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了赫尔曼·黑塞的《黑塞说书》中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文章。诚然,这如书中所说的,阅读世界名著就是在获得教养。那么在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文章的时候,或许就是在获得教养吧。那么首先先概述一下这篇文章的的大致内容:
文章第一段叙述了黑塞认为的:什么是“真正的教养”,以及获得教养的意义。
第二段作者提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了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三段作者指出获得教养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即个性或人格。要有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心的教养,才能产生爱和生命。
第四段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并加以批驳,指出必须读杰作。
第五段承接第四段,作者进一步明确指出阅读杰作的态度以及主体本身。
第六段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的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第七段作者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形象地介绍了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忽的教养的必要性。
什么是教养呢?我认为教养就是拥有完善的心灵教养与书与精神、美好的品德与意志的绅士或淑女。而如何成为一位有教养的人呢?黑塞认为是通过研读世界文学。的确,世界文学都是好的。因为它们都经历了风风雨雨,时代的洗涤与沉淀,都是精华的好东西。研读世界文学,可以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但是,即使是世界名著,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由浅入深、有研读有浏览地选择阅读。茫茫书海,信手拈来,抓到手就读恐怕效果并不好。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读书并不太多,却成就学问大家,有人“博览群书”却依然未达砥砺品学的目的的原因。这里自然有不重研读的原因,适时而合理地选择阅读是一大缺失。
世界名著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是不会过时的。但世界名著中描述的世界会离我们渐行渐远。因此,阅读者既要尊重历史,有应具现代目光,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当然,也不能因为不是世界名著,就不值得去研读。时代在发展,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会不断出现,你、我,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是最好的鉴别师,他们是不会看走眼的,大浪淘沙,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面前,是他们催生着足以引领一代代风流的名著。
由此看来,要像毛主席,鲁迅先生一样。不仅仅读几本世界名著就行,还要读得杂而精。通读,多读各类书籍,才能取百家之长,精读,才能发现书海奇葩。
我读书读得十分的杂:有四大名著(西游 红楼 三国 水浒)等名著类的,有名人传记类,有历史类的,有寓言类的,有童话类的,有科学类的(理化常识,天文地理),有流行文学,有网络小说,有地摊货,有全文言的书……这些书许多都反复阅读,不少都是滚瓜烂熟。从一年级的拼音版读起,一直到今天,我仍在不断阅读。
在阅读中,我在成长,在收获,更是多的是快乐。我阅读书籍不是为了教养,也不是为了炫耀而读的。纯粹只是因为喜欢阅读而阅读的。阅读书籍已经成为我的一大兴趣习惯。
如今“微”阅读的`全面流行,只是因为时代的脚步在加快,人们很难有闲暇放下身心,去阅读、去品味、去研读长篇的好文章。但这并不妨碍我两者兼得。我阅读内容随时间多少、长短而定,随心而为,不求收获,但求快乐。
我认为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研读几本世界名著就能达成的。教养是要靠时间积累沉淀的。教养也可以说是修养。因为修养是对自我的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但修养与教养毕竟有所差别,修养包含了教养。在词典中:修养:①理论知识,技能,品德方面所达到的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教养:①教育培养②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所以教养是基础,只有有了教养才能有修养。教养的内涵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也是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的过程。真正的教养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所以,获得教养离不开“动”——阅读书籍。
然而,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
“有价值的阅读”,说得在理,但如果坚持“有价值的阅读”,多读比少读更好。如 冰心所说的: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经典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梭罗(美)《瓦尔登湖》。所以,读好书离不开经典,但除了经典,并非就不是好书。多读一些好书,总归是好的。我非常赞同鲁迅先生的读书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的后两点。
【 初中作文教养与书】相关文章:
1.知识与教养作文