境迷离。全词意脉相承,妙合无垠,是借茶写情的绝妙之作。

诗歌的鉴赏14

  台阶(唐植)

  年轻的父亲

  三块青石板的重百斤

  磨断草鞋的麻筋

  汗满衣襟

  半生的光阴

  漫长的准备精心

  目光凝视的绿荫

  冬路的草鞋墙根埋尽

  一个人的热情

  浓雾黄泥的辛勤

  烟枪石板的深情

  晌午问答的轻清

  挑水的步伐

  中年老去父亲

诗歌的鉴赏15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黄庭坚词作鉴赏

  据此词原序所说,这首《菩萨蛮》当是戏拟王安石集句诗之作。

  开首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这句诗。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这里十分熨贴,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这样便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接住杜甫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作者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却无可告,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一结语将上面贯串下来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这首词全靠直接剥录他人诗句而成,虽非作词之正道,却也颇有移花接木之妙。

【诗歌的鉴赏】相关文章:

李白《妾薄命》诗歌鉴赏11-03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10-27

现代诗歌鉴赏论文06-28

现代诗歌鉴赏题08-06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08-06

现代诗歌鉴赏技巧08-06

现代诗歌原文鉴赏12-31

《我是中国人》现代诗歌鉴赏12-30

语文:“六种武器”解剖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11-03

雨的诗歌08-06

轻叩诗歌作文300字 诗歌朗诵比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